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生物 第7单元 第1章 第1节 植物的生殖(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下生物 第7单元 第1章 第1节 植物的生殖(word版 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八下生物 第7单元 第1章 第1节 植物的生殖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16分)1. 南瓜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将西瓜的芽接到南瓜的茎上,可以提高西瓜的产量,植物的这种繁育方法属于 A. 嫁接B. 扦插C. 压条D. 杂交 2. 很多果树利用如图所示的方式繁育优良品种,这种方式称为 A. 扦插B. 嫁接C. 有性生殖D. 组织培养 3. 香蕉果肉中间的黑点是已经退化的种子,由此推断香蕉的繁殖方式是 A. 有性生殖B. 孢子生殖C. 分裂生殖D. 无性生殖 4. 一般开花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需经下列步骤:精子和卵细胞结合;长出花粉管;长出新个体;花粉传到雌蕊;胚珠
2、形成种子。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5. 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 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B. 是否由一个亲本完成C. 有无细胞分裂D.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6. 刺槐的花是生殖器官,花香且有蜜腺。下列关于刺槐花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主要结构是花瓣B. 雌蕊中有卵细胞C. 雄蕊产生花粉D. 通过昆虫传粉 7. 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无土栽培技术主要用来培养无病毒植株B. 科研上常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后高温灭菌制成培养基培养病毒C.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微生物无法生存D. 黑枣与柿树嫁接和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
3、都属于无性生殖 8. 如图器官或个体的生殖现象同属于一个类型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9. 如图是甲、乙两同学扦插的两根枝条,请根据图来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同学的操作是正确的, 同学的操作是错误的,因为他将枝条 了。(2)扦插时,要把枝条的下部插入 的土壤中,在 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会长出不定 ,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3)人们常用扦插茎的方法来繁育 、 等新植株。 10. 蝗虫是农业害虫,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1)图 1 中,可能通过保护色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是 型蝗虫。分析图 2 中实验数
4、据推测,除体色因素外, 型蝗虫还有其它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方法。(2)科学家检测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不同挥发性物质的量存在差异(图 3)。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 (a/b/c/d)物质。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3)综合图 2 和图 3 的研究结果尝试推测,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群居型蝗虫 具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4)为探究上述推测,研究者设计如下两组实验。按照下表选取不同蝗虫与饥饿处理的大山雀放入同一笼中,相同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本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填物质名称)的有无。 第一组实验中“?”处选取的是 (填字母)蝗虫。a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b去除苯乙腈的散居型c涂抹苯乙
5、腈的群居型d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 可以预期实验结果:实验一中散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大于“?”处选取的蝗虫,实验二中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 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答案第一部分1. A2. B3. D【解析】香蕉树由根状茎长出的,因此香蕉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4. C【解析】当花粉成熟后从花药中散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花粉就在雄蕊分泌的黏液的刺激下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将精子输送到胚珠,精子与卵细胞在胚珠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就叫受精。随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萌发,发育成新个体。5. D【解析】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
6、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所以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D正确。故选择D选项。6. A7. D【解析】A、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釆用组织培养,不是无土栽培技术,A错误;B、病毒必须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活,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B错误;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抑制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繁殖速度慢主要是防止腐烂,C错误;D、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
7、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黑枣与柿树嫁接和克隆羊“多莉”均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故选:D。8. B【解析】秋海棠用叶生根、马铃薯发芽、用葡萄枝扦插,都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生殖。种子的形成经历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小麦种子发芽属于有性生殖。第二部分9. (1) 甲;乙;插倒(2) 湿润;适宜;根(3) 杨树;柳树(合理即可)10. (1) 散居【解析】图 1 中,可能通过保护色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是散居型蝗虫。散居型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更接近。但分析图 2 中实验数据推测,除体色因素外,群居型蝗虫还有其它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方法。因此,群居型蝗虫的被捕食率更低。(2) 群居【解析】根据图 3 发现,
8、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不同挥发性物质,存在差异的是d物质。(3) d【解析】综合图 2 和图 3 的研究结果尝试推测,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群居型蝗虫释放的苯乙腈具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群居型蝗虫在遭到攻击时会立即将苯乙腈转化为剧毒化合物氢氰酸,因此大山雀无法捕食群居型蝗虫。(4) 苯乙腈【解析】第一组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苯乙腈的有无,因此选用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与散居型蝗虫进行对照。根据图 2 和图 3 的信息可以预期实验结果:实验一中散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大于“?”处选取的蝗虫,实验二中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小于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a【解析】第一组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苯乙腈的有无,因此选用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与散居型蝗虫进行对照。根据图 2 和图 3 的信息可以预期实验结果:实验一中散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大于“?”处选取的蝗虫,实验二中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小于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小于【解析】第一组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苯乙腈的有无,因此选用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与散居型蝗虫进行对照。根据图 2 和图 3 的信息可以预期实验结果:实验一中散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大于“?”处选取的蝗虫,实验二中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小于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第5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