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家讲坛:关于辛弃疾的爱国故事_学习视频.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567106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百零一家讲坛:关于辛弃疾的爱国故事_学习视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百零一家讲坛:关于辛弃疾的爱国故事_学习视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百零一家讲坛:关于辛弃疾的爱国故事_学习视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百零一家讲坛:关于辛弃疾的爱国故事_学习视频.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百零一家讲坛:关于辛弃疾的爱国故事_学习视频篇一: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志士,杰出的词人,其词在南宋开一代新风。本文从辛弃疾的人生经验和词作的思想内容来探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辛弃疾 生平 抒发壮志 英雄失路 指责朝廷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志士,杰出的词作家,其主要文学成就在词这一方面,他的词在南宋开创了一代新风,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沉雅健, 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词风。辛弃疾生于南宋中期,中原早已沦丧,正是宋金对峙,民族冲突尖锐,中原人民抗金要求不断高涨的时期。而在江南的南宋统治集团中,则分为主和

2、、主战两派,主和派苟且偷生,妥协倒戈;主战派要求收复失地,北定中原。辛弃疾是主战派人物之一,其一生都 在为收复失地、统一中原进行着不懈的斗争。现在就从辛弃疾的生平经验和词的思想内容这两方面来探究他的爱国精神。 一、坚持抗金反对倒戈的一生 辛弃疾的一生,按其人生经验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揭竿而起 擒判南归:(1岁23岁) 辛弃疾诞生时(1140年),山东已沦陷金人之手,宋室南渡已经十三年,他的父亲早亡,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辛赞富有民族气节,青少年时期的辛弃疾受祖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辛弃疾在(1154年1157年)两次到北方察看地形,探听金军虚实,主动为起义作打算,志在收复失地,报效国家。

3、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济南人耿京聚集十万人奋起抗金,大张旗鼓,威震一时。辛弃疾也随之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起义队伍,投奔耿京,在耿京军中掌书记,与耿京共同谋划军事。这年正月,辛弃疾受耿京委派,辛弃疾领人前去建康(今江苏南京)求见高宗,在完成任务返回山东途中,得知耿京被倒戈金兵的叛徒张安国杀害,马上率五十骑杀向济州(今山东巨野),在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地,活捉了张安国,并押回建康斩首。辛弃疾这一英雄壮举、体现了他非凡的胆略,得到高宗的赞扬。辛弃疾从今成为南宋朝廷一名抗战将领,这年他二十三岁。行伍出身的辛弃疾,有着战场上横戈杀敌的战斗体验,他熟识军旅生活,“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

4、余事。”(念奴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一百零一里分麾下炙,五千弦翻塞外风,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些都是他后来对当年抗金时军旅生活的深情回忆,也充分印证了他青年时期投身抗金战斗的经验,辛弃疾把自己的爱国热忱投入到抗拒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奔赴沙场,义无返顾,为国杀敌,疆场搏命,这是何等的英雄豪迈!词人的这样的英雄壮举,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更令人钦钦佩服! (二)辗转任职 壮志难酬:(24岁)42岁 辛弃疾南归后,从二十四岁到四十二岁,在江淮两湖间辗转任职,消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他相继作过江阴鉴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

5、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隆兴知府安抚使、湖北、湖南转运副使等地方官,也曽作过司农主薄、仓部郎官、秘阁修撰与大理少卿等中心官吏。职务的频繁调动,使他不能在任职期间有所作为。但他在职权范围之中,为统一中原,收复失地时时做着努力。“隆兴和议”后,一一六八年,在任建康通判时,二十六岁的辛弃疾向孝宗上奏美芹十论,分析宋金形势,反对“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争衡于中原”的论调,提出自治图强,复原中原的治国方略。三十一岁进献九议,从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方面,陈述用人用兵之道,谋划复国中兴大计,贴实详明,却被置之不用。三十三岁时即预言金朝“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

6、”这也体现了辛弃疾的忠心爱国、智略超群及卓识远见。任江西安抚使时,旱灾严峻,一百零一姓粮荒,富商大贾却乘机谋取暴利。他一到任即发布“闭粜者配,强籴者斩”的文告,稳定了粮食市场,使“民赖以安”。并在后来给皇帝上书中提出:“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 (论盗贼札子)他希望朝廷改革吏治以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强盛。四十一岁时在湖南创建了雄震一方的飞虎军,为防止金兵南犯也在为北伐作打算。 辛弃疾南归后原来希望施展他的雄才将略,指挥千军万马,上阵杀敌,报效国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然而,自隆兴元年(1163)符离之役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向金国俯首称臣,纳贡求和

7、,使得英雄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他南归之初,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佥判,六年后官职虽有升迁,但都在地方任职,而且每任时间都不长,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二岁,十三年调换十四任官职,使他在任上难以有所作为。进入中年之后,经验了宦海沉浮,他不能点兵沙场,只能落日城头,弹铗悲歌:“腰间剑,聊弹铗” (满江红)当年叱咤风云的少年将帅变成了“和泪看旌旗” (定风波)、“试弹幽愤泪空垂” (鹧鸪天)的失路英雄,英雄空怀报国之心,徒有收复中原的志向,有着不凡的雄才将略,却为南宋朝廷妥协倒戈的路途所不容,使他得不到重用,甚至遭遇打击,壮志难酬。 (三)反复起用 含恨而逝:(43岁68岁) 辛弃疾在作地方官时,关切民生,改革

8、弊政,纠弹贪官污吏,引起了一些朝臣的忌恨,加之他抗战复国的政治主见原来就与当时苟且偏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于是地方贪官污吏与朝中奸臣勾结,多次制造罪名,对他加以贬斥。四十二岁的壮年,被弹劾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十年;五十二岁时起复福建提刑,三年后又被诬陷落职,再度赋闲八年;六十四岁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又制造万领红衲,打算招募丁壮建军,希望建功立业,不料却因得罪权贵,遭谗被贬,回到铅山故居;直至宋金战局逆转,金兵入侵淮南时,宋朝廷才加封辛弃疾枢密院都承旨,想让他力挽颓局,可此时的老英雄已经老病在床,六十八岁时含恨而逝。这二十五年期间,辛弃疾多次被贬,又多次被起用,他的仕途历尽坎坷。

9、英雄壮志未酬,已入“头白齿牙缺” (水调歌头)的暮年晚景,常感叹“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蓦山溪)这更使他因年华虚度,然国仇未雪,更觉时不我待,倍觉紧迫。尽管这样,他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即便在多次罢官家居,弃置赋闲的境遇下,仍旧一刻 也没有忘怀分裂的祖国,反而更加炽烈,直至含恨而终。 辛弃疾生于爱国志士之家,从小受祖父影响,青少年时投身抗金活动,身先士卒;南归之后又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进行了不懈努力,虽遭嫉恨排挤,多次被贬,却矢志不渝,其心不改,其节不移,其爱国热忱从未减弱。他的一生是在坚持抗金、反对倒戈中度过的,他是宏大的爱国志士,他的爱国热忱和扶危济世的

10、责任感,义不容辞、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怀,一生奋战、勇往直前的精神恒久激励后人,并世代相承。 二、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主旨 靖康之变使中原沦陷,山河破裂,目睹中原人民遭遇种族卑视与蹂躏,辛弃疾在青少年就立下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他的这一志向不仅贯串着他一生的政治事业,同时也在他词的创作中有深刻的反映。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但多数以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爱国思想为主题,并进行了多角度抒写。现就辛弃疾词的爱国思想的抒写角度进行要的分析: (一)收复中原的壮志: 辛弃疾早年参与抗金活动,“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鹧鸪天) ,即写自己以实际行动为收复中原献身;到晚年仍是“道男儿

11、,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则抒发的是他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是英雄剧烈而执着的历史使命;辛弃疾萦绕心头的愿望,正如陆游以塞上长城自许一样,拥有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更有崇高的为国献身精神。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 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为作者六十六岁时所作,他此时虽是垂暮

12、之年,但因复出起用,看到收复中原有望,仍激流勇进,壮心不已,奋起筹划。他登临京口北固亭,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不凡的业绩,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优秀的词章。词的上阕歌颂了孙权和刘裕,因为他们中一个打垮了北方的入侵者,保卫了国家;一个北伐成功,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通过怀古,既歌颂了古代的英雄,又表达了自己的收复中原的壮志,又侧面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情怀。指责了南宋朝廷苟安的政策。下阕以刘义隆好大喜功导致北伐惨败的史实,告诫当局要谨慎备战,不行抄之过急;又以廉颇自喻,表述自己老当益壮,愿为北伐贡献力气的心愿。作者在怀古中吟今,在叙事中言志,一连用了四个典故,既切地、又切事、还切时、更切情,

13、充分的表达了自己想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二)英雄失路的悲慨: 辛弃疾南归之后,他大量的岁月是在被贬谪闲居中度过的。“大仇不复,大耻不雪,平生志愿一百零一无一酬” (谢枋得记辛弃疾稼轩先生墓志)这种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悲愤,形成了辛弃疾词作的另一主题。“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满江红?倦客新丰)道出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的人生志向原来是做统 领兵马的将军,在战场上博取功名,“把诗书立刻,笑驱锋镝”满江红;平生以英雄自诩,渴望成就英宏伟业,成为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英雄事,曹刘敌”(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

14、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英雄失路,胸中的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韬略得不到施展,这是何等的凄凉?哀思、愤懑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国土沦丧、故土难回的焦虑漂泊感;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失落紧迫感,交织于胸、萦绕于心,刚毅的老英雄也难免愤然落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他抒写这种英雄失路的悲愤之情的代表作: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水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 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 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烩,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相见,六郎 才气。惋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如同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 雄泪。 这首词也写了作者壮

15、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上阕以阔大苍茫的境界和落日城头的背景,刻画了失意词人的自我形象。用抽刀注视,拍栏长叹的详细细微环节,表现诗人的爱国激情,道出满腔忧愤。下阕用两个历史故事,从反面着笔,说明自己精忠报国的志愿,他既不作忘国思乡的张翰,也不学只图温饱的许汜,然而坐视年华消逝,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腔孤愤、沉郁悲凉!由于朝廷苟且偏安、妥协倒戈的方针,使辛弃疾报国无门,正是这种英雄失路的悲愤,更集中集现了爱国词人、抗金老英雄那历久弥坚的一片赤诚爱国之心。 (三) 对南宋王朝的指责 南宋朝廷昏暗,始终妥协倒戈,苟且偷生,对抗金人士多加贬谪弃置。这种腐败状况令辛弃疾非常愤慨,他批判南宋朝廷忘了国耻家

16、仇:“神州陆沉,几曽回首?” (水龙吟) 他慨叹国家分裂,而朝廷竟乐此偏安:“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去,了无尘迹。” (满江红) 他指责朝廷不思北伐,苟且偷生以致“西风塞马肥。” (木兰花慢);他指责南宋统治者是非不明、贤愚不辨、忠奸不分:“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卜算子);他痛愤英雄豪杰被压抑摧残、弃置埋没:“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贺新郎);更干脆讽刺宋光宗迫使自己投闲退隐、罢官家居:“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小重山?与客泛西湖)他生气地要清除抗金事业的绊脚石、蒙蔽君主、苟且误国的奸臣:“斫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

17、)他指出倒戈派的苟且偷生,纵能愉快一时,最终终难免落入可耻的下场:“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摸鱼儿) 辛弃疾的这类词作,或委婉含蓄,或借古喻今,或直言慷慨,都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弊端,不仅富有战斗性,还突出反映了他多次上书献策,要求北伐;设想用多种方法建军备战,收复失地,这是多么剧烈的爱国情怀、多么赤诚的爱国忠心! 辛弃疾青年时期,投身抗金战斗,金戈铁马,冲锋陷阵,闯金营、擒叛徒,为抗击侵略而战斗,胆略非凡、为民族事业而战,英勇豪迈;南归后无论是作地方官,还是为中心官吏,均以北伐中原、收复是他为目标,并为之作了不懈的努力,深思熟虑、智略超群;即使遭遇打击,几度被贬赋闲,其心不泯,矢志不

18、渝;辛稼轩的词作,无论是抒发自己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抒写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悲愤,还是批判南宋朝廷的倒戈政策、苟且偷生,都突出表现了他精忠 报国、酷爱祖国的一片丹心,忠心昭日月,千古一词人!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化出版社2022年7月.第129页第133页. 于非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册高等教化出版社11018年6月.第75页第81页. 篇二:国旗下讲话稿-辛弃疾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三(4)班的倪琪丽。同学们,五月份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如:5月1日 国际劳动节,5月4日 青年节,5月12日 护士节,5月18日 世界博物馆日等等。可是今日,5月28日,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

19、闻名人物的生日,你知道是谁吗?他就是辛弃疾。 提到辛弃疾,大家想到就是老师要求大家背诵的诗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多数山。 青山遮不住,终归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还有许多名句:众里寻他千一百零一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少年不识愁味道,为赋新词强说愁。 还有 生子当如孙仲谋。等等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辛弃疾除了文化成就高,他还是一个闻名的抗敌将军呢!今日我给大家讲一个辛弃疾的小故事。辛弃疾活捉叛徒 那时候,我国北部在金

20、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特别苦痛。 山东有个农夫叫耿京,组织了一支起义军,反抗金兵。辛弃疾也是山东人,他特别钦佩耿京,就带了两千多人,加入了耿京的队伍。起义军在他俩的领导下,打了很多胜仗,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久有了二十几万人。耿京就派辛弃疾到南方去和南宋联系,好联合起来把金兵赶走。谁知道起义军里面出了一个叛徒,叫张安国。他乘辛弃疾不在的时候,暗杀了耿京。起义军没有了领袖,就这样散掉了。辛弃疾从南方回来,叛徒张安国已经逃到金国的兵营里去了。辛弃疾又哀思又生气。他对同伴说:“肯定要活捉张安国,为耿京报仇!” 当天晚上,辛弃疾选择了五十名勇士,骑了快马,带着刀剑,向金营直奔而去。快到金营的时候,天已经

21、黑了,他们下了马,把马拴在树上,然后乘黑静静地摸进了金营。金营里灯火辉煌,张安国正在跟两个金将喝酒猜拳。他们望见辛弃疾和勇士们拿着刀剑冲进来,吓得魂都没了。张安国抓紧钻到桌子底下,两个金将连忙举起椅子来抵抗。勇士们一拥而上,把两个金将连人带椅子砍翻了。辛弃疾一个箭步上前,把张安国从桌子底下揪了出来。张安国抱着个脑袋,直喊饶命。辛弃疾用剑指着张安国骂道:“你这个叛徒!” 张安国吓得浑身打颤,说:“我?我错了!” 辛弃疾冷笑一声说:“错了?来,绑起来,带回去办罪!” 大伙儿一拥而上,把张安国绑得结牢固实,拉出了营帐。 营帐外面站了好些金兵,看辛弃疾他们威严凛凛,谁也不敢上前。辛弃疾把叛徒绑在马后头

22、,不慌不忙地跨上了马,喝道:“谁敢上来,就要他的狗命!”说完就带着勇士们冲了出去。 叛徒张安国最终得到了他应得的下场:给砍掉了脑袋。 辛弃疾活捉叛徒张安国的时候,才二十三岁。 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后世每当国家、民族紧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弃疾的词中吸取精神上的鼓舞力气。我的演讲完了,感谢大家。 篇三: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探讨性学习 探讨性学习设计 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