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444506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术语来说,便是天、地、 人之“三位一体”。在中国,天地可合称为天,人与天地合一,便是所谓“天人合一”。中国的社会风俗里面也有“三位一体”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时令,有二十四个节气, 但同时有人造的节日。中国人把此二项混合看待,不加区别,如清明、冬至是自然节,端 午、中秋、重阳是人造节。中国人在节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话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 亲密配合,社会礼俗随着天时节气而多

2、彩多姿。这亦是一种天人相应,把我们的日常生活 推衍到大自然变化中而与之呼应。这就是那人文参加进自然里面而演化成为一体了。此中 有信仰、有希望、有娱乐,极富礼乐意义,极富艺术性,亦极富传统性,极富有关于民族 文化信仰之启示性与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 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中国社 会并非一耶教社会,中国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国人则追步西方,来过耶诞节日。这 里面自不免夹杂着许多无情无理之盲目效颦。再讲中国的艺术,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一幅画上定有 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那都是

3、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栋房子、一座亭榭, 那都是地。中间画着一渔翁,或是赶着骡子做生意的,或是读书弹琴的,或是倚着一杖在 那里看天看地的,这都是人。这是画中之主。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 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界”与 “风格”之三者合一。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 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天地 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 “情”。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 情。再来讲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究竟人类理想最后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耶稣教说,

4、 世界末日到来,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狱,上帝不能天天老在爱着这 世界。佛教讲最后的清静寂灭,一个无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脱了轮回众生界。中国人 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三字,即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中国古 人说,人性禀赋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为舜尧”,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 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石欲不战以老秦师。十一月,谢玄 遣广陵相刘牢之蛔I县

5、五壬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 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 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日:“此亦劲敌,何谓弱也! ”抚然始有惧色。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日:“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 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秦诸将皆日:“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日:“但引兵少却,使 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

6、复 止。谢玄、谢瑛、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 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 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坚中流 矢,单骑走至淮北。(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 击/成大破之B.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 击成/大破之C.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

7、之/牢之直前渡水/ 击成/大破之D.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 /成大破之1L下列对课文中的画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影相虽(安慰)责臣逋慢(逃避)日遵西山(迫近)供养无主(主事的人)B.垣墙周庭(砌上垣墙,名词作动词)余扃牖而居(关闭)吾妻归宁(回娘家省亲)C.未尝不临文嗟慎(悲伤) 其致一也(意态,情趣)D.生生所资(凭借) 或植杖而耘籽(耕耘,播种)或凭几学丑(写字)及其所之既倦(求得)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幺之兴怀(因)云无心以出岫(峰峦)既窈窕以寻壑(幽深的样子)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A.前秦军队重兵压境,东晋京城里的人,包括谢玄,都震惊恐惧。因此,棋术一直胜过谢 安的谢玄在对弈中却未能获胜。B.面对紧急的军情,谢安仍畅游山水,尽情玩乐。桓冲对此深表不安,认为谢安如不耽于 闲适生活,将会更显得有谋略。C.寿阳之战正式交战前,谢石想通过不交战来拖垮前秦军队,但谢玄采用不同策略,选派 精兵迅速出击,局势发生转变。D.眼见前秦军队慌乱后撤,符融急忙骑马巡视,不料战马倒地,苻融也被晋兵所杀。失去 主将的前秦士兵顿时溃不成军。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9、(归去来兮辞)(3)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14 .前秦军队众不敌寡,其作战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对战局有一定影响。请结合文本进行分 析。K 答案 X 10. C 11. D 12. B13 . (1)如今大敌将要到达,(谢安)还尽情游玩,高谈阔论不止(或“谢安正在交游叙谈不 得空闲”),只派遣众多未经战事的(或“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前去抵抗,(而且)我军又数 量不足、力量软弱。(2)既然自己让心灵被形体驱使,为什么还要独自惆怅伤悲?感悟到已经过去的错误再去 挽救也是没有必要了,知道在未来的岁月里还可以努力地把事情做好。(3)明月照亮墙的半边,桂树的影子显得浓淡疏密参差、色

10、彩相杂,树叶因风吹而动,摇 曳的样子实在可爱。14 .寿阳战败,前秦王苻坚登城所见“草木皆兵”,开始对东晋有所恐惧,对必胜失去信 心;不知军情,答应晋军提出的移动兵阵稍微后撤的请求,体现了主将急于求成、轻敌的 心理,对局势失去把控;前秦大败,军队撤退“风声鹤唳”,伤亡惨重,体现了士兵恐慌 崩溃的心理,败局已定。K解析I的0题详析X木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在离洛涧十里的地方,梁成扼守山涧 部署兵阵以等待刘牢之。刘牢之径直向前渡河,攻击梁成,大败梁成。“帅精兵五千”的主语为“刘牢之”,中间不断开,排除AB;“成”为“击”的宾语,中间不断开,排除D

11、。故选CoK11题详析X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耘:除草。句意: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故选DoK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8. “认为谢安如不耽于闲适生活,将会更显得有谋略”错,由原文“谢安石有庙堂之量, 不闲将略”可知,“闲”的意思为熟习,“将略”的意思是带兵打仗的方法、谋略。 故选BoK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游谈”,交游叙谈;“不经事”,未经战事,没有经验;“寡弱”,数量不足、力 量软弱。(2) “为”,被;“奚”,何,为什么;“谏”,挽回。(3) “半墙”,照亮半墙;“斑驳”,色彩错杂的样子;“珊

12、珊”,美好的样子。K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 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抚然始有惧色”可知,寿阳战败,前秦王苻 坚登城所见“草木皆兵”,开始对东晋有所恐惧,对必胜失去信心;根据“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 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 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可知,不知军情,答应晋 军提出的移动兵阵稍微后撤的请求,体现了主将急于求成、轻敌的心理,对局势失去把

13、 控;根据“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 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可知,前秦大败,军队撤退“风声鹤 唳”,伤亡惨重,体现了士兵恐慌崩溃的心理,败局已定。参考译文;太元八年秋,前秦王苻坚下达诏令,开始大举入侵东晋。这时前秦的军队已经非常强 盛,东晋京城里的人震惊恐惧。谢玄入朝,向谢安询问应对之策,谢安一副平静的样子, 回答说:“已经另有打算了。”紧接着就闭口无言,谢玄不敢再问。谢安于是就命令驾车 出游山间别墅,亲戚朋友云集,与谢玄在别墅玩围棋赌博。谢安的棋术一直不如谢玄,这 天,谢玄由于内心恐惧,在有利的形势下投子打劫,反而还不能获胜

14、。谢安于是就登山漫 游,到晚上才回来。桓冲对藩府参佐叹息道:“谢安有身居朝廷的气量,但不熟悉带兵打 仗的方法。如今大敌临头,还尽情游玩,高谈阔论不止,只派遣未经战事的年轻人前去抵 抗,而且我军又数量不足、力量软弱。天下的结局已经可以知道了,我们将要受外族的统 治了!”冬季,十月,前秦阳平公苻融等攻打寿阳。前秦卫将军梁成等率领五万兵众驻扎在洛 涧,沿淮河布防以遏制东面的部队。谢石、谢玄等在距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驻军,由于 惧怕梁成而不敢前进。谢石想用不交战的办法来拖垮前秦的军队。十一月,谢玄派广陵相 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在离洛涧十里的地方,梁成扼守山涧部署兵阵以等待刘牢 之。刘牢之径直向

15、前渡河,攻击梁成,大败梁成。又分派部队断绝了他们归途上的渡口, 前秦的步、骑兵全都崩溃,争先恐后地逃向淮水,死亡的士兵有一万五千人,全部收缴了 他们的武器军粮。于是谢石等各路军队,从水路、陆路相继进发。前秦王苻坚与阳平公苻 融登上寿阳城观望,只见东晋的军队布阵严整,又望见了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东晋 的士兵,苻坚回头对苻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能说他软弱呢! ”茫然若失,脸上开始 有了恐惧的神色。前秦的军队紧逼跳水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 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观水布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 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

16、,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前 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 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 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 一退就不可收拾。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想 来率领后退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 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 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 歇

17、,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苻坚中了流箭,单身匹马逃到 淮河以北。(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跋子瞻和陶诗黄庭坚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备注I本诗作于崇宁元年(1102)八月,上年七月子瞻(苏轼字)己病逝于常州。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概括了苏轼被贬的经历,饱含诗人对执政者妒能嫉贤、残酷打击的无比愤慨。B.苏轼被贬后“饱吃饭”“细和诗”两个生活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其旷达的精神境界。C.第四句点题后并未具体

18、褒赞和陶诗内容,而是点到即止,然后借苏轼人品赞渊明。D.后四句是诗人对陶、苏二人的评价与赞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苏轼的忆念和崇敬。16 .苏轼与陶渊明“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请分析两人的“不同”与“相似”之处。R答 案115.C16.不同:苏轼与陶渊明时代不同,经历也不同,陶渊明短暂出仕后便辞官归隐,而苏轼一生都在宦海浮沉。相似:两人都不以贫富得失萦怀,任真率性而行,志趣脱俗,人品高尚,“千载”“百 世”之后都为人所敬仰。K解析K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然后借苏轼人品赞渊明”说法错误。应是然后借渊明人品赞苏轼。故选CoK16题详析H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19、的能力。对于苏轼和陶渊明的不同点,通过平时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积累,苏轼是北宋人,而陶渊明 是东晋南北朝时代的人。所以两人时代不同。二人在人生经历上也不同。陶渊明曾任江州 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 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是田园诗人的代表,他在短暂出仕后便辞官归隐,此后一直 醉心田园生活。而苏轼则是一生都在宦海浮沉,卷入北宋中期神宗朝的党争,是当时旧党 的代表。二人的相似点,二人都是旷达的性格,都不以贫富得失萦怀。陶渊明的代表作归去来兮 辞归园田居中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倦。其行事任真率性而行,志 趣脱俗,人品高尚。苏轼虽然在政

20、治上屡经打击,但其不改放任旷达的性格。对贫富得失 并不在意。如他的代表作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表达了对俗世生活的 超越态度。所以,诗中所写“千载”“百世”表明两人都为人所敬仰。17 .名句名篇默写(1)李密陈情表中“,”两句,一外一内都强 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精练的语言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 句子是“, ”。(3)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观赏庭树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 o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 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异曲同工之妙。K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殛为妄作(3)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其彩塑和壁画以 高超的艺术水平、广泛的取材范围、大气磅礴的内容构思、浓烈而又瑰丽的色彩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 的。随着时间和参观游客的增加,让莫高窟 文物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光照褪色、壁画酥碱问题、进入洞窟参观游客呼出的热气和湿 气这些都成为保护敦煌石窟的客观困难。想要莫高窟壁画“青春永驻”,早在20世纪 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开

22、始提出“数字敦煌”构想,通俗的解释就是“给佛拍照”,即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并率先在国 内文博界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2016年上线的“数字敦煌”资源库,打破时间、空间限 制,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研究等需求。在“数字敦煌”里拖动鼠标便能参观洞窟,通过 放大、缩小视角,远则能总览整窟风貌,近则可观看壁画上的细节,就连模仿汉式传统木 构建筑形式的人字坡窟顶、东西两坡上浮塑的数条椽子和椽间手持莲花、忍冬的天人图案 都能看得 。厚重的历史,静态的壁画,一下子都活了起来,游客仿佛 。 18 .请在文由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

23、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20 .请简要分析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K答案1 18.独树一帜一清二楚身临其境。19 .修改:随着时间推移和参观游客的增多,莫高窟文物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20 . “原则”“近则”,游客可以任意变换视角,观看更自由;从整体到细节,“数 字技术”可以让观众有更好的观看体验。K解析K18题详析X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强调敦煌莫高窟艺术风格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独特的,可填“独树一帜”。独树 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第二空,语境强调数字技术让参观者能更清楚地观赏,可填“一清二楚”。一清二楚:形 容十分清楚。第三空,语境是说数字技术让游

24、客感觉像是真的到了敦煌莫高窟,可填“身临其境”。身 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19题详析H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原句语病有:“随着时间的增加”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应在“时间”后加上“的推移”; “随着让”主语残缺,可将后一句改成“莫高窟文物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K20题详析X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画线句“远则能总览整窟风貌,近则可观看壁画上的细节”,“原则近则”句式 对仗,表达出数字技术可以让游客随意“放大、缩小视角”,使参观更加便利;“总览整窟风貌”“观看壁画上的细节”表明数字技术可以让游客有更好的参观体验。(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25、,完成各题。戏剧舞台上表演者的形体动作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表演者恰当的动作将 会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且饱满。戏剧中的形体动作实际上就是无声的表 演语言。舞台的形体动作需要具备如下特点: o戏剧正是借助动作这种 手段,将人物的行动、事件以及矛盾冲突的发展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其次又具有揭示 性。在戏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本身是非直观的,各种动作正是非直观的心理内容的外观 方式。戏剧表演是一种灵动的舞台艺术,只有确保演员在舞台上能将动作语言与人物形象 紧密并且有效结合,O这里以豫剧片段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例,在舞 台表演中,刘姥姥扮演者佝偻着半个身子,蹑手蹑脚地“蹭”到荣府角门前,当她看见旁

26、边有人时,更是低着头“蹭”到人前缓缓开口问事。“蹭”这一动作便将刘姥姥进城后自 卑和胆怯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22 .红楼梦中,“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贾宝玉前生为,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23 .班级决定将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改编成剧本,参加学校艺术节 展演活动。以下是剧本节选部分,请依据你对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的理解,判断划线部分 设计的动作是否合适,并简要陈述理由。宝钗: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钗、探春等都各自在案前思索起来。)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

27、去,面对黛玉)你听,她们都有思绪了。黛玉:你别管我。宝玉:(看见宝钗已誉写出来)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面对黛玉)(黛玉此刻时而抚摸梧桐,时而看看秋色,或者又和Y鬟们玩笑。)宝玉: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到案前写了。)李纨: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众人:自然。黛玉:你们都有诗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宝玉:(喝彩)好句,(挠头)从何处想来呢?宝玉: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众人:(点头)嗯!K答案I 21.换句话说首先是要具有典型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才可谓成功22.绛珠仙草神瑛侍者23,设计的动作合适。这一段大观园中作诗的场景,主要是表现林黛

28、玉的诗思敏捷,诗艺高 超。而画线句对林黛玉的动作描写,正是反映了林黛玉在众人忙于作诗时的不慌不忙,成竹 在胸。K解析IK21题详析X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文”戏剧舞台上表演者的形体动作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表演者恰 当的动作将会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且饱满”和后文“戏剧中的形体动作实际上就是无声 的表演语言”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都是说明舞台表演中的形体动作的重要性,所以填入 句子是说明这两部分所表示的意思相同,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可以填入“换句话说”。第二空,从后文“戏剧正是借助动作这种手段,将人物的行动、事件以及矛盾冲突的发展 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可知,舞台表

29、演中的形体动作应该具有典型性,可以直观展现戏 剧的矛盾冲突。再根据后文“其次又具有揭示性”,应用“首先”连接,而填入句子的形 式是“首先具有性”。可以填入“首先是要具有典型性”。第三空,从前文”戏剧表演是一种灵动的舞台艺术,只有确保演员在舞台上能将动作语言 与人物形象紧密并且有效结合”可知,填入句子是前面行为的结果,从文段中可以推断 出,结果是人物塑造的成功。可以填入“人物形象的塑造才可谓成功”。K22题详析X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情节内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木石前盟”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讹缘。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女蜗 补天剩下的顽石。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

30、,修成个女体,名唤绛 珠仙子。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神 瑛侍者顺带着顽石下凡,绛珠仙子成为林黛玉,神瑛侍者化为贾宝玉,顽石化为贾宝玉口 中的美玉。由此可知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K23题详析】本题考查对舞台说明知识的分析能力。画线句“黛玉此时时而抚摸梧桐,时而看看秋色,或者又和Y鬟们玩笑”描写了在众人搜 肠刮肚的作诗时黛玉的行为动作。在众人忙着作诗时,黛玉显得并不着急,而是“时而抚摸梧桐,时而看看秋色,或者又和 Y鬟们玩笑”,她的这些动作表明她对作诗并不发愁,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正是通过这 些动作,表现了林黛玉的诗思敏捷,诗艺高

31、超。因此设计的动作合适。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勇气是什么?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便害怕得瑟瑟发抖,还是坚持往前走。(中国 青年报)(2)我们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和绝望中产 生对人生挑战的欲望,并且勇敢迈向这种挑战的那一天。(法国作家福楼拜)(3)直面人生少有之困境,总有一些东西不可被击败、无法被战胜、不能被征服。我 们困缚于巨变与惶惑之际,是勇气驱动我们不甘于麻木与注定。(南方周末2023年新年 贺词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 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32、标题;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K答案I略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说大家有饭吃,大 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远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还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还耍 “天、地、人三位一体”,那才能真到达大同太平的境界。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到达一 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 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材料二: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 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

33、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 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 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 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 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 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 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 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 会的

34、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 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 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中国”的方案?就是用中华 文化的理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 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 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摘编自陈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5、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节民俗包括踏青赏春、祭拜祖先等,故其虽属自然节气,也蕴含着人文精神,也是 一种天人相应。B.中国山水画讲究天地人三位一体,除画中之主“人”外,画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 地的山水亭屋等。C,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人类 理想的境界。D.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既能助力中华民族发展及中国社会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 面临的难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 式,破立并重。B.传统的新年节日不废而废,国人盲目效颦过耶诞节日,原因是国人

36、不了解自己文化,缺 乏文化自信。C.中国人信仰“性本善”,这并非意味着人生而至善,而是说人人均可以为善,都能到达 一最高人格。D.法律和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纷争,要实现世界大同,修养至高的人格德 性才是关键。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的一项是()A.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大学)B.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4 .国画大师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中国 画是如何体现中

37、国人的精神特点的。5 .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实现其当代价值与意义?请综合材料信息简要回答。K 答案 I 1.B2. A 3.C4 . (1)中国画要“气象”“境界”与“风格”三者合一;(2)中国画有人文理想作衬托; (3)中国画画中见性情。5 .(1)应树立文化自信,不盲目追随西方,坚守对传统节日的热爱。(2)让“世界大同”“天 下太平”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理想。(3)用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解决当代人 类面临的冲突问题。(4)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K解析IK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38、 “除画中之主,人外,画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错,原文材料 一 “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中国山水画讲究的是“三位一 体”,也就是说三者合一,不能说“人”是画中之“主”。故选BoK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 式”错,材料二“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 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 开篇即亮明观点,没有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也没有采用驳论的方式进行论述。故选Ao

39、K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是“天人合一” “忠恕之道” “和而不 同” “群己合一”等。C.贤明的君主要给百姓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够有保障养活妻子儿女的能力,能够在好的 年成里得以丰衣足食,在年成不好的时候也不致饿 死,只有这样,才能使百姓容易接受道 德教化而具有一定的道德心,从而对统治者更加服从,社会才能保持安定。讲的是明君如 何治理天下,不符合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故选CoK4题详析U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

40、是一 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界与风格之三者合一”可知,中国画要 “气象”“境界”与“风格”三者合一;结合“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 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可知,中国画有人 文理想作衬托;结合“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 情。中国画要求在 画中见性情”可知,中国画在画中见性情。K5题详析U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一 “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 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可知,应

41、树立文化自信,不盲目追 随西方,坚守对传统节日的热爱。结合材料一“中国人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 上” “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 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 想”可知,让“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理想。结合材料二“从人类生活面临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 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 “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 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可知,用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 冲突

42、问题。结合材料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 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 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可知,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 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掌门于德北在永安城里的武术界,多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一一一句是:太极李一甫,八卦杜其石。还有一句是:八卦不识太极,太极不知八卦。头一句话解释起来不难,李一甫、杜其石是太极、八卦两门的掌门,又是绝顶的高 手,这样十个字,不能为过。

43、这第二句,就隐藏了一段故事。三十年前,正值壮年的杜其石还沉浸在连胜十五场的喜悦之中。他向永安城里的各大 门派发下帖子,邀其一一过招。各大门派当然不肯示弱,于是便有了老校军场武林大会的 盛况。一个月内,杜其石打败了所有前来挑战的门派,一时间,杜其石的名字在永安城不 胫而走,拜在他门下学艺的少年不计其数。胜是胜了,可杜其石高兴之余还有那么一点点不甘:太极门的李一甫没来应战。李一甫是山东人,自幼习武,练的就是太极。他十二岁随父亲的单位北上,来到永安 城,从此在这里扎根。他在建筑公司上班,属于技术人员,为人本分,工作积极,在单位 里颇有口碑。李一甫救过一个人。那是一个架子工,在四楼绑脚手架时,不慎从高

44、处坠落。恰好李一甫从下边经过,听 到惊呼,不由停下脚步。眼见着人落到面前了,李一甫轻描淡写地一托一推一带,架子工 像个纸人似的摇摇晃晃地站在了那里。欢呼声是在三分钟之后才响起的。那时候,李一甫 的身影已经从大家的眼前消失了。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会一会呢?杜其石决定去“踢场子”。所谓的“踢场子”是武林的陋习。人家功夫好,他不服,就到人家练功的地方去寻 事,这是极大的蔑视,就是武功再不济的人也不能容忍。所以,杜其石和李一甫的那一仗打得惊心动魄。一个腾龙在水,一个猛虎入林,拳掌交错,各不相让。打斗到最后的结果是,李一甫 抓住杜其石的一个破绽,狠狠地给了他一拳。这一拳有多重,至今恐怕也只有杜其石一个人知

45、道。从此,八卦门在永安城里变得十分孤立。八卦和太极两门更是三十年不相往来。 人生苦短,三十年也不过弹指一挥间。七月十六的大清早,李一甫的大弟子袁文宗带来一个让八卦门弟子震惊的消息:太极 门掌门李一甫要请杜其石吃饭,地点就在合盛楼。“他怎么说? ”杜其石问。“家师说,请杜前辈一定赏光。”袁文宗深施一礼。杜其石的身体微微有一些颤抖。沉吟片刻,他说:“饭是要吃的,不过,应该由我来 请。你回去对你师父说,还是由杜其石略备薄酒,请他务必屈尊移驾。”“你就这样说。”十分钟后,急匆匆的脚步声让杜其石和所有的弟子都屏住了呼吸。还是袁文宗,额角还是微汗,面色还是潮红。离着还有丈把远,他就几乎喊起来: “答应了,

46、答应了。”杜其石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晚上八点半,李一甫在弟子的簇拥下,准时出现在合盛楼的小宴会厅里。他的面色有 一点苍白,脚步已不那么稳健,虽然嘴角挂着笑,可眉目间却有一缕掩藏不住的疲倦。“李师傅。” “杜师傅。”二人双双抱拳行礼。直至这时,杜其石才看清,永安城武林的各大掌门竟然都来了。“我们可是不请自到,不知能不能讨一杯酒吃? ”大家各行其礼。气氛骤然有一点紧 张。杜其石镇定自若,侧身一让,连声说:“请一一请一一请!”“慢! ”突然,李一甫摆了摆手。这一回,连杜其石也感到气氛不对了。待看到太极门弟子捧着红纸和蜡烛缓缓而入 时,他紧绷的神经才又有些放松了。“都说杜师傅有隔山打虎的神功,今天不妨

47、让大家开开眼吧。”李一甫说。“好! ”杜其石脆脆地叫了一声。太极门的弟子把蜡烛点燃,又把红纸张开,放在蜡烛的前面。大厅里所有的人都把目 光停留在那张红纸上,更把希冀投放在红纸背后的蜡烛上。只见杜其石三步上前,在红纸前游身运掌,仅几步之后,突然拧腰,反手一掌,红纸 发出“扑”的一声轻响。响是响了,纸却完好无缺。红纸挪开,再看蜡烛,已经灭了。“好掌力!”李一甫第一个叫好。他不容别人说话,抢上一步,对杜其石再次施礼, 说:“老夫已身患恶疾,恐不久于人世。今天特意登门拜访,向杜师傅谢罪。三十年前气 盛,险些失手打伤杜师傅。心病大于身病。三十年了,每每想起此事,总是不能释怀!今 日谢罪,万请一谅。”“哪里敢受,哪里敢受。三十年前那一拳,李师傅根本就是手下留情,不然我杜其石早成了一个废人了。”“老夫身体虚弱,不能亲受杜师傅一掌。所以就在这蜡烛上刻下我的名字,请它”李一甫的话还没说完,就听他的弟子们大叫:“师父!师父! ”众人急转身,只见刚刚灭了的蜡烛竟又悠悠地燃烧起来“杜师傅”看着重新燃烧起来的蜡烛,李一甫的喉头一热,眼角湿润了。“你看,你会渡过难关的。”杜其石一把抓住李一甫的手。场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