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及两次世界大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及两次世界大战练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及两次世界大战(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L (2019 济宁二模)20世纪30年代,据对美国匹兹堡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调查显示, 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 突出的是听广播。这些现象()A.说明当时美国民众生活悠闲B.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C.反映出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D.表明新政已使美国重新繁荣解析:选B。材料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大多数家庭 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这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故选B项; 材料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此
2、时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 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无法体现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 供新政的任何信息,排除D项。2. (2019 盐城期中)下列是胡佛任职美国总统期间的部分做法。这些做法()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C.实现了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D.赢得美国民众广泛认可解析:选B。胡佛的做法是国家干预,但他没有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 胡佛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措施对罗斯福新政有借鉴作用,故B项正确;实现国家对经济全面干 预的是罗斯福新政,故C项错误;胡佛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措施是有限的,没有缓解经济危机, 因此没有赢得美
3、国民众的广泛认可,故D项错误。3. (2019 北京昌平区二模)读下表,下列选项与此时期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原因相关的是, 美国()19321936年美国财政收支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年份全部的金额收入支出盈余或赤字19321 9244 659-2 73519331 9974 598-2 60119342 9556 541-3 58619353 6096 412-2 80319363 9238 228-4 305A.兴办大量公共工程B.实施欧洲经济援助计划C.投资信息技术产业D.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解析:选A。通过题干所提供的时间段可知,表格所反映的是经济危机背景下罗斯福实施 新政之后的美国经济
4、的发展情况。通过表格中“盈余或赤字”列内容可知,政府的财政赤字 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在罗斯福执政期间,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而扩大财政支出,采取了兴办 大量公共工程等诸多措施,故选A项。4. (2019 北京海淀区联考)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此不理解,甚 至为此痛哭。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为了继续前进的“有限的退却”。列宁所指的“退 却”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缓解饥荒B.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解析:选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故选C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余粮收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
5、非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同样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非新经济政 策的内容,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的苏联领导人是列宁的继任 者斯大林,排除D项。5.(2019 滨州二模)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 社会主义或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他的观点 ()A.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B.为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C.坚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走集体化道路D.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存在分歧解析:选I)。题干中“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处于社会主
6、义初 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说明当时还有不同的建设社会主义 的声音,故选D项;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是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B项不 符合史实,排除;C项也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描述,排除。6. 20世纪30年代,“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曾排着队去莫斯科探寻计划 的秘密”。莫斯科“计划”()A.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B.是战胜一切法西斯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C.是新兴独立国家借鉴的模式D.推动西方国家向宏观调控的现代经济过渡解析:选D。根据材料“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曾排着队去莫斯科探寻计划 的秘密”可知,西方在遭遇经济危机后,向苏联“计划”学习借鉴,
7、推动西方进入国家干预 经济新时代,故选D项;“斯大林模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种方式,排除A项;20 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刚刚兴起,排除B项;材料“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主 要指代西方社会,排除C项。7. (2019 德阳二模)到1940年,原本落后的苏联东部地区建起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煤炭、 冶金、石油、机械、化工等产业基地,其工业总产值相对于1913年增长了 13.5倍,超过了 同期全苏工业增长的平均值。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大量引进欧美新技术8. 原有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C.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推动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苏联在落后的东部建立
8、重工业,到1940年其工业生产总值迅速 增长,其原因在于建立了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得以按照计划 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故选D项;苏联引进欧美新技术不是主要原因,排 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东部由落后到发展的原因,而B项只是在陈述事实,排除B项;苏联 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是一般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8.(2019 潍坊二模)1962年苏联学者利别尔曼建议,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 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在赫鲁晓夫的倡导下,围绕此建议展开了学术讨 论。这一讨论( )A.主张恢复新经济政策B.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C.动摇了公有制的地位
9、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解析:选D。依据材料“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 者的积极性”可知,利别尔曼建议的实质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 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故选D项;1921年到1928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A 项;依据材料“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可知,利别尔曼建议的实质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这是使苏联经济利用市场因素,而不是步 入市场轨道,排除B项;依据材料“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 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可知,利别尔曼建议的实质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这是使苏联
10、经济利 用市场因素,这并不能动摇公有制的地位,排除C项。9. 19761980年间,苏联的谷物年均产量较19611965年增加57%,工业总产值平均 年增长率为4.4%; 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这一时 期,苏联的改革()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激活了集体农庄C. 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D.调整了所有制结构解析:选C。根据材料“苏联的谷物年均产量增加57%” “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 为4. 4%” “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可知,工农业 产值的增长,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
11、故选C项;勃列 日涅夫改革依旧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修正,排除A项;“激活了集体农庄”不能涵盖“工 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 4%”,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改革依旧实行的是斯大林模式下单 一的公有制,排除D项。10. (2019 南通一模)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 2%,下 半期降为1.0%,而1981 1984年已经降为0.6%。同时,苏联国内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 各种社会矛盾在不断激化。这些现象表明()A.斯大林模式弊端初步显现B.赫鲁晓夫改革陷入困境C.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D.戈尔巴乔改革已经失败解析:选C。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
12、期,故选C项;斯大林 模式弊端初步显现在斯大林执政后期,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陷入困境是在20世纪50年 代末60年代初,排除B项;戈尔巴乔改革是在1985年之后,排除D项。11. (2019 吉林三模)下表是1977年西方六国国有经济比重(附表。根据呈现的国有经 济的比重可知()邮政电站煤炭工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英国10010010010075加拿大100100私有7575法国10010010010075联邦德国1007550100100日本100私有私有7525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A.发达国家开始仿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尤以英、法两国最快C.六国普遍采取了混合经济
13、以渡过经济困难D.发达国家依然在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解析:选D。“1977年西方六国国有经济比重(%)表”体现出绝大多数部门是国有部门, 可见国家对经济干预强烈,故选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有经济比重”体现不出发 展快慢的信息,排除B项;从“1977年西方六国国有经济比重”中可以看出多数国家还是以 国有经济为主,没有体现混合经济的作用,排除C项。12. (2019 潍坊二模)读19831984年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表(单位:英 镑)。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无无其他补贴50. 130. 1无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 5
14、-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据此分析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的英国()A.治理贫富差距问题富有成效B.工人阶级家庭收入偏低C.国家财政赤字现象更加严重D.大幅度降低福利的规模解析:选A。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低中高收入家庭的月收入差距很大,但实际收入差距有所 缩小,说明政府在治理贫富差距问题上成效显著,故选A项;表格数据说明低收入家庭收入 低,但低收入家庭不完全是工人,排除B项;表格反映的是低中高收入家庭的实际收入差距 有所缩小,表格中没有体现国家财政赤字,排除C项;表格反映的是低中高收入家庭的实际 收入差距有所缩小,表格中没有体现福利规模的降低,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
15、3. (2019 达州一诊)20世纪30年代是英国农业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 料:材料一 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尤其是谷物、羊毛等农产品价格 下降更为明显。其中,小麦在1927-1931年的平均价格降幅达到47. 1%,羊毛从1928年的每 磅37便土下降至1931年的每磅14. 7便土。1931年英国农产品进口量比19271929年增长 了 17%,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在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的情 况下,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受谷物生产萧条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 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材料二1931年11月,英
16、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 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英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 令,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 控制,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设立农业研究委员会致力于将农业教育推广到地方层面。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倩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农业改革与国家干预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英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策因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为摆脱农业困境采取的措施,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困境,据材
17、料一 “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从 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方面进行回答;由材料一 “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得出农业市场 “滞胀”;据材料一 “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从土地租售 状况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国际背景,据材料一 “1931年英国农产品进口量比19271929年增 长了 17%”并结合所学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进行回答。第三小问国内政策因素,据 材料一 “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后普遍推行自由 放任政策得出长期奉行自由主义。(2)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二,从加强立法、限制农产品 进口、实行农业补贴
18、、建立农业机构(委员会)、进行农业研究与教育等方面概括回答。第二 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从国家干预方面回答。第三小问影响,从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 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等方面回答。答案:(1)困境: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市场“滞胀”;土地租售困难。国际背景:世界 性经济危机影响。国内政策因素:长期奉行自由主义。(2)措施:加强农业立法;限制农产品进口;实行农业补贴;建立农业机构(委员会);进 行农业研究与教育。特点:国家干预。影响: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与发 展;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14. 苏联“五年计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同时
19、 也是人类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名称时间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 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 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 第一,世界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材料二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如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 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衣衫褴缕、食物单调、 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 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到震惊。 尽管
20、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 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发达世界中前殖民地各民族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 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 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 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远没有获得经济独立。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 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 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 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
21、为模仿。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 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苏联“五年计划”实施对苏联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影响。(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关于五年计划的观点。(要求:观点明 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1)抓住所问“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回答“五年计划的实施对苏联的影响”。 根据材料可知I,五年计划的实施使得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年计划 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2)本问回答好的关键有二,一是材料观点 是什么,必须明确归纳;二是结合材料和所学
22、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由材料“苏联人的衣衫 褴缕、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映在一党 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 样使他们感到震惊”可以看出人民的贫困、人性的被束缚,论证使用材料进行归纳即可;由 材料“不发达世界中前殖民地各民族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 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 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 独立,但他们还远没有获得经济独立”可以看出五年计划促进了苏联的强
23、大,亦为新兴民族 国家所效仿,论证结合此材料和所学(东欧、中国照搬斯大林模式)回答;由材料“美国新闻 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 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可以看出五年计划甚至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政策的制定,结合所学论证即可,史实主耍列举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强化等。答案:(1)逐步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观点史实“五年计划”导致苏联物质生活的贫困,束 缚“人”的发展和解放苏联公民受到严重剥削,生活水平低下;苏 联公民缺乏个人自由、工会受束缚、教育受 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五年计划”促进了苏联的强大,同时它的 巨大成就,使其成为发展中国家仿效的对象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车事强国;影响 中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五年计划”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面对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借鉴苏联的 做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