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业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业 .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单项选择题1. (2020京作三模)茉莉花的花色与花瓣细胞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有关,控制色素的基 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茉莉花的花瓣细胞中某一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后,花色由紫色变 为白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基因突变不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B.基因突变发生后,色素种类和含量可能发生变化C.控制茉莉花白色和紫色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D.这种变异是体细胞突变造成的,不能遗传给后代解析:选D 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不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A正 确;根据题干信息。“茉莉花的花瓣细胞中某一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后,花色由紫色变为白 色“,说明
2、色素种类和含量可能发生变化,B正确;控制色素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说明控制茉莉花白色和紫色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茉莉花的花瓣 细胞中某一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后,花色由紫色变为白色”,这种变异是体细胞突变造成的, 一般不能遗传,但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也可以遗传,D错误。2. (2020东城区一模)某男性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该部位染色体直径明显细 小),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FMR基因突变,突变FMR4基因中存在异常多的CGG重复序 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脆性部位B.患者X染色体基因数量未改变C.男患者的子女都遗传这种变异D.该突变是由碱基对
3、增添引起的解析:选C 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该部位染色体直径明显细小,可用显微 镜观察,A正确;基因突变的结果形成等位基因,而患者X染色体基因数量不变,B正确; 女儿获得父亲的X染色体,儿子获得父亲的Y染色体,则男患者的女儿都遗传这种变异,C 错误;根据题干分析“存在异常多的CGG重复序列”,则该突变是由碱基对增添引起的, D正确。3 .(2020下城区校级模拟)碱基类似物5.澳尿喀咤(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 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 大肠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B,
4、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中氢键数目增多C.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D.在此培养基上繁殖2代,可实现DNA分子某位点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碱基类似物5淡尿喀噫(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 与碱基G配,使得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A 正确;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则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 换后,DNA分子中氢键数目增加,B正确;DNA复制时,5Bu可与A互补配对,也可与G 互补配对,则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C正确;5淡尿喀噫可以与A 配对,又可以和C配对
5、,TA对复制一次时有A5澳尿喀噫,复制第二次时有5澳尿喀 呢一C,复制第三次时出现CG,所以需要经过3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 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D错误。4 . (2020秋浙江月考)某些癌细胞中多药耐药(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 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MDR基因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有 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而P-gp低水平表 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P-gp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主动转运B. Pgp是由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6、合成的C.药物化疗后,提高了 MDR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D.降低癌细胞P-gp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解析:选B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Pgp需要ATP进行跨膜转运,消耗能量,故Pgp 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主动转运(主动运输),A正确;Pgp转运蛋白属于细胞膜上的 蛋白质,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错误;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选择作用,Pgp转运蛋 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抗药性强,生存下来的比例高,故药物化疗后,提高了 MDR基 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C正确;降低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即降低了癌细胞的抗 药性,有利于癌症的治疗,D正确。5.(2020天津二模)TATA框是多数真
7、核生物基因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基因转录起始 点上游,其碱基序列为TATAATAAT,在转录mRNA前,先由转录因子TFII-D蛋白和TATA 框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然后由RNA聚合酶依据模板链进行转录。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TATA框中共含有2种核糖核甘酸和8个氢键B.若在TATA框中发生某碱基对的替换时,就会引起基因突变C. TATA框经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的片段中含有起始密码子D.转录开始时,TFILD蛋白首先与TATA框结合打开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解析:选B 碱基对A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故TATA框的DNA片段中共含有18个 氢键,A错误;TATA框是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一段D
8、NA序列,因此TATA框中发生某碱 基对的替换时,就会引起基因突变,B正确;TATA框片段本身不进行转录形成RNA, C错 误;RNA聚合酶与TATA框结合后催化氢键的解开,形成单链开始转录,D错误。6 .(2020湖北模拟)如图为果蝇眼部细胞中某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布,有基因A时果 蝇表现为正常翅,某群体中存在其突变类型缺刻翅,这一变异有某些致死效应,在果蝇的群 体中没有发现过缺刻翅的雄性果蝇,b、C为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下面有关其分析中正确 的是()I 勿勿 0出 IAb CA.染色体上的b、C基因都可以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B.该细胞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使b基因变化为B基
9、因C.该条染色体最可能是果蝇的X染色体D.缺刻翅性状的出现是A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解析:选C 染色体上的b、C基因都可以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A错 误;该细胞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使b基因变化为B基因,B错误;由于突变类型缺刻翅有某些 致死效应,且在果蝇的群体中没有发现过缺刻翅的雄性果蝇,说明该条染色体最可能是果蝇 的X染色体,C正确;有基因A时果蝇表现为正常翅,缺刻翅性状的出现是A基因缺失引 起的,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D错误。7 .(2020南充模拟)在培养某野生型细菌过程中发现一突变型菌株,它能够在含链霉素 培养基上正常生长。比较突变型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结构成分,发现两者只在核糖体8
10、2蛋白 的第56位氨基酸存在差异,致使链霉素不能与突变型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据此判断,下列 分析合理的是(.)A.突变型菌株的产生是由于DNA碱基对的增添导致的8 .链霉素与野生型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抑制了翻译功能C.培养基中的链霉素诱发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D.突变型菌株的RNA与野生型菌株混合培养可得到突变型菌株解析:选B 发现两者只在核糖体S12蛋白的第56位氨基酸存在差异,说明突变型菌株 的产生是由于DNA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A错误;链霉素与野生型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抑制 了翻译功能,B正确;先有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后有培养基中链霉素的选择,C错误; 突变型菌株的DNA与野生型菌株混合培养可得到
11、突变型菌株,D错误。8. (2020源坊三模)科学研究发现,四种基因控制着秀丽隐杆线虫细胞凋亡的启动,四 种基因的表达产物EGL1、CED-9. CED4、CED-3之间的关系如图。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 是()EGL-1解除抑制CED-gCED-d-CED-S-细胞凋亡说明:“一”表示抑制,“十”表示促进A.调控秀丽隐杆线虫细胞凋亡全过程的基因应该多于四种B.正常情况下,发生凋亡的细胞内EGL-K CED-3的含量增加C.若CED-9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会引起细胞癌变D.若CED-4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细胞凋亡过程会受很大影响解析:选C 图示四种基因控制着秀丽隐杆线虫细胞凋亡的启动,所以
12、调控秀丽隐杆线 虫细胞凋亡全过程的基因应该多于四种,A正确;EGL”能解除抑制,CED-3起促进作用, 所以正常情况下,发生凋亡的细胞内EGL、CED-3的含量增加,B正确;CED-9起抑制 作用,故CED9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时,会引起细胞凋亡,C错误;CED-4起促进作 用,故CED-4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细胞凋亡过程会受很大影响,D正确。9. (2020滨州三模)T4噬菌体有野生型和甲、乙、丙三种突变型,甲、乙、丙独立侵染 大肠杆菌时,均无法增殖。不同的突变型噬菌体成对组合同时侵染大肠杆菌时,两种噬菌体 在大肠杆菌细胞内产生的蛋白质可以共用;两个噬菌体的DNA会有类似真核生物有性生
13、殖 中遗传物质交叉互换的过程(如图)。实验发现,甲与乙同时侵染大肠杆菌产生了子代噬菌体: 甲与丙同时侵染大肠杆菌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偶尔也会产生子代噬菌体。 基于上述事实作出的推断不合理的是()aMD A.甲、乙突变体是由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B.甲、丙突变体产生的蛋白质不能相互弥补缺陷C.甲、丙的相应突变基因是由不同基因突变而来D.甲、丙突变体的DNA之间偶尔发生片段的交换解析:选C 甲与乙同时侵染大肠杆菌,产生了子代噬菌体,表明甲、乙中的相应突变 基因之间的关系为不同基因,因为它们表达的蛋白质可以相互弥补缺陷,从而实现产生子代 的能力,A正确;甲与丙同时侵染大肠杆菌,大多数情况下
14、不能产生子代噬菌体,表明两突 变体产生的蛋白质不能相互弥补缺陷;甲、丙的相应突变基因是由同一基因突变来的,B正 确,C错误;甲、丙的相应突变基因是由同一基因突变来的,甲、丙突变体的DNA之间偶 尔发生片段的交换,D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10.(2020寿光市模拟)目前已发现T4噬菌体有数千种突变型,这些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的突变或者不同基因的突变。科学家利用T4噬菌体的两种突变型A和B进行了如下实验(突 变型A和B分别与野生型相比,基因组成上只有一处差异)。错误的是()实验1:用突变型A侵染大肠杆菌,噬菌体不增殖实验2:用突变型B侵染大肠杆菌,噬菌体不增殖实验3:突变型A、突变型B同时侵染同一个
15、大肠杆菌,噬菌体增殖(A、B型组成)(注:噬菌体不发生新的突变和基因重组)A. T4噬菌体DNA复制所需原料和酶来自宿主细胞B.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缺失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C.突变型A和突变型B的突变一定发生在相同的基因内D.噬菌体的增殖一定由突变型A与突变型B的突变基因共同决定解析:选CD T4噬菌体DNA复制所需原料和酶均来自宿主细胞,A正确;基因突变 中的碱基对缺失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B正确;突变型A和突 变型B的突变应发生在不同的基因内,C错误;由实验可知,突变型A与突变型B的突变 基因功能丧失,二者未突变基因共同决定了其增殖过程,D错误。11 . (2020箕
16、岛区模拟)鸡属于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如图是鸡的正常卵原细胞 及几种突变细胞的模式图(仅示2号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正常卵原细胞可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B.突变细胞I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突变细胞n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突变细胞ID中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选BD 图中正常卵原细胞可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AZ、AW、aZ aW), A 正确;突变细胞I中A基因变成a基因,其形成是基因突变,B错误;突变细胞II中一条2 号染色体缺失了一端,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C正确; 突变细胞川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17、(易位),导致基因A和a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 它们的分离不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三、非选择题12 .在一个鼠(2N)的种群中,鼠的毛色有野生型黄色(A)、突变型灰色(小)和突变型黑色(a 三种表型,基因A对比和即为显性,为对即为显性,三种基因的形成关系如图所示。请回 答:ATTGTTC TAACAAG ATTGAATTC TAACTIAG)一ATTAAATTC TAATTTAAG(a1基因A基因 的基因(1)由图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碱基对的 能导致基因突变。基因a2控制的蛋白质肽链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 ,在细胞质中参与该蛋白质合成的核酸有O杂合灰色鼠精巢中的一个细胞
18、中含有2个a?基因,原因最可能是 ,此时该细胞可能含有 个染色体组。(4)有些杂合黄色小鼠的皮毛上出现灰色斑点,请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合 理解释。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ai基因的产生是由于A基因中的碱基对CG被TA替换, az基因的产生是由于A基因中的碱基对TA的缺失,因此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缺失、替 换能导致基因突变。(2)基因也控制的蛋白质肽链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翻 译提前终止,在细胞质中参与该蛋白质合成的核酸种类有tRNA、mRNA. rRNAo (3)杂合 灰色鼠精巢中的一个细胞中含有2个az基因,其原因最可能是DNA发生了复制(染色体复 制)。若该细胞为
19、处于减数分裂II前期或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则含有1个染色体组;若该细 胞为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的精原细胞,或者是处于减数分裂H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则 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该细胞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综上 分析,该细胞可能含有1或2或4个染色体组。(4)A基因控制黄色、ai基因控制灰色,且A 对ai为显性。有些杂合黄色小鼠的皮毛上出现灰色斑点,说明这些杂合黄色小鼠的基因型为 Aai,灰色斑点的出现是由于部分细胞中A基因突变成了 ai,表现为灰色(或部分细胞带有A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使ai基因表达的性状表现了出来)。答案:(1)缺失、替换(2)翻译提前终止tRNA
20、、mRNA rRNA (3)DNA发生了复制 (染色体复制)1或2或4 (4)部分细胞中A基因突变成了 ai,表现为灰色(或部分细胞带有 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使ai基因表达的性状表现了出来)13 .(2020河北区一楼)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发水稻D11基因突变,选育出 一种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将该矮秆水稻与正常水稻杂交,F2表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 矮秆植株=3: 1。D11基因的作用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BR受体Dll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D6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CYP724B1 酶:. A AA A:.a菜疝3酮6-脱氧香蒲俗醇 油暴素内酯 BR(BR, 一种
21、植物激素) 水稻细胞(1)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2)EMS诱发D11基因发生(显性/隐性)突变,从而(促进/抑 制)CYP724B1酶的合成,水稻植株内BR含量,导致产生矮秆性状。(3)研究发现,EMS也会诱发D61基因发生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由此说明基因突 变具有特点。(4)科研人员利用EMS又选育出若干株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乙)。现将甲、乙水稻植 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 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其他情况不考虑)。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则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
22、由D61基因发生(显 性/隐性)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出现矮秆植株,尚不能确定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请进一步设计操 作较简便的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方案: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植株全为 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若植株全为 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解析:(1)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 能。F2表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矮秆植株=3 : 1,说明正常相对于矮秆为显性性状,由此 可见EMS诱发D11基因发生隐性突变;D11基因
23、能控制合成CYP724B1酶,EMS诱发D11 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后会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使水稻植株内BR含量减少,进而产生矮 秆性状。(3)EMS会诱发DU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也会诱发D611基因发生突变,可见基因 突变具有随机性特点。(4)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是D11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形成的。现将 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 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 株,说明D11基因能控制合成CYP724B1酶,进而形成BR,且BR的受体正常,这有表明 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1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矮秆植株,可能 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也可能是仅由D61 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需要进行进一步实验来探究。若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 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其矮秆性状形成的原因是不能合成CYP724B1酶, 导致BR不能形成所致,这可通过给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型 及比例来判断,若植株全长为正常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答案:信息交流(或信息传递)(2)隐性抑制减少(或降低)(3)随机性(4)隐性 正常矮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