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重点总结医学心理学医学影像_高等教育-大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层解剖重点总结医学心理学医学影像_高等教育-大学课件.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断层解剖重点 填空 1.中央前回位于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中央后沟位于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2.大脑半球上有中央沟、顶枕沟、外侧沟,据此将大脑半球分为五个叶,即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3.岛盖由额盖、顶盖、颞盖构成。4.基底核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5.联合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穹窿连合等 6.内囊分为前肢、后肢、膝三部。7.侧脑室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四部。8.颈内动脉分为颈段、岩段、海绵窦段、前床突上段四段。9.营养内囊的主要动脉是中央支,来自大脑中动脉。10.常用的头部断面基线有上眶耳线、眦耳线、下眶耳线。11.主动脉弓的分支有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头臂干。12.肺
2、尖高出锁骨内侧 1/3 上方 23cm。13.右肺上叶有 3 个肺裂断,即尖段、后段、前段。14.右肺动脉进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奇静脉弓下方进入右肺。15.肝的膈面有镰状韧带附着,将肝分为左右叶。16.肝的左纵沟前部为肝圆韧带裂,其前方为肝圆韧带切迹,后部为静脉韧带裂。17.肝门静脉在第二腰椎体右侧、胰颈的后面,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汇合而成。18.胰位于第 12 腰椎水平,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19.腹膜后间隙包括肾前间隙、肾周间隙、肾后间隙三个间隙。20.肝门静脉左支较细长与附脐静脉、肝圆韧带相连,并以静脉韧带连下腔静脉。名词解释 1.第五脑室:即透明隔间腔,是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
3、的间隙,其前界为胼胝体膝,后界为穹窿柱,上界为胼胝体干,下界是胼胝体嘴和前连合,只有当它与侧脑室想通时才能称之为第五脑室,该脑室有时形成囊肿阻塞室间孔而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颅内压升高。2.第六脑室:又称 verga 腔,穹窿室或三角脑室位于穹窿室连合与胼胝体间的一个水平裂隙,不恒定,位于胼胝体后半部,当它与侧脑室想通时,可称为第六脑室,若该室腔扩大,出现脑脊液循环受阻,也可发生颅内压升高。3.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后角三者汇合处,是三角形腔隙,称侧脑室三角区,为立体三角形空间,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部位。4.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宽厚髓质层。5.鞍上池:是影像名词,
4、由解剖学中的交叉池,脚尖池和桥池前部构成,该池前界为额叶直回,后界为脚间窝或脑桥基底部,两侧界有海马旁回沟,池内有视交叉,垂体柄,乳头体,大脑动脉环和鞍背等,由于体位和扫描基线不同,在 CT 片上此池可称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位于蝶鞍上方)。6.中间帆腔:(间位帆池)亦称第三脑室脉络组织池或第三脑室上池,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穹窿体,穹窿体连合的下方,呈尖向前的三角区,两侧界为穹窿的内侧缘,后界为胼胝体压部,此池向后下经胼胝体压部下方通大脑大静脉池,池内含有大脑静脉。7.脑池:蛛网膜下膝在脑的沟,裂等长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亦称脑池,具形状和大小的变化在影像学上有重要意义。最大的为小脑延髓
5、池,另外有脚尖池,桥池,交叉池。8.颈内动脉虹吸部:依其行程分为颈段 岩段 海绵窦段 和前床突上段,其中海绵窦段和前床突上段合称虹吸部,多呈 U 形成或 V 形弯曲,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9.Wills 环: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进入颅腔后在脑底部发交吻合大脑动脉环,又称 wills 环。10.硬脑膜窦:硬脑膜在某些部分两层分开,形成腔道,即为硬脑膜窦,内面衬有内皮细胞,含静脉血。11.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上腔静脉和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为三角形间隙,内有奇静脉弓淋巴结。12.血管前间隙:位于胸骨柄后方两侧壁胸膜前返折现之间及大血管以前的间隙,内含胸
6、腺。13.主动脉肺动脉窗:上方为主动脉弓,下方为左肺动脉,右侧为气管下端和食管,左侧为左肺,高度为 1.01.5cm,窗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以及脂肪淋巴结。该窗由于大血管的搏动产生伪像而显示不清。14.肝段:就是以 glisson 系统为中心,包括其所属血供和胆汁引流肝组织所构成的,独立的功能单位。15.肺段:肺段是每一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肺组织的总称,无论是形态上或是功能都可作为一个单位,每个肺段均呈圆锥形,尖向肺门,底朝向肺表面。16.肾前间隙:位于(壁层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其内有十二指肠、胰、升结肠 降结肠 肠系膜血管 淋巴结以及脂肪组织,肾前筋膜左右延续,;两侧间隙越中
7、线潜在通连,但有液体,脓或血时多聚积在患侧,积液或积气来自胰者,则可累及双侧肾前间隙,在胰水平以下,肾前间隙呈底边朝外,近中线处变尖的三角间隙。17.肾后间隙:肾后筋膜 三角间隙 侧椎筋膜和腹横筋膜之间,内容脂肪、血管、淋巴结等。18.气管后间隙:气管与脊柱之间,内容食管、胸导管等,奇静脉弓由此汇入上腔静脉,右侧为右肺,左侧上部为左肺,下部为主动脉弓。19.第一肺门:纵隔面中份长圆形凹陷为第一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等血管,淋巴管,神经进出之处。20.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的角,胸骨角平面是胸部的重要平面。21.第二肝门:肝右纵沟后部为腔静脉沟内容下腔静脉,其后上端有肝静
8、脉汇入,该处称为第二肝门。22.纵隔间隙:气管杈以下,前一左心房,后一左脊柱,右一右肺,左一胸主动脉。内容食管,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和淋巴结。问答题 1 头部横断面解剖学的常用基线 答:a 下眶耳线:为眶下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B 眶耳线或眦耳线与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C 上眶耳线:为眶上缘中点到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2 脑叶及脑的主要沟回在断面上识别(中央沟)答:a 多连续,不中断 b 较深,起自断面外缘约中份处向后延伸,有中央后沟或中央前沟,后沟伴行 c 中央前回较后回宽而厚,后方的中央后回窄而薄 d 先辨认中央旁小叶(中央旁沟,扣带沟为缘支)再辨认中央沟 e 据大脑白质,髓型来辨认,在
9、CT 图像上正常脑沟宽度不超过 5mm 3 基底核的毗邻关系 答: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中,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尾状核的头在侧脑室前顶枕沟外侧沟据此将大脑半球分为五个叶即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岛盖由额盖顶盖颞盖构成基底核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联合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穹窿连合等内囊分为前肢后肢膝三部侧脑室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四部颈内动眶耳线眦耳线下眶耳线主动脉弓的分支有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头臂干肺尖高出锁骨内侧上方右肺上叶有个肺裂断即尖段后段前段右肺动脉进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奇静脉弓下方进入右肺肝的膈面有镰状韧带着将肝分为左右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汇合而成胰位于第腰椎水平分为头颈体
10、尾四部分腹膜后间隙包括肾前间隙肾周间隙肾后间隙三个间隙肝门静脉左支较细长与脐静脉肝圆韧带相连并以静脉韧带连下腔静脉名词解释第五脑室即透明隔间腔是位于角外侧,其尾沿侧脑室下角顶壁向前终于杏仁体,豆状核位于岛叶深部,背侧丘脑的外侧,外邻外囊,内接内囊前段腹侧连前穿质,屏状核位于外囊外侧,最外囊内侧,杏仁体位于颞叶背侧部,侧脑室下角尖端前方,其表面有海马旁回钩的皮质覆盖。4 内、外囊及最外囊在三维断面上的位置 答: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而外囊位于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屏状核与岛叶皮质间的髓质为最外囊。横断面上从内到外:内囊、苍白球、壳、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叶、岛盖。5 松果体在横断
11、面上的显示及其毗邻关系 答:在眦耳线上 4045mm 为最佳显示横断面位于四叠体池或大脑大静脉池内,前方为第三脑室,后方为小脑蚓,后外侧为侧脑室三角区,前外侧丘脑。第三脑室后方为小脑蚓,后外侧为侧脑室三角区,前外侧为丘脑。形态:在横断面上有圆形,椭圆形和窄条形三种,前两者长均大于宽径,而窄条形的长是宽径的 2.5 倍以上 6 鞍区的所属结构及鞍底的分型 答:鞍区的所属结构:碟鞍 鞍底 鞍膈 垂体 海绵窦。鞍底的分型:平直型 下凹型 上凸型。境界:前界为前床突与交叉前沟的前缘,后界为后床突与鞍背,两侧界为颈外动脉弓沟 7 垂体在断面上的显示及其毗邻关系 答:垂体位于垂体窝内,借垂体柄,经膈孔与第
12、三脑室的灰结节连接,垂体的上方隔着鞍膈与视神经,视交叉相邻,下面隔鞍底与蝶窦相邻,两侧与海绵窦相邻。形状:一般为椭圆形或圆形,其上缘多为下陷或平直型,前者的出现率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下缘为近半圆形,与鞍底的形状一致。大小:为 9.9mmX13.9mmX5.5mm 高度:一般为女性男性 男性垂体高度6.5mm 为可疑,.7mm 为异常。女性按垂体高度+(年龄 1/20)公式计算9mm为可疑,超过 10mm 为异常,其高度与月经周期的卵巢功能状态有关 8 海绵窦在冠状层面上的形态,位置及其穿行结构和影像学意义 答:位置:位于碟鞍两侧,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向前达眶上裂的内侧部,向后至颞骨岩部
13、的尖端,两侧的海绵窦经鞍膈的前后海绵间隙相连通。毗邻:上壁额叶 下壁蝶窦 内侧壁垂体碟鞍 外侧壁颞叶 穿行结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上额神经,展神经及颈内动脉 影像学意义:异常征 CT 像:a 大小不对称 b 形状不对称 c 局限性异常密集区 9 脑室系统的组成及各腔室的位置及其在横断面上的表现 答: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以及连通脑室的室间孔和中脑水管,有时还可见第五脑室和第六脑室。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形状不规则,前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第三脑室:两侧背侧丘脑,下丘脑间的狭窄腔隙,向前上借室间孔通侧脑室,向后下借中脑水管通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位于脑桥,延髓与下
14、脑之间,形似帐篷 第五脑室:位于两侧透明膈之间的间隙 第六脑室:位于穹窿连合与胼胝体间的一个水平裂隙。不恒定,位于胼胝体后半部 10.池的位置及池内结构 答:小脑延髓池:亦称枕大池,为脑池中最大者,位于颅后窝后下部,小脑和延髓之间,被小脑镰分为左右两部,向前通第四脑室,向下通脊髓的蛛网膜下隙 桥池:临床也称桥前池,位于脑桥腹侧面和枕骨斜坡之间,扁而宽阔,其内有基底动脉,此池向上通脚间池,向后通小脑延髓池 脑桥小脑三角池:其前外侧界为颞叶岩部内侧面,后界为小脑中脚和小脑半球,内侧界顶枕沟外侧沟据此将大脑半球分为五个叶即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岛盖由额盖顶盖颞盖构成基底核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联合纤维
15、包括胼胝体前连合穹窿连合等内囊分为前肢后肢膝三部侧脑室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四部颈内动眶耳线眦耳线下眶耳线主动脉弓的分支有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头臂干肺尖高出锁骨内侧上方右肺上叶有个肺裂断即尖段后段前段右肺动脉进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奇静脉弓下方进入右肺肝的膈面有镰状韧带着将肝分为左右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汇合而成胰位于第腰椎水平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腹膜后间隙包括肾前间隙肾周间隙肾后间隙三个间隙肝门静脉左支较细长与脐静脉肝圆韧带相连并以静脉韧带连下腔静脉名词解释第五脑室即透明隔间腔是位于为脑桥基底部下部和延髓上外侧部,池内有面神经,前庭窝神经和迷路动脉 中间池:又称基底池,位于两中脑大脑脚之间的
16、脚间窝处,池内有动眼神经和大脑动脉环后部 d 环池:包绕中脑大脑脚的外侧面 四叠体池:位于大脑四叠体背面与小脑上吲前缘之间 f 交叉池:位于视交叉上方,终板的前方 鞍上池:鞍上池是影像名词,由解剖学中的交叉池 脚尖池和桥池前部构成,该前界为额叶直回,后界为脚间窝或脑桥基底部,两侧界为海马旁回沟,池内有视交叉,垂体柄,乳头体,大脑动脉和鞍背等,由于体位和扫描基线不同,在 CT 片上此池可呈五角形,六角形或四角形 大脑大静脉池:位于胼胝体压部后下方,松果体的后方,池内前部常见钙化的松果体,池内后部常见强化的大脑大静脉 间位帆池:亦称第三脑室脉络组织池或第三脑室上池,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穹窿体,穹
17、窿连合的下方,呈尖向前的三角区,两侧界为穹窿的内侧缘,后界为胼胝体的压部,此池向后下经胼胝体压部下方通大脑大静脉池,池内含有大脑内静脉 大脑外侧窝池(侧裂池)为额叶 顶叶 颞叶与岛叶之间大脑外侧沟处的蛛网膜下池,内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并有大脑中浅静脉,此池在青年人可以不明显,老年人常较清晰,脑萎缩者明显曾宽 小脑上池:位于小脑幕下方与小脑上面之间的蛛网膜下池,形态宽扁,矢状断层显示较清。小脑谷:又称小脑溪,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的蛛网膜下池部分,其前部经第四脑室后正中孔通第四脑室,后连枕大池。11.颈内动脉的分段、分支及分布 答:分为颈段、岩段、海绵窦段、前床突上段,主要分支为大脑前动脉、大
18、脑中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和眼动脉,营养脑和视器,总体来说,颈内动脉主要分布大脑半球前三分之二。12.椎动脉的行径及分支 答:椎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的第一段,上行穿经第 61 颈椎横突孔,向后越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后前穿硬脊膜,经枕骨大孔入颅,在蛛网膜下隙由延髓两侧斜向内上,至延髓脑桥沟平面,两侧汇合成基底动脉。小脑下后动脉是其主要分支。13.胸骨角平面有何标志性意义 答:1.是上下纵隔的分界平面,2.后方平对第 4 胸椎体下缘,3.该平面正好通过主动脉肺动脉窗,平对主动脉弓的起段和止端,4.气管杈在此平面出现,5.奇静脉弓在此平面以上跨越右肺根上方,向前汇入上腔静脉,6.食管于此平
19、面以下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形成食管第二狭窄,7.胸导管于此平面下方由脊柱右侧转向左侧上行,8 胸骨角两侧与第二胸肋关节相接,为计数肋的标志,9.肺动脉的分叉处位于此平面以下 14.分别写出上纵隔 后纵隔内的 6个结构的名称 答:上纵隔:胸腺 左右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主动脉弓 膈神经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心包膈动脉 迷走神经 下纵隔:气管和支气管 食管 迷走神经 胸主动脉 胸导管 奇静脉和半奇静脉 交感干及其分支 15.试述左右肺的分叶:答:左肺:上叶【尖后段(SI+II)前段(III)上舌段(SIV)下舌段(SV)】下叶【上段(SVI)内前底段(SVII+SVIII)外侧底段(SIX)后底段
20、(SX)】右肺:上叶【尖段(SI)后段(SII)前段(SIII)】中叶【外侧段(SIV)内侧段(SV)】顶枕沟外侧沟据此将大脑半球分为五个叶即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岛盖由额盖顶盖颞盖构成基底核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联合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穹窿连合等内囊分为前肢后肢膝三部侧脑室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四部颈内动眶耳线眦耳线下眶耳线主动脉弓的分支有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头臂干肺尖高出锁骨内侧上方右肺上叶有个肺裂断即尖段后段前段右肺动脉进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奇静脉弓下方进入右肺肝的膈面有镰状韧带着将肝分为左右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汇合而成胰位于第腰椎水平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腹膜后间隙包括肾前间隙肾周间隙
21、肾后间隙三个间隙肝门静脉左支较细长与脐静脉肝圆韧带相连并以静脉韧带连下腔静脉名词解释第五脑室即透明隔间腔是位于下叶【上段(SVI)内侧底段(SVII)外侧底段(SIX)前底段(SVIII)后底段(SX)、16.左横断面上如何确定肝的正中裂和左叶间裂 答:正中裂:上部;肝中间静脉长轴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 下部:胆囊窝中份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 左叶间裂:上部:肝膈面镰状韧带附着缘左侧约 1cm 处或左叶间静脉长轴经下腔静脉与前壁的连线。中部:肝门静脉左支状部的长轴。下部:肝圆韧带裂 17.左肾周间隙积液可蔓延延至何处?为什么?答:A 前:肾前间隙 B 后:肾后间隙 C 内侧:对侧肾周间隙 D
22、上方:食管胃的裸区 E下方:小骨盆腹膜外隙,沿生殖血管在腰大肌前面至腹股沟深面,腹前外侧壁 18.试述库氏肝段划分法:答:1954 年 codinalld 根据肝门静脉鞘系的分布规律和肝静脉的走行,将肝分为左右半肝及其 5 个叶,8 个段,目前国际上多采用 codinalld 根据肝段划分法,并依据顺时针方向,将肝分为 I 至 VIII 肝【左半肝尾状叶(I 段)左外叶外上段(III 段)左内叶(IV)右半肝【右前叶前下段(V 段)前上段(VIII)右后叶后下段(VI 段)后上段(VIII 段)顶枕沟外侧沟据此将大脑半球分为五个叶即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岛盖由额盖顶盖颞盖构成基底核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联合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穹窿连合等内囊分为前肢后肢膝三部侧脑室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四部颈内动眶耳线眦耳线下眶耳线主动脉弓的分支有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头臂干肺尖高出锁骨内侧上方右肺上叶有个肺裂断即尖段后段前段右肺动脉进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奇静脉弓下方进入右肺肝的膈面有镰状韧带着将肝分为左右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汇合而成胰位于第腰椎水平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腹膜后间隙包括肾前间隙肾周间隙肾后间隙三个间隙肝门静脉左支较细长与脐静脉肝圆韧带相连并以静脉韧带连下腔静脉名词解释第五脑室即透明隔间腔是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