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3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第1篇】不懂就要问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 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由此,本设计突 出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课前生疑,自主释疑,读中解 疑,从而,落实学段目标。教学中,结合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发学生 主动思考、交流,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发 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搜集有关勤学好问的故事。课时安排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
2、内容上说,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要比精读课文 的学习要求简单些,一般只要抓住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理解词句 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 把课文读懂,并在读的过程中习得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了解了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交代了略读课文的特点及学 习方法,让学生参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我根据学生的自 学情况,抓住“孙中山是怎样提问的?提问后同学、先生有什么反应? ” 这些重点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检查读书的效果。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11个汉字,掌握2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工 具
3、书或根据上下文弄清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3、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 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认识11个汉字,掌握2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教学难点: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 好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懂的问题?当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都是怎么处理的?学生自由表达。预设:问家长、问老师、小组讨论、上网学习、查字典等。2、同学们的学习途径可真多,我想这也正是同学们学习优秀的原因。可是在很
4、久以前,那时候的小朋友却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条件。今天老 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看看他是怎样学习的。课件出示:走近人物孙中山常识提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905 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学说,1911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孙中山是怎样学习的呢?让我们听读课文,了解一下。注意:在 听的时候,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画出新鲜感的词句。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有些还比较难,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 认识了吗?谁可以带大家领读一下
5、?2、出示生字指名领读。3、去掉拼音,小组同学进行“你指我认”的活动。4、重点认读“段、练、戒、厉、楚”等生字。6、开火车读准字音,也可以开火车组词。7、刚才在听读和自读课文时,你画出了多少有新鲜感的词语,跟本 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8、老师找到了这些词语,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你可以说一下词语 的意思或者是造个句子。出示词语: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糊里糊涂咿咿呀呀连连点头私塾戒尺 学生根据词语进行解释或造句。四、读文见义导学:读了课文,你知道以前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吗?看看课本上是 怎么说的。1、出示课文第一段内容,学生自读。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 呀呀,像唱歌一样
6、。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 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你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吗?读出你的情感来。)随文识字:了解多音字“背”的用法。2、课文中具体写孙中山读书的情况的是哪一部分?圈出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预设:读书流程图。孙中山背诵学过的功课。先生圈出要学的新内容。先生教读要学的新内容。孙中山回座位练习背诵。你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怎么样?枯燥乏味。随文识字:了解多音字“圈”的意义和用法。3、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孙中山有没有放弃学习?他学得怎么样? 预设:从“先生听了,连连点头。”“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一字不漏地 背了出来。”等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学习是非常勤奋的。我们用一个
7、词语来形容勤奋好学。但是孙中山学得不明白糊里糊涂。根 据上下文理解“糊里糊涂”的意思: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 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4、面对这种糊里糊涂的情况,孙中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相关内容。预设: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做: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 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5、对于孙中山的做法,同学们是怎么看的?大家有什么反应?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 鸦雀无声。小组讨论: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向老师问问题很可怕吗?同学们到底在怕什 么?预设:戒尺,以前做错事或者不会背是要用戒尺打手心的
8、。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时的情景。6、听到孙中山的问题,先生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 朗读句子,重点读好动词和语言描写。必要时请几个同学演一演。 想象一下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会背,结果会怎样? 学生大胆发言。7、最后的结果怎样?孙中山挨打了吗?预设: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思考:孙中山没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预设:因为孙中山学习勤奋,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8、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老师一开始不讲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 我就讲讲吧!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重点思考关联
9、词“既然就”的关系。出示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都” “因为所以”等四组关联词,看看哪一组可以替换 文中的“既然就: 体会“既然就”的因果关系。9、同学们都不敢问,只有孙中山去问,这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学习 态度?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尤其读好最后一段孙中山的名言:“学问学问, 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概括这段话的内 容,并想一想这段话与题目的关系照应题目,点明中心。五、能力提升读书是有方法的。我们来想一想,读书都有哪些方法?预设:1、课文中的“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2、本文是略读课文,略读的意思就是了解大意,不必深究。3、读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大胆地去跟别人交流,也可
10、以去问老 师或者其他人。4、读书时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大胆地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猜测, 也可以大胆地猜测故事的情节。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可以查看工具书。5、你还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六、拓展阅读快速阅读鲁迅的读书秘诀,回答问题。1、阅读成果,鲁迅先生少年时用得到的金质奖章做了什么?预设:卖掉奖章,买了几本书,买了一串红辣椒。2、鲁迅先生靠什么度过寒冷的夜晚?预设: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 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七、巩固练习1、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一不懂就要问“,一起来闯关吧!2、完成配套练习册。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第3篇】教学目
11、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刻苦 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指导学会本课“要、先、思、很、少、讲、于、气” 9个生 字,认识四个偏旁。教学重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正确 规范书写生字。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批评的危险, 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融入情境,以疑促学。1 .小朋友们,谁知道孙中山先生?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同学 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2 .今天我们来学习孙中山先生小时侯的故事,叫“不懂就要问“ (板书课题)3 .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心中
12、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 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 “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 说?)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 .教师范读课文,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合作学习。(各组选一段尝试自学)学习任务:a.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b.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组词)。c.先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 读流利。d.合作方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明确分工各负其职,人人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如:可以一人负责教生字的读音,一人负责介绍识记生字的
13、方法 并组词,一人负责领读带有生字的句子,一人负责指导朗读整段话。e.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1 ,各组轮流上台,人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其中一殳。a.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各组的组员之间、台上的小老师与台下的 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补充。b.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思”是平舌音,“很”是前鼻音,“着 (zhe)、要(yao)、背(bei)”是多音字。“着”是轻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有效的方法识记生字,并认识“心字底 (心)、双人旁(彳)、言字旁双)”。帮助学生把每一段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指导学生学会评价。2.小组合作学习本组选择的段落之外的三个
14、自然段,教师巡视指 导。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1 .同桌练读;各组练读。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比比哪一组读得最 正确、流利。2 .巩固生字。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创设情境,做“摘果子”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五、指导书写,重点:“要、很”。1 .学生观察范字,然后分别描红,再试写一个。2 .对照范字评一评。选择出现问题较具普遍性的作业,引导学生 对照范字评议。3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要”字下部的“女”中的横要写在横 中线以下,写得稍长。整个字形的特点是形态稍长、上窄下宽;“很” 是左窄右宽的字,第七笔竖提写在竖中线上。4 .学生练习。六、布置作业1 .跟好朋友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2 .想
15、一想:孙中山提问的时候害怕吗?那他为什么还要问?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听写生字2 .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1 .什么叫“私塾” ? “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 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 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2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质疑、解疑。“流利”、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鼓起勇气”?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 明了什么?1课时。教学过程
16、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预设:谁不懂就要问?他都问了哪些问题?他的问题解决了吗?数字 旁边的符号是什么意思?2 .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读课文,不理解的词可以查词典,词典解决不 了的问题可以圈画出来。读完课文还可以跟同桌小声议论议论。设计意图:“学贵有疑”,通过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 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文前提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 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流利”、“鼓起勇气”等词语 中领悟到
17、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 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3 .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一愣、解答”。接着看课文插图,想一想,先生的态度怎样?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 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 复述图意。4 .质疑:以前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敢向先生提出问题呢?而今天的 老师为什么却鼓励我们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教 育与今天教育的不同。)5 .学习第四自然段。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 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18、?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是 害怕也要鼓起勇气,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三、深入画面,指导朗读。1 .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角色朗读。2 .请两组同学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 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 ”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但是为了学知识,不懂就要问。”应读出肯定的语气。)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孙中山小时候读书刻苦,背诵非常流利,这一点很值得我们 学习;在别人都不敢问时,孙中山为弄清道理,敢于向先生提问, 他认为“为了
19、学知识,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太值 得我们学习了。)2、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2 .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通 句子。3 .教师巡视指导。4 .学习生字、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带拼音。b e i s d ng I i qu d n du a n I i a n h u t u d d i j i e I i背诵 照例 圈出段落练习糊里糊涂吓呆 戒尺厉 声, I Va cn u挨打清楚去掉生字的拼音读一读。背诵 照例 圈出 段落 练习 糊里糊涂吓呆 戒尺 厉声挨打清楚游戏:用手势表示多音字的读音。出示词语,请同学们用手势来 表示“背、圈”
20、的声调。背诵背包圈出羊圈圈猪(4)做“摘苹果”游戏。苹果上面有生字,学生读对一个生字会掉下 来一个苹果。苹果上的生字有:背、诵、例、圈、段、练、糊、涂、 呆、戒、厉、挨、茏。5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6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填空,引导学生填空。()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怕挨打,向先生()o这篇课文告诉我们()o7 .小结:我们在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课文中的主要人 物,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叫作要素法。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
21、过 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示,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 法。突出框架思维,训练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1 .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2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 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 有什么用呢?(1)理解“糊里糊涂”,找一找它的反义词。(2)用“糊里糊涂”造句。3 .孙中山是怎样提问的?找一找重点的词语。(1)课件出示: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 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2) “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你壮着胆子问老
22、师时心情怎么样?要是你,你会怎么问?课件出示说话训练:我(),问老师:“这道数学题该怎么做呢? ”预设:疑惑不解地走到老师身边;怀着期待地来到老师身边(4)小结: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问题, 这种精神多么可贵。4 .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同学和先生有什么反应呢?默读第36 自然段,说一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5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1)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 变得鸦雀无声。“摇头晃脑高声念书”是怎么念书?请同学们做动作读一读。出示:冬冬爱作诗,作诗时摇头晃脑的,真像()o (指名填写)“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谁来描述
23、?出示: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o (指名填写)谁能给“霎时”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引导学生抓住“拿着戒尺”“厉声”来体会先生的严厉。出示“戒尺”的图片,了解“戒尺二引导学生抓住“一字不漏”来理解孙中山背诵得很流利。6 .过渡:既然孙中山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先生提问呢?读课文第79自然段。(1)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 就是挨打也值得。不同形式地读句子:男女生轮读句子。齐读句子。交流感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孙中山不懂就问的精神
24、。通 过多种朗读方式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积累丰富的词语。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 .“不懂就问”是不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马上问呢?(应该自己先动 脑筋想一想,然后再问。)2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懂就问的经历呢?3 .积累名言名句。引导学生记忆这句名言时可以采用古今对译的方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4)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陶行知4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不懂就问的故事。5 .总结:不懂就问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同学们在积极动脑的基 础之上,能够敢于发问,收获更多的知识。设计意图:适当的课外拓展积累能够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并 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