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高考_-高中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高考_-高中教育.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格式 一、散文答题特种公式:作用技巧类:1、修辞手法(12):比喻、比拟、排比、双关、夸张、对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 12 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2、表现手法(13):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3、结构方式:46748(密码)4、表达方式(5):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白描、工笔、自然描写、社会描写、还有多种人物描写等)、议论、说明。二、小说答题特种公式 社会生活(讥讽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
2、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握+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4、设置悬念,吸引下文;5、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引出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环境(1、自然环境:渲染+气氛,交代(地点、时节),奠定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或照应前文,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主题;2、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 1、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2、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3、
3、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文章主题或较好地表现文章主题;详答,简答+展开。三、题型与答题(部分)1、“为什么”“特点”“原因”“理由”“哪些”等题型。答题规律:(1)立足于原文即“上策”(70%);(2)技巧(2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对而全 2、“含义”“含意”类:答题规律:(1)采用“上策”(60%);(2)技巧(3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
4、标点符号提醒(2)注意词语的“双义”性(3)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4)注意“对而全”。3、“如何理解”“作用”“赏析”“妙处”“好处”“写作特点”“技巧”“手法“怎样”等题型。答题规律:(1)立足于技巧(70%);(2)立足于原文(20%);(3)立足于文外(10%)。答题方式:技巧+经过+术语+句意或段意或主题 特别提醒:(1)对而全(2)分清主次(3)层次性(4)不宜少也不宜多(2-3)4、某词能不能换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答题诀窍:(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简练、传神地)写出了(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3)副词(如都,
5、大都,非常、主要、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4)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5、某词某句顺序能不能
6、互换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6、关于人称的题型: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诀巧: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
7、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2000 年全国卷长城),原因是什么?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7、归纳、概括类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上策”答题+适当抽象化)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
8、,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8、人物形象类(小说)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身份+特点+分析+内容主题。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
9、,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
10、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表现手法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结构方式密码表达方式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设置悬念吸引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情表现主题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备注
11、注意简答与详答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为“文学青年”“傻瓜蛋”,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她的语言正是她为人的外现。9、“物”类:答题诀窍: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等。(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 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 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 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 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3)是否属于“衬托类”示例:易水之滨,
12、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问:“芦花”在
13、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特别警示:带“物”的标题,常常跟线索有关。10、线索类。寻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虚实结合:关于散文的线索,明线和暗线。例:06 高考黑龙江等地题:16 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母体绵绵土故乡)11、行文思路、材料安排、文章结构类。(见后面讲解,也可从第 9 中得到思路启发)提问方式:1、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
14、,并作简要分析。2、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3、简析文章的结构特征或者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通用术语:构思巧妙,独具匠心。谋篇布局答题程式:通用术语+判断+展开文章内容+具体术语+作者感情、文章主题。(文章采用了结构方式。第一层写了,第二层写了)(文章以为线索。开头写,中间写,结尾写了。)例:1、2008 江西卷朦胧的敬意17 题(6 分)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1、2 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的心理感受。3 到 10 段分写:3、4、5 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6 到 10 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
15、对自己的深远影响。11、12 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达敬意,照应标题。2、2008 湖北卷雾19 题(6 分)本文以雾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参考答案:(1)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2)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欣赏”“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3)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4)作者最终“陶醉”在雾景的幻想之中。3、2007 湖南卷忆刘半农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写成 300 字左右的文章。参考答案: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文章多处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时间线索十分明显。在叙述之中,文章紧紧扣住作者“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
16、的思想感情选取材料,组织内容。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如文章的标题是“忆刘半农”,文章第一段“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紧扣标题;接下一段,“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又与上段紧密衔接起来,以后各段大致都如些。全文在形式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而自然。前后呼应。本文末段与开头互相呼应,各个部分在内容上也呈响应之态。如前面谈到刘半农活泼、勇敢,是一个战士,后面行文中多次照应这一点,并在结尾呼应。前面谈到刘半农的“浅”,后面则指出,作为战士,刘半农即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表现手法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
17、结构方式密码表达方式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设置悬念吸引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情表现主题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使“浅”,“却于中国更为有益”,等等。答题提示:1、不要轻易与主旨情感(中心句)分离。2、不要乱凑概念术语,而应真正地理解到位,并且能展开
18、具体的表述。12、如何(怎样)表现内容或主题类。(见后)(1)思路结构类答题方式(2)艺术手法 13、衬托类。(见后)14、语言特色类。(术语详见后面注解)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答题:判断+展开(技巧+经过+内容情感,渗透术语)15、详略类 16、标题类 17、一些自身固有的答题:语言特色与风格 1.解题思路 明确答出术语,一般使用两个双音节词。结合原文具体分析。说明体现了作者或者人物什么情感,或起了什么作用。2.术语(分为双音节词与四字术语
19、)双音节词:平实/自然(较少使用整句句式,不事夸饰的朴素语言,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似浅实深、似淡实浓),亲切自然,具有朴实的语言美感。05 年福建省高考题日历: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涵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华美/绚丽(较多的使用了整句句式,修饰性词藻丰富),文采飞扬,具有感染力。口语化/地方方言特色(与书面语相对,较多使用生动活泼的口头用语),生动活泼,亲切自然。08 届综合练习卷日月行色 生动/形象(较多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感染力,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05 年福建省高考题日历:运用了比喻、拟人、
20、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幽默/讽刺(幽默:语言风趣、诙谐;讽刺:嘲讽、揭露的语言,较多使用反语),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语言富有感染力,强化了讽刺的效果。奥斯维辛的雪:“船舷旁围着许多看热闹的人,有人在大声呼喊着:让列宁同志先走!戏谑中含有讽刺和不满,自然流露的都是情绪。”含蓄/深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07 年福建省高考题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作者用借物抒情的方式,以落叶象征去世的母亲,通过对落叶的描绘,沉痛地表达了对于母亲永逝,游子痛伤绵长的愧疚深深。准确/简练(意
21、思表达明确,用语简单不复杂),意思表达简单明确。简洁/明快(较多使用短句句式,语言较为口语化),短促有力,语言富有感染力。李有材快板小二黑结婚 典雅/优美(较多引用古典诗文),语言具有古典的美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明月清泉自在怀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有说服力。剃光头发微 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表现手法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结构方式密码表达方式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2、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设置悬念吸引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情表现主题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四字术语:平实自然、华美绚丽、多用口语、生动形象、幽默讽刺、含蓄深沉、准确简练、简洁明快、典雅优美、旁征博引 题目的作用赏析 分析角度:内容、结构和形式 1.题目的内容作用:点明中心事件、主体情感、主旨、点明话题、时间、背景 人是什么点明话题 鸿门宴点明中心事件 2.结构作用:行文线索(
23、叙事、抒情)贯穿全文。项链点明叙事的线索是项链的得与失。水凤凰沈从文点明写作线索是水。3.从题目形式分析,如修辞、句式、用词等。作用有形象、突出、醒目、新颖、设置悬念。阅读,一种跨越时空的邂逅(比喻)明月清泉自在怀(比喻、象征)如果你为四郎哭泣(悬念)句式鉴赏 1.按句式整齐与否分类 整句(排比句、对偶句、对仗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使语句灵活自然,富于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2.按句子长短划分 长句: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气势畅达 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 阳台上的遗憾: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
24、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表现手法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结构方式密码表达方式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设置悬念吸引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情表现主题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社
25、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
26、绪清楚,照应得体。(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
27、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
28、、形象;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表现手法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
29、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结构方式密码表达方式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设置悬念吸引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情表现主题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30、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5、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6、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8、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9、文 眼: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11、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
31、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12、记叙的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2、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13、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6)作者情感 14、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4)平叙(略)15、语言特色:(形象生动、清新优
33、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表现手法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结构方式密码表达方式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
34、人心弦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设置悬念吸引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情表现主题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夏之绝句)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1)、朴实无华 (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 (4)、语
35、言简洁,气势纵横(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8)、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10)、
36、深婉隐约,耐人寻味(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16、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
37、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
38、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7、修辞方法及作用: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 XX 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
39、强烈的印象。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表现手法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结构方式密码表达方式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设置悬念吸引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情表现主题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社会生活简答点明
40、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18、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
41、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19、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20、分析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
42、形象的特点等。()、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21、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4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22、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23、给文段拟题:()、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个字左右。24、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用第一人称;、采用或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
44、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25、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26、文段中事例的概括:()、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表现手法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结构方式密码表达方式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设置
45、悬念吸引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情表现主题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27、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1)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可按时间或空间转换、事件的发生经过、内容的、表达方式变换或感情的变化逻辑关系(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
46、先后顺序。其中小说还可以按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学会概括段意、层意。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28、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29、记叙文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
47、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30、记叙文中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 (2)外貌描写 (3)神态描写 (4)
48、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 (6)心理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31、记叙文的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
49、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32、记叙文中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叙”主体,“议”是附属成分,不可本末倒置;“议”是“叙”的自然发生,并不是强加上去的。“议”宜短不宜长,点到为止,不可以“议”代“叙”。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表现手法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
50、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结构方式密码表达方式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设置悬念吸引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情表现主题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