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渡槽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建筑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_建筑-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渡槽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建筑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_建筑-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 排水渡槽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工程位置 XX 排水渡槽混凝土工程位于禹州市张得乡贺家庄沟与总干渠交 叉处,距贺庄约0.5KM。工程交叉处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设计桩号 为 SH(3)-71+266.6,大地坐标为 X=3773566.723,Y=536126.327。1.2 工程内容 XX排水渡槽总长154.8m,其中槽身段长78m,上部为预应力混凝 土矩形槽结构,过水断面为5.0m*2.0m*1m;下部构造为薄壁墩支撑,扩大基础。工程主要由槽身段、连接段、上游进口段和下游消能防冲 段等四部分组成。(1)槽身段 槽身上部为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槽结构,纵向长 78.0m,共3跨
2、,单跨跨径26.0m。槽身为C50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槽结构,槽底纵比降 1/500,进口底板高程130.0m,出口底板高程129.808m。横向为单槽 一联结构,底板、侧墙和中隔墩均厚 0.4m,槽顶不设拉杆,单槽尺 寸(宽X高)为5.0mx 2.20m。槽身与薄壁墩之间设 GPZ系列盆式橡 胶支座。槽身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墩支承,边墩墩高 1.6m,中墩敦高 8.0m,顺槽向墩宽1.2m,横槽向墩长6m,墩头半圆形,直径1.2m,顶部盖梁截面为1.4 X2.6(咼X宽),墩下设扩大基础。薄壁墩基础 为三阶扩大基础,每阶高度为 0.6m,每阶襟边均未0.5m,边薄壁墩 扩大基础座落在第二层粉质粘土
3、上,中薄壁墩扩大基础坐落在第三层 粘土岩上,基地尺寸为9.0*4.2m(长X宽)。槽台横向长7.0m,顺槽 向宽1.5m,厚度为0.6m,基础为3阶扩大基础,每阶高度为0.6m,每阶襟边均未0.5m,座落在第一层粉质粘土上,基地尺寸为9.0*3.5m (长X宽)。(2)落地槽段 落地槽布置在槽身与跨槽交通涵洞之间,上游长 6m下游长 1.8m。单槽净宽5.0m,上游槽高由4.89m渐变为2.5m,下游侧墙高 由2.5m渐变为3.1m,槽身为C30钢筋混凝土矩形槽结构。落地槽边 侧墙厚0.5m,中隔墙厚0.4m,底板厚0.6m。(3)跨槽交通涵洞 连接段布置在槽身进出口,上下游各长 5.0m。进
4、口涵洞底高程 130.0m,出口涵洞底高程129.752m,连接段5.0m,底板厚0.6m,C30 钢筋混凝土。跨槽交通涵洞设在进出口段与落地槽之间,涵洞总长 5.0m,单孔净宽5.0m,顶板、侧墙厚0.6m,底板厚0.7m。涵洞顶与 总干渠管理交通道路以 5%的坡度连接。(4)上下游进口段 上下游进口段为圆弧墙段,总长 7.0m,底高程130.0m,底板采 用M7.5浆砌片石护砌,厚度为300mm联短采用圆弧翼墙连接,为 半重力式挡土墙,C20混凝土,墙高为2.5-4.89m。(5)下游消能防冲段 消能防冲段包括陡坡、消力池和海漫三部分,总长 52.0m。陡坡段长11.0m,坡度1:4,C2
5、0混凝土底板,厚0.5m,底宽5.0-7.4m,两侧为C20半重力式挡土墙,墙高为3.1-3.9m。陡坡段后接消力池,长10.0m,底宽7.4-10.0m,池深1.0m,池底高程127.0m,底板厚 0.8m,池底设80排水孔,间距2m,梅花状布置,底板下设0.2m厚 粗砂垫层和400g/m2无纺针刺布。两岸翼墙均为半重力式挡土墙,C20 钢筋混凝土,翼墙前趾与底板分缝处设置止水带。消力池后海漫段,长31.0m,梯形断面,底宽10.0m,边坡1:2,C20混凝土,末端设防 洪冲槽深 2.5m。(6)河沟控导 排水渡槽进出口布置均偏离了原河槽,为与上下游河道平顺连 接,并且沟渠交叉位置为 XX上
6、游两条沟道交汇处,为使进口水流平 顺,并使XX上游两条沟渠洪水顺利汇集,在渡槽进口需修建导流渠 与原沟道衔接,进口导流渠总长为 152.0m,主沟底宽8.0m,次沟沟 底宽3.0m,导流渠为梯形断面,边坡1:2。1.3 气象水文与工程地质 1.3.1 气象水文 本渠段位于河南省中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夏秋两季受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控制,多东南风,炎热多雨;冬春两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 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干燥少雨。渠段沿线空气冬季湿度最小,夏 季湿度最大。渠段内冬、春、秋季盛行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全年 最多风向为西北风。本渠段降水年际变幅大,年最大与最小降水量之比达3倍4倍;降水年内分配不均,6
7、0%-70%集中在汛期6月9月,多以暴雨型式 出现。非汛期中小河流经常断流。渠段区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1300m1400mm陆面蒸发量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 550m500mm 沟渠交叉断面以上XX集水面积4.01km2。天然情况下交叉断面 处,沟道 50年一遇洪峰流量 128m3/s,200年一遇洪峰流量 173m3/s,工程建设建成后 50 年一遇设计下泄洪峰流量 27.8m3/s,200 年一遇 校核洪峰流量 27.9m3/s,总干渠设计流量 315m3/s,加大流量 375m3/s。1.3.2 工程地质 工程场区位于河谷平原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两岸地面高 程130132m沟底高
8、程121123m沟谷不发育。呈浅槽型,一段 沟宽1020m深1.52.5m。沟内一般干涸无水,仅汛期暴雨时有 短暂地表迳流。根据地层时代、岩性及空4间分布特征,将地区区地层划分为 8 个 4 工程地质单元,分别为:细砂(alQ14),层厚4.47.3m,松散 稍密,土质不均;黄土状轻壤土(alQ14),分布不连续,局部夹细 砂层,最大层厚4.2m;黄土状中壤土(alQ3),层厚0.94.5m,土质不均,局部为砂壤土;细砂(alQ3),层厚3.88.1m,稍密 中密,土质不均,局部为轻壤土、砂壤土;黄土状中壤土(alQ3),层厚5.011.6m,土质不均,局部夹细砂、轻壤土透镜体;重粉 质壤土(
9、dlplQ2),层厚 13.015.0,土质不均,局部夹轻壤土、细 砂透镜体;中粉质壤土(dlplQ2),层厚9.814.0m,土质不均,局部夹砂壤土、细砂薄层;重粉质壤土(dlplQ2),局部为中壤土 或重粉质壤土,揭露最大厚度 10m。场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粉砂、细砂层和黄土状轻壤土中,为第四系松 散层孔隙潜水,因岩性岩相变化,局部微具承压性,勘探期间地下水 位高程122123m埋深0.62.5m。地下水具动态变化特征,且地 下水位受降雨和地表径流影响变化较大。场区粘性土一般为微弱透 水性,砂层为中等透水性。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型,对混凝土 不具腐蚀性。各土体单元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10、见招标文件技术条款。建筑物场区主要存在砂土及少粘性土液化问题,基坑和渠道开挖 存在基坑涌水和边坡稳定问题,进出口及连结段:地面高程 124 125m建基面高程120.70123.97m,处于第层细砂中。该层承载 力标准值fk=90kPa。该段地下水位局部略高于建基面。另外,工程 区场地土局部存在液化问题。槽身段:XX 渡槽采用扩大基础基础型式,场区地层由细砂和壤 土组成,为粘砂多层结构。此段总干渠渠底高程 114.393m,渠底位 于第层黄土状中壤土中,该段渠道开挖临时边坡高度11m左右,地 下水位高出渠底约8.5m。存在基坑涌水和边坡稳定问题。1.3.3 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评价 场区分属河谷平
11、原和砂丘、砂地,地形一般起伏较大。地下水开 采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地质结构有粘砂多层结构和 砂性土均一结构等三种,岩性主要为细砂、重砂壤土和黄土状轻、中 壤土。场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细砂和黄土 状轻壤土层中,渗透系数分别为 K=2.6 X 10-44.45 x 10-3cm/s、K=7.8X 10-61.5 x 10-5cm/s,属中等透水与微弱透水性,富水性 分属较好与较差。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 210m局部埋深 小于1m。地下水具动态变化特征。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及 侧向迳流补给,主要以人工开采及侧向迳流排泄。2.施工组织与平面布置 2.1
12、 人员组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投入本项目人员见 附表 1:投入人员计划表。2.2 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需要,投入机械设备见 附表 2:投入机械设备计划 表。2.3 材料准备 所用原材料在进场后都要进行检验合格后,再使用。按材料需用 计划及时进场,以保证渡槽工程的顺利施工。2.4 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见 附图 XX 渡槽施工平面布置图(图纸)3.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并与总干渠其他分部工程紧密衔接,编制此工程进度计划。计划工期为 120 工作日。4.施工方案 XX 渡槽包括:进口段、槽身段、落地槽段、跨槽桥涵段、出口 消能防冲段及河道控导整治段等六个部分,。根
13、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工期紧,施工强度大,在施工中利用施工作业面多,要考虑平行作业 和流水作业,合理安排优化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加大施工力量,确保本项工程按期完工。在工程施工时,首先安排导流工程施工,然后挤密砂桩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完成后,基坑开挖的同时,槽台处砼扩大基础平行施工,然 后是薄壁墩、槽墩帽、槽台、槽身等工程施工。渡槽上、下游连接段 工程与薄壁墩、槽身平行施工。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4.1导流工程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导流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材料、设备的供应;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临时建筑物及其设施和设备的拆除以及本 合同规定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等工作。4.1.1导流标准 本工程主体建筑物为I
14、级,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 范(SL303 2004)规定,导流建筑物为IV级,土石结构导流建筑 物设计洪水为10年 20年一遇。根据本工程导流建筑物失事后果影 响较小、使用年限较短、围堰高度较小及河道洪水过程较短等因素,导流建筑物的级别采用V级,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采用 5年一 遇。不同导流时段建筑物轴线断面设计洪水成果见下表。XX 计洪水成果表 河道 序 号 时段 20%10%5%水位(m)流量(m3 水位(m)流量(m3/s)水位(m)流量(m3/s)XX 1 2 4.1.2XX渡槽导流设计 根据招标图纸及现场实地勘察,XX渡槽计划采用围堰挡水结合 明渠导流的方式疏导水流,导流
15、明渠布置在沟左侧,将沟内水流引至 左侧的小耿湖沟排泄。导流明渠采用倒梯形断面,底宽 3.0m,边坡1:1.5,进口段渠 底高程123.0m,渠底坡降取1:1000,渠顶高程与地面平齐即可(约 125.2m),明渠长度约500m;考虑XX两岸通车需求,上游围堰顶宽 取5.0m,顶高程125.0m,围堰边坡1:2.5,上游围堰长约45m;下 游围堰顶宽为5.0米,围堰长度为40米 顶高程124.7m,围堰边坡1:2.5。为防止水流对明渠转弯处的凹岸产生严重冲刷,转弯处采用圆弧 连接,圆弧半径50.0m。待渡槽施工完成并具备通水条件后,拆除上、下游围堰并回填导流明渠。导流期间,应经常观察明渠运行情况
16、,尤其是观察明渠转弯处的 冲刷情况。冲刷严重时,应采取补救措施,加铺土工布防护,或抛投 块石、铁丝石笼等。4.1.3 导流建筑物施工 导流明渠采用1m3挖掘机配20T自卸汽车开挖。开挖采用立面 开挖、一次开挖成型。开挖自下游端开始,向上游端推进,采用后退 法施工。开挖时,在明渠起点处预留 3-5m 一段不予挖除,待明渠施 工基本结束后挖开,开始疏导水流。围堰利用导流明渠开挖出来的土方填筑,填筑采用进占法施工,自左岸向右岸推进,自卸汽车将开挖出来的土方卸于围堰回填部位,由 TY220 推土机推料,边进占边碾压。上、下游围堰均应在导流明 渠开挖完成、开始导流后合龙。4.1.4 导流建筑物拆除 在主
17、河床内的渡槽施工完成并回填结束、河床内清理干净后,拆 除上、下游围堰,恢复河床泄洪能力。拆除采用后退法施工,采用 1m3挖掘机挖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导流明渠回填处,废料运至指 定弃土场。围堰拆除后进行导流明渠回填,明渠回填压实度不低于设 计要求。4.1.5 安全度汛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渡槽应避开汛期施工,但防止汛期提前 到来或渡槽没有按计划完成,渡槽施工需做好度汛工作,确保建筑物 安全、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安全。防洪度汛具体措施如下:4.1.5.1 与当地气象及水利部门加强联系,准确及时做好水情预报。4.1.5.2 成立防汛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工程防汛工作,并成立防汛抢险 突击队,备足防汛
18、物资,做好资源保障。4.1.5.3 汛期指派专人昼夜进行汛情、水位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防 汛领导小组,并通知抢险队抢险。抢险过程中,如人手不够,则及时 调动工程所有参建人员投入到抢险工作中,确保度汛安全。4.1.5.4 汛期保持施工区的各通道畅通无阻,所有通讯工具保持昼夜开 通,所有机动车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做到随叫随走。4.1.5.5 洪水来临前,在围堰迎水面堰脚处投放块石护脚,确保围堰安 全。4.1.5.6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大人、材、物的投入,加快渡 槽施工速度,使渡槽尽早具有行洪条件。4.2.地基处理 根据地质情况,设计图纸要求,XX 渡槽地基采用挤密砂桩进行 处理。要在渡
19、槽两侧渠道的强夯地基处理完成后才能进行挤密砂桩施 工。具体挤密砂桩施工参数及挤密砂桩工艺流程以挤密砂桩试验确定 的参数为准,进行施工,不再叙述。4.3 地基开挖 用PC220挖掘机挖土,3台自卸汽车运土,进行基坑开挖,首先 开挖地下水位以上的土方,在地下水位降到要求高程后,再开挖水下 部分,开挖的土方堆放在指定的临时堆料场,SD22 推土机平料,在 开挖时,严格按设计的边坡进行开挖。禁止超挖贴坡和欠挖。4.4 扩大基础施工 扩大基础施工采用钢模板,模板固定采用钢筋内拉,外侧钢杆支 撑。一次浇筑成型。扩大基础施工采用砼拌和站集中拌合、砼运输 车供应砼,浇注时水平分层进行,用多台 75的插入式振动
20、器振捣。具体施工工艺 见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4.4.1 浇注扩大基础前必须按要求对基底进行完善的质量检验,并确 认合格且经监理工程师签认。4.4.2 基坑底面高程开挖到位,确认合格,底面面平整、地基承载力 满足要求。4.4.3 扩大基础钢筋骨架采用中间加支撑、悬吊等必要的加固措施,以免浇注砼时顶层钢筋被压弯。4.4.4 根据基坑深度和地质因素确定坑壁的坡度,浇注砼时运输车距 基坑边缘的距离不能太近,以免压垮坑壁。4.4.5扩大基础坑底铺设混凝土垫层,边模使用组合钢模拼装。4.4.6 浇注砼时应保持预埋的墩、台身钢筋位置准确。4.4.7 扩大基础顶与墩、台身接触处凿毛,其余抹平
21、压光。做好砼的 养护工作。4.4.8及时进行基坑回填。4.5.薄壁墩施工 薄壁墩柱采用搭架立模,在扩大基础上凿去上面浮浆,扩大基础 与墩柱接合面良好,处理好扩大基础预埋钢筋。在槽台上测量放样出 薄壁墩中心点、纵、横轴线,弹出墩模板位置线。墩柱模板采用定型 钢模板;模板拼装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保证模板的平整度 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对模板的固定要牢固可靠。4.5.1 钢筋制作与安装 4.5.1.1钢筋加工 钢筋在加工场地集中加工,钢筋原材进场要通过试验,合格后方 能投入使用,钢筋焊接试验室要按频率进行抽检。严格按图纸下料,加工成型好的钢筋按规格、长度堆放整齐,并注意防雨、防锈。最后 集体运至
22、现场绑扎、成型。钢筋加工时,还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 净;应避免在结构的最大应力处设置接头,并应尽可能使接头交错 排列,接头间距互错开的距离大于 50cm;焊接点与弯曲处的间距应大于 10d(d 为钢筋直径);焊接时存留的焊渣应除去。4.5.1.2布筋 墩柱钢筋施工时,墩柱钢筋笼安装时对位要准确,采用垂线法定 位,中心点误差控制在 2cm 内,墩柱边侧的保护层利用垫块来保证。4.5.1.3立模 墩柱模板由于采用钢模板,用吊车协助安装,模板安装完成后要 检查其中定位垂直度,垂直度用吊锤检查。4.5.1.4砼浇筑及养护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
23、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 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砼浇注。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 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用海绵或泡沫填塞严密。浇筑混凝土 前,模板内面要涂刷脱模剂,砼浇注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的坍落度,按设计要求控制坍落度。混凝土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分层应水平,分层 厚度不宜超过30cm。采取吊车垂直运输,设置串筒设施卸浇混凝土,在每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混凝土的灌入及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 捣。振动棒振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捣过程 中,振动棒与模板间距保持5-10cm,并避免碰撞钢筋,不得直接或 间接地通过钢筋施加振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
24、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 凝土 5 10cm。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当 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其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除模板,拆除 的模板必须立即进行清理和修整,涂上脱模剂备用。4.6.薄壁墩墩帽施工 4.6.1 薄壁墩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周围进行土方回填,为使墩帽 施工方便,两侧顺渠道轴线方向均衡回填至槽台以上 4 米,用推土机 进行平整,分层碾压。在回填面上搭设支架,支架下方设垫块,保证 架身结构的稳定。支架搭设应牢固
25、,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4.6.2在支架上方搭设平台,进行墩帽支模,模板采用钢筋内拉。4.6.3钢筋现场绑扎,钢筋和模板之间要设置垫块,垫块呈梅花状分 布。4.6.4 混凝土浇筑采用吊车浇筑。铺料从一侧向另一侧进行,人工平 仓。分层浇筑,浇筑高度为50cm,砼振捣采用ZN50和ZN70型插入 式振捣器。在浇筑后初凝前,按标高用铝合金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 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再用铁搓板压光,减少砼表面水分 的散发,以控制砼表面龟裂。4.6.5 混凝土养护 对临空处采用涂刷养护剂养护,墩帽顶部采用覆盖养护毡洒水养护。4.6.6 混凝土拆模 两侧侧模可先拆除,底模须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7
26、0%后方可拆除。4.7 支座 4.7.1 支座技术要求 4.7.1.1支座应符合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391-1 9 99)的有 关规定。进场的支座应在现场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成品检验。4.7.1.2盆式支座的润滑剂应分别符合295硅脂(HG2-1491-83)及 5201硅脂(HG/T2502-93)的要求。4.7.2支座安装 4.7.2.1 所有支座安装都必须按照图纸规定,确保其平面位置的正确。4.7.2.2盆式橡胶支座安装注意事项:4.7.2.2.1活动支座安装前应用丙酮或酒精将支座各相对滑移面及有关 部分擦试干净,擦净后在四氟滑板的储油槽内注满硅脂润滑剂,并注 意硅脂保洁,不
27、得夹有灰尘和杂质。4.7.2.2.2安装支座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支座顶板、底座表面应水 平。支座承压能力大于5000kN时,其四角高差不得大于2mm;支座 承压能力5000kN时,其四角高差不得大于1mm。4.7.2.2.3盆式橡胶支座的顶板和底板可用焊接或锚固螺栓栓接在梁体 底面和墩台顶面的预埋钢板上;采用焊接时,应防止烧坏混凝土;安 装锚固螺栓时,其外露杆的高度不得大于螺母的厚度。4.7.2.2.4支座安装的顺序,一般先将支座上、下座板临时固定相对位 置、整体吊装,而后根据顶板位置调整底盆在墩台上的位置,最后予 以固定。4.7.2.2.5支座中线应尽可能与主梁中线重合或平行,其最大水平位
28、置 偏差不得大于2mm;安装时,支座上下各个部件纵轴线必须对正,对活动支座,其上下部件的横轴线应根据安装时的温度与年平均的最 高、最低温差,由计算确定其错位之距离;支座上下导向挡块必须平 行,最 4.8 槽身 槽身结构底模支撑均采用满堂钢管支架(碗扣式支架搭设)。槽 身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至倒角以上 30 cm,第二次完成 浇筑。4.8.1 地基处理 在满堂支架施工前,需对支架地基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以跨 为单元将原始地面找平,对于回填部位,采用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开挖部位采用压路机进行填前碾压。然后回填60cm的灰土,分3层碾 压密实,再浇筑 10cm 的混凝土垫层,防止雨水和
29、养护用水浸泡地基,造成支架变形。同时在支架四周的边缘开挖底宽 50cm 的排水沟引至 场外排水系统内,以防地基被雨水浸泡。扩大基础部位回填应分层夯填,顶部采用灰土回填。地基处理好以后,在混凝土垫层上铺设 520cm跑道板,在跑道 板上放置支架底托,安装碗扣支架。4.8.2 支架搭设 支架设计:利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根据上部荷载和地基情况,其组合方式主要为 60cm(纵向)刈0(横向)xi20cm(步距)的框 架单元,对渡槽的侧墙实体混凝土部位,采用60(纵向)X30(横向)X120cm(步距)的框架单元。组架方法:首先进行测量放线(中心轴线和中心点法线),然后 在搭设支架的带状位置黄砂精平地面
30、,再铺上厚 5cmX宽20cm的木 板,最后在木板上搭设支架。支架以中心线为轴线,并垂直于中心点 法线往两翼和跨两端对称搭设。在拐弯交接处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联 接。为使立杆接长的水平缝错开,保证支架的稳定,第一层框架分别 用 1.8m 和 3.0m 的立杆交错布置,然后全部用 3.0m 立杆接长,顶 部用 1.8m 的立杆找齐,最后在顶端设顶杆,以便能插入顶部的可调托 座。支撑架在拼装35层和最顶层时,都要检查每根立杆底座下是 否松动,否则,要旋紧可调座或用钢板垫实。整架拼装完后,在纵、横向连续布设剪刀撑,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最后在顶部托座上放上纵、横梁(方木),以备立模。在预压前,要检查所有连
31、接扣件是否扣紧,松动的要用锤敲紧。4.8.3 底模安装 在支架U型顶托上沿线路横向摆放横截面为10cm15cm(立放)方木作为横梁,在横梁上纵向摆放横截面为 10cmM0cm、中到中间 距 30cm 方木作为纵梁。底模面板采用覆面竹胶板。模板接头之间放 置海绵双面帖,以防止因模板摆放时间过长热胀冷缩造成模板鼓起或 缝隙过大。立模时,要严格检查结构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消除模板间的 错台现象。4.8.4 支架预压及观测 4.8.4.1 为避免在砼施工时,支架不均匀下沉,消除支架和地基的塑性 变形,准确测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为预留模板拱度提供依据,事先对支架进行预压,支架预压前,应根据地质资
32、料对地基沉降量及 脚手架非弹性变形进行计算,脚手架搭设时可预留沉落量。预压时,用砂袋按上部砼重量分布情况进行布载,加载重量按设计要求为恒载 的11.2倍。4.7.4.2在加载前,先在地基和底模上沿支点、梁跨的 L/6、L/4、L/3、L/2、2L/3、3L/4、5L/6 等截面处,横槽向布设观测点,以便测量预 压前、后及卸载后的标高。4.8.4.3用砂袋加载,加载顺序按混凝土浇注的顺序进行,加载时分三 次进行,每次的重量为总重的 1/3,每次加载完成后,均观测下沉量 直至稳定,在最后一次加载完成后,至少预压观测 3 天,直至支架 和地基稳定。4.8.4.4当支架稳定后,即可卸掉砂袋,卸砂袋时要
33、分层卸,全部卸完 后,测量底模和地基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画出 弹性变形曲线,作为调整模板的依据。在预压结束、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松动的扣件要重新上紧。4.8.4.5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及内侧模的安装 钢筋加工好后,吊装到底模上进行绑扎和进一步焊接,整个钢筋 骨架要保证稳固,防止受外力而产生变形。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钢筋与模板之间梅花型布置与槽体同标号的混凝土块。4.8.4.8 浇筑第一次混凝土 第一次混凝土浇筑至侧墙底部抹角以上 300mm 处,第二次浇筑 侧墙混凝土。渡槽施工前,做好 C25、C30、C50 泵送砼的配合比设 计及各种材料试验,并报
34、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混凝土运输采用 6m3 砼罐车运输,砼泵送入模,浇注前必对供电、混凝土输送泵等设备进行认真检修,确保机况良好,并备有应急设备,以防设备障碍造成砼浇注过程中断。第一次混凝土浇筑主要为渡槽底板及纵梁混凝土,可采用斜坡法 一次浇筑成型。4.8.4.7安装侧模板、浇注第二次砼 在浇注第二次混凝土之前,要检查支架有无松动或下沉,并打紧 楔块,保证支架稳定,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4.8.4.8养护 浇筑完砼后,渡槽表面要及时履盖麻袋洒水养生,槽体内也要采 取洒水或喷养生液养生。在每次浇注砼时,都要制作足够的试件,其 中一部分做为与梁体同条件养护,以准确测定梁体的实际强度,为张 拉和拆模时的
35、梁体砼强度提供依据。4.8.4.8拆除模板和支架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底模和支架。对满堂支 架的拆除,要从每孔的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4.8.4.9钢绞线下料、编束和穿束 下料:钢绞线下料用砂轮切割机截取,不得使用电弧。钢绞线的下料 长度既要满足要求,又要防止下料过长造成浪费。每根钢绞线的长度 按下式确定:L=l+2X(11+12+13+14)其中:L钢绞线下料长度 I 孔道净长 II 工作锚长度 12 千斤顶长度(千斤顶长度+限位板或限位器的厚度)13 工具锚长度 14 预留量 编束:将下好的钢绞线放在工作台上,用 22 号铁丝按设计编束。编 束时,应梳理顺直,绑扎牢固,防止互
36、相缠绞。穿束:采用人工穿束。穿束前将压浆孔及锚垫板上的砼灰浆清理干净。4.8.4.10 张拉锚固:4.8.4.10.1 张拉准备 设置张拉操作台和防护板。制作铁架,张拉前把铁架紧靠在梁两端,千斤顶用倒链悬挂在铁架上。并在距离千斤顶1.5-2m处安装防护板,以防锚具夹片弹出伤人。4.8.4.10.2检验张拉机具 在张拉作业前对千斤顶、油压表及油泵进行标定,并绘制标定曲线,张拉时按标定曲线配套使用。同时检查锚具及预应力钢束是否安装正 确。4.8.4.10.3张拉锚固程序 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张拉,采用量伸长值和预应力双控制,两端对称进行。具体程序为:0-初应力(0.1 I持荷5min)宀。锚
37、固)。k为张拉时控制 应力(含预应力损失)。4.8.4.11张拉作业 千斤顶就位:张拉前安装工作锚,然后用铁管将夹片轻轻地打入锚环,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和工具锚。同时,调整锚圈、垫板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轴线相吻合。4.8.4.11.1张拉 对千斤顶充油实施张拉,先进行预张拉,静止 3 分钟,使钢绞线受力 调整均匀,用钢尺量测此时活塞伸出量,然后两端对称张拉至 0k,稳压 5 分钟,测量两端此时伸出量,计算实测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之 间的误差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张拉 开始后,应逐步松开倒链,张拉回油时,应逐步拉紧倒链。4.8.4.11.2锚固 稳压补张后
38、回油至设计控制应力,进行锚固。锚固后,缓慢回油退顶 卸载,整机复位进行下一束张拉。4.8.4.12压浆 4.8.4.12.1压浆前准备工作 割切锚外钢绞线。采用砂轮机割切,割切后余留长度不得小于 3cm 封锚。锚具外面的预应力筋间隙用棉花和水泥浆填塞,并予留排气孔。冲洗孔道。先用压力水冲洗孔内杂物,保证孔道畅通,而后用高压风 吹去孔内积水,并保持孔道湿润,使水泥浆与孔壁结合良好。水泥浆的拌制:采用纯水泥浆,机械拌制,水灰比 0.40.45,可掺适 当的膨胀剂(通过试验确定),不得掺入铝粉等锈蚀钢筋的膨胀剂,浆中严禁掺加氯盐,其主要性能指标(强度、泌水率、流动性、膨胀 率、收缩率)必须满足设计及
39、规范规定。水泥浆自调制到入管道间隔 时间不得超过 30-45min。4.8412.2压浆工艺:张拉完毕后,尽快压浆,一般不超过 14d。管道 压浆,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在场。水泥浆用压浆机从锚具上的压浆孔压 入。采用活塞式压浆机,先下后上,从一端压向另一端。压力控制在 0.55-0.7Mpa。当另一端冒出相同浓度浆时,将另一端封闭,同时关 闭压浆机,停止压浆。4.8.4.12.3注意事项 4.8.4.12.3.1每个压浆孔道两端的锚具进、出浆口均安装一节带阀门短 管,以备压注完毕时封闭,保持孔道中的水泥浆在有压状态下凝结。4.8.4.12.3.2每一孔道宜于两端先后各压浆一次,两次间隔时间以达到
40、先压注的水泥浆充分泌水又未初凝为度,一般为 30-45min。4.8.4.12.3.3压浆的压力以保证压入孔内的水泥浆密实为准,开始压力 要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压力后,稳压,待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4.8.4.12.3.4压浆后从检查孔抽查压浆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及时处理 纠正。拌制水泥浆的同时,制作标准试件,经与构件同等条件养护到 20Mpa后方可停止养护。4.8.4.12.3.5封端:孔道压浆后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同时清除 支撑垫板、锚具及端面砼上的污垢,并将端面砼凿毛、湿润砼表面,以备浇注封端混凝土。封端混凝土浇注程序为:设置端部钢筋网
41、T固 定封端模板T浇注封端混凝土 T拆模T养护。4.9 上、下游连接段 上、下游连接段工程由上游引渠段、进口段、落地槽段、跨槽桥 涵段、出口消能防冲段及河道控导整治段等部分组成。河道控导整治段用挖掘机开挖土方,修整边坡,除出口消能防冲 段有少部分砌石外,其余均为砼、及钢筋砼工程。与槽身段扩大基础、薄壁墩等砼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相同,不再叙述。4.10 止水施工 4.10.1止水带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遇水膨胀止水带安装位置应准确。橡胶止水带是在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部分或全部浇埋进混凝土中。在浇埋混凝土以前先 要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接头部分粘接紧固,再以适当的力充分 浇捣、震荡混凝土来定位止水带
42、,使其与混凝土良好的结合,以免影 响止水效果。橡胶止水带不宜长期露天放置,若需要的话应做好防晒 防水措施。4.10.2填缝和灌胶 先将表面浮皮、杂物、碎屑清理干净,并将不平整处用电锤凿平,并将砼表面(包括缝侧面)打毛,再次将缝清理干净,然后施工聚乙 烯泡沫板和聚硫密封胶。5.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5.1施工计划的保证 经过仔细的分析,对 XX 渡槽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了安排,为保 证工程工期目标,认真考虑了各个阶段不同施工特点,找出施工不同 阶段的关键工序和对工程进度有重要影响的工序,仔细研究各工序之 间的逻辑关系,加强工序之间的穿插作业和协调,确保工期目标的实 现。5.2组织保证措施 5.2.
43、1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通过技术质量攻关活动,积极 推动技术进步,改进完善施工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精心组织,加 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顺利按期保质保量完成。5.2.2选派具有丰富现场组织施工经验的生产副经理,设总调度员,建 立强有力的生产指挥系统,做到政令畅通,对生产计划周密安排,确 保总工期目标。5.3设备保证 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的拌合站配备 HZNZ90(理论生产率90m3/h)型1台,通过计算完全满足混凝土高峰期施工强度要求。混凝土水平运输主要采用搅拌运输车,建筑物混凝土垂直运输主 要采用吊车吊罐和串筒输送,满足混凝土施工的强度要求。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在施工期间,从拌和站、运
44、输设备生产 厂家各聘请两位技师,协助做好设备的生产运行和维修保养工作。5.4人员保证 为了保证工程各阶段性工期目标的实现,混凝土和钢筋、模板工 程施工队分别分成 3类分队分别作业,采取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方式,并对各施工分队的作业班组配足劳动力,“歇人不停面,歇人 不停机”,保证充分地利用工作面施工。加强“量化管理”,各项工作均要量化,并落实到班组及个人,每 项工作何时完成均有明确的指标,并采取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奖罚分 明。5.5材料保证 加强材料的计划供应工作,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特别是砂、石料 及水泥、钢材等)保质、保量、及时运至工地并具有充足的储备量,保证施工的需求。认真作好进场材料的
45、检查检验工作,不合格的材料立即清理出 场,并及时补充合格的材料。5.6工艺保证 混凝土施工:模板以大型钢模板和定型钢模板为主,以缩短模板 的拆立时间,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滑美观。混凝土施工按照分缝安排跳仓或连续浇筑,合理安排;钢筋、模 板和混凝土浇筑采用流水作业。6.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1 组织措施 6.1.1 选用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素质较高具有相应等级上 岗证的各工种技术工人负责各项工程施工,并对全体员工进行岗前质 量意识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和工作技能、工 艺水平。6.1.2 选用科技含量较高、性能较好、精确度高的机械设备。对机械 设备实行定机、定人
46、、定期维护,责任到人,使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行,以保障工程的质量。6.1.3 设置试验室、测量队并配备专业试验、测量人员,对施工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各工序质量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试验、测量。测量、检验、试验设备按其检定周期定期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保证其 完好、精确,并建立台帐。6.1.4 贯彻执行质量“三检制”,对质量进行检查、监督、验收,严格控 制工程质量。本工程的质量控制流程如下页图所示。6.1.5 建立质量记录归档制度,并完善质量信息收集、整理、归档和 质量反馈,指导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制定创优计划,提高全体施工 人员创优意识,进行技术攻关,为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成本服务。6.2 技术措施
47、 本工程根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交验阶段的不同性质 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6.2.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6.2.1.1研究和会审图纸,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在各分部工程施工前组织施工队技术人员熟 悉图纸,仔细研究施工图等技术资料,领会设计意图,以便提前发现 设计图纸可能存在不便施工或难以保证质量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并与 监理工程师及设计部门协商解决。6.2.1.2设备及物资准备 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及复检工作,及时索取有关材 质单、出厂合格证明等资料,并按规定保存与上报。认真组织施工所需设备的进场管理,加强对机械设备正常检验与 保养。6.2.1.3
48、劳动力准备 对参与关键项目和特殊过程施工的人员,针对本工程的特点,进 行上岗前的再培训,持证上岗,使参与施工的人员能够了解本工程的 施工特点和施工方法,掌握提高质量水平的控制要点。6.2.2 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质量控制 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现场设立专门质量检查机构,实行“三检”制度,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过 程进行全面控制。加强测量、监测等手段,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 求。6.2.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采用PO42.5旋窑生产的低碱硅酸盐水泥(含碱量 0.6),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水泥按不同 厂家、品种、标号等分类贮存在专用水泥罐中,
49、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水泥受潮。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时间过长时,应进行复查 试验,并按试验结果确定能否使用。拌和、养护用水必须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44-2001 的规定。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细度模数控制 2.4-3.0范 围内。粗骨料选用二级配,分成 5-20mm和20-40mm两种。骨料应 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力学性能符合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规范中有关规定。不同粒径的骨料应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和混入泥土。所用外加剂应选用高效低碱产品,外加剂要有试验报告,外加 剂总碱含量应不大于 3%,其掺加量应经过试验确定,并得到监理人 的批准
50、。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储存,在运输与储存中不得相互混装,以避免交叉污染。6.2.2.2混凝土搅拌质量控制 拌制前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采用拌和站配制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设备称量混凝土骨料、粉煤灰、外加剂和水,确保计量满足规范要求的精度要求。确保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搅拌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搅拌时间 以规范标准为基础,使混凝土各种材料混合成匀质体为准。6.2.2.3混凝土运输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车以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发 生离析。施工过程中,严禁加水搅拌。维护施工临时道路,确保混凝土运输畅通,缩短混凝土运输时 间。6.2.2.4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的质量、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