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节选)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离骚(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屈原生平,了解“楚辞”的文学地位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2 .学习离骚(节选),掌握关键词句,分析文章内容。3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掌握“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4 .探究屈原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现实意义。教学重难点L积累相关关键词句,分析文章内容。5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掌握“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6 .探究屈原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现实意义。课堂导入同学们学习了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离骚的呢?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善,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
2、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 远。”司马迁如是说可见司马迁对离骚评价之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屈原的离骚(节 选)。作者及其背景一、他说与自述1 .司马迁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 .屈原自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摄提贞于孟瞰兮,惟庚寅吾以降。名余曰正 则兮,字余曰灵均。二、人生历程1 .出身贵族,博闻强识;2.辅佐怀王,变法图强;3.信而被疑,忠而被谤;4.辗转沅湘,自沉汨罗。三、诗人的成就及地位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 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
3、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 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代表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共23篇。四、离骚及“楚辞”1 .离骚全诗373句,2464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 作品。离骚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是我国古代 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离骚开创了一种新的诗体,即“楚辞”。2 .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屈原开创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 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 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
4、总集。解题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遭受忧愁;离,通罹,遭受,遭遇。一一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一一离骚赞序(班固)“离,别也;骚,愁也,意为离别之愁。一一楚辞章句(王逸)离骚即劳商,相当今语牢骚。一一楚辞论文集(游国恩)诵诗文,正字音1 .诵读指导骚体诗的朗读节奏:源于楚地歌谣以三三、三二节奏为主的六字句和五字句。 例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要注意其作用。“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 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
5、补充;用在 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 充。文本解读一、第一段(-)译文及常识L译文: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伟大的先父叫伯庸。摄提那年正当正月啊, 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我的父亲观察思量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 名字。给我取本名叫正则啊,给我表字叫灵均。2.文化常识:考:对已故父亲的称呼;对已故母亲的称呼为“妣”;朕:我, 古时不论贵贱都可自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孟隈:孟春正月,正月 为瞰,又称寅月。(二)思考1 .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内容:自述出身与身世。高贵出身,与王同宗;降生不凡,诞辰吉祥;赐予 嘉名,政治理
6、想。作用: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责任,这 是诗人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同时也为他至 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了伏笔,也是他悲剧根源。二、第二段(一)译文我既有这美好的内在品质,又加上美好的容态。肩披江离和长在幽僻处的白 芷,将秋天的兰花连缀起来做成佩饰。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心忧岁月不等待 我。早晨我采撷坡上的木兰,晚上摘取洲中的宿莽。时光迅速地运行不停留啊, 春天与秋天时序更替。考虑草木也有凋零之时啊,便害怕美人也将衰老。何不趁 着年富力强去除邪恶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法度?乘着骏马奔驰啊,随我来吧, 我愿为前驱!(二)思考2 .第二段写了
7、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绘品质。诗人叙述自己注重修身,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才能,决心辅助楚王 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3 .第二段接连出现两个“恐字,屈原恐”什么?恐年岁之不吾与:担心光阴似水,时不我待;“恐美人之迟暮”:美人指 有才德、有作为的人;“美人”是兼指,既象征自己,又指楚怀王。4 .“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事物在诗中有什 么表达效果?江离,香草,取其芬芳;辟芷,幽僻处的香草,取其淡泊;秋兰,秋天盛开 的兰花,取其高洁;木兰,香树,去皮而不死,取其顽强;宿莽,经冬不凋的草, 取其坚守;用它们象征美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怀、远大的志向、出色的才干。这些香草这对塑造诗人的
8、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不仅使诗歌的表达更为 含蓄,富有韵味,而且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三、第三段(一)译文长叹一声掩面而泣,我哀伤百姓的生活(人生)多灾多难。我虽然崇尚美德 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 又因为我采摘白芷为饰而给我加上罪名。这是我心所崇尚的美德啊,纵使死上千 万次我也决不后悔。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良苦用心。许多小人嫉 妒我秀美的蛾眉,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世俗本来是善于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 意改变正常的措施。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啊,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烦闷失 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我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长逝啊
9、,也决不肯做 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猛禽不与凡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衲和圆 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能够相互安处的?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 备和辱骂。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二)思考1 .第三节写了哪些内容?明确:书写自己的美政理想、政治遭遇及信念。美政理想:关心民生疾苦,修明法度强国;政治遭遇: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坚定信念:九死不悔,拒绝合流;2 .司马迁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结合这一节说说造成他失意的原 因有哪些?原因一:直言劝谏、洁身自好(淬、蕙,襄、揽苣);原因二:小人诽谤、嫉 妒(众女谣铲);原因三:君王荒唐、昏庸(浩荡不察);原因四
10、:世俗工巧、周容(周容 以为度)。3 .遭到废弃排斥,屈原的态度如何?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追求美德,至死不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宁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刚正不阿,愿献身正道: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表现了屈原刚直不阿、坚持真理、嫉恶如仇、宁死不屈的精神。四、第四段(一)译文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掉转我的车子返回原路, 趁着迷路还不算远的时候。让我的马缓缓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啊,驱马疾行到长 着椒树的山冈暂且在那里休息。到朝廷做官不被(君王)接纳而又遭受指责啊,退 下来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
11、裳。不了解 我也就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加长我长长的 佩带。服饰的芳香和佩玉的润泽交织在一起啊,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是没有亏损。(二)思考1 .本段写了哪些内容呢?请简要概括。反省自己的过往;表现自己追求美德;体解不悔的高尚品德。2 .如何理解“悔相道之不察兮中悔。悔立足现在,深刻反省: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是否应该返回呢?不是否定自己的理想,也没有怀疑自己的追求,而是对自己仕途苦苦思 索。3 .第三段说虽九死其犹未悔,第四段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是否矛盾呢? 不矛盾。第三段中的“未悔是对自己选择的坚定,即诗人对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的 高尚品质的坚持。第四段中的“悔是
12、对自己走过的路的反省,即打算全身而退,不再在政治活 动中积极进取,远离政坛,并没有放弃操守反而是更加的高洁自守。五、整体归纳离骚(节选)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述出身与身世,立志报国;第二部分:(3)书写自己的美政理想、政治遭遇及信念;第三部分:(4)反省自己的过往,表现自己的高尚品格。文本探究1 .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试从内部、外部两个角度来把握。内在品质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宁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伏清白以死直兮,
13、固前圣之所厚”。洁身自好,自我完善:“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忠贞不移,至死不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外在形象:他身披香草鲜花,宁死不放弃对美丽的坚持。“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 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明确: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献身理想的爱国诗人形 象。2 .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是否赞 成他的这一举动?看法一:赞同。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屈原即使出身高贵,他的理想也只有在君王的赏识 和支持下才能实现,他高尚的节操只有在君王帮他力排众议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君王昏聘,
14、他便失去了支撑的柱石,他不愿同流合污。屈原走这条不归路 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看法二:不赞同。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这在今天是 不可取的。他应坚持活下来,因为活着便有希望。他的政治理想虽然无法在楚国实现,但还可以到别的国家去施展。抱石沉 江,是一种愚忠的表现。3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屈原的悲剧今天决不能重演,这应是我们的信念。4 .跨越千年,寄语屈原:作文素材推荐。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汩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 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坎坷命运。于是愤怒 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一一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 一首首滴血的诗篇。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 声叹息;汩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安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哟,千年 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