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检测卷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95635195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检测卷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检测卷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检测卷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检测卷中学教育试题_中学教育-试题.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时量:45 分钟 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25 小题,计 50 分)1里海和黑海之间的山脉是 A乌拉尔山脉 大高加索山脉 阿尔泰山脉 昆仑山脉 2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 A叶尼塞河 恒河 湄公河 印度河 3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 地势高低的影响 海陆位置的影响 河流多少的影响 4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 5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温

2、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面积居世界之首 6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7有关亚洲的正确叙述是 A绝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西亚联系亚欧非三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处于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上,而 且西亚的波斯湾沿岸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亚洲东部和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比较下列五个亚洲国家,完成 810 小题:8位于东南亚的一组国家是 A 9与我国相邻的一组国家是 A 10国家与其它四

3、个国家的气候特征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周围山脉环绕,地形闭塞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远离海洋,受湿润气流影响小 沙漠广大,缺乏植被 地处热带,蒸发量大 11关于东亚东部的正确叙述是 A大陆性气候显著,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海洋性气候显著,工农业发达 季风性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农业较发达 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工农业发达 12东亚的居民绝大部分属于 A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混血人种 13东南亚享誉世界的农产品是 A水稻、茶叶、蚕丝 小麦、棉花、黄麻 水稻、天然橡胶、油棕 小麦、棉花、椰枣 14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文化,下列不属于亚洲文化的是 A阿拉伯文化 印

4、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文化 华夏文化 印加文化 15国民生产总值不低,但其主要经济来源于石油出口,国内的其它工业部门并不发达,这样的国家是 A美国 中国 沙特阿拉伯 新加坡 16总的来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其第三产业的比重 A越大 越小 居中 无规律 17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增加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不必限制人口的数量 为了满足增加人口所需的粮食,乱垦滥伐会加重水土流失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一般都是发展中国家 目前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18亚洲的大部分国家过去经济不发达,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恶劣 人地环境配合不好 工业基础较薄弱 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19中国按人均

5、国民生产总值来算,在世界上属于 A高收入的国家 中等收入的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的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 20下列关于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差不大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18 世纪以前和以后人口增长没有什么明显变化 21属于亚洲河流,位于亚洲北部,河流自南向北流的一组是 A尼罗河、赞比西河、刚果河 伏尔加河、乌拉尔河、阿姆河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湄公河、印度河、恒河 22印度河流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求小题计分里海和黑海之间的山脉是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阿尔泰山脉昆仑山脉下列

6、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叶尼塞河恒河湄公河印度河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地势高低的影响海陆位置的正确的是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大河都发源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面积居世界之首关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正确叙述是绝大部分位西半球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西亚联系亚欧非三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处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上而且西亚的波斯湾沿岸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亚洲东部和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比较下列五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A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7、亚热带沙漠气候 2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是 A亚洲和欧洲 非洲和南极洲 北美洲和欧洲 亚洲和大洋洲 24下列国家中,以讲英语为主,且主要信奉基督教的是 A澳大利亚 俄罗斯 阿根廷 葡萄牙 25亚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10000 美元的国家有 A2 个 3 个 4 个 5 个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读下面的“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36 分)亚洲地域广大,东西跨经度达 以上,时差可达 小时;由东向西的地理景观变化 。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和 ,水域广阔,因而东部和南部 地区具有显著的 气候特征。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山脉:,。河流:,。高原:,。平原

8、:,。半岛:,。岛屿:,。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回归线通过亚洲的 和 两 条大河,穿过亚洲的 和 两大半岛。北极圈通过亚洲的 、和 三条大河。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日本本州岛的西海岸,请依次写出可能经过的海、海湾和 海峡名称:亚洲人口超过亿的国家有:、。求小题计分里海和黑海之间的山脉是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阿尔泰山脉昆仑山脉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叶尼塞河恒河湄公河印度河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地势高低的影响海陆位置的正确的是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大河都发源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面积居

9、世界之首关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正确叙述是绝大部分位西半球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西亚联系亚欧非三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处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上而且西亚的波斯湾沿岸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亚洲东部和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比较下列五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请你描述亚洲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位置特点:地形地势特点:河流分布特点:气候特点:如果将亚洲的位置整体下移 40 个纬度,那么,其温度带分布大小将发生怎样的变 化?此时,中国大部分位于哪一温度带?想一想,就目前情况看,亚洲人口是过多还是过少?它会给亚洲经济、社会带来 什么影响?应采取什么相应措施?27读图表及材料,完成下列

10、要求:(14 分)材料一:通常,人们把社会生产的各部门划分成三类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 业、渔业等)是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是第 三产业。一般来说,经济落后的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 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大,而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小;现在世界上的 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材料二:1998 亚洲五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类产业构成()图。国 家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日本 2 37 61 韩国 印度 泰国 11 41 48 缅甸 53 9 38 读出韩国、印度的三类产业百分比,并将读出的大约数值填入右

11、上表:按上表提供的泰国、缅甸的数值,在图中标出、的位置。比较这五个国家的三类产业构成,说说它们的差异。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在哪些 方面作出努力?求小题计分里海和黑海之间的山脉是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阿尔泰山脉昆仑山脉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叶尼塞河恒河湄公河印度河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地势高低的影响海陆位置的正确的是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大河都发源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面积居世界之首关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正确叙述是绝大部分位西半球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西亚联系亚欧非三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处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上而且西亚的波斯湾沿岸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亚洲东部和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比较下列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