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智慧工地技术规范重金属固化-稳定化(T-GDTR 02—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智慧工地技术规范重金属固化-稳定化(T-GDTR 02—2023).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团体标准ICS 13.080CCS Z 10T/GDTR 02202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智慧工地技术规范重金属固化/稳定化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for contaminated soilremediation in construction land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for heavy metal2023-08-28 发布2023-09-15 实施广东省土壤学会发 布T/GDTR 022023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原则
2、.25 总体要求.26 数据建设与应用要求.47 基础数据管理.48 固化/稳定化修复过程智慧化管控.5附录A(资料性)智慧工地基础设施要求.9附录B(资料性)智慧工地平台对接设备.11附录C(规范性)固化/稳定化监控关键工艺参数.12附录D(规范性)原位固化/稳定化实施过程视频监控要点.13附录E(规范性)异位固化/稳定化实施过程视频监控要点.14T/GDTR 02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东省土壤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
3、单位: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湖南润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培良、周虹、舒心、马英、周敏、姚咏歌、张瑜、卢丹、段桂兰、包姗、李情、陈婷、欧阳晶、文珊、石燕、常海伟、谭三香、王云丽。T/GDTR 022023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智慧工地技术规范重金属固化/稳定化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工地在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中各模块技术要求,包括总体要求、数据建设与应用要求、基础数据管理、固化/稳定化修复过程智慧化管控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工程智慧工地策划、实施、应用与管理。本文件不适用于放射性物质污染土壤的治
4、理项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4982-2017云计算数据中心基本要求GB/T 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HJ 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 25.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1282-2023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JGJ/T 43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技术标准T/CIIA 014-2022智慧工地总体规范T/CIIA 015
5、智慧工地建设规范T/CIIA 016智慧工地应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智慧工地 smart construction site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全面感知工地各环节信息,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实现工地作业智能生产、科学监管、辅助决策等功能的系统工程。来源:T/CIIA 014-2022,3.13.2智慧工地平台 platform of smart construction site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围绕工地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管理建立的集成平台,用以支撑智慧工地应用部署和运行的基础环境。来源:T
6、/CIIA 014-2022,3.23.3T/GDTR 0220232固化/稳定化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将污染土壤与水泥等胶凝材料或稳定化药剂相混合,通过形成晶格结构或化学键等,将土壤中污染物捕获或者固定在固体结构中,从而降低有害组分的移动性或浸出性的过程。固化通过采用结构完整性的整块固体将污染物密封起来以降低其物理有效性,而稳定化则降低了污染物的化学有效性。来源:HJ 1282-2023,3.13.4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
7、目相关信息详尽的数字化表达。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把整个建筑进行虚拟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一个完整的、丰富的、逻辑的建筑信息承载平台。来源:GB/T 51212-2016,2.1.14基本原则4.1通用性建设用地污染修复工程涉及地块污染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效果评估等阶段,其智慧工地平台建设应采用统一、通用的系统标准和通信协议,使整个平台中各个子系统之间能互联互通,所连接设备应具备通用性。4.2安全性智慧工地平台建设应具有高安全性,能保持长期稳定运行,不易受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关键数据应备份存储,避免信息泄露和遗失。4.3扩展性智慧工地平台的规模和功能
8、应易于扩展,平台的建设宜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并且可与其他平台能有效的对接。4.4实用性智慧工地平台应功能完备,可满足对土壤修复过程监管的基本要求;平台运营应遵循稳定可靠、使用方便、数据准确、维护简便、信息共享等原则。5总体要求5.1一般规定5.1.1智慧工地应在项目初期进行合理规划,智慧工地平台应采取分级管理模式,根据使用单位组织构架灵活配置;智慧工地建设宜覆盖包括地块污染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效果评估等阶段。5.1.2施工单位应针对建设内容进行需求分析,编制智慧工地建设方案,智慧工地建设方案应遵循工程施工总体计划,方案内容应包含:工程概况、
9、智慧工地建设内容、实施流程、验收程序和要求、运行维护程序和要求、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的相关技术、质量及安全等要求等。5.1.3智慧工地基础设施应包括:信息采集设备、网络基础设施、软件运行环境、技术平台、控制机房、信息应用终端。T/GDTR 02202335.1.4智慧工地集成平台采用的软硬件接口和协议宜满足行业监管系统平台的数据接口要求,宜将工程建设过程中收集的业务数据与物联网设备采集的数据按照标准数据协议的要求进行统一,并汇集到数据管理平台中进行管理。数据管理平台应按照规定的协议对外提供数据共享接口。5.1.5网络基础设施应具备无线网络或移动通信网络设施,且网络信号应覆盖所有信
10、息采集设备装置点。5.1.6智慧工地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人员管理、设备物资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文件管理、视频监控管理、BIM 应用管理应符合 T/CIIA 014-2022、T/CIIA 015、T/CIIA 016 等智慧工地建设与应用规范的要求。5.2设计要求5.2.1智慧工地平台应包括供应方、使用方,其中供应方包括软件平台供应方和硬件供应方;使用方包括: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方、效果评估方及行业监管方。智慧工地平台应综合考虑工程建设多方使用诉求。5.2.2智慧工地平台应确保网络访问、数据传输、数据利用、数据安全管理等符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
11、求。宜具备支撑工程信息共享的 BIM 信息交换接口能力,实现 BIM 模型的导入、导出、浏览、展示。智能管理终端应能完成各项管理数据的录入;软件平台应能完成各种数据的汇集和业务逻辑的处理。5.2.3平台宜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搭建,实现施工全过程可视化动态监管。平台应具备数据集成、存储、分析、提示、报警、展示功能,并应具备移动端、PC 端操作功能。5.2.4智慧工地平台接口应满足如下原则:a)开放性:符合产业习惯,兼容主流开源接口。b)易用性:尽可能设计成抽象程度高、屏蔽底层实现、语法易理解的接口。c)扩展性:在保持软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台的性能可以随系统规模扩充而提高。5.2.5平台应支持多种
12、数据来源(业务系统、数据库、文件等)、多种数据类型(业务相关数据、监控数据等)、多种数据格式(结构化、非结构化等)的数据访问,并确保数据信息及时性、有效性、安全性。5.3建设要求5.3.1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宜包含智慧工地策划内容,并单独编制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5.3.2智慧工地建设应保证各方数据实时获取或共享,提高各方基于数据的协同工作能力。5.3.3智慧工地平台建设中应考虑安全预警、数据自动采集、远程视频监控等设备设施的集成应用。5.3.4智慧工地平台应通过软硬件设施等实现智能化综合管理。5.3.5智慧工地平台的建设涉及的基础设施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
13、5.3.6智慧工地平台的建设所对接的设备设施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5.4验收要求5.4.1智慧工地材料和设备质量、安装质量、运行情况、数据传输、监测系统联动应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5.4.2智慧工地验收条件如下:a)各分部验收合格;b)有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c)有完整的分部验收资料。T/GDTR 02202345.4.3智慧化工地验收宜由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与,查验各分部质量、运行情况,形成验收意见。5.5运行与维护要求5.5.1运维管理应包括主机、服务器、数据库及软硬件的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服务。5.5.2运维服务管理应满足安全管理与保密管理要求。5.5.3产品交付前应进行试
14、运行,试运行使用方应校验业务与现有系统功能运行是否一致,并对系统流程及业务进行优化调整。5.5.4智慧工地运行使用方应建立相应台账,对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安全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按程序进行解决,并按照有关规定保存维护保养记录,做好系统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5.5.5应定时对系统进行监控和定期的健康性检查,分析系统运行和资源使用状况,并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和修正,及时消除隐患。5.5.6变更系统配置或升级时,修改配置文件、参数文件时,应对原始配置数据进行保留。平台升级过程出现故障时,应具备自动回退到变更前状态的功能。6数据建设与应用要求6.1数据建设6.1.1智慧工地建设中产生的数据应随工程施工
15、进度同步生成,应采取安全措施,原始数据不得被修改、截留和泄露。6.1.2智慧工地平台应结合项目管理实际业务,结合新技术对项目的进度、安全、质量、成本等方面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6.1.3应实现不同品牌、业务平台及应用的信息共享、数据交互以及数据分析。6.1.4智慧工地建设应保证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共享,提高现场基于数据的协同工作能力。6.1.5智慧工地运行应确保数据处理的安全和数据存储的安全。6.1.6数据获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工录入、外部接口对接、感知设备采集。6.2数据分析与应用6.2.1智慧工地平台应结合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过程及平台用户需求开展数据分析,多层次挖掘数据潜在价
16、值,提高管理效能。6.2.2智慧工地建设宜实现施工现场各类管理数据分析、预防分析等,对现场采集到的工程数据进行数据关联性分析,形成数据资产知识库;对管理过程进行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为各个管理层级提供科学的决策辅助支持。6.2.3智慧工地建设应用技术应适应施工现场的需求和环境,提高应用的智能化。6.2.4智慧工地平台宜采用视频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过程的各类安全隐患、施工不规范现象进行预警和监管。7基础数据管理7.1一般要求7.1.1基础数据管理包含地块污染基础数据、地块修复过程数据、固化/稳定化过程中产生的工程管理数据等。T/GDTR 02202357.1
17、.2地块污染基础数据宜包含污染源分析与调查阶段全部点位及检测数据信息、超标点位及检测数据、污染点位地理信息数据、污染范围边界文件。7.1.3地块修复过程数据宜包含地块修复前后的地形地貌三维图、修复前中后期各阶段航拍照片、修复过程数据、污染土壤处置情况、风险管控监测数据及效果评估数据。地块污染基础数据、地块修复过程数据宜采用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可识别文件。7.1.4智慧工地的工程管理数据应符合 T/CIIA 014-2022、T/CIIA 015、T/CIIA 016 标准中涉及人员管理、设备物资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
18、理、文件管理、视频监控管理、BIM 应用管理等方面的数据管理要求。7.2管理要求7.2.1工程项目概况的管理数据应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合同信息、参建单位信息、管理人员信息。7.2.2工程进度管理的管理数据应包括项目计划进度、关键节点、实际进度信息、施工日志、进度纠偏。7.2.3信息发布管理的管理数据应包括通知公告、预警应急信息。7.2.4人员进出管理的管理数据宜包括人员信息数据、人脸比对数据、运行状态值、报警信息、感知设备编码及位置信息。7.2.5人员安全管理的管理数据宜包括人员安全教育、人员行为分析视频流数据、报警信息。7.2.6视频监控的管理数据宜包括影像数据、图片数据、摄像机位置信息数据、
19、摄像机属性信息数据、视频预警信息数据、历史记录信息。7.2.7智慧工地建设产生的数据,监控视频数据应至少存储 90 天,土壤修复关键节点视频数据应长期保存,其他数据存储时间应覆盖工程项目建设全周期,以备各监管部门核查。7.2.8车辆进出管理的管理数据宜包括车辆信息数据、实时重量(外运)、权限信息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值、报警信息、感知终端编码及位置信息。7.2.9环境监测的管理数据宜包括设备编号、位置、报警数据、实时监测参数(PM2.5、PM10、噪声、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特征污染物等)。7.2.10降尘监测的管理数据宜包括设备编号、位置、故障及状态信息。7.2.11污水监测的管理数据宜
20、包括设备编号、故障、在线监测参数信息。7.2.12有害气体监测的管理数据宜包括设备编号、位置、有害气体实时浓度、故障报警信息。7.2.13药剂配置平台监测的管理数据宜包括实时重量(药剂、土壤)、仓储除尘监控临界报警信息、搅拌时间信息、故障报警信息、平台各设备编号、传感终端编号。7.2.14深基坑监测的管理数据宜包括表面位移数据、内部位移数据、土压力数据、地下水位数据、降雨量数据、温湿压数据、支护结构土压力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各监控参数的报警时间、报警数值。7.2.15安质巡检的管理数据宜包括巡检目标识别、异常行为记录、位置信息、终端状态信息。7.2.16安全管理数据除施工的基坑、设备使用巡检外
21、,还宜包括防火监测报警、安全教育培训信息。7.2.17物料设备管理的管理数据宜包括设备进出场报验记录、检查记录、日常使用维护记录、位置信息、物料记录、终端设备自身状态信息数据。7.2.18异位修复施工过程中宜采用三维倾斜摄影技术对实施过程土方量进行监控,配合称重计量系统,跟进进度。平台宜预留影像、无人机等数据接口,确保数据定期回传系统。8固化/稳定化修复过程智慧化管控8.1一般规定T/GDTR 02202368.1.1固化/稳定化包括原位固化/稳定化和异位固化/稳定化。8.1.2固化/稳定化修复过程应包括污染土壤清挖、运输、处理、二次污染防治。8.1.3固化/稳定化过程采用动态监控和间接统计记
22、录方式进行管控。8.1.4对于可动态监控的施工关键工段,宜在该工段设置传感设备,如压力流量参数,实时采集关键工段的动态参数值,掌握工程运行情况,并根据实时反馈信息开展施工控制和调整,保证项目的运行效果。8.1.5对于间接统计的施工关键工段,施工单位应如实记录相关工段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对关键工段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施工运行状况,开展必要的控制和调整,保证该关键工段的运行效果。8.1.6固化/稳定化关键工段、关键参数及可动态监控的参数类别详见附录 C。8.2污染土壤清挖8.2.1一般规定8.2.1.1采用异位方式进行固化/稳定化的修复工艺,其污染土壤清挖一般涉及放坡开挖、基坑支护开挖、基坑
23、降水等。8.2.1.2应根据基坑开挖类型和基坑设计相关规范,确定不同的监测方案。8.2.2管理要求8.2.2.1深基坑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专项方案编制备案,专项方案应根据文件管理要求上传系统。8.2.2.2基坑设计文件中明确的基坑支护监测的要求,应包括监测项目、测点布置、观测精度、观测频率和临界状态报警值等,并根据需求选择基坑监测设备。8.2.2.3基坑监测应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当监测的指标数值达到预警值时,应加强现场巡视、提高监测频次,并宜实时将监测结果传输至平台。报警应分为两个等级,分别为预警等级与报警等级,预警等级为出现小范围数值波动并偏离预警阈值,报警等级要求紧急关注处理,指挥现场人员疏散
24、。8.2.2.4重复利用的设备应进行硬件参数的标定工作,确保系统运行安全有效。8.3污染土壤运输及处置8.3.1在出入口宜设置车辆识别系统,包括抓拍单元、控制系统、自动道闸单元等,可固定车辆自动识别,外部车辆登记确认后放行。8.3.2对固化/稳定化后外运至填埋场的土壤宜采用智能地磅系统进行进出场称重管理。8.3.3对地磅系统预警值进行合理设定,发生超重可即时触发声光预警,推送至相关岗位人员。8.3.4宜将称重数据上传至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管理,同时应定期将数据进行备份保存。8.3.5出入口宜安装高清红外球机,通过自动是被车辆的号码、颜色、车型等信息对车辆目标通行信息详细记录保存,确保出入口抓拍单
25、元等安防设备运行安全、防治恶意冲卡。8.3.6外运车辆宜配备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系统,数据实时传输至平台,平台根据定位数据自动生成车辆轨迹,并与实际路线进行对比分析。8.3.7应对工作状态进行精准识别,并记录运行状态时间,对长时间怠速、静止、闲置、偏离规划路线的车辆进行报警,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处理相关设备运行问题。8.3.8宜对地磅称重系统加装传感器及摄像机,车辆进出场称重时,对数据自动记录、拍照、上传,形成外运车辆报表,通过物料数据实时反馈,形成统计分析和成本核算。8.3.9场内运输系统宜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发生异常状况时,可实时调动
26、相应位置的监控视频,全方位、多角度监控目标。8.3.10外运土壤的车辆出入场后,应形成电子转运联单。T/GDTR 02202378.4固化/稳定化处理8.4.1药剂管理8.4.1.1应对药剂配置储罐及卸料平台安装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应包含当前的状态实时显示、声光预警、报警联动。8.4.1.2药剂储存库、料仓、配药站及泵送系统,应配备液位监控和溢流液收集系统,并配有报警系统。8.4.1.3药剂仓顶宜配备防爆预警功能。8.4.1.4药剂添加宜通过中控系统进行实时调控。8.4.1.5应定期对药剂卸料平台监测系统进行检查维护。8.4.1.6对于涉及危化品的药剂,宜做好数字登记、智能查询、轨迹管理等工作。
27、8.4.2原位固化/稳定化8.4.2.1对于原位治理方式,宜实时监控流量、压力等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系统。8.4.2.2系统可实现对原位治理布点数量、钻井位置、治理深度等数据更新及分析功能。8.4.2.3宜配备工作面视频系统、无人机定期巡视系统,实现工作面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远程可视化巡视。8.4.2.4宜采用智能识别或人工巡视方式,对原位注入出现返浆现象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调整优化注入参数。8.4.2.5原位固化/稳定化宜具备地质、测量、水文等各类图纸数字化管理系统,宜结合 BIM 创建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8.4.2.6原位固化/稳定化视频监控要点见附录 D。8.4.3异位固化/稳定化8
28、.4.3.1采用一体化设备方式进行固化/稳定化,设备宜包括土壤输送机、干粉料仓、浆状药剂及液体药剂的储存槽和药剂制备、计量、投加装置。搅拌混合系统应具备安全联锁和自动计量投加装置,且参数应与智慧化系统联动控制。8.4.3.2一体化设备方式宜采用视频监控+自动化计量方式计量;采用挖掘机、翻抛机、浅层搅拌设备等宜采用人工及视频方式计量。异位固化/稳定化视频监控要点见附录 E。8.4.3.3处理效果自检及效果评估检测应做好采样视频、照片、采样记录单等,并连同检测结果及时上传系统。8.5二次污染防治8.5.1固化/稳定化修复过程二次污染防治应符合 HJ 1282-2023 中的要求。8.5.2二次污染
29、防治应根据项目特点,对异味、水、气、声、固废等进行二次污染影响分析,并做好二次污染防治计划,合理布设监控设备。8.5.3异位固化稳定化污染土壤宜在大棚内进行集中处置,大棚及养护区应做好防渗措施,相关措施材料宜上传有效验收单及照片。清挖现场宜采用喷淋、雾炮、机动车洒水等措施实施降尘,实现环境监测设备与现场降尘设施智能联动。8.5.4应在洗车平台周边设置视频和拍摄监控点,对出场的运输车的清洗情况拍照记录和报警。8.5.5定期监测现场异位开挖土壤覆盖情况,宜采用无人机与人工巡视结合方式,并及时对未覆盖区域进行报警警示。8.5.6施工现场如有生产废水产生,宜在废水处理后的排污口设置实时监测设备。T/G
30、DTR 02202388.5.7现场实时监测数据宜实现超限预警功能,并及时将预警信息通过平台自动发送至相关人员。8.6项目验收与后期管理8.6.1智慧工地建设完成后,应进行项目的总结分析和评价,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利用全过程溯源和追踪管理系统及质量管理系统,分析评价实际修复过程与设计修复工艺的偏差、修复治理边界变化的原因等,最终形成项目的总结和评价报告。8.6.2工程项目负责人应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确认。8.6.3资料文件应随各分部建设同步形成,数字档案验收信息化管理,实现自动化档案组卷。8.6.4应按
31、照 HJ 25.5、HJ 25.6 以及其它国家、地方、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土壤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长期监测。监测数据及时同步平台,长期环境监测发现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浸出量明显升高及风险控制工程措施损毁等风险,经评估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T/GDTR 0220239AA附录A(资料性)智慧工地基础设施要求表A.1 给出了智慧工地基础设施要求。表A.1智慧工地基础设施要求序号项目项目要求基础项提升项1信息采集设备应符合JGJ/T 434的规定2网络基础设施应具备无线局域网络设施无线局域网络信号应覆盖所有信息采集设备装置点4G通信网络应覆盖主要区域5G通信网络覆盖不低
32、于80%办公区域和施工现场生活区域3技术平台互联网协作类功能应具备施工现场跨企业项目团队建立、职位、角色等管理能力应具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式的即时沟通能力应具备包含云盘、云表格、云协作等基础能力应具备日志留存追溯能力管理协同类功能应具备自定义格式、流程的审批能力应具备跨企业即时在线会商能力应具备企业级(项目部、职能部门、分子公司、集团总部)协同管理、资源共享能力应具备工程建设参与方(建设主管部门、参建单位)多协同管理能力移动互联类功能应具备集成人员、生产、质量、安全、绿色施工、视频监控、物资设备管理业务模块的能力应具备支持集成其他业务模块的能力应具备支持接入其他系统、平台的能力IOT(
33、物联网)接入类功能应具备施工现场各类物联网监测设备的接入、数据传输、流转等支撑能力GIS类功能应提供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包括图形管理、属性管理、拓扑管理、状态管理应提供数据提取和转换功能,包括参数提取、坐标变换、格式转换应具备三维数据管理、三维数据分析能力BIM类功能应具备支撑工程信息共享的BIM信息交换互接口能力应具备BIM模型浏览展示能力应具备BIM模型与其它管理业务模块关联展示能力应具备BIM模型与数据信息关联展示能力应具备BIM轻量化模型的多参与方在线协作能力应具备BIM模型与图纸联动展示能力4控制机房应符合GB/T 34982-2017第五章的规定T/GDTR 02202310表A
34、.1 智慧工地基础设施要求(续)序号项目项目要求基础项提升项5信息应用终端具有固定终端设备,并具有现场综合信息处理功能具有移动终端设备,并具有现场识别、监测、管理、控制等信息处理功能具有语音广播设备并构建公共广播系统,提供信息广播功能具有设置固定电子屏并构建信息发布系统,提供信息检索、信息查询、信息推送等功能T/GDTR 02202311BB附录B(资料性)智慧工地平台对接设备表B.1 给出了智慧工地平台对接的设备。表B.1智慧工地平台对接设备序号设备类型设备分类对接的设备1信息采集设备传感类设备各类传感设备及集成于各业务功能模块的传感器身份识别设备生物特征识别、射频卡识别、条码识别、二维码识
35、别等设备2网络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络设施可包括Wi-Fi、ZigBee、蓝牙等无线局域网技术所涉及的各类模组、终端、网关、路由器、协调器等设施设备移动通信网络可包括4G、5G 等移动通信网络3控制机房控制机房符合GB/T 34982-2017第五章规定了场地、资源池、电能使用效率、安全、运行维护等基本要求4应用终端设备固定终端设备一般指操作员、工程师等人员所使用的台式计算机移动终端设备一般指智能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各种专用手持式移动终端语音广播系统信息发布、通知公告、预警应急等公共通告的重要辅助设施信息发布系统可包括点阵式LED屏、多功能一体式固定终端等设备T/GDTR 02202312CC附录
36、C(规范性)固化/稳定化监控关键工艺参数表C.1 给出了固化/稳定化监控关键工艺参数表C.1固化/稳定化监控关键工艺参数序号阶段关键参数在线动态监测参数视频监控要点间接获取的工艺参数异位固化/稳定化1预处理土壤进/出料量土块最大粒径/大棚内预处理区域土壤进/出料量土块最大粒径2固化/稳定化阶段药剂添加量混合速度药剂和污染土壤计量监测(一体化设备)药剂配置仓防爆监控设备进出料口、药剂配置设备区域药剂使用量*3养护土壤含水率养护时间/养护区域土壤含水率养护时间原位固化/稳定化1药剂注入注射影响半径单点注射体积单点注射流量注射压力药剂使用量*单点注射流量*注射压力单点注射体积药剂配置区;注射区注射影
37、响半径*药剂使用量*2原位旋喷影响半径注浆压力提速和转速药剂使用量*单点注射体积药剂配置区;注射区影响半径*注浆压力提速和转速药剂使用量*3养护土壤含水率养护时间/同处理区域土壤含水率养护时间注:“*”为最关键参数T/GDTR 02202313DD附录D(规范性)原位固化/稳定化实施过程视频监控要点表D.1 给出了原位固化/稳定化实施过程视频监控要点。表D.1原位固化/稳定化实施过程视频监控要点实施阶段工作面/工作内容监控内容/位置施工场地清理地上和地下影响施工的混凝土块、石块和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药剂配置液位监控、溢流液识别搅拌与注入搅拌与注入过程养护及管理现场施工区域检测与过程控制检测采样、
38、检测等过程控制各单元运行工况的监控主要辅助工程给排水供电消防等符合国标要求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劳动安全装置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识的识别职业卫生现场人员劳动保护及个人防护设备识别T/GDTR 02202314附录E(规范性)异位固化/稳定化实施过程视频监控要点表E.1 给出了异位固化/稳定化实施过程视频监控要点。表E.1异位固化/稳定化实施过程视频监控要点实施阶段工作面监控内容/位置施工处理及暂存污染土壤处理大棚或苫盖的堆场二次污染防控处理车间内施工产生的扬尘等监控开挖运输挖掘、运输等过程视频监控检测与过程控制检测土壤采样、检测等过程控制各单元运行工况的监控主要辅助工程给排水供电消防等符合国标要求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劳动安全装置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识的识别职业卫生现场人员劳动保护及个人防护设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