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丰台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5610669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北京丰台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年北京丰台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北京丰台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北京丰台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年北京丰台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1分)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CO2BO2CNaClDNaOH2(1分)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O4BAl2O3CNO2DP2O53(1分)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油污净(1213)B西瓜汁(56)C洁厕灵(12)D橘子汁(34)4(1分)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BFeCZnDAl5(1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稀释B取药C称量D过滤6(1分)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ACl2B2Cl2C2ClD2Cl7(1分)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

2、eBCO2CFe2O3DNaCl8(1分)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2中得到H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9(1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10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1011题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序号固体种类NaClNaClNaNO3NaNO3NaNO3固体的质量/g306030609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所得溶液属于饱

3、和溶液的是()ABCD11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1011题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序号固体种类NaClNaClNaNO3NaNO3NaNO3固体的质量/g306030609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质质量分数:=D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12(1分)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二、非选择

4、题(每空1分,共33分)13(2分)补齐连线。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A 物质用途B 物质主要成分14(2分)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如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 。15(2分)H2O2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4% H2O2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 。16(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

5、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由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如图2。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原文作者郑秀珍、邰凯平等,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

6、下列问题。(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Bi2Te3由 种元素组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17(2分)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焦炭、空气等,转化过程如图:(1)中,反应为CO2+C 2CO,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2)中,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18(3分)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3)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4)。主要流程如下:已知:BaSO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2)可溶于水。(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 。(2)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 。(3)反应釜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 (填序号)。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20(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 。21(2分)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CO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 。22(3分)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设计B、D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23(3分)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24(5分)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查阅资料】氧

9、化铜(CuO)为黑色固体。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进行实验】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序号1112装置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序号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211:9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少量黑色物质221:10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231:11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241:12无黑色物质251:13混有较多黑色物质【解释与结论】(1

10、)配平化学方程式:C+ CuO Cu+ CO2。(2)实验12中,证明产生了CO2的现象是 。(3)实验1的目的是 。(4)实验2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 。化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1分)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CO2BO2CNaClDNaOH【分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溶液显

11、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紫色石蕊溶液遇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1分)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O4BAl2O3CNO2DP2O5【分析】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进行解答分析。【解答】解:A、H、S、O均为非金属元素,错误;B、铝为金属元素,正确;C、N、O均为非金属元素,错误;D、均为非金属元素,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题目难

12、度不大,关键是要熟记常见元素的符号,要注意汉字中是否含有钅字旁。3(1分)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油污净(1213)B西瓜汁(56)C洁厕灵(12)D橘子汁(34)【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油污净的pH为1213,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B、西瓜汁的pH为5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洁厕灵的pH为12,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橘子汁的pH为3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

13、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1分)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BFeCZnDAl【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Ag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选项正确。B、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5(1分)下

14、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稀释B取药C称量D过滤【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15、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1分)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ACl2B2Cl2C2ClD2Cl【分析】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l2可表示1个氯分子,故选项错误。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l2可表示2个氯分子,故选项正确。C、2Cl可表示2个氯

16、原子,故选项错误。D、2Cl可表示2个氯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与含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1分)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正确。C、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

17、、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1分)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2中得到H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分析】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的相关知识解决。【解答】解:A、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小是氧气,故此选项错误;B、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小是氧气,试管1中的气体体积大是氢气,氢气和氧气两者的体积比是2:1,故此选项错误;C、水是纯净物不可能由两种气体组成,故此选项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可用带火星的

18、木条检验生成的O2,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悉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熟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的内涵。9(1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但不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故

19、选项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完全反应后,消耗装置内的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但不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故选项错误。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故选项正确。D、水槽中液面下降,不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1011题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序号固体种类NaClNaClNaNO3NaNO3NaNO3固

20、体的质量/g306030609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和NaNO3的质量分别是36g和88g,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和NaNO3的质量分别是36g和88g,加入溶质的质量大于或等于36g和88g,能形成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解度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

21、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1011题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序号固体种类NaClNaClNaNO3NaNO3NaNO3固体的质量/g306030609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质质量分数:=D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固体是否能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后根据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解答】解: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所以能完全溶解,且为不饱和溶液;而中只能溶解36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

22、中只能溶解88g硝酸钠形成饱和溶液。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0g,中溶质的质量为36g,故正确;B溶液的质量为:36g+100g=136g;溶液的质量为:60g+100g=160g,故正确;C溶液和均是在100g水中溶解了30g溶质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D溶液是在100g水中溶解了88g硝酸钠,所以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8:100=22:25,故错误。故选:D。【点评】解题时要根据溶解度做出判断,哪种溶液中的溶质能完全溶解,哪一个有剩余,然后再根据选项要求解答。12(1分)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氮、

23、氢原子个数比为1: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解答】解: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A、通过观察题中的图,甲是氨气,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说法正确;B、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乙是氧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故说法正确;C、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故说法正确;D、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24、5O24NO+6H2O,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关键是能够根据小球代表的原子结构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根据相关的问题分析即可。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3分)13(2分)补齐连线。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A 物质用途B 物质主要成分【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可冷藏食品;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用于补钙剂;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氯化钠俗称食盐;氧化钙俗称生石灰。答案:【点评】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5、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2分)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如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水或水蒸气。(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水变为水蒸气时无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水或水蒸气;(2)微观角度讲,水变为水蒸气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造成的,而水分子的体积不变;答案:(1)水或水蒸气;(2)分子之间的间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微粒的性质可以正确解答。15(2分)H2O2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4% H2O2

26、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在常温下,当pH在812之间时,随着pH的增大,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在pH为1011中间时,溶氧量达到最大值。【分析】(1)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图,进行分解答。【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由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图,在常温下,当pH在812之间时,随着pH的

27、增大,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在pH为1011中间时,溶氧量达到最大值。故答案为:(1)2H2O22H2O+O2;(2)在常温下,当pH在812之间时,随着pH的增大,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在pH为1011中间时,溶氧量达到最大值。【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由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

28、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如图2。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原文作者郑秀珍、邰凯平等,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石油、煤炭。(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

29、氧化物的是CO;该过程属于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Bi2Te3由2种元素组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填序号)。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解答;(3)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解答;(4)A根据能源结构的变化解答;B根据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解答C根据石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解答;D根据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解答。【解答】解:(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石油、煤炭

30、;(2)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O;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Bi2Te3由2种元素组成。(4)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故正确;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故正确;C石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错误;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故正确;答案:(1)石油、煤炭;(2)CO;化学;(3)2;(4)ABD【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能读懂题意,从原题情景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7(2分)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

31、矿(主要成分是Fe2O3)、焦炭、空气等,转化过程如图:(1)中,反应为CO2+C 2CO,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碳元素。(2)中,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分析】(1)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2)中,CO与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反应为CO2+C 2CO,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4价、0、+2价,故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碳元素。(2)中,CO与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

32、答案为:(1)碳元素;(2)Fe2O3+3CO2Fe+3C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炼铁的原理、化合价的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3分)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3)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4)。主要流程如下:已知:BaSO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2)可溶于水。(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2)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二氧化碳。(3)反应釜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分析】(1)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33、(2)根据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3)根据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进行分析。【解答】解:(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2)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二氧化碳;(3)反应釜2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故答案为:(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2)二氧化碳;(3)BaCl2+H2SO4=BaSO4+2HCl。【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

34、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9(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蜡烛熔化或火柴燃烧。(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AC(填序号)。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分析】(1)铜具有导热性,可使火柴燃烧,蜡烛熔化;(2)化学性质是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解答】解:(1)铜具有导热性,可使火柴燃烧,蜡烛熔化;故填:蜡烛熔化或火柴燃烧;(2)化学性质是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酒精、火柴燃烧说明酒精火柴具有可燃性;故填:AC。【点评】本

35、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20(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解答;(2)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解答】解:(1)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木炭遇O2燃烧时,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

36、反应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完成此类题目时,要熟知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21(2分)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CO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分析】(1)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37、(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3分)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设计B、D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A(填序号)。【分析】(1)

38、根据B、D的其它条件相同,水的温度不同,进行分析解答。(2)验证可燃物需要O2,应控制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验证燃烧的条件,可设计对比试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B、D的其它条件相同,水的温度不同,B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设计B、D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2)验证可燃物需要O2,应控制其它条件相同,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3)验证燃烧的条件,可设计对比试验,AD中,BC、CD对比可得出燃烧的条件,可不做的实验是A。故答案为:(1)探究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2)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3)A。【

39、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3分)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BD(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分析】根据酸的通性进行解答。【解答】解:(1)活泼金属和碳酸氢盐会与酸反应分别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故填BD;(2)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铜的金属活动性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

40、,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点评】掌握酸的通性是解题关键。24(5分)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查阅资料】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进行实验】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序号1112装置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序号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21

41、1:9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少量黑色物质221:10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231:11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241:12无黑色物质251:13混有较多黑色物质【解释与结论】(1)配平化学方程式:C+2CuO 2Cu+1CO2。(2)实验12中,证明产生了CO2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与木炭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4)实验2的结论是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反思与评价】(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

42、O,所需试剂是稀硫酸。【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使溶液变蓝,据此解答。【解答】解:(1)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故填2;2;1。(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证明生成了CO2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实验1中实验11混合物的受热面积大于实验12中混合物的受热面积,故是探究氧化铜与木炭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故填:探究氧化铜与木炭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4)实验2提供的数据以及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故填: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是因为当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故填: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额硫酸铜反应,故所需试剂是稀硫酸,故填:稀硫酸。【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实验条件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