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一《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一《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导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前 先学案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古典诗歌(1)第16课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导学案编写:邓曼丽 审核:钱少武【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理解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3、鉴赏并运用本诗的写作特色。【学法指导】1、诵读感悟法2、问题探讨法3、研究性学习法【课文助读】1、文体知识1)汉乐府原指汉武帝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 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 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汉乐府在文学史
2、上的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国诗 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精神,哺育了后代 诗坛。2)乐府诗汉代的民歌,是当时国家音乐机关乐府所采集的,配上乐曲来歌唱,入乐的歌词便称为 乐府诗。今天所能见到的大部分是东汉时期的作品。这些诗篇不为儒家诗权所束缚,题材广 泛,内容丰富,较真实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传达出社会底层人民的心声。“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是这方面的代表,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 双璧”。关于本诗的写作年代,历来争论颇多,有人认为汉末人作。有人认为六朝人作。有人根 据诗前小序有“汉末建安中”字样,断定为汉
3、末作品。有人根据诗中有汉以后的风俗习惯的 描写,断定为六朝作品。这两种说法都缺乏充分根据。可以肯定的是:本诗写作时间当在陈 朝之前;在流传过程中,会受到人们的增润修饰,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会完全保持它最早的 面貌,因此,可以说是那些不同时期的无名氏作者的集体创作,若从汉末算起,已流传一千 七百多年,它以震撼人心的悲剧故事和强烈的反抗政权精神,博得了历代人民的喜爱。这首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可能从建安以来,在群众中流传已久,而到六朝才写定 的。虽然经述文人加工,但民间文学的特点仍很显著。2、铺陈手法简介铺陈:铺叙;陈述。就是诗经中的“赋”,目的是为强调,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 说完,反而反复去说。
4、木兰辞里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的诗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鞫,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预习自测】1、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与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托物起兴的手法。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C.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是南朝的徐陵。D.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官署。它收集整理的诗歌,后世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 府”。2、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首,它与北朝的民歌合 称“”。原题是,收入南朝人 编的中。3、孔雀东南飞是,“乐府
5、”最初是汉代设置掌管音乐的机关,后来就把一种 民间流传的诗歌叫,简称 o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4、诗歌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5、请你提出一两个预习遇到的问题。课堂检测案第16课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课堂检测】1、这首诗叙述的故事是悲剧性的,却又在结尾暗示焦仲卿、刘兰芝两人化成了鸳鸯,给故 事带来了一点亮色。请从中外文学作品中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来,谈谈你对这种结尾的看 法。2、找出本诗所运用的铺陈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这首诗的许多地方注意了前后照应,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真实自然,整首诗的结构 也显得非常紧凑。哪些地方是前后照应的?请同
6、学们在课本上勾画出来。课堂训练案第16课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当堂训练】1、选择与“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2、诗中极力渲染郡守家操办婚事的热闹豪华气派,其作用是什么?分析有误的一项() A.目的是造成紧迫感,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课后拓展案3、请从某一角度鉴赏本诗的写作特色。第16课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课后拓展】一、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3题。“著我绣夹群,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再著明月壬当。指 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J1、这几句话采用的写法是什么?不正确的一项是()A.排比和比
7、喻B.夸张和渲染C.排比和铺陈2、刘兰芝临别梳妆时“事事四五通”,其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表现兰芝的沉重、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出双”这 点。B、临别时有意精心打扮,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促使焦母放弃遣归。C、借此延缓别离时的到来,反映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D、本想精心修饰、禁不住心焦意乱,不得不“事事四五通二3、作者写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的精心打扮,其作用是()A、表明刘兰芝强作镇静,以掩饰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悲伤。B、表明不屈服于封建礼教的迫害,有意表现一个强者的形象。C、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特点。D、表明刘兰芝刻意掩饰,
8、怕回到娘家让母亲瞧不起。二、比较阅读阅读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词,与孔雀东南飞作比较,对古代妇女的爱情悲剧应 怎么理解,即课后【思考探究练习】第三题。【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城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 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yi鲸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 莫!【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gdn,泪痕残,欲笺jidn心事,独语斜栏。难, 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作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预习自测】答案:1、C (徐陵是编者)2、长篇叙事诗木兰辞乐
9、府双璧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徐陵玉台新咏3、乐府诗 乐府诗 乐府现实主义4、(1)引起下文,托物起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别离失散。(2)孔雀徘徊反顾,营造缠绵、哀怨的氛围,为全市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课堂检测】答案:1、(1)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两人化为天上的星座,一年得以见一次面),梁山伯与祝英台 的故事(两人合葬,化为蝴蝶);古代戏曲作品里,窦娥冤的结尾写窦娥的鬼魂申冤报仇, 最后将一个个坏人绳之以法,梧桐雨的结尾写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天上团圆等,也算得上 是这一类型的结尾。(2)外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两人合葬,他们所在的两个家族消除宿怨)。这种结尾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10、。由于乐府诗是来源于各地的歌谣,所以,内容的社会 性和形式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著特点。如孔雀东南飞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 题:父母不应干涉儿女的婚事。又如陌上桑写罗敷严辞拒绝太守的调戏,就反映了官占 民女为妾的事实。可见,汉乐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也继承和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如本诗取自真人真事,符合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而诗尾以鸳鸯双飞作结,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2、诗歌开头兰芝自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 妇”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
11、 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兰芝离开焦家时也有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 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J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这是一种 横向的铺陈,既有助于表现兰芝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又流露出这首诗 的创作者对兰芝的由衷同情与赞美。后面写太守家迎亲的队伍:“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此处的铺陈渲染出太守家炮赫的财势,也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 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3、故事一开头兰芝向仲卿自陈时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七为君妇”, 她被遣回娘家,刘母大感震惊,说道:”十三
12、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七遣汝嫁” 这样不避重复地再次用一串铺排句,既与前面相呼应,表明此前兰芝所言非虚,也再次强调 了兰芝的无辜与委屈。后来写兰芝做嫁衣时,这样写道:“左手执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 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这儿句突出了她心灵手巧,照应了 “十四学裁衣”一句。故事开头仲卿向焦母求情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 母为汝求。”结尾处仲卿自尽前拜别焦母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 为汝求,便复在旦夕J兰芝离开焦家时,诗里不厌其烦且用充满赞叹的口气描绘她的装扮、容颜、体态,这为下 文兰芝回到娘家后,官宦人家纷纷来求亲做了铺垫。仲卿送兰芝回家,两人作别时,
13、兰芝说:“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后来仲卿误以 为兰芝攀高枝时重提誓言,说:“磐石方且厚,便作旦夕间J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当堂训练】答案:1、 D 2、 D3、本诗写作特色总结:1)起兴和结尾“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序曲以孔雀失偶起兴,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尾声以鸳鸯 双飞作结(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在民歌中是常见的(从美 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末尾用“多谢后世人,戒之甚勿忘”有民间说唱文学的痕迹。2)铺陈排比的手法2段一一“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按时间顺序,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
14、被逐作铺垫。罗列 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9段一一详写兰芝离家的打扮:“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 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玲。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J 由足 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 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也是对扼杀 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谴责(鲁迅:“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 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摘自再论雷峰塔的倒掉)。21段一一“府君得闻之郁郁登郡门”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 的节操,也形成太守
15、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3)精彩的比喻12段一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一一临别的誓言。这话出自 兰芝的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25段一一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一一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 由于误会而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的作用。4)人物对话的个性化:本诗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性 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课后拓展】答案:一、1、D (没起兴)2、B (不符合刘兰芝的特点)3、C二、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是破坏青年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要想幸福生活,就要争取婚姻 自由。(详见教参(粤教版)P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