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级第二学期六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95639731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6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初级第二学期六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上海初级第二学期六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初级第二学期六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初级第二学期六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曹杨中学 2013 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为 4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考试中只可使用六年级地理图册,其余夹带资料一律不能使用。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指南针的发明 2.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A.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B.有无太阳光的直射 C.有无四季变化 D.人为随意划分 3.世界上面积最大、平均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每年北半球的 12、1、2 三个月是四季中的什么季节()A.

2、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下列属于五带中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A.南极圈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6.“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叙述正确的是()A.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都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B.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C.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D.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7.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下列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8.下列亚洲国家中,人口没有超过 1 亿的是()A.

3、中国 B.日本 C.孟加拉国 D.越南 9.世界最大的湖泊是()A.里海 B.贝加尔湖 C.死海 D.黑海 10.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马六甲海峡沿岸的三个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 B.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 D.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 1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A.B.C.D.12.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上海人影一年中的长短变化 D.上海冬季白昼时间比夏季短 13.经度每隔 15 度,时间相差 小时 分钟 小时 分钟 14.下列关于日界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

4、加一天 B.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C.从西十二区越过到东十二区,日期减一天 D.从东十二区越过到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 15.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 B.北极圈和南极圈 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 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16.关于世界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描述正确的是()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C.四分陆地、六分海洋 D.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17.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A.晾晒衣服 B.农作物播种 C.飞船发射 D.外出郊游 18.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外围呈放射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地势

5、西高东低 C.地震频繁 D.人类活动 1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两种语言分别是()A.英语、汉语 B.俄语、英语 C.汉语、法语 D.汉语、英语 20.右图所示建筑,属于哪两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A.佛教、基督教 B.佛教、犹太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 D.基督教、犹太教 二、综合题(共 60 分)1.列表比较是学习地理的一种重要方法。读世界四大长河分布图,填写下表空格(16 分):时间为分钟满分为分考试中只可使用六年级地理图册其余夹带资料一律不能使用一单选题每题分共分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有

6、无中的什季节春季夏季秋季下列属于五带中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南极圈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叙述正确的是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都流入太平洋和入孟加拉湾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下列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下列亚洲国家中人口没有超过亿的是中国日本孟加拉国世界最大的湖泊是里海贝加尔湖死海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 2.回答下列问题(24 分):(1)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写五个温度带的名称。(2)赤道所在的温度带有_ _ _现象,两极所在的温度带有_ _现象和_ _现象。(3)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带,有一小部

7、分属于 带。(4)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处于五带中的_ _带,小部分地处于_ _ _带。3.今年是人类成功登上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61 周年。读相关地图回答:(8 分)(1)喜马拉雅山脉是东亚与 (填亚洲分区名称)之间的地理分界线。(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印度洋板块与 板块。(3)珠穆朗玛峰坐落在中国与下列哪一国的交界处()A.印度 B.尼泊尔 C.缅甸 D.不丹(4)一般海拔每升高 1000 米,气温约下降 6。登山队大本营与珠穆朗玛峰峰顶海拔相差 2000 米,峰顶的气温比大本营约低()A.0 B.12 C.15 D.20 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宅”

8、特种邮票一套,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与当地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4 分)阅读下面的邮票回答:(1)邮票中民宅是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当地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 B.寒冷少雨 C.四季分明 D.终年干旱 时间为分钟满分为分考试中只可使用六年级地理图册其余夹带资料一律不能使用一单选题每题分共分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有无中的什季节春季夏季秋季下列属于五带中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南极圈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叙述正确的是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

9、山地呈放射状都流入太平洋和入孟加拉湾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下列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下列亚洲国家中人口没有超过亿的是中国日本孟加拉国世界最大的湖泊是里海贝加尔湖死海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2)这种民宅主要分布地区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A.热带 B.南温带 C.南寒带 D.北寒带 5.亚、非、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三大洲,读下面的图表回答(8 分)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图(人口数/每平方千米)(1)亚、非、欧三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大、而且分布较为均匀的是 洲。(2)亚 洲 的 东 部 和 部 人 口 稠 密。非 洲 北回 归 线 穿 过 的 地 区 人口 密

10、度 较 (大或小)。(3)亚、非、欧三大洲中,人口增长最缓慢的是 洲。时间为分钟满分为分考试中只可使用六年级地理图册其余夹带资料一律不能使用一单选题每题分共分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有无中的什季节春季夏季秋季下列属于五带中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南极圈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叙述正确的是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都流入太平洋和入孟加拉湾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下列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下列亚洲国家中人口没有超

11、过亿的是中国日本孟加拉国世界最大的湖泊是里海贝加尔湖死海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 时间为分钟满分为分考试中只可使用六年级地理图册其余夹带资料一律不能使用一单选题每题分共分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有无中的什季节春季夏季秋季下列属于五带中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南极圈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叙述正确的是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都流入太平洋和入孟加拉湾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下列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下列亚洲国家中人口没有超过亿的是中国日本孟加拉国世界最大的湖泊是里海贝加尔湖死海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