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民俗》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外民俗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编号:325085192 .课程名称:中外民俗3 .英文名称:Chinese and Foreign Customs4 .课程简介:中外民俗是中文系秘书学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各 类民俗事象的主要内容;各类民俗事象的产生、发展、变异;中外民俗学发展史略和民俗研究的基 本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熟识和掌握各类民俗事象,以及它们的起源、发展和应用;运用民 俗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认知和挖掘民俗资源;具有进行民俗研究、开发民俗旅游所必需的知识结构 和能力。二、课程说明1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中外民俗,了解中外民俗发展史略和民俗研究方法
2、,熟悉中 外各类民俗事象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原因,掌握民俗事象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能够运用民俗研究 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与相关课程衔接:后续课程有饮食文化、茶艺与茶道(第七学期)3 .学时:总学时32,授课16周,周学时24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5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网上答疑+社会实践6 .考核方式:考核形式为撰写一篇研究型小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民俗学理论知识和研究 方法,从起源、发展变异的角度,系统分析某一个民俗事象,字数不少于5000字。论文成绩占总评 成绩70%,平时成绩占30% (主要考察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发言、上课出勤等情况)。7 .教材:钟敬文
3、.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8 .教学参考资料: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研究方法(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叶春生.现代社会与民俗文化传统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苑利主编.二十一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社会民俗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董晓萍.全球化与民俗保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普罗普著,贾放译.故事形态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6.乌
4、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阿兰邓迪斯编,刘魁立主编.西方神话学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民俗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狭义理解, 掌握民俗的基本特征,熟悉民俗的社会功能,了解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教学重点: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教学难点:民俗的社会功能授课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1 .什么是民俗?2 .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民俗的基本特征L民俗的集体性3 .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4 .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5 .民俗的类型性6 .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第三节民俗的社会功能
5、L教化功能7 .规范功能8 .维系功能9 .调节功能第四节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L史前民俗10 古代民俗11 近现代民俗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熟悉农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 通民俗的内容。教学重点:农业民俗教学难点:工匠的行业习俗12 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民俗第二节 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第三节工匠民俗1 .工匠的技艺传承2 .工匠的行业习俗3 .工匠民俗的三个重要特点第四节商业与交通民俗1 .各类商业及其民俗特点2 .交通运输及其民俗特点第三章物质生活民俗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饮食民俗的内容构成,掌握民间服饰的类别、服饰的发展阶 段
6、以及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掌握中国民居建筑共同的民俗特点。了解我国人文精神与居住建筑 的关系。教学重点:饮食民俗的内容构成教学难点:我国人文精神与居住建筑的关系授课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饮食民俗L日常食俗3 .节日食俗4 .祭祀食俗4待客食俗5 .特殊食俗第二节服饰民俗L服饰的产生和发展6 .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7 .服饰变化的特殊轨迹第三节居住建筑民俗L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8 .我国人文精神与居住建筑的关系第四章社会组织民俗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宗族成员参与的民俗活动,了解宗族组织民俗的其他部分, 了解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教学重点: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教学难点:宗
7、教组织民俗授课时数:2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描述第二节宗族组织民俗1 .有关宗族组织要素的民俗2 .有关宗族组织结构的民俗3 .宗族成员参与的民俗活动第三节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4 .行会5 .民间秘密宗教组织6 .民间秘密结社7 .社区组织第五章岁时节日民俗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岁时节日的概念,熟悉岁时节日的形成因素,掌握节日风俗 发展演变的原因,掌握岁时节日的活动及特点,了解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教学重点:岁时节日的活动及特点教学难点:岁时节日的活动及特点授课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由来和发展1 .岁时节日的由来2 .岁时节日的发展第二节 岁时节日的活动及特点
8、1 .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2 .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3 .关于现代节日第六章人生仪礼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生仪礼的定义、类别,掌握成年仪礼的习俗表现、成年仪 礼的规范与特征以及成年仪礼发生变化的原因。熟悉婚姻形态及结婚仪礼程式,了解葬礼的程序及 葬式。教学重点:人生仪礼的定义、类别教学难点:人生仪礼的性质授课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生仪礼的性质第二节诞生仪礼1 .求子仪式2 .孕期习俗3 .庆贺生子第三节成年仪礼L成年仪礼的习俗表现4 .成年仪礼的规范与特征5 .成年仪礼发生变化的原因第四节婚姻仪礼L婚姻形态6 .结婚仪礼程式第五节丧葬仪礼1 .死人生旅途的转换2 .葬灵魂不灭的幻
9、想第七章民俗信仰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民俗信仰的信仰对象,掌握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民俗信仰的信仰对象教学难点: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3 课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信仰对象1 .灵魂2 .自然神3 .图腾4 .祖先神5 .生育神6行业神第二节信仰媒介6 .灵媒7 .巫的种类8 .巫的职能第三节信仰表现形式9 .预知10 祭祀11 巫术第四节 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L民俗信仰有突出的功利性12 民俗信仰具有强烈的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13 .民俗信仰有较强的包容性14 民间信仰有较大的渗透性15 民俗信仰的俗信化趋势第八章民间口头文学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笑
10、话的种类。教学重点: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笑话的种类教学难点:民间诗歌的功能授课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体裁和分类1 .神话的种类分析2 .传说的种类分析3 .民间故事及笑话的种类分析第二节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流传和演变L 口头散文叙事文学传播的方式及途径4 .口头散文叙事文学变异的成因及样式第三节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讲述和功能5 .口头散文叙事文学讲述的特点及主体2,口头散文叙事文学讲述的作用和意义第四节民间诗歌6 .起源与传播7 .类别与特征8 .体式、表现手法与功能(1)民间诗歌的体式(2)民间诗歌的表现手法(3)民间诗歌的功能9 .民间长诗(1)产生、形成与传播(2)特征
11、与类别第五节歌节、歌俗、歌手L歌节、歌俗的类型和演变过程2.歌手的形成及表演第九章民间语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常用型民间熟语和特用型民间熟语的分类。教学重点:民间语言的分类教学难点:民间语言的性质授课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民间语言的性质1 .民间语言的概念2 .民间语言是一种民俗现象3 .民间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4 .民间语言与其他民俗需要交叉研究第二节常用型民间熟语1 .俗语2 .谚语3 .歇后语4 .称谓语5 .流行语第三节特用型民间熟语6 .行话7 .黑话与暗语8 .吉祥语9 .忌讳语10 咒语第十章民间艺术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民间歌曲和民间歌舞,掌握民间舞蹈的分布
12、,掌握民间小戏 的类型。教学重点:民间艺术的种类教学难点:民间艺术的分布特征11 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民间音乐1 .民间歌曲2 .民间歌舞3 .民间器乐4 .民间说唱音乐5 .民间戏曲音乐第二节民间舞蹈L民间舞蹈的产生背景6 .民间舞蹈的分布7 .民间舞蹈的表演特征8 .民间舞蹈的社会功能第三节民间戏曲L民间戏曲的发生与流变9 .民间小戏的类型10 民间戏曲与岁节礼俗第四节民间工艺美术1 .民间工艺美术源于民众的物质生活需要2 .民间工艺美术是民众精神需求的产物第十一章民间游戏娱乐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民间游戏娱乐的起源,掌握民间游戏娱乐的特征,掌握民间 游戏的定义与范围,掌握民间竞技的定义、范围、类别。教学重点:民间游戏的定义与范围教学难点:民间游戏娱乐的特征授课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 民间游戏娱乐的起源、特征、功能与分类L民间游戏娱乐的起源3 .民间游戏娱乐的特征4 .民间游戏娱乐的功能5 .民间游戏娱乐的分类 第二节民间游戏L民间游戏的地位与范围6 .民间游戏的类别 第三节民间竞技1 .民间竞技的定义与范围2 民间竞技的类别 第四节民间杂艺3 .民间杂艺的定义与范围4 .民间杂艺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