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试题含答案(七科试卷).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5650631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PDF 页数:136 大小: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试题含答案(七科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试题含答案(七科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试题含答案(七科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试题含答案(七科试卷).pdf(1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试题含答案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试题含答案(七科试卷)七科试卷)目目录录1.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化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化学试题含答案学试题含答案2.2.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历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历史试题含答案史试题含答案3.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

2、学期期初考试押题生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生物试题含答案物试题含答案4.4.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数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数学试题含答案学试题含答案5.5.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物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物理试题含答案理试题含答案6.6.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语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语文试题含答案文试题含答案7.7.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苏省南通市

3、如皋市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政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政治试题含答案治试题含答案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024 届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卷化学学科届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卷化学学科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13 题,每题题,每题 3 分,共分,共 39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矾净水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B.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D.用渗析

4、法分离胶体与溶液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用语或描述表达正确的是A.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B.H2S 的电子式:C.SO2的 VSEPR 模型:D.中子数为 9 的氮原子97N3.X、Y、Z、N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4 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X原子核外 s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 p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Y原子核外 s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 p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Z其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N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A.原子半径:ZYXB.元素的电负

5、性:XNZ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ZNYD.X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轨道表示式:4.利用废蚀刻液(含 FeCl2、CuCl2及 FeCl3)制备碱性蚀刻液Cu(NH3)4Cl2溶液和 FeCl36H2O 的主要步骤:用 H2O2氧化废蚀刻液,制备氨气,制备碱性蚀刻液CuCl2+4NH3=Cu(NH3)4Cl2、固液分离,用盐酸溶解沉淀并制备 FeCl36H2O。下列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备 NH3B.用装置乙制备 Cu(NH3)4Cl2并沉铁C.用装置丙分离 Cu(NH3)4Cl2溶液和 Fe(OH)3D.用装置丁将 FeCl3溶液蒸干制备 FeCl36H2O5.许多过

6、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有很强结合力,能形成种类繁多的配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配合物TiCl(H2O)5Cl2H2O 不能与 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1mol 配合物 Ni(CO)4中共有 8mol 键C.配合物Cu(NH3)4SO4H2O 的配体为 NH3和 SO2-4D.配合物Ag(NH3)2OH 的配位数为 66.据文献报道,某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Ti4+NH2N=O 是中间产物B.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NH3+3O2催化剂2N2+6H2OC.Ti4+是催化剂D.Ti4+NH2N=OTi4+N2+H2O 属于分解反应7.硫酸钾是一种

7、重要的无氯优质钾肥,利用某高钾明矾石制备硫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高钾明矾石的主要成分为24242323K SO Al SO2Al O H O和少量23Fe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焙烧时243AlS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3332Al SO3S2Al O9SOB.调节 pH 的目的是使3Fe和3Al完全沉淀C.化合物 Y 可制成铝热剂用于焊接铁轨D.3SO可回收利用后应用于本流程8.科研人员发现利用低温固体质子导体作电解质,催化合成 NH3,与传统的热催化合成氨相比,催化效率较高。其合成原理如图 1 所示,电源电压改变与生成 NH3速率的关系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tC

8、 是该合成氨装置的阳极B.PtC3N4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N26H6e=2NH3C.若 H2的进出口流量差为 22.4L/min,则固体质子导体中 H的流速为 2mol/minD.当电压高于 1.2V 时,混合气体中 N2和 NH3体积分数之和小于 1009.布洛芬是一种用于小儿发热的经典解热镇痛药,异丁基苯是合成它的一种原料,二者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异丁基苯属于芳香烃,与对二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B.异丁基苯和布洛芬中碳原子均有sp和3sp杂化C.1mol 布洛芬与足量23Na CO溶液反应生成222gCOD.两者均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10.含氮物质可发生如下反应:222

9、NOO2NO222NO(g)NO(g)2NaOH(aq)2NaNO(aq)H O(l)2422NaNONH ClNNaCl2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 与2O混合能立即看到红棕色气体,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B.反应的S0 C.反应消耗21molNaNO,理论上会生成标准状况下约222.4LND.利用反应、可以同时处理2NO含量较高的废气和含4NH的废水11.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 X 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 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B向 3mLKI 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

10、,再滴加 1mL 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Br2的氧化性比 I2的强C用 pH 试纸测得:CH,COONa 溶液的 pH 约为 9,NaNO2溶液的 pH 约为 8HNO2电离出 H+的能力一定比CH3COOH 的强D将 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稀盐酸酸化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2SO3样品已变质A.AB.BC.CD.D1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23Na CO的性质。已知:25时,23H SO的-2alK=1.4 10、7a223K=1.0 10,H CO的711ala2K4.3 10K5.6 10、。的的实验 1:配制12350mL0.1mol L Na CO溶液,测得溶液

11、pH约为 12;实验 2:取12310mL0.1mol L Na CO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4CaSO固体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实验 3:取12310mL0.1mol L Na CO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等体积10.1mol L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 1 所得溶液中,233c Nac HCOc COB.根据实验 2,可推测sp 3sp 4KCaCOKCaSOC.实验 3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3332c Nac H COc HCOCOcD.25时,反应232333COH SOHCOHSO平衡常数8K2.5 1013.碳热还原氧化锌反应可用于循环制氢

12、。碳热还原氧化锌的主要反应如下:反应 I2ZnOCOZnCO;反应2COC2CO在不同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 I、反应,不同压强(P1或 P2)下分别达平衡时,两个反应中2c(CO)/c CO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大小:12PPB.在如图所示条件下,反应 I 可表示为2ZnO(s)CO(g)Zn(s)CO(g)H0C.选择反应的2c(CO)/c CO小于反应 I 的条件,将 C 与 ZnO 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碳热还原氧化锌反应能顺利进行的D.一定条件下将 C 与 ZnO 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反应,当(C)/(ZnO)1nn时,增大(C)/(ZnO)nn的值,可减少平衡

13、时气体中2CO的含量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题,共 61 分。分。14.五氧化二钒25V O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催化剂。工业上以石煤(主要成分为23V O,含有少量2SiO、25P 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25V O,主要经过“焙烧、水浸、除杂、沉钒、灼烧”等过程。已知:3NaVO溶于水,43NH VO难溶于水。5sp3KMgSiO2.5 10,24sp342KMgPO2.5 10。回答下列问题:(1)向石煤中加纯碱,在通入空气的条件下焙烧,23V O转化为3NaV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向水浸后的溶液中加入4MgSO生成342MgPO、3MgSiO沉淀以除去

14、硅、磷,除杂后的溶液中4MgSO的浓度为10.1mol L,此时溶液中3-42-3c PO=c SiO_;磷、硅去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随着温度升高除磷率下降而除硅率升高,可能的原因是_。(3)“沉矾”时加入4NH Cl析出43NH VO,沉钒温度需控制在 50左右,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为_。(4)43NH VO在空气中灼烧得25V O。称取 0.80g 灼烧后的产物,加入稀硫酸溶解后,向其中加入12240.2000mol L H C O溶液 25mL,再用140.1000mol L KMnO溶液滴定过量的224H C O溶液至终点,消耗4KMnO溶液的体积为 4.00mL,则产物中25

15、V O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已知:2522V O2H2VOH O 2224222VOH C O2VO2CO2H(5)还原25V O可制得2VO,如图为2VO的晶胞,该晶胞中钒的配位数为_。15.化合物 J 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1)C 的分子式99C H OCl,其结构简式为_。(2)合成时不采用ACIJ 的方法,原因是_。(3)FG 反应需控制在 130左右,温度过高会有一种分子式为9122C H O的副产物生成,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4)H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3FeCl溶液发生显色,碱性

16、条件水解分子中含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5)已知:。写出以甲苯、2BocNHNH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16.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主要污染源,治理汽车尾气的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和 NSR(NOx储存还原)技术均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排放的 NOx。(1)SCR 工作原理的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 NH3和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器中 NH3还原 NO2的化学方程式是_。(2)NSR(NOx 储存还原)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柴油发动机工作时在稀燃(O2充足、柴油较少)和富燃(O2不足、

17、柴油较多)条件下交替进行,通过 BaO 和 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 NOx 的储存和还原。BaO 吸收 NO2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富燃条件下 Pt 表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柴油中硫含量较高,在稀燃过程中,BaO 吸收氮氧化物的能力下降至很低水平,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研究发现:尾气中的 CO2对 BaO 吸收氮氧化物有影响。一定温度下,测得气体中 CO2的体积分数与氮氧化物吸收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一定范围内,氮氧化物吸收率随 CO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下降,原因是_;当 CO2体积分数达到 10%20%时,氮氧化物吸收率依然较高,原因可能是_。17.Cu

18、Cl 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等工业。CuCl 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和水解,酸性条件下易歧化,难溶于水,易溶于浓盐酸并生成CuCl2-。(1)基态 Cu+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2)实验测得:CuCl 属于共价化合物,气态 CuCl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99,该分子中含有配位键,则气态 CuCl 分子的结构式可能为_。(3)已知:Ksp(CuCl)110-7,反应 2Cu+=Cu+Cu2+平衡常数 K1106。有人预设用反应Cu(s)+Cu2+2Cl-=2CuCl(s)制备 CuCl(s),试预测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_(填写“几乎完全反应”或“几乎不反应”)。工业上有多种制备 CuCl 的

19、方法:方法一:将废铜粉与食盐水、浓盐酸料液混合,在 6070缓慢通入空气进行氧化。静置,取上层清液加水稀释,生成 CuCl 沉淀,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得 CuCl 产品并真空保存。方法二:将 Na2SO3的水溶液逐滴加入 CuCl2的水溶液中,再加入少量浓盐酸混匀,充分反应后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得 CuCl 产品并真空保存。(4)“方法一”中:反应温度控制在 6070,目的是_。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_。(5)“方法二”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加入 Na2SO3溶液体积(V)与溶液 pH 关系如图 1。当 Na2SO3溶液体积大于 500 mL 时,溶液 pH 增大的原因是_。用酸或碱液调

20、控反应混合液的 pH,则 CuCl 产率见图 2。pH3.5 时,CuCl产率又迅速下降。试分析原因:_。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024 届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卷届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卷化学学科化学学科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13 题,每题题,每题 3 分,共分,共 39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矾净水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B.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D.用渗析法分离胶体与溶液【答

21、案】B【解析】【详解】A胶体胶粒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明矾净水是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故 A 正确;B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故 B 错误;C雾是气溶胶,属于胶体,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 C 正确;D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则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 D 正确;故选:B。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用语或描述表达正确的是A.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B.H2S 的电子式:C.SO2的 VSEPR 模型:D.中子数为 9 的氮原子97N【答案】C【解析】【详解】A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应该为 ,A 错误;BH2S 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

22、为:,B 错误;CSO2价层电子对数是62 2232,因此 VSEPR 模型:,C 正确;D中子数为 9 的氮原子,其质量数是 9+716,可表示为167N,D 错误;答案选 C。3.X、Y、Z、N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4 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X原子核外 s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 p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Y原子核外 s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 p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Z其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N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A.原子半径:ZYXB.元素的电负性:

23、XNZ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ZNYD.X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轨道表示式:【答案】B【解析】【分析】X、Y、Z、N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 元素原子核外 s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 p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为 O 元素;Y 原子核外 s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为 Mg 元素;Z 元素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为 Si 元素;N 元素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且则这几种元素中元素序数最大,为 Cl 元素,结合题目分析解答。【详解】AX 为 O,Y 为 Mg,Z 为 Si,原子半径大

24、小为OMgSi,故 A 错误;BX 为 O,Z 为 Si,N 为 Cl,电负性大小为OClSi,故 B 正确;CY 为 Mg,Z 为 Si,N 为 Cl,元素的第一电离能ClSiMg,故 C 错误;的DX 为 O,O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轨道表示式,故 D 错误;故答案选 B。4.利用废蚀刻液(含 FeCl2、CuCl2及 FeCl3)制备碱性蚀刻液Cu(NH3)4Cl2溶液和 FeCl36H2O 的主要步骤:用 H2O2氧化废蚀刻液,制备氨气,制备碱性蚀刻液CuCl2+4NH3=Cu(NH3)4Cl2、固液分离,用盐酸溶解沉淀并制备 FeCl36H2O。下列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5、A.用装置甲制备 NH3B.用装置乙制备 Cu(NH3)4Cl2并沉铁C.用装置丙分离 Cu(NH3)4Cl2溶液和 Fe(OH)3D.用装置丁将 FeCl3溶液蒸干制备 FeCl36H2O【答案】D【解析】【详解】A实验室制备氨气,可用氢氧化钙、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故 A 正确;B氨气易溶于水,注意防止倒吸,氨气与溶液反应生成 Cu(NH3)4Cl2和氢氧化铁,故 B 正确;C分离固体和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故 C 正确;D应在蒸发皿中蒸发,且避免氯化铁水解,更不能直接蒸干,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D。【点睛】考查物质制备实验设计、物质分离的实验基本操作,明确实验原理是解题关键,用 H2

26、O2氧化废蚀刻液,使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用甲装置制备氨气,生成的氨气通入乙装置,制备碱性蚀刻液CuCl2+4NH3=Cu(NH3)4Cl2,用丙装置过滤分离,用盐酸溶解氢氧化铁沉淀,将溶液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且应通入氯化氢,防止铁离子水解,以达到制备 FeCl36H2O 的目的,注意把握物质性质的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5.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有很强结合力,能形成种类繁多的配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配合物TiCl(H2O)5Cl2H2O 不能与 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1mol 配合物 Ni(CO)4中共有 8mol 键C.配合物Cu(NH3)4SO4H2O 的配

27、体为 NH3和 SO2-4D.配合物Ag(NH3)2OH 的配位数为 6【答案】B【解析】【详解】A加入足量的 AgNO3溶液,外界 Cl-离子与 Ag+反应形成 AgCl 沉淀,内界配位离子 Cl-与 Ag+不能反应,A 说法错误;B一个 CO 中有一个 键,配合物 Ni(CO)4中有四个配位键,则 1mol 配合物 Ni(CO)4中共有 8mol 键,B 说法正确;C配合物Cu(NH3)4SO4H2O 的配体为 NH3,C 说法错误;D配合物Ag(NH3)2OH 的的配体为 NH3,配位数为 2,D 说法错误;答案为 B。6.据文献报道,某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历程的说法错误的

28、是A.Ti4+NH2N=O 是中间产物B.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NH3+3O2催化剂2N2+6H2OC.Ti4+是催化剂D.Ti4+NH2N=OTi4+N2+H2O 属于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观察图中 Ti4+NH2N=O 是某一步反应生成物,又是另一步反应的反应物得出,所以Ti4+NH2N=O 是中间产物,A 正确;B分析图中参加反应的有 O2、NH3和 NO,生成物有 N2和 H2O,可以写出反应方程式为:2NO+4NH3+2O2催化剂3N2+6H2O,错误;C图中 Ti4+是开始参加,最后又生成,所以是催化剂,C 正确;D根据概念分析,Ti4+NH2N=OTi4+N

29、2+H2O 属于分解反应,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B。7.硫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无氯优质钾肥,利用某高钾明矾石制备硫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高钾明矾石的主要成分为24242323K SO Al SO2Al O H O和少量23Fe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焙烧时243AlS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3332Al SO3S2Al O9SOB.调节 pH 的目的是使3Fe和3Al完全沉淀C.化合物 Y 可制成铝热剂用于焊接铁轨D.3SO可回收利用后应用于本流程【答案】D【解析】【分析】高钾明矾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入硫粉进行焙烧得到 SO2、SO3,加入 KOH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Al

30、O2OH2AlOH O,则加入 KOH 溶液产生的浸渣为23Fe O,浸液中的离子为2AlO、+K、24SO,加入溶液 X 调节溶液 pH 使2AlO变为3Al(OH)白色沉淀,则溶液 X 为24H SO,过滤得到3Al(OH)白色固体,灼烧得到23Al O,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得到硫酸钾固体,据此答题。【详解】A焙烧时243AlS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3332AlSO4S+6O2Al O10SO高温,A 项错误;B浸液中存在的离子为2AlO、+K、24SO,加入溶液 X 调节溶液 pH 使2AlO变为3Al(OH)白色沉淀,B项错误;C3Al(OH)白色固体灼烧得到23Al O,则化合物

31、 Y23Al O,23Fe O为铝热剂用于焊接铁轨,C 项错误;D3SO可溶于水制得硫酸溶液,溶液 X 为24H SO,则3SO可回收利用后应用于本流程,D 项正确;答案选 D。为【命题意图】本题以高钾明矾石制备硫酸钾的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工艺流程、元素性质的分析和应用。其中各步流程的分析是本题的亮点和难点。准确提取工艺流程中的关键信息并正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8.科研人员发现利用低温固体质子导体作电解质,催化合成 NH3,与传统的热催化合成氨相比,催化效率较高。其合成原理如图 1 所示,电源电压改变与生成 NH3速率的关系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tC 是该合成氨装

32、置的阳极B.PtC3N4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N26H6e=2NH3C.若 H2的进出口流量差为 22.4L/min,则固体质子导体中 H的流速为 2mol/minD.当电压高于 1.2V 时,混合气体中 N2和 NH3的体积分数之和小于 100【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 1 可知,PtC 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氢气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 H2-2e-=2H+,Pt-C3N4电极为阴极,酸性条件下氮气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电极反应式为 N2+6H+6e-=2NH3。【详解】A由分析可知,PtC 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氢气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离

33、子,故A 正确;B由分析可知,PtC3N4电极为阴极,酸性条件下氮气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电极反应式为 N26H6e=2NH3,故 B 正确;C缺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 22.4L 氢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生成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则无法计算固体质子导体中氢离子的流速,故 C 错误;D由图 2 可知,当电压高于 1.2V 时,氨气反应速率变慢,说明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导致混合气体中氮气和氨气的体积分数之和小于 100,故 D 正确;故选 C。9.布洛芬是一种用于小儿发热的经典解热镇痛药,异丁基苯是合成它的一种原料,二者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异丁基苯属于芳香烃,与对二

34、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B.异丁基苯和布洛芬中碳原子均有sp和3sp杂化C.1mol 布洛芬与足量的23Na CO溶液反应生成222gCOD.两者均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异丁基苯属于芳香烃,与对二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A 正确;B异丁基苯中的碳为 sp2和 sp3杂化,布洛芬中碳原子为 sp2和3sp杂化,B 错误;C布洛芬中的羧基可以和碳酸钠反应,23Na CO溶液过量,不能生成 CO2,C 错误;D两者均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错误;故选 A。10.含氮物质可发生如下反应:222NOO2NO222NO(g

35、)NO(g)2NaOH(aq)2NaNO(aq)H O(l)2422NaNONH ClNNaCl2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 与2O混合能立即看到红棕色气体,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B.反应的S0 C.反应消耗21molNaNO,理论上会生成标准状况下约222.4LND.利用反应、可以同时处理2NO含量较高的废气和含4NH的废水【答案】C【解析】【详解】A常温下,NO 与2O混合能立即看到红棕色气体,说明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气体,但是不确定是否平衡,故 A 错误;B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为熵减反应,故 B 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消耗21molNaNO,理论上会生成 1mol

36、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约222.4LN,故C 正确;D反应中涉及氢氧化钠和氯化铵两种物质,两者会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钠,故不能利用反应、可以同时处理2NO含量较高的废气和含4NH的废水,故 D 错误。故选 C11.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 X 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 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B向 3mLKI 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 1mL 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Br2的氧化性比 I2的强C用 pH 试纸测得:CH,COONa 溶液的 pH 约为 9,NaNO2溶液的 pH 约为 8H

37、NO2电离出 H+的能力一定比CH3COOH 的强D将 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稀盐酸酸化的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2SO3样品已变质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检验亚铁离子时应该先加 KSCN 溶液后加氯水,防止生成铁离子干扰,A 错误;B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溶液呈蓝色,说明有碘生成,溴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溴是氧化剂、碘是氧化产物,则 Br2的氧化性比 I2的强,B 正确;C盐溶液浓度未知,无法根据钠盐溶液 pH 定性判断其对应酸的酸性强弱,只有钠盐溶液浓度相同时,才。能根据钠盐溶液的 pH 大小判断其对应酸的酸性强弱,C

38、错误;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 Na2SO3氧化为硫酸钠,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难溶于酸的硫酸钡,D 错误;答案选 B。1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23Na CO的性质。已知:25时,23H SO的-2alK=1.4 10、7a223K=1.0 10,H CO的711ala2K4.3 10K5.6 10、。实验 1:配制12350mL0.1mol L Na CO溶液,测得溶液pH约为 12;实验 2:取12310mL0.1mol L Na CO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4CaSO固体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实验 3:取12310mL0.1mol L Na

39、CO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等体积10.1mol L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 1 所得溶液中,233c Nac HCOc COB.根据实验 2,可推测sp 3sp 4KCaCOKCaSOC.实验 3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3332c Nac H COc HCOCOcD.25时,反应232333COH SOHCOHSO的平衡常数8K2.5 10【答案】D【解析】【详解】ANa2CO3溶液呈碱性,c(OH-)c(H+),电荷守恒关系为c(Na+)+c(H+)=c(-3HCO)+2c(2-3CO)+c(OH-),则 c(Na+)c(-3HCO)+2c(2-3CO)c(-3HCO)+c(2-3CO)

40、,故 A错误;BCaCO3和 CaSO4的物质类型相似,溶解度小的物质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根据实验 2,可推测Ksp(CaCO3)Ksp(CaSO4),故 B 错误;CNa2CO3溶液物料守恒关系为12c(Na+)=c(H2CO3)+c(-3HCO)+c(2-3CO),滴入等体积 0.1molL-1稀盐酸后生成 NaCl 和 NaHCO3,仍然存在12c(Na+)=c(H2CO3)+c(-3HCO)+c(2-3CO),即 c(Na+)c(H2CO3)+c(-3HCO)+c(2-3CO),故 C 错误;D反应2-3CO+H2SO3-3HCO+-3HSO的平衡常数-+-23333a1238-

41、112-2-+a223323323c HCOc HSOc HCOc HSOc HKH SO1.4 10K=2.5 10KH CO5.6 10c COc H SOc COc H SOc H,故 D正确;故选:D。13.碳热还原氧化锌反应可用于循环制氢。碳热还原氧化锌的主要反应如下:反应 I2ZnOCOZnCO;反应2COC2CO在不同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 I、反应,不同压强(P1或 P2)下分别达平衡时,两个反应中2c(CO)/c CO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大小:12PPB.在如图所示条件下,反应 I 可表示为2ZnO(s)CO(g)Zn(s)CO(g)H0C.选择反

42、应的2c(CO)/c CO小于反应 I 的条件,将 C 与 ZnO 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碳热还原氧化锌反应能顺利进行D.一定条件下将 C 与 ZnO 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反应,当(C)/(ZnO)1nn时,增大(C)/(ZnO)nn的值,可减少平衡时气体中2CO的含量【答案】D【解析】【详解】A已知反应是一个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即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同温下压强越大,2(CO)/COcc越小,结合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压强大小:12PP,A 错误;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压强相同的情况下,升高温度,2(CO)/COcc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反应 I的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即在

43、如图所示条件下,反应 I 可表示为2ZnO(s)CO(g)Zn(s)CO(g)H0,B 错误;C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选择反应的2(CO)/COcc小于反应 I 的条件,将 C 与 ZnO 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 I 的平衡常数为 K=2(CO)/COcc在 0.110 左右,平衡常数很小,即碳热还原氧化锌反应不能顺利进行,C 错误;D一定条件下将 C 与 ZnO 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反应,当(C)/(ZnO)1nn时,增大(C)/(ZnO)nn的值,即增大 C 的用量,促使进行反应,故可减少平衡时气体中2CO的含量,D 正确;故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题,共

44、 61 分。分。14.五氧化二钒25V O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催化剂。工业上以石煤(主要成分为23V O,含有少量2SiO、25P 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25V O,主要经过“焙烧、水浸、除杂、沉钒、灼烧”等过程。已知:3NaVO溶于水,43NH VO难溶于水。5sp3KMgSiO2.5 10,24sp342KMgPO2.5 10。回答下列问题:(1)向石煤中加纯碱,在通入空气的条件下焙烧,23V O转化为3NaV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向水浸后的溶液中加入4MgSO生成342MgPO、3MgSiO沉淀以除去硅、磷,除杂后的溶液中4MgSO的浓度为10.1mol L,此时溶液中

45、3-42-3c PO=c SiO_;磷、硅去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随着温度升高除磷率下降而除硅率升高,可能的原因是_。(3)“沉矾”时加入4NH Cl析出43NH VO,沉钒温度需控制在 50左右,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为_。(4)43NH VO在空气中灼烧得25V O。称取 0.80g 灼烧后的产物,加入稀硫酸溶解后,向其中加入12240.2000mol L H C O溶液 25mL,再用140.1000mol L KMnO溶液滴定过量的224H C O溶液至终点,消耗4KMnO溶液的体积为 4.00mL,则产物中25V O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已知:2522V O2H2VOH

46、 O 2224222VOH C O2VO2CO2H(5)还原25V O可制得2VO,如图为2VO的晶胞,该晶胞中钒的配位数为_。【答案】(1)2323232V O+Na CO+O2NaVO+CO高温 (2).-72 10 .随着温度升高3-4PO水解程度增大,342MgPO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所以3-4PO去除率下降,温度升高时2-3SiO水解增大,但水解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酸,所以2-3SiO的去除率增大 (3)温度过高,4NH Cl分解,不利于43NH VO析出 (4)91%(5)6【解析】【小问 1 详解】由题意可知,三氧化二钒高温条件下与碳酸钠、氧气反应生成钒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

47、方程式为2323232V O+Na CO+O2NaVO+CO高温,故答案为:2323232V O+Na CO+O2NaVO+CO高温;【小问 2 详解】由磷酸镁、硅酸镁溶度积可知,溶液中 0.1mol/L 硫酸镁溶液中,硅酸根离子的浓度为52.5 100.1mol/L=2.5104mol/L、磷酸根离子的浓度为2432.5 10(0.1mol/L)=51011mol/L,则3-42-3c PO=c SiO1145 102.5 10=2107;磷酸根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磷酸根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磷酸根离子浓度减小,磷酸镁的沉淀溶解平衡右移转化为可溶的磷酸氢镁

48、导致磷酸根离子去除率下降,而升高温度,硅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水解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酸导致硅酸根离子去除率增大,故答案为:2107;随着温度升高3-4PO水解程度增大,342MgPO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所以3-4PO去除率下降,温度升高时2-3SiO水解增大,但水解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酸,所以2-3SiO的去除率增大;【小问 3 详解】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温度过高,氯化铵分解,不利于钒酸铵沉淀析出,所以沉钒温度需控制在 50左右,故答案为:温度过高,4NH Cl分解,不利于43NH VO析出;【小问 4 详解】由题意可知,滴定消耗 4.00mL0.1000 mol/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由得失电子

49、数目守恒可知,与溶液中 VO2反应的草酸的物质的量为 0.2000 mol/L0.025L0.1000 mol/L0.004L52=0.004mol,由方程式可得如下关系:V2O52VO2H2C2O4,则产物中五氧化二钒的质量分数为0.004mol 182g/mol0.80g100%=91%,故答案为:91%;【小问 5 详解】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体心的钒原子与 6 个氧原子相连,则钒的配位数为 6,故答案为:6。15.化合物 J 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1)C 的分子式99C H OCl,其结构简式为_。(2)合成时不采用ACIJ 的方法,原因是_。(3)FG 反应

50、需控制在 130左右,温度过高会有一种分子式为9122C H O的副产物生成,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4)H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3FeCl溶液发生显色,碱性条件水解分子中含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5)已知:。写出以甲苯、2BocNHNH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答案】(1)(2)I 直接与 A 反应有副产物生成 (3)(4)或 (5)【解析】【分析】结合 C 的分子式99C H OCl和 BD:可知 B 中 N-H 断裂,则 C 为断 C-Cl,发生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