《中学地理知识体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地理知识体系.pdf(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篇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第 一 单 元 宇 宙 中 的 地 球主干知识构建第一讲人类认诙的字杳和反人类对宇由的新探奈r宇宙的概念:天地万物的总称,空间为宇,时间为宙。由各种物质组成,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及类型V天体: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r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类 型 YL L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人类观测到的宇宙Y概念: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r河外星系层次:宇宙一A总星系Y银河系yr其他恒星系统r太阳其他行星系统人类认识的宇宙人类认识的宇宙和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中的地球V太阳系的构成V地球的普通性
2、宇宙探测的发展H开发宇宙Y地月系r地月球球组成:九大行星的位置:I日地平均距离:1.5亿kmr体积、质量、密度、运动特征均界于九大行星之间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I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r一 稳定的光照条件稳 定 的 宇 宙 环 境 人 工+门3L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 日地距离适中一 地 表 温度约1 5 ,且温差不大体积质量适中 一 周围有大气(适合生物呼吸)I有液态水存在r 1957年10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世界VL 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试航成功中国yr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3、2003年10月1 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r实现对宇宙空间的直接观测意义1带动天文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I改变人类的生活空 间 资 源 矿产资源太阳能资源上 手段国际合作天体系统自身条件太阳系3保护宇宙宇宙垃圾的产生原因:终止寿命的航天器、爆炸碎片、宇航员扔出垃圾危害: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保护措施:制定法规、推入轨道、带回地球第 二 讲 太 阳、地球和月球的关条一、主干知识构建太阳概况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组成:特点:氢、氮巨大、炽热、气体球 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辐射-强弱:巨大,每分钟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能量(太阳常数8.2 4焦)I来源: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r
4、维持地表的温度,促使水、大气、生物的活动及变化,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对地球的影响T工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量。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r分影布响规因律素:分太为阳丰高富度区、日较照丰时富间区、空可气利密用度区、和天贫气乏状区况四类(最强、最弱的地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r太阳大气的结构:光球、色球、日冕太阳活动的概念: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含义:太阳光球层上常出现的一些暗黑的斑点叫黑特点:温度较低,-一般比光球层其他区域低1500度左右黑子Y活动规律:周期11年,黑子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太阳活动较多的地方和时期 地位:太阳活动强弱的标
5、志类 型-5 含义:太阳色球层上有时出现的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特点:活动时间一般为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但能量巨大(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耀 斑 V规律:同黑子相似 地位: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对气候:降水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地球的影响Y 对电离层: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受阻甚至中断Y 对磁场: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离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 生“磁爆”现象l 产生极光: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离子流受地球月相及变化磁场的吸引在两极附近产生极光 月相的概念: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粕的形成原因月日球、地不透、月明三、不者发的光相但互
6、能位反置射因太运阳动光而发生变化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名称三者关系月相形状发光部位观察时间天空中位置新月i条直线无无无无上弦垂直半圆西半部上半夜西南方满月一条直线满圆全部通宵西南转东南下弦垂直半圆东半部下半夜东南方注意:1、观察月相一般在夜晚。2、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由观察者的位置确定。3、观测时间由观察者所在位置的地方时确定(正对太阳为12点,背对太阳为0点)。4、意义:计量时间的尺度,农历或阴历月,星期。第三讲地 球 运 动 的 基 本 形 式转自转公自转围绕的中心:地轴自转方向:自 西 向 东(北逆南顺)自转周期:I 个恒星日,时 间 为23时 56分 4 秒,转动角度为360度r角速度:除极
7、点外,均 为 15度每小时自 转 速 度 TL线速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赤道最大,为 1670km/h,30度 为 1447km/h,60度 为 837km小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观察为逆时针方向轨道:近似于正圆的椭圆轨道(长 94000万千米),一月初过近日点,七月初过远日点周期:恒 星 年(真正周期)365日 6 时 9 分 1()秒(回 归 年(直射点回归周期)465日 5 时 48分 46秒)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速度一角速度:平 均 每 日 1度,线速度:平 均 30千米每秒。L变化: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叠加r含义: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8、,目前为23度 26分r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影 响 TL同一纬度在不同季节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注意:1、有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就会有回归运动2、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思考: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图、五带范围、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幅度、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关系黄赤交角及影响Y直 射 点 移 动 规 律-(与图示联系)J J时间直射点位置节气3 月 2 1 日赤 道(上点)春分6 月 2 2 日北回归线夏至口 9 月 2 3 日赤 道(下点)秋分骐12月 2 2 日南回归线冬至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第 四 讲 地 球4转的地理意义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
9、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一个太阳日,2 4小时L昼夜分界线:晨昏线r原因:经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经过其上中天的时刻不同原理:地球每2 4小时自转一周(36 0度),15度/小时,4分 钟/度,东“大”西“小”r-公式: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土经度差X 4分钟地公式法-加减号的确定:东加西减方-时计算-经度差的求法:两侧加,同侧减图示法-规律:东 早(大)西 晚(小),15度/小时,4分钟/度r东1 2区到西12区减一天(自西向东)日期变更-L L西12区到东12区减一天(自东向西)r含义:国际上规定每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 4个时区时区-划分:中时区、东 西12区及东西各11个时
10、区-计算:时区号数、中央经线、时区范围的确定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方时不同时区和区时注意:1、航 行 时 间(乘海轮或飞机)的处理:束终点时间加上航程时间,反之亦然2、注意区别大小月份,闰年与否的区别。原理:相邻两时区中央经线相差15度,区时相差1小时。区 时 V计算T-公式:所求地区时二已知地的区时土时区差X I小时/时区公 式 法 一 时 区 差 的 求 法:在零时区两侧加,同 侧 减(同侧加,两侧减)L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取加号,西面取减(东加西减)r规律:东 早(大)西 晚(小),1小时/时区图示法-V东12区到西12区减一天(自西向东)日期变更-XL L L西12区到东1
11、2区减一天(自东向西)设置目的:为了避免日期混乱。种类:有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两条。日界线人为日界线-理论:弯曲:特点:18 0度经线并不完全在18 0度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故有时过18 0度日期不变,东边大一天,西边小一天自然日界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r原因:对地球形状的影响L影响:日期变更:自西向东减一天,自东向西加一天(用图示法)含义:因时间原因而处然形成的日界线,其特点有I-时间一定为。时或2 4时。特点t东侧日期大一天,西侧日期小一天。移动:以每小时15度的速度自东向西转动。原因;地球的自转,地球属球体,使经线在南北两极相交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面向物体运动走的方
12、向)大小:纬度越高偏向越明显意义:对风向、洋流流向、河流流动产生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影响使地球成为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或“三轴椭球体”思考:地球反向自转或自转速度变化后自转地理意义的变化(从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偏向、气压带风带、气候分布、大洋环流等方面分析。第 五 讲 地 球 公 转 的 地 理 意 义.八 r 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太阳同度的概念和分布七分布规律;从直射点向四周递减(直射点为9 0 度,晨昏线上为0)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r 概念:每天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 2 点)r 公式:H=9 0 -|A I计算-A的计算: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的
13、纬度差,同半球相减,反半球相加(用图示法)L A当9 0 时,太阳高度为零,说明该地发生极夜r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纬度变化-夏至日:由北加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L 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C 影响因素:受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及移动方向影响变化规律J季节变化J纬度位置最大最小增大减小 2 30 2 6 N夏至日冬至日北半球热带直射图示 2 3O 2 6 S冬至日夏至日南半球热带直射图示思考:绘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和季节变化曲线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r 影响因素:地球位置 一直射点纬度一 晨昏线位置 一昼(夜)弧 长 一 昼(夜)长计 算 1昼弧:昼长二昼弧+1
14、 5(俯视图昼弧为实际观察到的度数,侧视图为观察到的度数的2倍)L日 出(落)时间:昼长二(1 2-日出时间)X 2 昼长二(日落-1 2)X 2昼夜长短的变化思考:极昼极夜的变化规律纬度变化-一 影响因素:晨昏线偏离方向的影响规 律 春分到秋分:白昼由南向北递增,6 月 2 2 日北半球白昼最长L T 秋分到春分:白昼由南向北递减,1 2 月 2 2 日北半球白昼最短变化规律V一 影响因素:受晨昏线摆动方向的影响(北半球)一 冬至到夏至:白昼增长季节变化一夏至到冬至:白昼缩短规 律 一 春分到秋分:昼长于夜 L秋分到春分:昼短于夜一 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美更替 传统上的
15、四季:以四立为起点一 划 分-西 方 国 家:以二分、二至为起点_ L 气候四季:3、4、5 月为春,6、7、8 月为夏,以此类推 产生原因:不同纬度太阳高度不同,冷热有差异依据:有无太阳直射是划分热带的依据,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是划分寒带的依据。五带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包含回归线)界 线-寒 带:南北极圈经上的 地 区(包含南北极圈在内)、温带:回归线和极圈之是的地区(不包含界线)思考:若黄赤交角增大或缩小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有何变化一 概念:含有晨昏线的经纬网地图r含义: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晨 昏 线(圈)及特点-r平分地球(昼半球与夜半球相等)所在平面
16、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太阳高度角为零(可据此计算某点的太阳高度角)东边为昼半球的是晨线,东边是夜半球的是昏线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为6点 和18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是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线(确定直射点经纬度)光照图及判读光照图的判读步骤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一r方格经纬网图:竖向为经线,横向为纬线,晨昏线为直线或弧线侧视图:地图上下两点为极点,外圈为经线圈,晨昏线多为直线(过圆心)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圈为赤道,纬线为同心圆,经线为放射状,晨昏线为弧线立体图:经纬线均为弧线,晨昏线为弧线,极点既不在圆心,又不外圆局部光照图:-组合光照图:由南北两个部分或东西两个部分组成的光照图r与晨
17、昏线最北点或最南点的纬度互余纬 度-根据节气判断-根据极地附近的极昼极夜现象判断r晨昏线最北点和最南点所在经线或正对经线的度数经 度-据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6点、18点判断-根据时间计算,地方时为12点所在的经线,解 I 也问题r 季时节间类类:根根据据太太阳阳直直射射点点的的纬经度度解解答答日影问题思考:常见光照图的绘制r方向:与直射点方向相反正午日影-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成反比-应用:根据日影方向确定观测点位置,根据日影长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r影响因素:受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影响r 二分日: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日 出(落)日影方向-规律-夏半年: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L冬半年:日出东
18、南方,日落西南方-应用:偏离南北方的角度代表太阳直射点的纬度r 二分日:正西西 北 一正 北 一东北正东太阳日运动 夏半年:西南正 西 一A西 北 正北东 北 正东东南(北半球)一冬半年:西 北 正 北 东北 思考:正确绘制某地日影的日变化图第 共 讲 地 球 地 图 知 短地球地图地球地图形状:不规则的球体大小:平均半径6 37 1km地球的形状和大小r含义: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顺着东西方向绕地球一周的线叫纬线经线和纬线-r经线 r特 点H二二 卜从指示方向、形状、长度及相互关系四个方面分析L L纬线 经度和纬度.r经度: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含 义-1L纬度:某地与地
19、心的连线同赤道平面的夹角r经度:起点、度数、代号划分-纬度:起点、度数、代号-L应用:东西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注意:从 西 经20度向东过0度经线到东经16 0度为东半球,从 西 经20度 向 西 过18 0度到东经16 0度为西半球;西 经。到20度为东半球,东 经16 0到18 0度为西半球。r含义: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所组成的网状结构 确定地球上每一点的位置(由经度和纬度组成)r r南北方根据经纬度判断T .卜分别有三种情况l东西万,_根据地图判断.r东南西北方方:据据地距球南自北转极方点向的判距断离判断经 纬 网-作 用-确定两点间的相对方向-r经线上一个纬度长约111km,赤道
20、上一个经度约111km,确定两点间的距离TL用足IJ J向L 南北纬6 0度纬线上一个经度约为111km的一半。含 义:地 理事 物 按 一 定 比 例 缩小 后,用 不 同 符 号、颜 色 表 示 出 来 的 图 形r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大小是指整个分式的大小)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统一单位)表示方法:(1)文字式(2)数字式(3)直线式r图幅一定时:比例尺与范围成反比图幅、比例尺与范围的关系-范围一定时:比例尺与图幅成正比-L比例尺一定时:图幅与范围成正比。r 一般指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法:据指向标判断地图上的方向的判断方法一时
21、针法:北逆南顺海陆轮廓法:极地附近是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经纬网法:东经增大方向为东,西经增大方向为西图例和注记:一 r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和海TL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r概念: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r坡度:据等高线疏密一 山 顶(盆地):等高线闭合,内高外低(内低外高)W 1 1 L T|Z 函判读方法 山 脊(山谷):等高线向低(高)处弯曲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相交(掌握确定高差、崖顶、崖底海拔的办法)水库坝址选 点 有集水区和排水区的开口盆地的峡谷处水源要充足不土流失不能太大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K选 线-选 面-地 图气象站:
22、坡度适中,地势开阔的地点-疗养地: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r r地面坡度较缓,线路较短为好公路铁路线T-L避免经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冻土、溶洞区引水线:选择考虑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输汕管道: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r工业区:地面开阔,靠近水源,交通比较便利,资源较丰富r依山旁水,靠近水源居民区-地势平坦、开阔、向阳-L 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深线:把海底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其疏密表示海底深度的大小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在不同的高度上着上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海拔的高低的地图。r含义: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目的: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某
23、条线段上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地形剖面图Vr画断面方向线(可能是已知的)在画剖面图的地方画剖面图坐标(由断面方向线和高度标尺组成)画法 确定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不变,垂直比例尺为水平比例尺的5-10倍)投影取点:在等高线地形图断面方向线上将各交点投影互剖面图上连线:将剖面线用平滑曲线连接。L 标注: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L作用:平整场地、修筑渠道、建设道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第 二 单 元 大、主干知识构建第 七 讲 大 专 的 组 成、垂直分层及全球大专环境环境问题干洁空气-氮:氧:占7 8%,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占2 1%,是人类和一切生命物质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须物质。大气的
24、组成衣作用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大气的作用划分依据: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称 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三相变化产生天气现象,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大气温度L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起凝结核的作用r地球的保护层:阻挡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提供生命物质所需的各种气体:如氧、氮-影响自然环境:促进大气环流、水循环、形成天气现象、雕塑地表形态根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的差异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及全球大气环境问题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环境保护逆温现象各层特点H层次厚度特点形成原因其他特点对低纬:1778km气温
25、:随高度升高递减地面是主要热源与人类关系密流中纬:10-12km空气对流旺盛上冷下热切层局纬:8-9km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水汽杂质多平对流层顶至50或 55km处气温:30km以上上升臭氧吸收紫外线人类生存在环流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上热下冷境的天然屏障,层天气晴朗水汽杂质比较少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平 流 层 顶 至在 80-500km有若干电太阳紫外线和宇对无线电通信大气2000-3000km 处离层宙射线的作用有重要作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的现象地面辐射强烈冷却和空气下沉晴朗的夜晚;冬季大陆;谷地和盆地。对流减弱,大气稳定,水汽、尘埃等污染物不易犷散含义成因分布影响全球变暧一影响大量燃烧煤、石
26、油、天然气矿物燃料(排放CO2、CH4,氯氟始、NzO等温室气体)毁林 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影响农业布中纬度农业发达地区退化为草原,带草原和温带草原退化为沙漠,农业向较高纬度移动(亚寒带成为重要农业区)I 治理:减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植树造林、提高燃料热效率-原因:大量排放氯氟烧,排放到大气中与臭氧产生光化学反应所致臭氧层破坏-危害:损害人体和生物的生存,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含义:原因:危害:治理:减少甚至杜绝向大气中排放氯氟垃指P H值小于5.6的地区,小于4.5的地区为强酸雨区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河湖水、土壤酸化,影响鱼类森林和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
27、古迹;危害人体健康酸雨世界:欧洲、北美、东亚更严重 中国:云 南 以 东、治理:发展洁净煤技术、长江以南清洁燃烧技术(有效),禁止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根本)第 八 讲 大 卷 的 热 力 状 况太阳辐射的波长与能量3光区波 长(微米)能量百分比说明紫外区0.1 5-4.07%温度越高,物体辐射能量被集中部分的波长越短可见光区0.4 0 -0.7 65 0%红外区0.7 6 -4.04 3%吸收作用-特点:具有选择性(可见光区被大气吸收的部分很少)舟 的.臭氧吸收紫外线(波长较短)吸11文物L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波长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特点:无选择性
28、反射物: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影响因素:云层的多少、厚薄特点:有选择性散射物:空所分子和微小尘埃-解释阴天、日出前日落后天空明亮的原因大气的热力状况辐射分类大气的保温作用保温作用 被散射的光:紫光、蓝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天天空呈蔚蓝色影响削弱作用的因素-太阳高度角:影响通过大气路程短(主要)L大气状况:阴晴、云雾多少r温度高低与波长的关系:物体温度高,辐射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分 类-短波辐射:太阳辐射(表面温度高)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表面温度低)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占4 7%)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7 5%-9 5%)大气以逆辐射的形式把大部分热量返还地面
29、,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分布总之,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这种作用就称为大气保温效应r 收入:太阳辐射(i o。)1热量平衡-全球的热量平衡H支出一大气和地面反射(3 4)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60)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6)-在大气层上界分析,把地球和大气作为整体人类活芍的比响r原因: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大气的保温效应“、结果:使全球气温变暖气温日变化嚣全球气温水平分布最高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地面和大气传热需要一个过程无论南北半球,一月七月气温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高高低低规律)暖流附近气温
30、高,寒流附近气温低全球寒极在南极大陆,北半球寒极在西伯利亚,全球热极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注意:能熟练阅读等温线图第 九 讲 大 气 运 动 与 大 气 环 流概 况-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大气运动的原因: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r水 平 运 动(风)分类1、L垂直运动:又分为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r形成原因:冷热不均形成过程-升降运动: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近地面遇冷收缩下沉,受热膨胀上升形成气压差:垂直运动引起同水平面产生气压差(气压差是水平运动的根原)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这种空气运动就是风)地位: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大气运动热 力 环 流 对示意图
31、的理解-等压面的概念及正常分布(上低下高)等压面的弯曲方向与气压的高低(高高低低规律)近地面的冷热状况与气压及等压面弯曲的关系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的关系:相 反(同一高度比较)根据近地面冷热关系或等压面弯曲状况判断环流运动方向应用一热岛效应:山谷风的形成:海陆风的形成r气压梯度的概念: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大气运动与大气环流(一)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向的因素-思考:两种以上合力影响下的风向含 义 及 作 用-方向: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大小:受气压梯度的影响,图上观测受等压线疏密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
32、向左偏摩擦力:阻碍空气的运动,海拔越高,影响越小-含义: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不r促进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作用TL L促进全球水热平衡闭合环流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产生条件: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假定地球不自转,地 表 性 质 均)r垂直运动:赤道地区受热,空气膨胀上升,两极地区遇次冷,空气收缩下沉规律-一 r近地面:两极高压,赤道低压,空气由两极流向赤道。L L L高空:赤道高压,两极低压,空气由赤道流向两极rr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产 生 条 件 T.八 L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r r赤道地区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 地 面 形 成 低 压(热力低压)。赤道上空空气堆积形成高压,
33、空气由赤道上空吹向两极(3 0 NS形成西风)低 纬 环 流 一三圈环流30NS高空空气聚积,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动力高压)30NS近地面空气吹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信风带规律 30NS近地面吹向两极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向形成西风极地遇冷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热力高压),高空形成低压中纬高纬环流-由极地吹向赤道的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向形成极地东风60NS附近空气相遇上升,形成极锋(近地面形成动力低压,高空高压)-60NS高空空气吹向极地和副热带,完成环流圈气压带风带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大气运动与大气环流(二)气压带风带移动-气压带风带对比-原因:
3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规律:北半球夏至日向北移动,大至5个纬度;冬至日向南移大至5个纬度影响:使某些地区受两种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名称纬度位置降水特点形成原因对应气候赤道低压5NS赤道多雨带气流上升热带雨林信风带50-25NS副热带少雨带由低纬向高纬热带荒漠副热带高压30NS气流下沉热带荒漠西风带40-600NS温带多雨带由低纬向高纬温带海洋副极地低压60NS气流上升温带海洋极地东风65-850NS极地少雨带由高纬向低纬极地气候极地高压极地附近气流下沉极地气候r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产生条件-地转偏向力-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海洋增温、降温比陆地慢r北半
35、球冬季: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使低压保留在海上(副极地陆高海低)规律TL北半球夏季:亚洲低压切断副高,使高压保留在海上(副热带陆低海高)结果:导致大陆东岸形成季风气候概念:指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方向或接近,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形成原因t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南亚夏季风的主要原因)类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三种(注意纬度范围及判断标准)一规律: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分布L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几种季风对比_东亚南亚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主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风向及源地冬西北风,亚欧大
36、陆内部东北风,亚欧大陆夏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气温7月高温高温高温1月寒冷,0温和,0暖热,15(18)降水冬少较少少夏多:集中7-8月多:集中5-9月多:集中6-9月全年500-600mm 800mm1500-2000mm第 十 讲 常 见 天 专 条 统-天气的概念:某地区大气状况在短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概念和范围概念: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产生的交界面范围:从几百米到几千千米锋面系统主要锋面对比注意:熟练运用示意图对锋面进行分析概念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说明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所团运动出现阴雨、降温天气,降水范围小、时间短、锋后多,锋前少气压升高、气温湿度骤降,天气转晴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多
37、为冷锋,如北方夏季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的风沙天气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有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运动连续性降水,降水范围大,时间长,多在锋前气温上升、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阴雨连绵天气转好气流场与气压场气流场:是指从气流运动的角度对天气系统的描述,包括所旋和反气旋气压场:是指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对天气系统的描述,包括高压和低压气旋和反气旋常见天气系统一 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高压脊和低压槽等压线图的阅读J 鞍部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及风力的强弱L风向的判断气旋反气旋气压形式低压冏压气流运动方向垂直方向上升下沉水平方向辐 合(北逆南顺)辐 散(北顺南逆
38、)天气特点阴雨晴朗举例台 风(热带气旋)长江流域伏旱注意:熟练运用示意图对锋面进行分析锋面气旋 含义:气旋与锋面连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气流运动方向的判断:冷暖气团的判断:规律-锋面类型的判断:降水区域的判断:-L某点近期天气的判断:注意:熟练运用示意图对锋面进行分析,概 念 及 要 素 太阳辐射第十一讲 专 候 的 形 成 和 变 化概 念:某 地 区 多 年 内 大 气 的 平 均 状 况要素:气温、降水、气压等r地位: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因素影响纬度变化:受正午太阳高角的影响,使地表形成不同的温度带季节变化:受直射点南北移动影响,使各地气候产生季节变化地位: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大气环流不同气 候
39、 类 型 不 同-气候的形成因子常见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大气环流下 垫 面-影响Y季 节 不 同 大T气 环 流 不 同L中纬度位置不同L大气环流不同 赤道低气压带一一热带雨林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一一热带沙漠气候;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高气压带一一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一一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一一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r大陆东岸:季风环流一一季风气候;上大陆西岸:三圈环流一一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I作用:促进高低纬、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平衡,影响各地气候作用: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影响-气 候 类 型 的-分布、成因海陆状况:导致海洋性和大陆
40、性的差异(分析海洋性和大陆性的特征)地形不同:海拔高低影响气温(海拔 3500m形成高山气候);坡向影响降水地面性质:影响温差、湿度、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洋流:影 响 沿 岸地区气候(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常见气候:根据气候分布图或气候分布模式图分析特殊气候一常 见 气 候H欧洲与北美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比(地形)北洲北部热带沙漠气候广阔的原因(轮廓、地形、洋流)热带雨林气候的大陆东岸的特点(洋流)东 非 高 原 的 气 候(海拔)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气候特点(变性信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气候特点(洋 流)南美洲东南部温带大陆气候的形成原因(地形)判断半球:最 高 温7
41、、8月为北半球:1、2月为南半球以温定带V以水定型一最 冷 月15(18)为热带最 冷 月0015为亚热带最冷月 0 为 温 带(温带海洋最冷月 0 )最热月 1 0 为寒带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少雨型: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极地、高山气候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判断夏雨型:季风、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r热带季风与热带草原:根据降水总量及季节分配判断特殊气候J,、L温带季风与温带大陆:根据降水总量及季节分配判断判断气候类型的题型V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据气温降水点状分布图判断据等温线图和等降水量线图判断:据地理位置判断据文字描述的特点判断: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对比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对比温度带
42、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判断标准植被土壤农业生产气温降水热带亚马孙、刚终年高温多雨受赤道年降水热带雨林随时播种收获雨林气候10NS果、马来群岛低气压控制最冷月气温15度2000分配均匀常年花开果熟成红壤热热带草原气候10-20NS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终年高温干湿明显赤道低压信风控制年降水750-1000夏季多雨热带草原干湿明显燥红土湿播干收带热带沙漠气候20-30NS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终年炎热干燥副高信风控制年降水V125荒漠耐旱植物荒漠土绿洲农业畜牧业热带季风气候10-20NS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终年高温旱雨明显季风环流控制年降水1500-2000夏季多热
43、带季雨林砖红壤性红壤雨播早收亚热亚热带李风气候大陆东岸亚洲澳大利亚美洲东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季风环流控制最冷月气年降水800-1500集中夏季常绿阔叶林红壤种植业发达温在0-15度带地中海气候30-40NS大陆西岸除南极外的六大洲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干旱炎热副高西风控制冬季多雨型常绿硬叶林褐土地中海农业温温带季风气候35-55N大陆东岸亚洲东部夏季暧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环流控制最冷月年降水500-600集中夏季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旱地农业带温带大陆性气候40-60NS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中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大陆气团控制气温0度温差大,降水变化小温带森林草原荒漠黑钙上荒漠土灌溉
44、绿洲农业畜牧业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NS大陆西岸欧洲美洲西部澳大利亚南部终年温和多雨西风影响温差小分配均匀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乳畜业寒带极地气候极地附近南极洲、北冰洋沿岸全年严寒极地气团控制最热月气温10度苔原、冰原冰沼土高 山(高原)气候海拔 3500米亚洲、欧洲非洲、南洲气温低降水少海拔高低温少雨,光照强,风力大第 三 单 元 陆 地 和 海 洋一、主干知识构建第 十 二 讲 地 表 物 质 的 组 成、运动与地貌r陆地:是地表未被海洋淹没的部分,占全球面积的29%引 言-陆地环境:指陆地表面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陆地环境的要素:地壳、大气、水、生物和土壤r元素:共9 0多种,含量多的八
45、种:氧、硅、铝、铁、钙、纳、钾、镁组成岩石的矿物r概念: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单质或化学物矿物-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L矿产:在地壳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岩石的概念: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叫做岩石r成因: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形成的LXJ I石,石 工常见岩石:花岗岩、玄武岩岩石及成因地壳物质组成、运动与地貌(一)沉 积 岩-成 因 类 型-L变 质 岩 成因: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或化学生物沉积而成常见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化石: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和遗迹,能够判断地层的新老关系成因:己生成岩石在高温、高压
46、条件下变质常见岩石:大理岩、板岩r矿石:含有矿产的岩石矿 石 与 品 位 T一 工 品 位:指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r地壳物质组成的联系:元素矿 物 岩 石(包括矿产、矿床)一地 壳(岩石)岩 浆 一A岩 浆 岩 一A 沉积岩一A 变 质 岩 一A岩物质循环过程:变 质 作 用概念:弓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的影响关系内力作用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形成高山、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两者同时进行,内力起主导作用;现代地貌都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外力作用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
47、成岩把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地质作用r形成:在大陆漂移、海底犷张基础上产生的类型运动方向岩层变形对地形的影响关系水平平行于地发生水平位移形成巨大的褶皱山以水平运动为主;运动表方向变形和断裂系,裂谷和海洋同时存在;升降运动垂直于地表方向抬升或下沉引起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以种为主r划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内部还划分成若干小板块(读图)板块构造内容Y运动特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界比较活跃,属地壳活动地带r张裂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影响-两个大陆板块上碰:形成巨大山脉挤压区TL L洋块和陆块相碰:形成海沟、岛弧链和海岸山脉应用:解释火山、地震、矿产的形成和分布。板块构造TL存在的问
48、题:驱动力的问题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变形、变位。作用:是研究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向的依据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壳物质组成、运动与地貌(二)构造类型判断依据对地形的影响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原因从形态上看从新老关系看构造地形外力侵蚀褶 皱背斜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成山岭成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形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向斜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成谷地成山岭断 层地垒两条断层: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块状山地(庐山、泰山)地堑两条断层:中间下降,两边上升谷地(渭河、汾河谷地)r含矿构造:一般把被矿体填充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叫含矿构造。储油构造:含石油、天然气的背斜构造。作用储水构造:向斜盆地有利于地下水的形成。工
49、程建设_遂道通过断层处应有加固措施,一般应选在背斜部位水库建设应避开断层通过处避免断层活动、地震、滑坡、渗漏等现象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与地貌形式概念类型结果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物理化学生物形成风化壳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浪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流水风力冰川海浪喀斯特地形、风蚀地形,冰川地形搬运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的位置流水风力冰川海浪湿润地区流水强干燥地区风力强沉积作用流速和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等因素导致物质的逐渐沉积流水、风力、冰川三角洲、冲积平原、沙丘固结成岩作用
50、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改造变成坚硬的岩石沙丘的类型、移动沙丘的判断及治理风化壳:风化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第 十 三 讲 诲 水 的 温 度 和 紫 度-从形态上看: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其中液态水占主体。水体的构成-空间分布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主要是海洋水,占96.53%-从性质看:咸水和淡水,其中咸水是主体,占97.47%是水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海洋的作用TL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r含义: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地球上的海洋海岸带一特点: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与人类的关系T人类对海岸带:建港、捕涝、排污影响海岸带L海岸对人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