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析咳嗽的原因有哪些.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576995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分析咳嗽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分析咳嗽的原因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分析咳嗽的原因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分析咳嗽的原因有哪些.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分析咳嗽的原因有哪些篇一:咳嗽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 咳嗽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 吴正国 第一部分 概述及基本诊疗原则 一、概念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络,或脏腑功能失调,或情志内伤,扰及肺脏,肺气不利,失于宣降而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咳和嗽在临床上又有分别,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痰也。”一般状况下多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常咳嗽并称。 咳嗽常见于现代医学所称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胸膜炎、咽炎、喉炎、一

2、百零一日咳等疾病。咳嗽是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发病率高,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患病率为3%-5%,50岁以上患病率可急剧上升至10%-15%,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爱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猛烈长期咳嗽亦可损伤肺气,严峻的可导致呼吸道出血,所以必需刚好实施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咳嗽有较大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阅历。 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做了较系统的论述,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认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肺脏受邪以及脏腑

3、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咳嗽的发生。对咳嗽的分类,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等五脏咳,以及胃咳、胆咳等六腑咳。并描述了各种咳嗽的证候特征。隋代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支咳、胆咳、厥阴咳。明代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景岳全书咳嗽篇云:“咳嗽一证,窃见诸家之论太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从,所以,治难得效,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二曰内伤,而尽之矣。”至此,咳嗽的辩证分类渐趋完善,切合临床运用。 咳嗽既是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在此我们探讨的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

4、等以咳嗽为主症者,以及其他疾病兼见咳嗽的,均可参照此内容辩证论治。 二、证候特征 肺气不清,失于宣降,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其证候特征。 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特征。风寒犯肺,早期咽痒作咳而咳嗽声重,气急,咯痰清稀呈泡沫状,或鼻塞清涕,苔薄白,脉浮紧;若从热化,则痰和鼻涕由清转黄;风热犯肺,常见咳嗽痰黄而稠,气粗,或咽痛,口渴,或流黄涕,苔薄黄,脉浮数;燥邪伤肺,则干咳无痰或少痰,鼻咽干燥,舌红干少津,脉数;痰湿蕴肺,则咳声重浊,胸闷气憋,痰多色白粘稠,舌苔白腻,脉濡滑;痰热郁肺,则咯痰黄稠,胸闷气促,舌苔黄腻,脉滑数;肝火犯肺,则气逆咳嗽,咳

5、引胁痛,苔黄少津;肺阴亏耗,则干咳无痰,或见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外感引起的咳嗽、咯痰大多伴有发 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起病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 气喘为咳嗽证的兼症,不是必定具备的症状。外感咳嗽,多因风寒或风热之邪,使肺气不清,肃降失常而致喘,临床多表现为气促、气急。内伤咳嗽,多因久咳伤肺,肺气不足,或痰壅气道,肺失肃降而致喘,临床多表现为气短,或憋喘。 三、病因病机 咳嗽与外邪的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正如医学三字经所说:“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的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的脏腑

6、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咳嗽的病因,一是外感六淫之邪;二是脏腑之病气,均可引起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 (一)外邪袭肺 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即是此意。由于四时主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分。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其中尤以风邪挟寒者居多。张景岳说:“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 (二)内邪干肺 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可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身病变。他脏及肺的咳嗽,可因情志刺激,肝失

7、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或由饮食不当,嗜食烟酒、辛辣助火之品,熏灼肺胃,灼金生痰;或过食肥甘厚味,致使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堵塞气道,均可使肺气上逆而作咳。因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多种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主气的功能失调,以致肃降无权,而上逆作咳。 由此可知,无论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均累计肺脏受病,由肺气不清,失于宣降所致,故景岳全书?咳嗽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医学心悟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鸣。”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为了祛邪外达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 外感咳嗽属

8、于邪实,为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若不能刚好使邪外达,可进一步演化转化,表现为风寒化热、风热化燥,或肺热蒸津成痰等状况。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他脏及肺者,多因邪实导致正虚,如肝火犯肺每见气火耗伤肺津,炼液为痰;痰湿犯肺者,多因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为痰浊,上贮于肺,肺气壅塞,上逆为咳;若病久,肺脾两虚,气不化津,则痰浊更易滋生,次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道理。甚则病延及肾,由咳而喘。如痰湿蕴肺,遇外感引触,转从热化,则可表现为痰热咳嗽;痰湿属阴,亦可转从寒化,

9、则可表现为寒痰咳嗽。至于肺脏自病的咳嗽,则多因虚致实。如肺阴不足每致阴虚火旺,灼津为痰,肺失濡养,气逆作咳,或肺气亏虚,肃降无权,气不化津,津聚为痰,气逆于上,引起咳嗽。 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还可相互影响为病,病久则邪实转为正虚。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频作,转为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殊在气候改变时尤为明显。久则从实转虚,肺脏虚弱,阴伤气耗。由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咳嗽的诊断依据 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

10、病程较长,咳而伴喘。 3.急性期,四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4.听诊可闻及两肺野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啰音。 5.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二)咳嗽与相关病症的鉴别诊断 1.哮病、喘证 哮病和喘证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病主要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作与缓解均快速。喘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2.肺胀 有久患咳、喘、哮等病症不愈的病史。在咳嗽的同时,并有胸部膨满,喘咳上气,烦躁心慌,甚至面目紫暗,肢体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肺痨 咳嗽是肺痨

11、的主要症状之一,其特点为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咯血痰,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X线胸部检查常能确定病灶所在。 4.肺癌 常以咳嗽或咯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病情发展快速,呈恶液质,肺部X线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五、辨证要点及诊疗原则 (一)辩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外感咳嗽,多新发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它脏见证。 2.辨证候虚实 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均属实。内伤咳嗽中的痰湿、痰热、寒痰、肝火多为邪实正虚。津液亏耗咳嗽则属虚,或虚中夹实。 (二)治疗原则 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

12、咳嗽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以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主 次处理。 咳嗽的治疗,除干脆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动身,留意治脾、治肝、治肾等。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其大较也。”外感咳嗽一般均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俟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内伤咳嗽应防宣散伤正,从调护正气着眼。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病理表现,治疗决不能单纯见咳止咳,必需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处理。 无论外感、内伤,皆为肺气不清,失于宣降,而发咳嗽。外感咳嗽当以祛邪宣肺为主,肺气宣通,其咳自止。临床若忽视祛邪宣肺,因势利导,

13、消退致咳因素,图用止咳敛涩之剂,则不仅收效不大,甚则留邪碍肺,延长病程,最终由外感咳嗽而转为内伤慢性咳嗽。内伤咳嗽,当辨其虚实标本,留意治虚勿忘实,祛邪当顾虚。内伤咳嗽每易感受外邪使发作加重,治疗应当权衡标本的主次缓急,或先后分治,或标本兼顾。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应恪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拟补虚固本法以图根治。 六、转归预后 本病转归与身体素养,正气强弱、病位深浅、病情轻重、诊治是否得当有关。外感咳嗽多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刚好诊治,简单治愈。若迁延失治、误治,反复发作,损耗正气,则可转为内伤咳嗽。久咳必伤及脾和肾,所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病久则咳喘并作。部分患者病情渐渐加重

14、,甚至累及于心,最终导致肺、心、脾、肾诸脏皆虚,痰浊、水饮、气滞、痰血互结而演化为肺胀。 七、预防调摄 预防的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加皮毛腠理御寒抗病实力,遇有感冒刚好诊治。若常自汗出者,必要时可予以玉屏风散等固表止汗之剂服用。 其次部分 案例分析 一、表寒里热证 (一)案例 某男,40岁,一周前,暴感风寒,左臂隧然作痛,咳嗽猛烈,夜不能寝,经服药及针灸治疗,未见显效,昨晚忽又咯血,大便4日未下,体温38.8,舌苔黄,脉浮紧。 (二)辨证立法 脉象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寒性凝滞,痹阻经络,气血不通,故左臂作痛。肺主皮毛,风寒客肺,肺气不利,失于宣降,症见咳嗽。内热炽盛,灼伤津液,则大

15、便干结,舌苔黄;火热动血,遂致咯血。因寒热并重,故拟解表清里的五清五解之法。 (三)方药 赤白芍各6克 白茅根15克 川桂枝5克炙麻黄3克 炙紫苑10克 小蓟炭10克 炙苏子30克 大蓟炭6克 姜黄 10克 炙甘草3克 酒黄芩10克 苦杏仁10克 炙白前6克炙前胡10克 (四)分析 素蓄内热,暴感风寒,腠理紧闭,不得透越,遂发高热。火热迫血,致生咯血。里热炽盛,苔黄便干。脉象浮紧,咳则臂痛,是为风寒未解。故以清解并举之法治之。肺合皮毛,外邪袭表,肺失宣降,遂有咳嗽,入夜尤甚,治宜解表清热,利肺止咳。方选麻黄汤加减治疗。 炙麻黄味辛性温,中空而浮,长于升散,宣通肺气,止咳定喘;苦杏仁味苦性温,色

16、白入肺,降气止咳。麻黄以宣肺定喘为主,杏仁以降气止咳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宣降合法,肺气通调,止咳平喘益彰。且麻黄散寒解表,宣透表邪,以祛除致病因素。 紫苑润肺下气,化痰止咳;苏子清利上下,降气平喘,化痰止咳。紫苑以润肺为主,苏子以降气为要,二药伍用,一润一降,润降合法,化痰止咳,下气平喘,利气宽胸,以助麻黄杏仁止咳平喘之功。 赤白芍参合,清热退烧,养阴敛阴,散瘀止痛,若营卫不和,气血不调,经络不畅,肢体难受时与桂枝配伍,盖桂枝色赤体轻,有升无降,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使解外寒、清内热之力益彰。桂枝兼有助阳化气,散寒通络之功,片姜黄行气通络止痛,与桂枝配伍,以解肢体难受。 白前清肺降气,祛痰

17、止咳;前胡宣散风热,降气消痰。肺主气,外合皮毛。若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浊蕴肺,均可引起肺的清肃功能失调,以致胸闷气逆、咳嗽痰多等症。故以白前清肃肺气,降气化痰;用前胡宣散风热,降气消痰。白前重在降气,前胡偏于宣肺。二药伍用,一宣一降,肺之宣降功能复原正常,故痰可去,咳可宁。 大蓟味甘性凉,凉血止血,消散痈肿,炒炭入药能缩短出血时间,并有消炎利尿的作用。小蓟味甘性凉,凉血止血,消散痈肿,利尿。本草拾遗:“小蓟破宿血,止新血?。”二药炒炭,协力为用,意即清热解毒止血之效。黄芩清解里热,白茅根凉血止血,共奏清泄里热,凉血止血之功。 二、风寒袭肺证 (一)案例 某女,32岁,因天气寒冷,晨起外出,旋发寒

18、热,继而咽痒欲咳,夜间咳重,无痰,头痛欲裂,全身骨节酸楚难受,舌苔薄白,脉浮紧。 (二)辨证立法 脉浮为风,紧则为寒,时界冬日,原蓄内热,风寒暴感,腠理紧闭,阳气不得发越,寒热互结,故发寒热。郁热客于咽喉,故咽痒欲咳。肺为娇脏,且与外界相通,最畏寒冷,遂致咳嗽不停。诸病源候论说:“肺主气,合于皮毛,邪之初伤先客皮毛,故肺先受之”。寒邪客于皮腠,经络闭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头身难受。因寒重热轻,故拟辛温解表并清理热的七解三清之法。 (三)方药 炙前胡5克酒黄芩10克 篇二:中医学基础学问:咳嗽分类及病因 中医学基础学问:咳嗽分类及病因 中医分类 1.外感咳嗽 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

19、肺卫表证,属于邪实。 2.内伤咳嗽 久病或反复发作,起病缓,身无表证,多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应分清标本缓急主次。 病因 1.外感病因 由于气候突变或调摄失宜,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由于四时庄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分。 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其中尤以风邪挟寒者居多。 2.内伤病因 包括饮食、情志及肺脏自病。饮食不当,嗜烟好酒,内生火热,熏灼肺胃,灼津生痰或生冷不节,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痰浊内生,上千于肺,堵塞气道,致肺气上逆而作咳。 情志刺激,肝失调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致

20、肺失肃降而作咳。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耗气伤阴,肺不能主气,肃降无权而肺气上逆作咳;或肺气虚不能布津而成痰,肺阴虚而虚火灼津为痰,痰浊阻滞,肺气不降而上逆作咳。 篇三:咳嗽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分析 咳嗽辩证分析 一、表寒里热证 (一)案例 某男,40岁,一周前,暴感风寒,左臂隧然作痛,咳嗽猛烈,夜不能寝,经服药及针灸治疗,未见显效,昨晚忽又咯血,大便4日未下,体温38.8,舌苔黄,脉浮紧。 (二)辨证立法 脉象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寒性凝滞,痹阻经络,气血不通,故左臂作痛。肺主皮毛,风寒客肺,肺气不利,失于宣降,症见咳嗽。内热炽盛,灼伤津液,则大便干结,舌苔黄;火热动血,遂致

21、咯血。因寒热并重,故拟解表清里的五清五解之法。 (三)方药 赤白芍各6克 白茅根15克 川桂枝5克炙麻黄3克 炙紫苑10克 小蓟炭10克 炙苏子30克 大蓟炭6克 姜黄 10克 炙甘草3克 酒黄芩10克 苦杏仁10克 炙白前6克炙前胡10克 (四)分析 素蓄内热,暴感风寒,腠理紧闭,不得透越,遂发高热。火热迫血,致生咯血。里热炽盛,苔黄便干。脉象浮紧,咳则臂痛,是为风 寒未解。故以清解并举之法治之。肺合皮毛,外邪袭表,肺失宣降,遂有咳嗽,入夜尤甚,治宜解表清热,利肺止咳。方选麻黄汤加减治疗。 炙麻黄味辛性温,中空而浮,长于升散,宣通肺气,止咳定喘;苦杏仁味苦性温,色白入肺,降气止咳。麻黄以宣肺

22、定喘为主,杏仁以降气止咳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宣降合法,肺气通调,止咳平喘益彰。且麻黄散寒解表,宣透表邪,以祛除致病因素。 紫苑润肺下气,化痰止咳;苏子清利上下,降气平喘,化痰止咳。紫苑以润肺为主,苏子以降气为要,二药伍用,一润一降,润降合法,化痰止咳,下气平喘,利气宽胸,以助麻黄杏仁止咳平喘之功。 赤白芍参合,清热退烧,养阴敛阴,散瘀止痛,若营卫不和,气血不调,经络不畅,肢体难受时与桂枝配伍,盖桂枝色赤体轻,有升无降,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使解外寒、清内热之力益彰。桂枝兼有助阳化气,散寒通络之功,片姜黄行气通络止痛,与桂枝配伍,以解肢体难受。 白前清肺降气,祛痰止咳;前胡宣散风热,降气消痰

23、。肺主气,外合皮毛。若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浊蕴肺,均可引起肺的清肃功能失调,以致胸闷气逆、咳嗽痰多等症。故以白前清肃肺气,降气化痰;用前胡宣散风热,降气消痰。白前重在降气,前胡偏于宣肺。二药伍用,一宣一降,肺之宣降功能复原正常,故痰可去,咳可宁。 大蓟味甘性凉,凉血止血,消散痈肿,炒炭入药能缩短出血时间,并有消炎利尿的作用。小蓟味甘性凉,凉血止血,消散痈肿,利尿。 本草拾遗:“小蓟破宿血,止新血?。”二药炒炭,协力为用,意即清热解毒止血之效。黄芩清解里热,白茅根凉血止血,共奏清泄里热,凉血止血之功。 二、风寒袭肺证 (一)案例 某女,32岁,因天气寒冷,晨起外出,旋发寒热,继而咽痒欲咳,夜间咳重

24、,无痰,头痛欲裂,全身骨节酸楚难受,舌苔薄白,脉浮紧。 (二)辨证立法 脉浮为风,紧则为寒,时界冬日,原蓄内热,风寒暴感,腠理紧闭,阳气不得发越,寒热互结,故发寒热。郁热客于咽喉,故咽痒欲咳。肺为娇脏,且与外界相通,最畏寒冷,遂致咳嗽不停。诸病源候论说:“肺主气,合于皮毛,邪之初伤先客皮毛,故肺先受之”。寒邪客于皮腠,经络闭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头身难受。因寒重热轻,故拟辛温解表并清理热的七解三清之法。 (三)方药 炙前胡5克酒黄芩10克 炙白前5克桑叶 6克 桑白皮5克海浮石10克 旋覆花5克苦桔梗5克 炙麻黄6克炒杏仁6克 瓜蒌皮6克陈皮 5克 桂枝 3克白芍 10克 天花粉6克炙甘草

25、3克 (四)分析 此案例属现代医学之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经常先有鼻塞、流涕、畏寒、发热、肌肉酸疼,继而出现咽痒、咳嗽、吐痰,胸闷不舒等。中医论之,皆是外感之故,临证之际,须分寒热。冬日酷寒,若有内热,常致暴感,病势甚急,治宜既解风寒又须兼清内热,并化痰止咳。本案治宜七解三清之法,以麻黄汤外解风寒,用黄芩清泄里热。 麻黄味辛性温,中空而浮,长于升散,宣通肺气,止咳定喘;杏仁味苦性温,白色入肺,降气止咳。麻黄以宣肺定喘为主,杏仁以降气止咳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宣降合法,肺气通调,止咳平喘益彰。桔梗辛开苦降,但辛而不燥,苦而不峻,开宣肺气,泻火散寒,利肺清咽,以助麻黄升宣肺气。 白芍和营敛阴,桂枝调卫解肌。二药伍用,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合营之内有调卫之功,白芍养血敛阴而不滞邪,桂枝发汗解肌而不伤阴。二药合用,一收一散,一寒一温,相互制约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