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621814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爱莲说教学目标1 .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2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重难点1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2 .理解文章的主旨。课前准备1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 .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 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 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 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 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

2、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二、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发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 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 书堂”,世称“濂溪先生”。与李宽、韩愈、张秋、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 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爱莲说选自周 敦颐集。三、写作背景周敦颐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 行政长官时,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 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荷花颔首,阵阵馨香 扑面。他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爱莲说。

3、四、文学常识说“说”的文体特点。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 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五、朗读课文,理解大意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2 .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 律。3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4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5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六、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汉字注音。淤泥(y D )濯(zhu 6)涟(I i a n )亵玩(xi e )噫(丫1)鲜(x i a n )2 .古

4、今异义(1)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栽种。) (2)宜乎众矣(古义:应当;今义:合适。) 3 .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枝,名词用作动词,旁生 枝茎O)(2)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闻。)4 . 一司多义(1)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远:香远益清(动词,远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距离长。)5 .文言句式(1)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者也”表判断。)(2)省略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了介词“于”)七、精读课文,把握文章1 .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

5、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 .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明确: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 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 香;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3 .作者称“莲”是花中的君子,莲的特点与君子的哪些特点相似?明确:莲莲本身品质君子品质出淤泥而不染高洁不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质朴不孤高自许中通外直正直通达正直不蔓不枝正直不趋炎附势香远益清芳香美名远扬亭亭净植清高品行高洁可

6、远观而不可亵玩清高自尊令人敬重4 .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 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明确: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陶渊明独爱)、牡丹(世人甚爱)。5 . “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明确:菊:迎寒斗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牡丹:花色艳丽,雍容 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用牡丹反衬莲,以菊花正衬,突出莲的高贵品质。 6.作者把“莲”比作君子,而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 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呢?明确:菊隐逸者厝;牡丹富贵者厌。八、合作探究1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

7、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 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明确: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作者以菊 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 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 富贵的人很多。总结: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 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2 .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明确: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作者赞同陶渊明倚 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 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

8、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3 .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 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明确: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 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 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 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 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4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不同? 明确: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

9、,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 的环境很不好,但可以不同流合污,保持高尚人格。5 .某市在确实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 让你选择其中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明确: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位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 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二:赞成梅花,“梅花杳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 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三: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 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九、本文主旨本文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

10、 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 不移,永远保持清白。十、文本特色1.托物言志文章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骨,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 反映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2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作者在文中着意写莲花,但他不是静止孤立地描写,而是通过对比、衬托, 烘云托月般展现莲花高洁傲岸的品格。如文章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作陪衬,突出“予独爱莲”,表现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结尾把菊花的隐逸、 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起到了突出中 心的作用。课后作业名句名篇默写:1 .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 爱,宜乎众矣。3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6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7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