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复习-浮力的探究实验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复习-浮力的探究实验题(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题复习-浮力的探究实验题1.(2022春 湖北黄冈八年级统考期中)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为了减小误差,同学们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优化,正 确 的 操 作 顺 序 是;(2)优化实验方案后,他们进行了实验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待测物体重(G/N)空 桶 重(G丽)弹簧测力计读数(F/N)液体与桶总重(G&/N)1.10.20.680.58待测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N;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排开液体所受重力要比浮力略小。从 b 步骤分析可能的原因是A.注入出水杯中的液体略低于与水口B.将物体快速浸没到液体中C.物体没有完全浸没D.取出物体
2、时带走了部分液体2.(2020春黑龙江绥化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a(1)铁块从位置t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 明 铁 块 受 到 浮 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选填A、B”、C”或D”)是正确的;(2)从位置一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3、可以验证猜想(选填“A”、B”、C”或“D)是错误的;(3)分析比较实验与,可以验证猜想(选填A”、B”、C”或“D)是错误的;(4)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o3.(2020春 广东韶关八年级统考期中)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A B C D E(1)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N;(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是 N;(3)分析ABC三图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4)分析ADE三图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5)分析_ _ _ _ _三图的实验数据可知:物
4、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6)通过本次实验,可以算出酒精的密度是 kg/m4.(2022秋北京房山九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 7 月 11日是我国第十七个航海日,是六百多年前郑和出海的日子,如图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小浩同学看到邮票中的木质福船远航在大海中,他想到现在的轮船是用钢铁制造的,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为什么钢铁的轮船也能漂浮在水面上呢?小浩利用橡皮泥进行了下列实验:(1)将量筒、溢水杯和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使溢水杯中的水与溢水口相平,如图甲所示。(2)将橡皮泥轻轻放入溢水杯的水中,静止后,把溢到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3
5、)将橡皮泥捏成船形,放入重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漂浮在水面上,把溢到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由上述实验可知,当橡皮泥做成船形时,虽然重力没有改变,但 是 橡 皮 泥 排 开 水 的 体 积 会(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增大了浮力实现漂浮。小浩根据所测数据计算橡皮泥的密度,首先得到橡皮泥的体积为c m3,接着根据漂浮时尸浮 G物,则橡皮泥的质量为 g,橡皮泥的密度为5.(2 0 2 2春 重庆九年级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为了测量液体的密度,小郑和小贾采用了不同方法。(1)小郑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 游 码 放 在 标
6、尺,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 将 平 衡 螺 母 向 (选填“左”或“右”)调;(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 7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3)根据实验测得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 g,液体的密度为 k g/n?,小郑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液体密度会(选填“偏大”、“偏小”)。为了使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小郑可以把实验(2)中的实验步骤的顺序更改为(填实验序号);(4)小贾利用简易密度计来测量另外一种液体密度;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
7、在液体中竖直漂浮;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丙 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放到该液体中的情景如图丙(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小 且“大于岳从图像可知该液体密度 水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用夕站0次分别表示该液体和水的密度,那么液体密度可表示为P布 O (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6.(2 0 2 2 春 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末)某物理社团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比较图中有关数据可知:(1)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并增大所处深度时,浮力将(选填“变小”、“不变”或 变大”);(2)图甲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3)比较图甲中三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4)比
8、较图甲中三图,可得出结论:;(5如图乙所示,是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演示“浮力消失”实验,实验过程中,浸没水中的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出水面,由 此 说 明 浮 力 的 产 生 与 重 力 (选填“有关”或“无关”)。7.(2 0 2 2 春江苏苏州八年级校考期末)小明在一根木棒的一端绕一些铜丝制成简易的密度计,将它分别放入两个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的烧杯中,液体没有溢出,如图所示,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尸八尸2,液体密度分别为和P 2,则可以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F;尸 2,P!_ _ _ _ _ _ _ _ _ _/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 4m
9、 2,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P 2,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m,m2,pi_ p2(选填8.(2 0 2 2 春 浙江绍兴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图。(1)操作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丁可得出结论是:当液体密度相同时,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09.(2 0 2 1春福建龙
10、岩八年级统考期中)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弹簧测力计,C为金属块,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自制溢水杯,F是可升降平台。甲 乙(1)先将金属块挂在测力计A下,读出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重力是 N,然后将溢水杯放在可升降平台上,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并将两支弹簧测力计及薄塑料袋按图乙方式组装好。(2)小明逐渐调高平台F,使金属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 示 数 逐 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时观察到D中水的体积越来越多,这表明浮力大小与 有关(3)实验时,金属块在浸入
11、水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A示 数 的 变 化 量 为 弹 簧 测 力 计B示数的变化量为死,若两者间存在_ 关系,则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是成立的。(4)金属块浸没(未碰底)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1.2 N,则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N,金属块排入D中水重为 N;若此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3.0 N,则小明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不当操作是(写出一种可能)。1 0.(2 0 2 2春广东清远 八年级校考期末)小明利用图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把同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水.4N4山甲(1)四种情况中,(选填“甲”“乙”“丙”或“丁”)图中金属块所受到
12、的浮力最小;(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是否有关;(3)做 和 两次实验(选填“甲”“乙”“丙”或“丁”),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4)图戊中能正确反映浮力厂和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关 系 的 图 像 是 (选填“”于”。或笫”);(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5)小明想继续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又找来薄铁片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明
13、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这 个 结 论 是 (选填“正确”或 错误”)的,因为。1 1.(2 0 2 2秋江西南昌八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某校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两次实验:如图1所示:图1图2(1)比较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2)比较图 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如图2所示,用木块、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和小桶进行实验:(3)木块受到的浮力产浮=N;(4)木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擀=N;(5)比较数据可知:浮 在 水 上 的 木 块 受 到 的 浮 力 大 小 (大于/等于/小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1 2.(2 0 2 2春.四川资阳.八年级
14、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2)某同学测得金属块A的高度为2 0 c m,则丙图中,A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 a;(3)分析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分析丙、丁两图实验数据可得:浮力大小 跟 物 体 浸 没 在 水 中 的 深 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 两图可知,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4)由图中数据可算出金属块A的密度是 kg/m3,盐水的密度是 kg/m3;(5)在测完密度后,小明把A竖直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 0 c m 2 且足够高的柱形容器
15、(质量不计)底部,并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向容器内缓慢倒入水,A始终直立,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2 :3时,水槽内水的体积为 c n?。1 3.(2 0 2 2 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物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物块的重力,其中物块的重力大小为 N:(2)把物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物 块 排 开 水 所 受 的 重 力 可 由(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4
16、)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C.用原来的方案将物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1 4.(2 0 2 2 春宁夏吴忠 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甲 乙 丙 丁(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乙、甲、丁、丙(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甲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和 两个步骤测出;(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 在 液 体 中
17、 的 物 体 所 受 浮 力 的 大 小 等 于;(4)以 下 情 况 会 影 响 结 论 的 是;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5)由图中数据可知石块的体积为 c m3,将图乙中的水换成酒精,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N o=l x l O3k g/m3,0 酒折0.8 x 1(k g/m ,g 取 10N/k g)。15.(2022春 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的实验,步骤如下:水 水 水盐水A(1)比较步骤 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比较步骤可知,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 无关;
18、(3)比较步骤 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5)物体的密度是 k g/m3参考答案:1.adbc 0.42 A2.变大 CAB 控制变量法3.4 1 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ACD 0.8x1034.增大 20=30 1.55.零 刻 度 线 左 45 1.125x10 偏 大 (。)大于经乜6.不变 0.4 液体密度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有关7.=8.2 物 体 排 开 液 体 的 体 积 丙、戊 寻 找 普 遍 规 律9.4.6 变 小 排 开 液 体 的 重 力 相 等 3.4 3.4 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10.甲 液 体 密 度 乙 丙 C 小 于 错 误 没 有 控 制 物 体 浸 在 液 体 中 的 体 积相同11.物 体 排 开 液 体 的 体 积 丙、丁 1.2 1.2 等于12.2 2xl03 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 丁、戊 2.4x103 I.2X103 36013.3.8 1.4 A、D 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A14.B 1.5 丁 丙 排 开 液 体 所 受 重 力 大 小 A 150 1.215.深度 1.2N 4xl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