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岩石圈物质循环(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岩石圈物质循环(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选择题组(每题3分,共45分)2016年7月,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群山深处的大窝凼(25.6N,1068E)建成。大窝凼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大窝凼属于()A喀斯特残丘B河流冲积平原C喀斯特洼地D河口三角洲2在大窝凼建设该工程的优势是()群山环抱景色宜人坑穴地貌有利于减少工程量裂隙和地下河有利于排水交通便捷有利于物资运输ABCD天坑是指发育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崩塌棵露出地面而成。天坑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桶状轮廓等特点。下图为重庆小寨天坑二次崩塌示意图,据此完成
2、下面小题。3天坑形成的过程为()A沉积作用一地壳上升一岩石裂隙一地下溶洞一重力坍塌B岩石裂隙一沉积作用一地下溶洞一剥落岩块一重力坍塌C地下溶洞一重力坍塌一裂隙渗水一地下溶洞一二次坍塌D地壳下沉一岩石裂隙一裂隙渗水一地下溶洞一二次崩塌4抑制二次坍塌的主要因素是()A年降水总量B隔水层厚度C地壳抬升幅度D地下河径流量5旱洞形成的主要原因有()无裂隙水补给有隔水层阻隔地下暗河流出剥落岩石堵塞ABCD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些洞穴景观中,有一颗颗浑圆或近圆形的“珠子”浸在相对平静无流动的浅水中。它是由洞顶滴水落入水中后遇到小岩屑逐渐形成的,呈现出“汤圆”、“弹珠”、“黄豆”、“西米”等不同形态,数量上也成千
3、上万,被称作“穴珠” (图1)。当“穴珠”持续发育中遇到某种环境条件的变化,就会变为以侧面增长为主,形成“穴饼”(图2),积水将“穴饼”胶结粘连,呈现“冰冻”状态。6形成“穴珠”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冰川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7推测典型“穴珠”“穴饼”所属的岩石类型为()A花岗岩B砾岩C石灰岩D大理岩8形成“穴饼”的某种环境变化最可能是()A水位下降B冻融加剧C气温降低D地壳抬升薄饼岩又称千层饼岩,是一种水状的薄层沉积岩。它的形成过程是:大陆上冲下来的泥土掩埋大量近海海洋生物使其形成石灰岩,上层这些泥土经过压实固结后形成泥页岩。之后,海洋生物可能再次繁盛,又经历以上的过程不断重复,
4、最终使得石灰岩与泥页岩层层叠加。如图左图是新西兰海岸边的薄饼岩景观,右图为薄饼岩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薄饼岩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表现为()A地壳水平挤压形成褶皱B地壳相对稳定C岩浆活动频繁D变质作用强烈10左图景观的形成过程是()A内力拾升海水侵蚀固结成岩B内力抬升冷却凝固海水侵蚀C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海水侵蚀D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海水堆积云南石屏县的老旭甸村(102.4E,23.5N),是一个用石头全砌的村庄,因其墙用的石块内部有海洋生物化石、表面有大量植物枝叶化石,而走红网络,被称为“化石村”;图为老旭甸周边地质剖面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老旭甸房屋建设的石材可能取自()A侵入岩B侵
5、入岩周围的变质岩C寒武纪泥岩D泥盆纪晚期石灰岩12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为()A侵入沉积断裂B沉积侵入断裂C沉积断裂侵入D断裂侵入沉积倒石堆是一种发育在岩壁下由大量松散且呈棱角状的岩屑堆积而成的坡地地貌。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山区倒石堆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与倒石堆地貌形成直接相关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B滑坡C泥石流D崩塌14关于倒石堆组成物质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颗粒大小混杂碎石棱角分明与基岩岩性一致岩屑压实有层理ABCD15倒石堆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化、侵蚀、流水搬运B侵蚀、流水搬运、堆积C风化、侵蚀、重力作用D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二、综合题(共3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6、要求。材料一 阴山山脉,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东西走向。山地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黄河河套平原。山地大部由古老变质岩组成,在断陷盆地中有沉积岩分布。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势由西向东微倾,西北部第四纪沉积层厚达千米以上。山前为洪积平原,面积占平原总面积的1/4,其余为黄河冲积平原。材料二 阴山北部的白云鄂博蕴藏丰富的铁矿和稀土金属。自1927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迄今已近90年。该矿床不仅仅是铁矿,而成为铌-稀土多金属矿床,其中稀土储量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国内外许多地质专家进行了多次考察和研究。曾有人预测矿区应有岩浆岩存在
7、。材料三 下图为河套平原位置示意图(1)结合材料,描述河套平原的形成过程。(2)你认为白云鄂博附近是否有岩浆岩存在,说出你的推理依据。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第四纪冰期,南、北极地区的冰川活动多次扩展至陆架地区,甚至抵达陆架外缘。楚科奇海是北冰洋边缘海,地处太平洋与北冰洋水体交换的关键位置。第四纪冰期楚科奇浅水海域存在大量的冰川活动下形成的特征性地形(如犁痕、冰脊)和沉积体等,随着后期被海水覆盖而得以保存下来,成为我们认识古冰川作用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楚科奇海海底等深线和主要冰成地貌分布。(1)说明楚科奇隆起犁痕的主要成因。(2)分析楚科奇隆起西侧少冰川侵蚀痕迹而多水下沉积体的原因。
8、(3)说明第四纪冰川活动形成的特征性地形在楚科奇海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念青唐古拉山脉全长1400米,平均海拔5000-6000米,冰川广布。冰川可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大陆性冰川是指大陆性气候条件影响下发育的冰川,冰温低,又称“冷型”冰川,海洋性冰川则相反。相较于海洋性冰川,大陆性冰川“洁白如玉”,更具观赏性。谷肩地貌是冰川地貌的一种,由于地壳隆升,在原“U”形槽谷底部又形成“V“形河谷,形成“谷中谷”的形态,将“U”形断面到“V“形断面之间的条状平坦台地称为谷肩。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巴、中尼等铁路有大段线路穿越冰川密集分布区,在冰川区致灾与有利因
9、素兼备的背景下,趋利避害成为铁路选线的重要方针。下图示意念青唐古拉山脉分布和谷肩地貌。(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推测“谷中谷”形态的形成过程。(2)谷肩地貌是铁路建设中可利用的一种冰川地貌,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C 2C【解析】1从材料中的“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及“贵州”可判断出该地处于喀斯特地貌的洼坑区,C正确;该地为四周高,中间低的洼地,不是残丘,A错误;该地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到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地貌,BD错误。故选C。2大窝凼处于四周高、中间低的洼地地貌,利于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的安装,减少工程量;由于该地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
10、连,便于在雨季将地表水及时排出,正确,C正确;该地位于群山深处,对外交通不便,景色宜人不是建设该工程的优势,错误,ABD错误。故选C。【点睛】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和竖井,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等;地下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3A 4B 5D【解析】3喀斯特地区为石灰岩地貌,是沉积岩,属于浅海沉积环境,地势较低;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岩石出现裂隙,地表水沿岩石裂隙下渗,不断对岩石进行冲刷与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溶洞洞顶在重力作用下坍塌,形成天坑。推测天坑形成的过程为沉积作用地壳上升岩石裂隙地下溶洞重力坍塌,A正确,B
11、CD错误。故选A。4从图中可以看出,地下溶洞上部有一隔水层,减少水分下渗,减缓地下溶洞的形成速度,成为抑制二次坍塌的主要因素,B正确。二次坍塌指的是上层天坑与下层的溶洞之间的部分逐渐被溶蚀、冲刷变薄,最后坍塌,年降水总量、地壳抬升幅度、地下河径流量都会影响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但不是抑制二次坍塌的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5从图中可以看出旱洞应该无水,没有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岩层无渗水,读图可知,旱洞上部有隔水层,阻挡了水的下渗;二是水流走,可能是地下暗河流出,导致无水,正确,D正确。读图可知,旱洞上部有裂隙,无水的原因是有隔水层阻隔水的下渗;旱洞的位置较高,剥落的岩石位置较低,旱洞不是剥落岩
12、石堵塞形成的,错误,ABC错误。故选D。【点睛】天坑有两类,一种是塌陷型,一种是冲蚀型。塌陷型天坑是由地下河强烈的溶蚀作用导致岩层的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而成。通俗地讲就是被地下水掏出来的。塌陷天坑其发展由地下到地面,经历了地下河洞道、地下崩塌大厅、地表天坑几个主要阶段。塌陷型天坑的形成应具备以下必要条件:有连续沉积、厚度巨大的碳酸盐岩层,并有较广泛的连续出露与分布;岩层的水平至平缓产状,尤以宽平的背斜轴部最为有利;位置相对很低的排水基准面和含水层的包气带厚度在50-200m以上;温湿多雨的热带至亚热带气候条件;含水层中存在着物质、能量输入与输出功能强大的动力系统。6D 7C 8A【解析】6我国西
13、南地区石灰岩广布。结合材料“它是由洞顶滴水落入水中后遇到小岩屑逐渐形成的”可知,在喀斯特溶洞中,洞顶滴水落入洞底平静开阔的浅水中,水体受到细微而持续的扰动,浅水中悬浮的碳酸钙在间歇发生翻滚位移的小岩屑等介质周边吸附并沉积,层层增长形成“汤圆”“弹珠”“黄豆”“西米”等不同形态的“穴珠”,故形成“穴珠”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D正确,ABC错误。故选D。7结合材料分析可知,“穴珠”“穴饼”位于我国石灰岩广布的西南洞穴景观中,因此形成典型“穴珠”“穴饼”的岩石类型应为石灰岩,C正确;花岗岩是最常见的侵入岩类型,因此A不符合题意;砾岩属于沉积岩,因此B不符合题意;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因此D不符合题意。故
14、选C。8据材料分析,“穴珠”是由洞顶滴水落入水中后遇到小岩屑逐渐形成的,为立体增长形成;而“穴饼”为以侧面增长为主,所以应是水位下降,水中的小岩屑不能在水中翻滚位移导致“穴珠”不能向上增长了,A正确;冻融加剧、气温降低、地壳抬升都不会导致以侧面增长为主形成“穴饼”,BC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按照成因和特征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凝固冷却形成的。岩浆喷涌出地面而凝固冷却形成的岩石是喷出岩;有时岩浆不喷涌出地表凝固,而是侵入地壳或还没有喷涌出地面就已经凝固,以此形成的岩石是侵入岩。沉积岩是地表分布最多的一大类岩石。露出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
15、、侵蚀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碎屑物质;再被大气、水流移动到其他地方沉积下来,然后就会固结成岩。岩浆岩、沉积岩等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的作用下,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岩石的结构、形态,甚至矿物成分发生了变化,由此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9B 10C【解析】9从材料可知,“薄饼岩又称千层岩,是一种水平状的薄层沉积岩,薄饼岩的水平形态完整,说明其形成过程中地壳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水平挤压,A错误,B正确;薄饼岩是沉积岩,其形成过程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的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B。10由材料可知,材料提及“大陆上冲下来的泥土掩埋大量近海海洋生物使其形成石灰岩最终使得石灰岩与泥页岩层层叠加”,沉积物在海水中固
16、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后经内力抬升作用,沉积岩出露水面,再经过海水侵蚀作用形成薄饼岩景观,故其形成过程为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海水侵蚀,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岩石根据成因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三大类岩石之间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1D 12B【解析】11老旭甸房屋建设的石材内部有海洋生物化石,侵入岩是岩浆岩,侵入岩、变质岩不含有化石,AB错误。寒武纪泥岩距离老旭甸太远,运输不便,老旭甸房屋建设的石材取自寒武纪泥岩可能性不大,寒武纪植物主要是藻类,没有枝叶,C错误。石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石灰岩含有内部有海洋生物化石,泥盆纪属于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岩石表面可能有大量
17、植物枝叶化石,D正确。故选D。12图中侵入体破坏了从泥盆纪较早期石灰岩到泥盆纪较晚期石灰岩的岩层,寒武纪、奥陶纪的岩层位于泥盆纪之下,比石灰岩老,因此侵入发生在沉积之后,AD错误。图中断裂和侵入体相对照分析,断裂穿过了侵入体,应该是侵入发生在断裂之前,B正确,C错误。故选B。【点睛】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属于沉积岩,含有化石。13D 14D 15C【解析】13倒石堆以上岩壁陡峭,大量松散岩屑崩塌下落至岩壁之下,堆积而成倒石堆,D正确;地震易使整个岩壁发生垮塌,形成大小不分的堆积物,不符合题意,A错误;滑坡物质包括了泥土、大小不一的碎石等,不会使堆积物呈现出棱角状,B错误;若发生泥石
18、流,碎屑堆积物会顺坡而下到达谷底,不符合题意,C错误。故选D。14根据倒石堆的概念可知,倒石碓为岩体崩塌所形成,故组成倒石碓的物质颗粒大小混杂,无分选性,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倒石碓的堆积物棱角分明,磨圆度差,正确;倒石碓由岩壁物质崩塌而成,其岩性与基岩一致,正确;堆积物颗粒大小混杂,孔隙多,一般较为松散,压实度差,无层理结构,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倒石堆的形成是由于岩壁岩石遭长期风化、外力侵蚀后崩塌,在重力作用下岩石下落,随意杂乱堆积在山麓地区而成,故C正确;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流水作用不明显;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主要是各种沙丘,而倒石堆并不是风力堆积地貌,故ABD错
19、误。故选C。【点睛】裸露在地表的岩石,会受到地球外部圈层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光照、流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破坏作用,导致岩石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这个过程我们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进行,又加剧了风力、流水的侵蚀作用的加剧,最终使得大块的岩石变成小块的岩石,最终变成粉末状的风化产物。这些风化产物在流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由于速度减弱而沉积下来,最终由于沉积物越堆越多,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16(1)河套平原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断裂下陷;外力作用是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2)岩浆岩一般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上部。阴山附近有断陷盆地,断层发
20、育,地质活动活跃,地壳薄弱;阴山山地由古老变质岩组成,说明这里曾有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推测高温高压环境可能与岩浆活动相关;铁矿、稀土矿都是金属矿,金属矿多属于内生矿床,内生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据此推测白云鄂博附近有岩浆岩存在。【分析】本题以黄河河套平原背景材料,涉及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详解】(1)地壳运动产生的内力作用在内蒙古高原河套地区产生断层,阴山山脉和鄂尔多斯高原隆起抬升,河套平原断裂下陷,阴山南坡连着河套平原,地势起伏大,南坡的河流流出山口,形成了很多山前冲积扇,冲积扇相连就形成了北部的河套平原;黄河从西南流经河套平原
21、的南部,泥沙淤积,形成了南部的河套平原。因此河套平原是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形成。(2)白云鄂博附近有岩浆岩存在。因为:岩浆岩一般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上部,形成岩浆岩。由上题分析可知阴山附近有断陷盆地,断层广泛发育,地质活动非常活跃,地壳薄弱,该区域就可能存在岩浆活动;由材料可知,阴山山脉大都由古老的变质岩组成,变质岩是地质时期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山地大多是变质岩,说明一定有岩浆活动;云鄂博附近的铁矿、稀土矿丰富,铁矿、稀土矿都是金属矿,一般金属矿多属于内生矿床,而内生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据此推
22、测白云鄂博附近有岩浆岩存在。17(1)第四纪冰期气候寒冷,楚科奇海多大型冰山活动;楚科奇海中部隆起为水下高地,海水较浅;冰山在移动过程中底部对楚科奇隆起产生刮蚀,形成冰川犁痕。(2)西侧海水深度较大,与冰山底部接触少,冰川侵蚀痕迹少;(受极地东风吹拂形成的极地环流影响,冰川自东向西运动,)冰山侵蚀楚科奇隆起海底高地,挟带的大量冰碛物在西侧产生沉积。(3)该海域位于板块内部,海底地质条件稳定,无大型海底火山活动对特征性地形造成破坏;该海域位于大陆架,接受陆地沉积物多;特征性地形上覆盖的沉积层对特征性地形起到了保护作用。【分析】本题以楚科奇海海底等深线和主要冰成地貌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等高线
23、地形图的判读,冰川侵蚀地貌,内外力作用与特定地貌的形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在第四纪冰期,南、北极地区的冰川活动多次扩展至陆架地区,甚至抵达陆架外缘”可知,第四纪冰期气候寒冷,楚科奇海多次发生大型冰山活动,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楚科奇海中部隆起地势抬高,海水较浅,冰山活动在南下过程中对其刮蚀影响大,形成犁痕。(2)由图可知,楚科奇隆起西侧等深线密集且数值大,可判断西侧海深、坡度大,冰川侵蚀少、顺坡沉积多。具体来说,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楚科奇海西侧海水深度较大,从而使得与冰山底部的接触相对
24、较少,冰川侵蚀所留下的痕迹少。结合图中纬度信息可知,区域纬度度较高,受极地东风影响,冰川自东向西运动,冰山侵蚀楚科奇隆起的海底高地,从而携带大量冰碛物在西侧地区沉积,使得西侧地区侵蚀痕迹少,而水下沉积体较多。(3)特征性地形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有地质比较稳定、岩层覆盖好等。结合全球板块分布信息可知,楚科奇海域位于板块内部,海底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稳定,缺少海底大型火山活动,从而缺少火山活动对特征性地形的破坏。同时,该海域位于大陆架地区,受陆地沉积影响较为明显,使得特征性地形上覆盖了较厚的沉积层,沉积层对下部的特征性地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18(1)早期地壳稳定,冰川侵蚀,形成“U”形槽谷,冰川消融
25、,形成河流,之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2)谷肩地貌是地形平坦的台地,有利于铁路建设;谷肩地貌呈沿河条状分布,利于展线(延伸);谷肩地貌形成时间更漫长,地质条件稳定;谷肩地貌是高悬于河谷之上的台地,地势较高,免受洪水威胁。【分析】本题以念青唐古拉山脉冰川地貌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貌形成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详解】(1)早期的地壳较为稳定,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U”形谷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后期地壳抬升,落差增大,冰川消融后形成的径流汇集呈河流后,流速快,下切侵蚀形成“V”形谷。(2)“U”型断面到“V”型断面转折点之间的条状平坦台地称为谷肩。所以谷肩地貌是由河流在冰川槽谷底部继续下切形成的台地,地形平坦;谷肩地貌有类似河流阶地沿河呈条状分布的地形,有利于铁路展线;谷肩地貌比冰川槽谷形成时间更加漫长,地质条件稳定;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谷肩地貌高悬于河谷之上,可以免受洪水威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