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 A.苛求k 吝惜ln 诬陷w 反应ku B.装潢hung 揩净ji 怅然chng 谦卑bi C.摄取sh 反刍ch 发酵jio 砥砺l D.豁免hu 标签qin 谦逊xn 舆论y 2.以下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改正。(4分) 不正之风 想方设法 叹为观止 无所顾记( ) 融为一体 接然不同 乐此不疲 永保青春( ) 3、在以下文句的空缺出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2)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体验与的思想、感情发生 时,就可能 其对生活的思索和分析。 A
2、 碰撞 诱发 B 碰撞 导致 C 冲突 导致 D 冲突 诱发 4、对以下句子中修辞方法推断有错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 (夸大) (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 (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 (比方) (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5、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任凭,(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松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很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刚出力摇船如同赛龙船似的那股劲
3、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6、同义词可从:A.范围大小B.语义轻重C.感情颜色D.语体颜色等方面进展辨析,指出以下四组词应从哪方面辨析。 鼓舞 煽动 怂恿 ( ) 词儿 词语 词汇 () 土豆 山药蛋 马铃薯 ( ) 功绩 功绩 功勋 () 7、给“耑”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形声字,填在句中的横线上,每空填一个。 李大嫂( )( )担心地望着床上发烧的儿子。窗外(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水流( )急的大河失去了往日的威严。李大嫂( )着粗气闯进屋内,( )起茶杯,喝了几口水,把钱包( )在怀里,抱起儿子,一脚( )开门,就又冲进大雪中。 8、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市场上,两个
4、商贩竞相叫卖,招揽生意。买萝卜的叫卖道:“快来买,梨样甜!”卖梨的也叫卖道:“不买白不买,萝卜样的价!”人们听了都捧腹大笑。 (1)卖梨小贩的话的意思是: (2)卖萝卜小贩的话的意思是: 二、阅读理解 (一) 手比头高 常记得父亲发脾气的样子:眼睛直直地瞪着你,高声数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他甚至会粗鲁地攥紧老拳,连眉毛都竖起来,样子可怕极了。 记得刚参与工作的那些日子,面对盛怒的父亲,我难过又懊丧。我默不作声,心里却在说:不要再像管小孩一样管我! 那时对生活、对工作都有很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我厌烦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父亲赐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之类的评价嗤之以鼻。我迫
5、不及待地告知家人,我拥有很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情愿听我演讲。我眉飞色舞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有用性很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胜利。”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固然啦!”我忘情地等着父亲更热闹的赞扬。 可是我想错了,我抬头观察坐在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他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把筷子放到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自言自语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 “你以为你很对?”父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对个屁!” 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洁,这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
6、够了!” “闭嘴!”父亲的手好像有些抖动,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 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特别可笑。家人都不知怎么回事,只有母亲附和着也叫我把手举起来。我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 父亲在身后高喊:“给我回来!” 可我没听,我想以出走迫使他明白自己是过分了。 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握着我的胳膊,用劲让我转身。我观察父亲已鬓发花白,生气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从对zh( )中软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 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峻地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莫非想做那样的
7、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在他的眼中我看到有泪光闪动。 “手比头高!”父亲的这一席话犹如拂过平岗的疾风,一下子启开了我的心智。我最终悟出自己的急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感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迫却肤浅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会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几年过去了,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那句话始终在心头:_。 7.依据拼音写出汉字:对zh_ 8.第段中加点词“嗤之以鼻”,还可用另一个成语或短语替代请写出:_。 9.(1)第段文字中运用了_修辞手法。 (2)父亲说儿子“你对个屁!”而儿子则认为父亲“粗鲁”、“简洁”、“不理解人。父子俩会产生如此大分歧的缘
8、由在于: . 10.在文章最终一段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句子,反映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11.请写出题目“手比头高”的含意: . (2)文中父亲屡次让“我”“把手举起来!”的用意是: 。 二、阅读理解(分)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_,_。”20分 10、 按课文内容填写文
9、中空白处:“_,_。2” 1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10 、沿溯阻绝: 、不以疾也: 、属引凄异: 、夏水襄陵: 、清荣峻茂: 、虽乘奔御风: 12、翻译以下句子4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 一 碗 馄 饨(12分)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仆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气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答复。“没关系,
10、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谢,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谢!”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仆人说,“我们不熟悉,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情愿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安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谢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谢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忙吃完了馄饨,开头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四周时,一下就看到疲乏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马上露出
11、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头掉了下来! 。 15、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象),描写出小姑娘的心理活动。(3分) 16、两段划横线处都写到小姑娘掉眼泪,这两次掉眼泪的缘由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17、文中有三个人物:妈妈、老婆婆和我,请问你最喜爱哪一个人物,为什么?(3分) 18、段是文章结尾段,请你依据上面故事续写一段抒情性或谈论性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3分) (三) 儿童不宜过顺境 古人云:“儿童不家过顺境”;今人说:“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这都是说,只有让孩
12、子从小受点苦,过点逆境,在风风雨雨中磨练自己,增长才能,长大后才能适应社会生活,有所作为。因此,球王贝利把自己从小生活在贫民窟里,说成是一种“幸运”;世界闻名作家海明威认为,不开心的(童年),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 让孩子从小吃点苦,这话说起来简单,有些人却难以做到,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有不少做父母的,宁肯自己多吃苦多受累,到处做“(爱)的奉献”,也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活,吃半点苦,对孩子有求必应,竭力使孩子生活在安乐窝里,生活在顺境之中,细想想,这样的父母心,诚然“可怜”,却不行取,由于它不利于孩子的安康成长。 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苦痛;但是
13、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宏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消灭。”这话说得真好。自古以来,但凡日后有长进孩子,大多从小吃过苦。现在有些孩子,由于父母的”溺爱,小小年纪就大手大脚,花钱似流水,只知道吃喝玩乐;唯我独尊,骄娇二气十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岂能有长进? 我们每个做父母的,要想使自己的孩子以后成为社会上的栋梁,就应当牢记“育儿不费难,常带三分饥与寒”这句民谚,就应当有意为孩子制造点“逆境”,让他们吃点苦,在艰难的生活中熬炼自己,提高自己。父母这样做,才是真正爱孩子。 本文提出的论点是: 答: 举贝利、海明威胜利的例子作用是: 答: 民谚“育儿不费难,常带三分饥与寒”是什么意思?
14、 答: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述的“爱”与“溺爱”。 答: 如何理解“但凡日后有长进的孩子,大多从小吃过苦”的含义? 答: 贝利、海明威的“贫民窟”或“不开心的童年”过去了,今日,还要人为制造“不开心”吗? 答: (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8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据学者们讨论,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相当清亮。随着她儿女的增多,四周的森林面积一每天削减,水土流失日益严峻,最终使她由绿变黄了。河底泥沙越来越厚,河面渐渐上升,有些地方,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
15、悬河”。也许是母亲河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那么,目前的状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却也成了四周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及生活污水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峻,河水不进展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很多农夫就
16、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并非不受其害,由于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峻。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又怎能保证身体安康呢? 1.阅读第1自然段,概括说明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直接缘由和根本缘由。(2分) 答: 2.第2自然段中说到黄河“新的问题”是指 ,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 。(2分) 3.文中划线局部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 4.从全文看,黄河问题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严峻危害?(2分) 答: 三、作文(40分) 20、在生活中,人人都在希望着。(小学)时希望上中学,中学时希望上大学,大学时希望在你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曾有过怎样的希望呢?在你对将来的畅想中,你又有哪些希望呢?请以希望为题这一篇文章。 留意: 这个题目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可回忆,可畅想等;详细的写法和角度也可以多种多样。可记叙,可抒情,可谈论等;但内容要详细,不行空泛;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