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710376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2礼记二则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兑命日:“学学半,()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弗食,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C.故日:教学相长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闻之于宋君货恶其弃于地也 3 .名句默写。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 学习,就“”。(礼记学记)(2)大道之行也,。(礼记)4 .下列对虽有嘉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的,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 的资

2、料汇编,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本文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先以比喻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指出“学”和“教” 的作用,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结论。C.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总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 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D.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 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治事应,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读书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兵家之权变儒家之忠诚纵横家之

3、灵活墨家之兼爱法家之严明A.B. C.D.6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7 .古今异义。(1)不知其旨也旨古义:今义:(2)教然后知困困古义:今义:(3)然后能自强也强古义:今义: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处处志之D.壮有所用 二 综合性学习9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 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 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八年级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 综合性

4、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故事复述】如图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个关于“和”的故事,请你把它复述出 来,字数不得超过80字。(2)【观点阐述】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 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请就“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主 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字数在80字以内)【注释】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三、阅读理解(一)阅读虽有嘉肴,完成练习。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虽有至道(2)弗学,不知其善也11 .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D.弗

5、学,不知其善也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13 .虽有嘉肴一文在论述时先以“”作 引,引出“”的论述,然后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 理。(二)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下列各题。14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外户而不闭 故曰:教学相长也 B.天下为公不必为己 C.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D.其此之谓乎货恶其弃于地也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6 .下列对选文理解与

6、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礼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句总领全篇,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为“大同”。C.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为了 “多得”而在劳动中尽全力 工作。D.本文多用对偶句和排比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17 .本文中的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简要说明。(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原文略)【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 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

7、辄 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 也,不可施刑,开产其傅公子虔,踪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 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注释】布:颁布,公布。於:同“于”。卒:终于。嗣:继承。 刑:处罚。傅:老师。歌(qing):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 墨。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秦人皆趋令()(2)秦民大说()有一人徙之()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21 .【乙】

8、文中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 “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 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甲】文中的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22 .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已进入【甲】文中所说的大同社会” 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 .(1)美味的菜(2)同“教”,教导(3)培养(4)指理想社会2 .C【解析】A项,“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表推测。B项,“为”,动词, 是;介词,为了。C项,两个“故”都是连词,所以。D项,“于”,介词,向;介词, 在。3 .(1)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2)天下为公4 .B【解析】文章先以类比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比喻。5. B【解析】仔细研

9、读文段,分析空白处前面内容的特点,如“待人”适合与“忠 诚”搭配;“治事”必须“严明”;“创业”应懂得“权变”;“行文”要“灵活”; “读书”使人“兼爱”。6. (1) “与”同“举”,推举 “矜”同“鳏”,老而无妻7. (1)味美 目的,意旨 (2)困惑 困难 (3)勉励 与“弱”相对8. B9. (1)示例: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争 执,张英以一首打油诗劝家人退后三尺,邻居家深受感动,也退后三尺,形成了 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便流传至今。(2)示例:“和”是强国安民的根基。一个家庭的幸福源于“和”,家和万事兴, 家人间要和睦共处;一个国家的强大源于“和”,百姓

10、和乐,国家才能发展。家 国相连,我们要以“和”为贵,从“和”做起。10. (1)即使(2)好处11. C【解析】“其”是副词,表推测,大概。其他三项均是代词。12. (1)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13.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学教 学相长14. A15. (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所以(家家 户户的)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16. C17. 有。从“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 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 活风貌。18. (1)全,者K同“悦”,愉快(3)代词,指木(木头)19.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20. 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21. 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讲信22. 不同意。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太 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