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通用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通用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1: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通用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JC27406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时: 48 (理论32,实验16)学期:3归属单位:建筑学院先修课程:画法几何、计算机辅助设计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专业一、课程简介建筑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在设计、施工阶段和竣工使用期间的测量工作。作为土 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具有在 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能力,同时具备分析解决施工中实 际测量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二、课程目标建筑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 测量的本质、
2、原理和方法,为该专业的后继专业课学习,打下牢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课程目标1: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加深对新测量仪器的认识,使其树立创新意识。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应用型高校打下基础。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中。课程目标4: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自动安平水准仪、全站仪的操作 方法。课程目标5: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小区域内进行控制测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熟练 判读地形图及应用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课程目标6:通过课外兴趣小组及企业观摩等方式,增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实际实 验设计能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三、教学内容与课
3、程目标的关系序号教学内容思政内容教学要求推荐 学时学式 教方应程标 对课目11绪论1)测量学研究的对象2)测量学的发展现状3)测量学在本专业中的作 用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 了解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应 用前景,激发学生不断学 习新知识的兴趣1 .了解测量学研究的对象 以及测量学的发展现状;2 .理解测量学在风景园林 专业中的作用。1讲授1, 2, 3, 422测量学的基础知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 球椭体2)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3)水平面替代水准面的影 响4)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古建筑的测绘的了 解,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 保护意识1 .掌握地球椭球体的概念 以及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 法,及各种投
4、影的原理2 ,了解水平面替代水准面 的影响,初步理解测量工 作的基本原则。2讲授1, 2, 3, 433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的原理2)水准仪及其使用3)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数字 水准仪4)水准测量方法5)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 校正6)水准测量误差的分析及 注意事项1 .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2 .了解水准仪的基本构造 和检验方法3 .掌握水准仪的操作方法4 .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 本要求5 .重点掌握闭合水准路线 的测定程序和平差原理。4讲授1, 2, 3, 444角度测量1)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原理2)经纬仪的结构与使用3)测回法、全圆方向法测水 平角方法4)竖直角测量方法5)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6)
5、角度测量的影响因素和 误差分析1 .熟悉经纬仪的结构和水 平角、竖直角测量原理2 .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方 法。3 ,了解角度测量的影响因 素。3讲授1, 2, 3, 455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介绍钢尺量距的方法2)视距测量原理3)全站仪原理与使用4)直线定向的概念与方法1 .掌握钢尺量距的方法2 .理解视距测量原理,3 .熟悉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和应用,4 .掌握直线定向的概念与 方法。2讲授1, 2, 3, 466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的 基本知识1)概述2)测量误差的种类3)偶然误差的特性及其概 率密度函数4)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5)误差传播定律6)同精度直接观测平差7)不同精度直接观测平差8)
6、最小二乘法原理及其应 用1 .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 因,2 .理解偶然误差的特性及 其概率密度函数,3 .掌握平差的原理,4 .熟悉最小二乘法原理及 其应用。2讲授1, 2, 3, 477控制测量1)控制测量概述2)导线测量3)边角网测量4)控制点加密5)三、四等水准测量6)三角高程测量L 了解控制测量在测量工 作中的地位,2.掌握导线测量,边角网 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与步 骤。6讲授1, 2, 3, 4, 588 GNSS定位技术1)GPS定位的基本原理2)GPS系统的构成3)卫星定位的基本方法4)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 应用1 .了解GPS定位的基本原 理以及GP
7、S系统的构成,2 .掌握卫星定位的基本方 法3 .熟悉GPS技术在工程测 量中的应用。2讲授1, 2, 3, 4, 5, 699地形图的应用1)地形图的识读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3)面积量算4)断面图绘制5)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 应用1 .熟悉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和成图方法2 .掌握利用地形图进行面 积量测和断面图绘制,3 .熟悉地形图在平整场地 中的应用。2讲授1, 2, 3, 4, 5, 61010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 量1)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2)建筑基线3)建筑方格网4)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 量1 .熟悉施工坐标系统与测 量坐标系统的关系2 .掌握两个系统间的坐标 换算方法3 .掌握建筑
8、基线的设计与 测设方法4 掌握建筑方格网的测设5 .掌握施工场地内高程控 制测量的步骤与方法。4讲授1, 2, 3, 4, 5, 61111建筑施工测量1)建筑物定位测量2)建筑物放线测量3)建筑物抄平测量4)基础施工测量5)墙体施工测量6)高程建筑施工测量1 .熟悉建筑施工测量的种 类2 .掌握建筑物定位测量、 放线测量、抄平测量,基 础施工测量,墙体施工测 量,高程建筑施工测量的 步骤与方法。2讲授1, 2, 3, 4, 5, 61212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 总平面图编绘1)建筑物变形观测概述2)高程控制与沉降观测3)建筑物的倾斜观测4)建筑物的裂缝与位移观测5)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1 .熟
9、悉建筑物变形观测的 意义与要求,2 .掌握建筑物沉降、倾斜 及位移观测的步骤与方 法,3 .掌握建筑竣工总平面图 的编绘方法。2讲授1, 2, 3, 4, 5, 613实验一水准仪操作与两点 间高差测定水准仪的使用方法讲解1)两点间高差测定1 .掌握全站仪的使用2 .掌握水准测量程序与平 差计算2验证 性实 验1, 2, 3, 414实验二闭合水准路线测定1)闭合水准路线测定原理 2)闭合水准路线测定的计 算L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方 法和平差原理4综合 性实 验1, 2, 3, 415实验三全站仪使用1)全站仪的使用方法讲解L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2.熟悉部分测量程序2验证 性实 验1, 2, 3
10、, 416实验四闭合导线测量 1)进行闭合导线测量 2)数据处理1.掌握闭合导线的测量步 骤与数据平差计算方法4综合 性实 验1, 2, 3, 4, 5, 617实验五碎步测量1)利用已知点进行碎步点 测量1 .掌握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的基本流程4综合 性实 验1, 2, 3,4, 5, 6Ui、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1)采用案例式教学,讲述我国科技工作者将自主科研创新和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 经过不懈努力取得辉煌成果的真实事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专业知识探究热情,使 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传统板书讲授主要是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涉及较多计算和理论推导等内 容,包括坐标正算、坐标反算
11、、导线计算、水准路线计算、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等,通过公 式推导、计算实例等,循序渐进,注意学生的接受与知识消化。(3)多媒体讲授主要是针对各章概述、仪器构造与使用、地形图测绘及其应用、测 绘新技术等信息量大的内容,为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接触较多的信息量,应 用PowerPoint为主制作教学课件,形式灵活,使用方便。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将多媒体 讲授与板书讲授有机结合,通过二者的优势互补,实现有关知识的融合与最佳传授。(4)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所需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采用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授课效果。(6)示范教学主要是
12、针对仪器介绍和仪器使用方面,通过课堂实物介绍、实习前的操作示范等,使学生能够较快的了解仪器操作与使用方法,加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2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深刻理解所学 的仪器分析原理和应用范围;了解常用仪器的基本构造、特点;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基 本技能,学会合理选择实验条件,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该课程必修实验5项、 选修实验1项,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3 .其他形式通过课堂研讨、学生主讲等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加学生的 求知热情;通过课外兴趣小组和企业观摩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动手能力,增强其 创新创
13、业能力。五、课程考核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30%和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由出勤、课 堂提问、实践、团队表现、学习态度等部分组成。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如 下。考核依据建议分值考核/评价细则对应 课程目标平时成绩201.主要考核学生出勤率及课堂参与度;2,每次表现(如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参与教学活动等)按100分制单独评分,取各次成绩平均值作为此环节最终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8虬1、2、3、4、5实验成绩301 .主要考核学生每个实验的实验情况和实验报告质量;2 .每次实验表现(如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参与实验活动和提交实验报告册 等),按100分制单独评分,取各次成绩平均值作为此环节最终成绩,乘以 其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12吼1、2、3、4、5期末考试50L主要考核学生对重点章节知识点理解、掌握和运用程度;2.满分100分,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60%。1、2、3、4、5六、建议教材及参考书目建议教材1 .工程测量,刘茂华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参考书目2 .工程测量,鲁云仿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3 .测量学,顾孝烈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制定人签字:韩意教研室主任签字:吴伟东院(部)院长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