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然后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内。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 .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 .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运用(2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你说,要来看看扬州。你问我,扬州可看的有些什么?话从哪儿说起呢,春水淙淙,可以陪你去看 看桥;秋
2、天的望日,可以陪你去看看月亮。倘不凑巧,那么,我们也无防一道去看看石狮子。大明寺门口的狮雕,一副严肃的姿态。这一对雄健的狮蹲坐着,但又直着腰,恭顺而又倔傲;嘴微 张,但是牙咬着,爪平伏,但又,奴性中没有泯灭兽性。曹雪芹的官衙门口有一对智慧的狮子。那狮形体并不雄伟,踞蹲着,但头特别大,鼻翼翕张,目光 炯炯。不管你站在哪一个角度,它总是盯着你,瞟着你,瞄着你。真的,它有着一种使人心悸的智慧之 光。你要相信,它看过的,比我,也比你多,它知道的,比我,也比你丰富。也许,它的最高智慧就在于 它永久的沉默。去个园走走,可以看到欢乐的狮子。那用假山石堆成的雪狮群,应当说是一处奇迹。石头是石英 石,沿着北墙堆
3、砌。依山势,在山岭、山脊、山腰、山脚,有一群狮子,或蹲或坐,或立或跃。这一堆褐 色中夹着白色的石头,会把你带进历史的殿堂、自然的丘壑、哲学的迷宫、艺术的扑朔迷离的美妙境界里 去的。(1)给加点字注音:春水淙淙()鼻翼翕()张 (2)第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改为“”(3)仔细阅读文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你站在哪一个角度,它总是盯着你,瞟着你,瞄着你。 解说:以上四个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代词、名词、副词、助词。B.你要相信,它看过的,比我,也比你多,它知道的,比我,也比你丰富。解说:这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C.它的最高智慧就在于它永久的沉默。D. “俄国作家屠格
4、涅夫的变色龙一文中”表述不正确。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 故选B。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胸怀家国天下,肩扛使命担当,这是历代优秀中华儿女的本色。诸葛亮临危受命,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心系社稷,忠贞不贰;杜甫面对残破的国都,百感交集,“,恨别鸟惊心”(春望),忧国思家;岑参戍边,写下“将军角弓不得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畏严寒,恪尽职守;范仲淹虽遭贬谪,却心忧国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胸怀宽广,抱负远大;苏轼打猎,“,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效朝廷,壮心不已;辛弃疾梦回沙 场,”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激昂悲壮,渴望功 名;
5、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秋 瑾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身不得,男儿列,, ”(满江红)。他们, 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答案】.受任于败军之际 .感时花溅泪.都护铁衣冷难着.后天下之乐而乐.会挽雕弓如满月.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心却比 .男儿烈【解析】【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 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 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溅、挽、雕、 赢”这几个字的写法。综合性学习。(8分)4 .我国“礼”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礼文化
6、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 列题目。(1)“礼”与“丰”同源,本写作“曾”,与祭祀有关。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中的“礼”便用其本义:O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 乎?”中的“礼”则引申为:(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礼”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3)怡宝同学想约你和宜安同学后天上午9: 30在县文化馆门口集中,一起去听“礼之内涵”讲座,深 入感受“礼”文化的魅力。第二天,你遇到了宜安,请将怡宝的话转述给宜安。【答案】(1).
7、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礼仪(2)示例:合乎礼义、和睦相处、遵守法度。(言之成理即可)(3)示例:宜安,怡宝约我们明天上午9: 30在县文化馆门口集中,一起去听“礼之内涵”讲座,深入感 受“礼”文化的魅力。你能一起去吗?【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第一空:“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大意是:“礼”是礼义,即行为的准则,就像脚要穿鞋子走路,人们要按 照礼制行事,礼义之兴,源于敬神,敬神以礼,求神赐福。“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大意是:于是向天地宗庙把三牺进呈,还献上麋鹿磨狼兔等五牲,不但敬礼 天神地祗。据此可知“礼”的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第二空:“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大意
8、是: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仪 吗?礼:礼仪。【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大意是: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启发我 们做事要合乎礼义;“礼之用,和为贵”大意是: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可见做事合乎礼义能使关系和 睦、融洽,和睦相处。“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大意是: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可见做事要遵守法度。【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转述语。首先在转述时要注意礼貌用语,接下来要表明需要转述的话是谁说的,表述转述的主要 内容即找老师的原因,表述转述的的目的,用第三人称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后礼貌询问
9、。示例:宜安,怡宝明天上午9: 30在县文化馆去听“礼之内涵”讲座,深入感受“礼”文化的魅力。怡宝 想约我们在县文化馆集合,一起去,你打算去么?二、阅读理解(58分)(一)名著阅读(11分)5 .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伴当荡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 ”小二道:“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 人,初时又不认得管营,向后我将按酒入去,只听得差拨口里讷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人莫不与 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我自在门前理会,你且去阁子背后,听说甚么。”老婆道:“你去营中寻林教头 来,认他一
10、认。”请问:加点的“不尴尬” 一词在语段中是什么意思?在原著中具体与什么事有关?【答案】“不尴尬”在语段中犹言尴尬,是“行为鬼祟,有问题有麻烦”的意思。在原著中,与之有关的事 情是陆虞侯(陆谦)和富安受高俅派遣,追踪林冲到沧州,企图再次加害林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与名著内容。结合“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伴当荡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 道:大姐,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小二道: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 人,初时又不认得管营,向后我将按酒入去,只听得差拨口里讷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可知,因 为听“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人,且话里还提
11、到“高太尉”,李小二与他的老婆对他们的身份产生了 怀疑,怀疑他们是高太尉的人,来到此处可能与林冲有关系,于是决定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一认;据此可 知,此处“不尴尬”是行为、态度不正常的意思,在句中是指这几人来路不明,鬼鬼祟祟,有问题有麻 烦。结合原著可知,林冲被发配沧州牢城后,凭借柴进的书信,外加十五两银子,被分配负责看守天王堂,几 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陆虞侯(陆谦)和富安受高俅派遣,追踪林冲到沧州,在林冲看守草 料场时,企图放火暗算林冲。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林冲才幸免于难。 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牢城管营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的真相,而且差
12、点被害死。恼怒 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据此作答。6.阅读下面【材料工回答问题。杜少卿听见李大人已去,心里欢喜道:“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应, 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罢!”话说周进在省城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 死在地下。当王冕知道礼部议定的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他说:“这个法却定的不 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 了 ! ”请把【材料】中杜少卿、
13、周进、王冕、范进四个人物按性格特征进行分类,并结合【材料】中内容简要说 说分类理由。【答案】周进、范进是腐儒的典型,热衷功名。周进一生热衷功名,但六十多岁依然是童生。参观贡院时, 大半生追求功名的辛酸悲苦和忍受的侮辱欺凌集中爆发,结果“撞死在地下”;范进热衷功名,中了举人后 竟然喜极而疯。王冕、杜少卿是正面典型,淡泊名利、光明磊落。杜少卿装病恳辞,不去京城做官,只愿做逍遥自在的人; 王冕直接说“这个法却定的不好”,矛头对准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敢于说真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结合句杜少卿听见李大人已去,心里欢喜道: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 应,科、岁也不考
14、,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罢”可知,杜少卿淡泊名利,极端蔑视功名富贵,只想逍 遥自在,做自己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结合句“话说周进在省城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 就撞死在地下”分析,周进六十多岁还在执著于科举考试,跟着姐夫参观贡院,竟然直接撞昏在号板上, 可见他热衷功名,是腐儒的典型;结合句“当王冕知道礼部议定的取土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他说:这个法却定的 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分析,王冕面对礼部议定的取土之 法,直接说“这个法却定的不好”,他将矛头对准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敢于说真话,可见他是鄙弃功
15、名富贵,淡泊名利,绝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行事为人光明磊落;结合句“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 了”分析,中举后,范进喜极而疯,可见范进是一个热衷于功名的迂腐儒生;综上分析可知,杜少卿、王冕是同一类人,是正面典型,是不慕功名利禄,光明磊落的知识分子。王冕鄙 弃功名富贵,拒绝做官,绝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杜少卿,他反对科举制度,瞧不起作八股文的儒生, 认为“这学里的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他极端蔑视功名富贵,甚至不喜欢人在他跟前说人做官,说人 有钱。他敢于藐视封建礼教和传统习俗,竟一手拿着金酒杯,一手携着他妻子的手,去逛清凉山,一边走 一边大
16、笑,使两边的游人都不敢仰视。他甚至对朱熹公开表示怀疑。他把许多封建官僚和地主都不看在眼 里,别人要他去会见现任知县,拜知县做老师,他说:“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 要,我会他怎的? ”王冕和杜少卿都鄙弃功名利禄,是一类人。周进、范进是一类人,都是热衷功名的腐儒典型。周进六十多岁还在执著于科举考试,跟着姐夫参观贡 院,竟然直接撞昏在号板上,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里吐出鲜血来,商人们同情他出钱给他捐了一个 监生,让他参加乡试,顺利中了举人,商人们好人做到底,又筹钱让他参加会试,结果又中了。然后便是“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开始飞黄腾达。范进一考就是几十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范
17、进借盘缠被 骂,心里还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他“瞒着丈 人,到城里乡试”。中举后,范进喜极而疯。周进和范进都痴迷功名,是一类人。7,怡宝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 此,他联想到刚读完的西游记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与归驯”的思考,你认为 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孙悟空(西游记)简爱(简爱)【答案】示例一:孙悟空。孙悟空在花果山统率群猴,逍遥自在,自称“齐天大圣”,意与玉帝并肩。玉帝 镇压未果,以官封弼马温相招揽,孙悟空起初心喜,后来发觉官
18、微,顿觉受辱,勃然大怒,大闹天宫。这是 他强烈反抗精神的体现。示例二:简爱。简自小生活在舅妈家,遭受种种虐待,虽然她年幼无助,但是敢于反抗恶毒的表哥与舅妈。 在洛伍德孤儿院,面对冷酷校长的各种苛刻管束与严厉惩罚,她没有屈服。成年后,对罗切斯特的专横她不 妥协,对圣约翰提出的无爱婚姻她不接受。在简身上,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各种力量的威逼而驯服的可能。她 的独立、坚强与勇敢,使她最终能拥有自己的幸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与名著内容。根据阅读记忆,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确定关键词“反叛或归驯”,两个关键词选择其中一个或由归 驯到反叛或由反叛到归驯,亮明观点燃,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即可。示例
19、一:孙悟空。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后被天界招 安,封为弼马温。得知职位低卑后生气返回花果山,并战胜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讨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 为齐天大圣,并在天庭建齐天大圣府。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刚不 坏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 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舍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 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这一系列经历让我们看到孙悟空的强烈的反抗精神。示例二:简爱。反抗是简爱最鲜明的性格特点。在盖兹海德府,她反抗欺负侮辱
20、她的骄横残暴的表 哥,反抗厌恶和痛恨她的冷酷无情的舅妈里德太太。她对于那些迫害她的人显得毫不软弱,并给以狠狠的 回击。狠狠的回击!这就是简爱的反抗精神。这个性格特点在她毅然离开桑菲尔德时(一个让她受到侮辱 和欺骗的地方),发展到顶点。她的反抗精神是通过她的言行所流露出来的。从小说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 以感受到她那强有力的回击。(二)诗歌阅读(6分)8.旅次寄湖南张郎中(唐)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注释】旅次:指旅途中小住的地方。也指旅途中暂作停留。(1)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竹影临窗乱月明” 一句所展现的景象,并从情感角度简要分析其作用。(2)前人评说
21、,“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案】(1)清冷的月光将竹影映在窗上,风动竹叶,竹影在月光中摇晃。借景抒情,写出了心绪烦乱的诗 人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困扰。(2)同意。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归梦”引发触景生情。前两句中江水 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 这首诗的诗眼。【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句。结合“竹影临窗乱月明”可知,诗句的意思是月光明亮,将窗外的竹子的影子投射在窗子上,夜风吹过, 竹子在月光中摇晃,窗子上的竹影散乱。“乱”不只是竹影散乱,更是诗人心里的情绪在起伏
22、,心绪烦 乱;诗人借景抒情,写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澜起伏,写出了身在旅途的诗人心绪烦乱,思念遥远的故 乡。【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结合“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可知,“湖水阔”应是指故乡遥远不可触,“阔”既指 是湖 面宽广,也指与故乡的距离太遥远;以这种远来写“夜来”,表现归乡的念头太强烈太迫切,而使他遥 想,使他做起了 “归梦”,在梦中返回故乡是那么容易,可见诗人思乡之切;“归梦”不知道湖水广阔, 不知道万水千山的距离是渺茫的,但诗人是知道的,明知道还这么写,明知道不能见还要做“归乡之 梦”,这也就是诗人出发思乡之情后的一系列感受;“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前两句
23、写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诗人情感铺垫的蓄势, 借景物抒发心中的忧愁,是做“归梦”的原因;“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后两句诗人用想象 与拟人的手法来传达思乡的愁苦,“归梦”二字则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故“归梦”二字是这首诗 的诗眼。(三)文言文阅读(13分)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日:“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 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
24、 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 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婺(wti)州:今浙江金华。靖康:宋钦宗年号。磁州:今河北磁县。率:者上开德: 今河南濮阳。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生兵:指生力军。潜善:人名,即黄潜善。薨(h6ng): 死亡。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敌益生兵至()(2)今日进退等死() (3)每为
25、潜善等所抑()(4)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10 .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11 .翻译下列各句。(1)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2)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12 .宗泽是历史上的名臣。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答案】9.增加 .同样 .被 .只,只是10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11 . (1)宗泽到任后,开始作固守不动的打算。(2)皇上嘉奖他,任命他为河北义兵都总管。12 .示例:英勇善战:国难当头时奋勇杀敌,且战功赫赫;忠君爱国:北上还都愿望没能实现时忧愤而死。 【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
26、文言实词。(1)句意:敌人增援的生力军到了。益:增加。(2)句意: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等:同样。(3)句意:每次都被潜善等所阻挠。为:被。(4)句意:只是连呼三声“过河”,然后去世。但:只是。【10题详解】本题考查划分停顿。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 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本句翻译:宗泽领兵到达卫 南,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根据句意断句为: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 功。11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
27、语句还要抓住关键字词。本题关键字词:(1)始:开始。计:打算。(2)上:皇帝。嘉:嘉奖。除:任命。【12题详解】木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由“泽自幼豪爽有大志”可知,他从小性格豪爽,有远大的志向;由“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 奏”可知,他忠君爱国;由“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可知,他英勇善战;由“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可知,他有勇有谋; 由“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可
28、知,他北上还都愿望没能实现时忧愤而死,也表现他公而忘私。【点睛】参考译文: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宗泽从小豪爽有大志。靖康元年,任命他为磁州知州。当时太原失守,在两河地区任职的官员全都借故推诿不肯前往。宗泽 说:“食国家俸禄却躲避国难,这不行啊。”当天就独自骑马赴任,只带了十多个瘦弱的士兵。到达后, 开始作固守不动的打算。皇上嘉奖他,任命他为河北义兵都总管。靖康二年正月,泽到达开德,十三战皆取得胜利。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先头部队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军营,宗泽 就率军向前直奔敌营,与敌战斗,打败了敌人。宗泽领兵转战东进,可是敌人增援的生力军到了,王孝忠 战死,前后
29、都是敌人的营盘。宗泽下令说:“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 士兵知 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金兵大败,溃退几十里。宗泽前后上书皇上回到京城20多次,每次都被潜善等所阻挠,忧愤成疾,于背上生疽。宗泽感叹 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二日,风雨交加,天昏地暗。宗泽没有一句话问到家事, 只是连呼三声“过河”,然后去世!(四)实用类阅读(12分)【材料一】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 句。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
30、年间(13687398),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 市),出土了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 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材料二】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比如正对、反对、流水 对、联球对、集句对等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 .要字数相等,断句 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 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比较普遍的例如:平仄 平仄
31、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 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材料三】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重要形式,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我国劳动 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相传我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chang)o后蜀广政二十七年(964)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 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
32、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副,耐心等待审查。孟 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 “新年纳,嘉节号,谓 文“题桃符”(蜀祷机)。这可以算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一副春联。13 .请问【材料一】中加点的“有历史记载的”能否删去?为什么?14 . (1)请根据【材料一】中的划线句,给“对联”下个定义。(2)请问【材料二】中的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5 .【材料三】中,后蜀主孟昶亲自题写春联“新年纳,嘉节号,请你把空缺的词语“长 春”和“余庆”按照对联要求分别填入上、下联的空缺处,使它们成为一副完整的春联,并结合相关材料 内容说明你如此填空的理由。上联:
33、新年纳下联:嘉节号理由:【答案】13.示例:不能删去。“有历史记载的”指有文字记录的,不包括口头相传的,说明有文字记录的 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如果删去就显得绝对化了。“有历史记载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4. (1)示例: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讲究对仗和平仄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 形式。(2)示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正对、反对等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对联形式多样的特点, 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15. .余庆 .长春 .按照传统的“仄起平落”原则,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庆”是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春”是平声),所以上联为“新年纳余庆”,下联为
34、“嘉节号长春”。【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首先回答不能删去,再结合【材料一】“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分析,加点的“有历 史记载的”的意思是指有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的,即有文字记录的,不包括口头相传的,是对范围进 行限制,在句中是说明有文化的传承,有文字记录的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如果删去就显得绝对化 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4题详解】(1)本题考查下定义。结合【材料一】“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 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35、”分析,可给“对联”下定义为: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结合【材料二】“对联形式多样,比如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等”分析,划线句列举了 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多种对联形式,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 了对联形式多样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有力,更有说服力。【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材料内容。结合【材料一】“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材料二】“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 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可知,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
36、仄声,“庆” 的音调是第四声,是仄声,故上联选用“余庆”;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春”的音调是第一声,是平 声,故下联选用“长春”。(五)文学类阅读(16分)镜中人杨绛我们照镜子,能看见自己的真相吗?谁不爱自己?谁不把自己当作最知心的人?谁不体贴自己、谅解自己?所以一个人对镜自照时看到 的自己,往往容易犯“自恋癖”。我时常照镜子,自以为颇有自知之明了,其实远没有。何以见得呢?这 需用实例才讲得明白。我曾用过一个很丑的老妈子,姓郭。钱锤书曾说:对丑人多看一眼是对那丑人的残酷。我却认为对 郭妈多看一眼是对自己的残酷。她第一次来我家,我吓得赶忙躲开了眼睛。她丑得太可怕了:梭子脸,中 间宽,两头窄,两块
37、高额骨夹着个小尖鼻子,一双肿泡眼;麻皮,皮色是刚脱了痂的嫩肉色;嘴唇厚而红 润,也许因为有些紧张,还吐着半个舌尖;清汤挂面式的头发,很长,梳得光光润润,水淋淋地贴在面颊 两侧,好像刚从水里钻出来似的。她是小脚,一步一扭,手肘也随着脚步前伸。 从前的老妈子有她们的规矩。偷钱偷东西是不行的,可是买菜揩油是照例规矩,称“篮”如果这 家买菜多,那就是油水多,“篮口”好。我当家不精明,半斤肉她报一斤,我也不知道。买鱼我只知死 鱼、活鱼,却不知是什么鱼。所以郭妈的“篮口”不错,一个月的“篮口”比她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她讲 工钱时要求先付后做,我也答应了。但过了一两个月,她就要加工钱,给我脸色瞧。如果我视而不
38、见,她 就摔碟子、摔碗,嘟嘟嚷嚷。我给的工钱总是偏高的。我加了工钱嘱她别说出去,她口中答应却立即传开 了,然后对我说:家家都涨,不只我一家。她不保密,我怕牵累别人家就不敢加,所以常得看她的脸色。她的审美眼光却高得很,不顺眼的,好比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一次,她对我形容某高干夫人: “一双烂桃眼,两块高颠骨,夹着个小鼻子,一双小脚,走路扭搭扭搭”我惊奇地看着她,心想:这 不是你自己吗?我会理发。我自己进城做个电烫,然后自己做头发,就可以一年半载不进城。可我忽然发现郭妈的 “清汤挂面”发式,也改成和我一样的卷儿了。这使我很惊奇。一次,我参加宴会遇见白杨。她和我见面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智慧在于沉默
39、”。D. “泯灭兽性”“目光炯炯”“或蹲或坐”“美妙境界”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4)填入第段空格处最符合文意的短语是()A.乖巧可爱B.怡然不动C.伶牙利爪D.侍机而动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文化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 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雅” 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8. “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指家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指朝廷;“黄发垂 髯”分别指老人与小孩;“瀚海
40、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指沙漠;“复立楚国之社稷”中的“社稷”指 国家。C.怡宝学成归来,受邀回母校做讲座。来到母校,他说:“贵校师生特别热情,老师在门口恭候我光 临,我非常感动。”这样的情境中,怡宝的话是表达得体的。D.小说中,“变”字贯穿了全文。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围绕着金钱,菲利普夫 妇对于勒的态度一直在变;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变色龙一文中,随着“狗的主人是谁”的猜测不断改 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和裁断也一直在变。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胸怀家国天下,肩扛使命担当,这是历代优秀中华儿女的本色。诸葛亮临危受命,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心系社稷,忠贞不贰;杜甫面对残破的国都
41、,百感交集,“,恨别鸟惊心”(春望),忧国思家;岑参戍边,写下“将军角弓不得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畏严寒,恪尽职守;范仲淹虽遭贬谪,却心忧国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胸怀宽广,抱负远大;苏轼打猎,“,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效朝廷,壮心不已;辛弃疾梦回沙 场,“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激昂悲壮,渴望功 名;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秋 瑾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身不得,男儿列,(满江红)。他们, 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综合性学习。(8分)4 .我国“礼”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礼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
42、习活动,并完成下 列题目。(1) “礼”与“丰”同源,本写作“曾”,与祭祀有关。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 也。”“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中的“礼”便用其本义:O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不多,却是很相投的。她问我:“你的头发是怎么卷的? 我笑说:“我正要问你呢,你的头发是怎么卷 的? ”我们各自讲了方法,原来是同样的,不过她是末一梳往里,我是往外梳。第二天我换了白杨的发 式,忽见郭妈也同样把头发往里卷了。她没有电烫,不知她用的什么方法。我不免暗笑“婢学夫人”,可 是我再一想,郭妈是“婢学夫人”,我岂不是“夫人学明星”?郭妈有她的专长,针线好。据她的规矩,缝缝补补是她的分内事。她能剪
43、裁,可是决不肯为我剪 裁。这点她很有理,她不是我的裁缝。但是我自己能剪裁,我裁好了衣服,她就得做,因为这就属于缝缝 补补了。我取她一技之长,用了她好多年。她来我家不久,锋书借调到城里工作了,女儿也在城里上学、住宿,家里只我一人。如果我病了, 起不了床,郭妈定不来问一声病,或来看我一眼。一次,她病倒了,我自己煮了粥,盛了一碗端到她床 前。她惊奇得好像我做了什么怪事。从此她对我渐渐改变态度,心上事都和我讲了。她掏出贴身口袋里一封磨得快烂的信给我看,原来是她丈夫给她的休书。她丈夫是军官学校毕业 的,她有个儿子在地质勘探队工作,到过我家几次,相貌不错。丈夫上军官学校的学费,是郭妈娘家给出 的。郭妈捎去
44、丈夫末一学期的学费,就得到丈夫的休书。那位丈夫想必是看到郭妈丑得可怕,吃惊不小, 结婚一两个星期后就另外找了一个女人,也生了一个儿子。郭妈的儿子和父亲有来往,也和那个小他一两 个月的弟弟来往。郭妈每月给儿子寄钱,每次都是她工钱的两倍。她感谢我给她喝粥汤,我怜她丑得吓走 了丈夫,我们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微薄的。她太欺负我的时候,我就辞她;她就哭,又请人求情,我又不忍 了。因此她在我家做了十一年。说实话,我很不喜欢她。奇怪的是,每天看她对镜理妆的时候,我会看到她的“镜中人”。她身材不错,虽然是小脚,在有 些男人的眼里,可说是袅娜风流。眼泡也不觉得肿了,脸也不麻了,嘴唇也不厚了,梭子脸也平正了。勤口妈自
45、以为美,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她和我的不同,也不过是“百步”与“五十步”的不同罢 了。镜子里的人,是显而易见的,自己却看不真。一个人的品格他的精神面貌,就更难捉摸了。大 抵自负是怎样的人,就自信为这样的人,就表现为这样的人。他在自欺欺人的同时,也在充分表现自己。 这个自己,“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别人眼里,他照见的不就是他表现的自己吗?(文章有删改) (注:“不镜于水,而镜于人”,语出墨子非攻,不以水为镜子,而以别人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16.在“我”眼中,郭妈这一人物形象是矛盾的、立体的,请阅读文章,仿照示例作简要分析(至少写出 三点)。示例:自身长相丑陋却偏要爱美臭美;(1);(2) ;(3
46、) ;17.品读文中画线句,联系上下文,品析句中加点词语的妙用。(1)她是小脚,一步一扭,手肘也随着脚步前伸。 (2)郭妈每月给儿子寄钱,每次都是她工钱的两倍。 18 .文章主体部分是写郭妈,却不用“郭妈”作题目,而以“镜中人”为题。请你简要分析文章以“镜中 人”为题好处。19 .我校想编制校本教材,你认为本文更适合编入以下哪个栏目?请结合全文与【材料链接工阐述你 理 由。【材料链接】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杨绛洗澡 【栏目一】人物小传【栏目二】生活哲思【答案】16.自身长相丑陋却批评别人相貌;.爱财爱贪便宜却每月给儿寄钱;.自己身世悲苦却欺负善良主人;(言之成
47、理即可)17. (1)运用动作描写,“一步一扭”更细致地刻画出郭妈因小脚在走路时的滑稽与不雅的姿态,语言中 带有嘲弄意味,体现出“我”初见郭妈时对其形貌的不满与嫌弃。(2) “每月”“每次”都是表示频率的词,郭妈惨遭丈夫抛弃,儿子并无一心向母,而郭妈却“每月”“每 次”倾尽自己钱财资助有体面工作的儿子生活,凸显了郭妈作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18 .以“镜中人”为题,深刻含蓄,有文学味,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主体虽然写的是郭妈,但目的 并不在于塑造郭妈这一人物形象,而是借郭妈来反思自身,进而反映“镜中人”现象的普遍性,揭示文章的 主题:知人难,自知更难。19 .示例:我认为应该编入生活哲思栏目。本文描写的郭妈貌丑、贪小便宜、爱搬弄是非,却毫无自知之明, 她只看到镜子中被自己美化了的“镜中人”。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