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中招考前预测试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565384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中招考前预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中招考前预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中招考前预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中招考前预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中招考前预测试题(word版)一、单选题()1.河南卫视自春晚唐宫夜宴后,一系列的节目使得河南卫视彻底出圈,深受广大网友喜爱,2022年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节目中蕴含的化学变化是()A.月宫嫦娥的曼妙舞姿B.十里长街的烟火绚烂C.干冰制造的梦幻舞台D.贾湖骨笛的婉转悠扬() 2.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制品的是()A.不锈钢板B.天然橡胶手套 C.塑料水杯D.羊毛外套() 3.交警检查司机是否酒驾,常利用重格酸钾(KKqCH)与乙醇的颜色反应。检验仪器中含有的酸性重格酸钾溶液遇到乙醇,溶液会由橙色变为绿色。那么重倍酸钾中铭的化合价

2、为A. +1B. +4C. +6D. +7()4.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一蔬一饭,即是生活。为了让学生提升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我校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举行蒸馒头厨艺PK”大赛。为了快速发好面团,做出松软好吃的馒头,酵母和小苏打等发醉剂必不可少,其中小苏打的化学式为A. Na2c03B. NaHCOaC. NaOHD. NaCl() 5.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氧气中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会复燃() 6.李白的秋浦歌中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这首诗描述了冶铜工人在月

3、 明之夜,一边歌唱边劳动,红星四溅,紫烟蒸腾的热闹场景。那么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 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7.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8.河南是农业大省,但水资源紧缺,下列关于“水的利用正确的是()A.通过洗洁剂的乳化作用,可以用水清洁油污B.工业废水可以直接排入河流,降低生产成本C.地球水资源丰富且可以再生,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D.河水经过沉降、吸附、过滤等净化过程变成纯水() 9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会发生如下反应:2NaAIO 2+CO 2+3H 2O=2

4、A1(OH) 3I+X,则X的化学式为A. Na2OB. NaHCOaC. NaOHD. Na2CO3() 1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止确的是()溶解度皑60400 tl t2 t3温度,七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60gB. t2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13C。时(不考虑水分蒸发),所 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是甲 乙 丙C.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D.将tzC。时8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30%的溶液,需要加水20g() II.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酸碱度)通常用pH来表示,如图列出了一些物质在

5、常温下的近似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31具洁 炉清剂1*10木水草灰”膏 /牙 清蛋因A.醋用蒸馆水稀释后pH减小B. pHV7的雨水称为酸雨C.草木灰水能使无色的酚献试液变红色D.测定溶液的pH时,可以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效果更准确()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A空气和呼出气体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伸 入燃着木条B生石灰与熟石灰加水,测温度C黄金与黄铜分别取样,灼烧D硝酸核和氯化钠加水搅拌,看是否溶解D. DA. AB. BC. C() 13.卜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A.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KMnCh固体反应时间勺体镜素里 国中元质包B.

6、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0反应时间/S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时间/t() 14.现将含有某些杂质的NaOH粉末80g溶于水后,可生成Mg(OH) 2沉淀60g。则NaOH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为A. Ba(OH)2B. KOHC. Ca(OH)2与足量的Mg(NO 3) 2溶液反应,D. KOH、Ba(OH)2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空气中含量较高且较为活泼的气体是(); 人体缺 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佝偻病等;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的

7、化学式。() 16.民以食为天,食物中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糖类物质中,葡萄糖可用于改善低血 糖症状,葡萄糖的化学式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复合肥是农业生产中不 可或缺的化肥,请写出一种常见的复合肥的名称。三、课内填空() 17.如图甲所示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乙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 溶液pH的变化曲线,则图甲中胶头滴管中的溶液为 (填名称);图乙中c点表示的溶 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四、填空题() 18.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如 MgSO4 CaCI 2,还需依次用到 溶液、Na 2c0 3溶液(两种药品均过量),该

8、过程中碳 酸钠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待分离出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蒸发结晶后得到纯净 的NaCL该过程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 。() 19.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天然气,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 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增加C0 2的排放,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除核能外清洁能 源还有 (答出一种即可)。(3)取6g某有机物X完全燃烧,生成13.2g CO 2和7.2g H 20,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 则推出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 。五、推断题() 20.已知AF分别是锌、氢氧化钙、

9、盐酸、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钙中的一种,B与 C、C与F反应都生成沉淀,D的溶液呈蓝色。其中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一” 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 ;(2)写出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在农业上的一种用途: 。六、简答题() 21.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1)康康同学向塑料袋中滴入少量酒精,挤瘪后密封放入热水中,不一会儿塑料袋重新鼓起。(2)榴莲因为其浓烈的气味,被禁止带上飞机。请解释人们老远就能闻到榴莲味道的原因。() 22.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1)挤压胶头滴管,球形管内反应的化学

10、方程式是: 0(2)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60co时,挤压胶头滴管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白磷未燃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要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七、实验题() 23.实验室需要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1)所需水的体积为 mL (假设水的密度为Ig/cirP)。如图是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是。(3)若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对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八、流程题() 24.回收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中的铜,其操作流程如图:合铜一 废料注:灼烧后得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请写出步骤中灼烧的目的:。(2)写出步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o(3)最

11、后从Cu、Fe混合物中回收Cu的方法: (选取合适的 试剂,并写出对应的操作)。九、综合应用题() 25.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国已向世界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成“碳中和,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 国责任与担当。请回答:(1)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代号)。a.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构成不同b.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二氧化碳可以参与光合作用,可以做气体肥料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一

12、氧化碳则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选用合适的装置制取气体。浓硫酸溶液实验室选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若选用B装置制取氢气,请将装置补充完整 。实验时某同学选用了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若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装置中导管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接 、 接 、 接h。(3)某同学利用制取的干燥的二氧化碳来探窕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所示。干燥的C6干石 蕊纸 花氢氧化 钠溶液甲装置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乙装置通过对比能说明CO2的性质是 o如何检验试管丙中剩余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请简要写出相应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4)为了早日实现“碳中和”,达到相对零排放,应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若一棵树平均每天 可吸收44g CO 2,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则棵树天吸收的CO 2的量相当 于多少g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CO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