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教案【教学目标】1 .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2 .把握木兰的传奇形象,感受人物的魅力。3.品味诗歌语言,掌握诗中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掌握诗中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把握木兰的传奇形象,感受人物的魅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很多描写妇女的作品,其中有一位女英雄的 形象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她代父从军,驰骋疆场;她鄙弃荣华,谢绝高官; 她眷恋故土,毅然回乡。她的经历传奇浪漫,一千多年来,她成了家喻户 晓的英雄人物。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的主人公一一木兰。
2、二、题目解读及背景探寻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 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 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二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 的一部。木兰是人名,点明了写作对象;诗,点明了文章的体裁,这首诗是 一首叙事诗。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诗选自 乐府诗集。南北朝时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征兵现象屡见不鲜, 人们根据所见所闻,创作了个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感人故事。这 个故事后来经过加工,成为乐府民歌,就是木兰诗。三、检查预习1、生字词检测唧唧(ji)机杼(zhu) 可汗(ke
3、) 军帖(t位) 鞍鞫(jian) 胡骑(ji)戎机(r6ng)辔头(pi)燕山(ydn)渐渐(jian)啾 啾(网 朔气(shuo)策勋(xiin)阿姊(zi)红妆(zhuang)裳 (chang)云鬓(bin)金柝(tud)2、古今异义木兰当户织:门愿为市鞍马:买万里赴戎机:战事策勋十二转:记功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双兔傍地走:跑3、一词多义。(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1 fpiI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帖|昨夜见军帖(名词,文告)(对镜帖花黄(动词,同“贴”,粘贴)将军百战死(名词,与“军”连用,可译为“将领”)府(出郭相扶将(动词,与“扶”连用河译为“扶持”)/八不闻机杼声(名词,织
4、布机)机I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事务)四、诵读文本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读,生反复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特点。(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韵律。2、木兰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带着感情品读诗歌,理解诗 歌的内容。范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J 从这一段中读出了木兰忧愁的情感。(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注意重 音)同桌之间互相朗读。指名学生读,学生评,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语调、语速、重音、停顿;抓重点词、句,联系词义入情; 转换角色,可以加进表情和动作。)3、速读课文,梳理结构。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用四个字概括每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3替父从军第二部分4十年征战
5、第三部分56胜利归来第四部分 7结尾附文五、品析形象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诗 歌的主要内容。明确:诗歌主要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木兰不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英雄,还是一位淳朴的劳动女子。诗 中许多情节都有所体现,请同学们继续探讨、品析。从故事情节的详略安排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诗歌虽以战 争为背景,却极其详细地写了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准备行装时 的活动、奔赴战场时的思乡心理、回家后家人的欢乐以及恢复女儿装 的欣喜,而略写了木兰征战沙场时的细节。作者不惜笔墨对木兰的生 活场景和女儿情态进行描绘,就是重在突出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 当、娇美温柔、热爱亲人的女
6、儿形象。3、小结:木兰形象的传奇性体现在她集矫健、英勇善战的英雄 形象和娇美温柔、热爱亲人的女子形象于一身,既有传奇色彩,又真 切动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完美女性形象。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木兰这个鲜活的形象。她既是奇女 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普通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 美的女儿。她既有英雄气概,更有女儿情怀。她的勤劳善良、孝敬父 母、勇于担当、重视亲情、淡泊名利、淳朴机敏的性格深受人们的喜 爱,其传奇的形象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4、文中刻画木兰的语句。第1段: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第2段: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第3段: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7、但闻燕山胡 骑鸣啾啾。第4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第5段: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第6段: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对镜帖花黄。作用: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5、木兰诗的北方民歌特色的语言也历来为人所称道。再读诗 歌,根据提示,体会诗歌语言的北方民歌特点,并找出相关语句进行 品析。提示:1 .可从选择的事物来品评。2 .可从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的效果来品评。3 .可以从运用民歌写法(设问、铺排、复沓、对偶)的作用来品 评。小结:诗歌采用了灵活简洁的铺排、新奇幽默的比喻、气势酣畅 的排比,再加上一些朴素自然的口语,既保留了民歌的形式,也很好 地体现了北
8、方民歌刚健质朴的语言风格。6、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修辞方法。六、写作特点1、详略得当。本诗是一首叙事诗,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在叙事上有详有略。 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辞官还乡等内容写得较详细,对多年征战及胜 利回朝的情况写得较简略,使诗歌结构疏密有致,更好地刻画了人物 形象,突出了诗歌主题。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排比、夸张的手法,诗歌的第3、4段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行进的 神速、军情的紧迫、奔赴战场的勇敢、军营的艰苦、战斗的激烈,生 动表现出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形象的人物描写,诗歌的第1、 2、6段对木兰的心理、神态、行为、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刻画出 木兰孝顺、勤劳、有担当而又温柔、娇羞的女儿形象。七、布置作业1、背诵诗歌。2、想象一下,木兰在战场上会遇到什么情况?她会怎样处理?【板书设计】伍父从军决定代父从军I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十年征战:途中、战时生活、战后战胜而归还朝拒官.还乡与亲人团聚勤劳、孝顺、机智、勇敢、I比喻作结:赞美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