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A 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C 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D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 天然气用作燃料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 铜用于制造导线3.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4.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
2、是物理变化B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 臭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D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5.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化学反应。下列能量转化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 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B 用锂电池给手机供电C 发电厂利用煤燃烧发电D 使用液化石油气煮饭6.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假设B 设计实验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把湿的衣服晒干B 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C 把
3、石蜡加热熔化D 把棉线织成布8.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发光发热B 有颜色的变化C 有其他物质生成D 有气体、沉淀产生9.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盐结块 蜡烛熔化B 铁锅生锈 煤气燃烧C 汽油燃烧 滴水成冰 D 菜被炒焦发黑 牛奶变酸10.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 AB BC CD D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闻气味B 振荡试管C 贮存氧气D 倾倒液体12.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无味B 常温下为气态C 能支持燃烧D 液氧为淡蓝色13.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片刻后
4、取下,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你认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 蜡烛中含有水C 蜡烛有含有二氧化碳D 蜡烛中既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14.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樟脑球在衣橱中渐渐消失B 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C 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15.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 利用电热器取暖B 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C 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D 利用蜡烛照明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三聚氰胺是白色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可
5、溶于甘油,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向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是违法行为。三聚氰胺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氮气。通过以上文字,你认为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有_,化学性质有_。17.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把木炭砸碎;把木炭放入水中。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_, 理由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 理由是_。18.“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
6、填写下表。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9.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写一点即可)。20.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
7、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原因是_。2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
8、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综上所述,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做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A选项正确;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B选项正确;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故C选项错误;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故D选项正确。2.【答案】B【解
9、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能导电的物理性质;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具有可燃性的化学性质;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热的物理性质;D.铜用于制造导线,是利用了铜能导电的物理性质。3.【答案】A【解析】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绝对禁止用燃烧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烧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口吹灭燃烧的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所以答案应选A。4.【答案】A【解析】本题需把握好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臭氧与氧气是不同种物质,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氧气,生成物是臭氧,属化学变化;臭
10、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所以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5.【答案】A【解析】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A。6.【答案】B【解析】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很明显是设计实验,故选B。7.【答案】B【解析】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湿衣服晒干是水的蒸发,石蜡加热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把棉线织成布,这三者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食醋除水垢是醋酸与水垢的成分(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1、。8.【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的现象是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有上述现象发生,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就是物理变化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也是物理变化。我们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应抓住它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9.【答案】A【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可以采用排除法逐项筛选,B、D两项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C.前者汽油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后者滴水
12、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只有A项中两者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是物理变化。10.【答案】A【解析】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到试管内;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读数会偏大,仰视读数,读数会偏小。11.【答案】D【解析】闻气味时不能将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振荡试管时应用手腕振动,而不是上下震荡;贮存气体应用集气瓶,不能使用广口瓶。故A、B、C的操作方法均不正确。所以答案应选D。12.【答案】C【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
13、、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13.【答案】A【解析】在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说明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A选项正确。14.【答案】B【解析】A.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物质升华,由固体变为气体,无新物质生成,故A为物理变化;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在消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消化,生成新物质,故B为化学变化;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无新物质生成,只是能量的转换,故C为物理变化;D.在晾干的咸菜表
14、面出现白色晶体,此为食盐的结晶,无新物质生成,故D为物理变化。15.【答案】C【解析】A.利用电热器取暖,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物理变化;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属于物理变化;D.利用蜡烛照明,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化学变化;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16.【答案】三聚氰胺是白色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可溶于甘油 ;三聚氰胺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氮气【解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不需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物质受热分解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17.【答案】 理由是形状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理由是木炭燃
15、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把木炭砸碎,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18.【答案】(1)有气泡产生,石灰石不断溶解;(2)有蓝色沉淀产生;(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记忆。颗粒状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石灰石不断溶解;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9.【答案】(1)氮气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
16、含量低【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实验设计的内容。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又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较多的氮气;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20.【答案】(1)光合 (2)左移 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解析】(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可使瓶内的植物因接触不到阳光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2) 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
17、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21.【答案】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解析】A可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以进行对比实验。B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时,由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较多,所以玻璃片会出现水雾,而另一片上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