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百家争鸣》重难点突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百家争鸣》重难点突破.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所属模块中国古代史单元专题第2单元设计主题巧用数字故事突破难点 以百家争鸣为例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依据这一理论,在本课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开放的情境中,探究问题解决的各种途径与方法,从而获得新的发现。
2、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讨论式、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的谈话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2.重难点分析1.重点:把握孔子其人及其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了解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后世的影响;掌握老子及其主要思想主张。2难点: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孔子的政治主张是这一课的重点,亦是难点。按照课标要求,学生要从课文认识到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以德治国”,而“德”体现出“仁”的思想,还要进一步理解孔子的思想和主张。如何让学生理解是教师需要突破的重难点。3. 重难点突破1、 教师首先要理解重难点,即理解孔子所谓的“仁”。“仁”,把字拆开,是由“人”和“二”组成。“
3、人”表示普天之下不同身份的生活者,“二”表示等同和等齐,组合在一起就是对不同身份的人等而视之,将心比心。“二”这两横本身并不等长,表达的是每个人性别、 民族、文化等都不一样,虽然有这种天然的不同,但要追求平等、博爱的大同。所以在家庭里孝敬长辈,友爱亲朋,在社会上我们关怀弱智,待人友善,在国际上,我们和平共处,谋求共赢,这些都是“仁”的体现。2、 将教学重难点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在讲课的过程中,引用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增加学生知识量,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这一课时,恰巧中央电视台在播放感动中国栏目,栏目介绍了一位“磨刀老人”吴锦泉,老人80多岁了,身体硬朗,以走街串巷为人磨刀为生
4、。老人手艺很好,找他磨刀的人很多,每磨一把刀收费四元,老人收入并不高。平时老人生活简朴,把微薄的收入积攒下来,可是每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老人总是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钱拿出来。看到老人布满老茧的双手捧着平时积攒的一枚枚硬币交到捐赠中心工作人员的手中时,许多人潸然泪下。磨刀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大爱无疆”情怀不就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所提倡的“仁”吗?我利用了磨刀老人故事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在思想和情感上对“仁”产生共鸣,当讲解到孔子的思想和主张时,就可以迎刃而解,把本节课重难点突破了。3、 巧用多媒体手段有声有色地突破重难点。多媒体教学手段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5、它的直观性视听特点,它能改变传统课堂呆板的环境,也能很好地在多方面吸引学生兴趣,辅助历史教学,使得教师能用更多的方法手段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本节课中,我将磨刀老人的故事制作成数字故事(数字故事包含图片、音乐、文字说明等要素,生动而有渲染力),这种形式比教师单纯地讲述更有感染力,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容易引起共鸣。当学生理解了“仁”的内涵后,这节课关于孔子的政治主张也就理解了。4.教学设计特色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非常必要。这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对比、探究的形式,理解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并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性。我在设计本课时,通过现实的例子,历史上发生的小故事等素材,由浅及深,慢慢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时期思想家们的思想,并让学生学以致用,破重点、化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到感知历史,体验历史。-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