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学院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介绍.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417193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某学院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某学院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介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某学院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某学院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介绍.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3X X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一、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1 .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 作的通知(教高2003.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2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 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 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3 .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 系: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 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

2、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坚 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 .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评估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 色评估占30% o5 .总分计算:M=Z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级 指 标级 指 标主要 观测 点评估标准评估细则分值 (Mi)评价等级(降)A1.0B 0.8C 0.6D 0.4E 0.2教 学

3、队 伍20 分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术升学平教风 学水教水与师范课程负责人与主讲 教师师德好,学术 造诣高,教学能力 强,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特色鲜明。90%以上主讲教师综合教 学质量评价为良以上。全部教师主要精力投入教 学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教学 任务。获得校级以上教学优秀 奖、先进教师及各类教学竞 赛等奖项8分21-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识机龄机员置中年师养 知结年结人配与青教培师协理龄程的效 教结合年课教师合际 的团有和据导教学实 中、.,构根辅年科得 队强好结并备青划取 团感神识,配中计并 学任精知构要.,养,。 教责作的结需师培理果课程的教师在三年内主讲 过本课程。职称结构合理,高

4、级职称 教师所占比例230%;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教 师中研究生比例250%; 年龄结构合理,无明显断 层现象。有师资建设规划,目标明 确,措施可行。有青年教师培训(含工程 实践)计划,效果显著。全部教师严谨治学,责任 感强、团结协助精神好。4分1-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研办改果教成 教活教成和学果教学思想活跃,教 学改革有创意;教 研活动推动了教学 改革,取得了明显 的成效显著/省部 级以上成果或受过 教学表彰;发表了 高质量的教改教研 论文。A二近三学年发表论文折 算分数/教师总数;公共基础 课22;专业、专业基础课24。 (注:分数折算方法见说明) B二(近二学年有成果教师 数/教师总数)

5、xlOO%;公共 基础课230%,专业基础课 40%,专业课250%。8分教 学 内 容25 分2-1课程内容2-1A理论 课程 内容 设计教学内容新颖,信 息量大;及时把教 改教研成果或学科 最新发展成果引入 教学;课程内容经 典与现代的关系处 理得当。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 革,注意内容更新和课程整 合,体现现代教研成果、科 技发展及创新需要,及时引 入最新成果;经典与现代关 系处理得当。教学目的明确、条理清楚。 知识点处理得当,善于处 理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恰 当,板书设计合理。考察电 子教案、教学现场录像、现 场听课、学生评价、作业、 试卷。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 性和探索性

6、的关系处理得 当,能有效培养学生能力。11分2-1B实践 课程 内容 设计课程内容的技术 性、综合性和探索 性的关系处理得 当,有效地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和独立地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2-2学容排 教内安理论联系实际,融 知识传授、能力培 养、素质教育于一 体;课内课外结合; 教书育人效果明 显。100%教师认真批改作业, 实验、实习报告,批改量按 规定完成。学生作业质量好, 独立完成。教师按时辅导答疑,注意 因材施教。严格按教学大纲 和教学进度表授课。完成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 和要求,开出率100%o注重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 设计能力。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系 统性、科学性

7、;学生第二课 堂活动开展较好,综合素质 高。8分实验、实习(实践)能够严 格按大纲、任务书和指导书 执行。时间、地点和内容安 排满足实验、实习(实践)大2-3实践教学践学容方 实教内与法设计出的各类实践 活动能很好地满足 学生的培养要求;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方面有显著成 效。纲要求。由有经验的教师认真指 导,严格管理和考核。学生 能认真完成实验、实习日志 和报告(实践总结)。毕业论文选题满足教学要 求,结合生产实际,题目每 年有所更新。设计(论文) 任务书、论文等教学资料齐 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 动、竞赛等后获奖成果。6分有主编或参编的教材出教学条

8、件3-1教材及相关资料材设选 教建与用选用优秀教材(含 国家优秀教材、国 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或有高水平的自编 教材);为学生的 自主学习和研究性 学习开列并提供了 有效的文献资料; 实验教材配套齐 全,满足教学需要。版。选用新近出版的优秀(或 推荐和精品)教材。所选教材 满足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且 具有先进性。有配套的补充讲义、习题 集或教学指导书。有反映本专业前沿的教学 参考资料。7分17分2” 实践教学条件践学境先性开性 实教环的进与放实践教学条件能够 满足教学要求;能 够进行开放式教 学;效果明显(理 工类课程,能开出 高水平的选作实 验)。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基本实 验及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

9、 仪器设备,设备完好率 90% o仪器设备组套数满足教学 大纲要求。实验室管理好, 设备利用率高。能进行开放 式实验,且效果明显。有专职的实验室人员,任 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建设。 实验室人员结构(职称、年 龄、学历)合理。有高水平的 实验教师且有科研或者教研 成果。实验(实习、实践)讲义及 指导书完备,质量高。有较稳定的实践教学场 所。5分3-3环 境络源/络学件境软资 网资建网教硬环和件源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已经初具规模,并 能经常保持更新; 运行机制良好;在 教学中确实发挥了 作用。已具备进行网络教学的条 件(有资源且随时可发布)。 有进行网络教学的规划和 年度工作计划。课程教学环节已使用网

10、 络,且定期更新。5分教学方法与手段18分4-1教学方法种学法使及教效和试法革 多教方的用其学果考方改灵活运用多种先进 的教学方法;能有 效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促进学生 积极思考,发展学 生的学习能力。有使用CAI、多媒体或其 它辅助手段教学的条件(如 软件、课件、幻灯片、录像、 挂图、模型等教具)。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 学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 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 能。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 力的考察。建立了符合标准的试题 库或卷库(试卷210套)。有 条件的课程能按要求由题 库或卷库出题,考教分离, 集体阅卷。考试课出三套试 卷,且有试题分析。运用多种先进教

11、学方法 和考核方法,教学效果明 显。10分24-教学手段代育术应 现教技的用恰当、充分地使用 现代教育技术手 段,并在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和提高教 学效果方面取得实 效。开展了网络教学。用多媒体教学。师生网上交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教务 系统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 教学手段改革。8分教学效果205-1同行评价内专评和誉证明材料真实可 信,评价优养;有 良好声誉(根据申 报表中所列材料)。各类教学文件、教学档案 资料齐全,管理规范。佐证材料真实可靠,分析 处理得当。专家、同行评价好。6分25-学生评教生价见 学评意学生评价材料真实 可靠,评价结果优 良(根据申报表中 所列材料)。学生评价材料真实充分。

12、学生就业情况好,企业评 价高。学生综合素质高。(考察 学生多证书、文化科技活动 获奖等诸方面)6分分5-3录像资料评审堂录 课实讲课有激情,精神 饱满;有感染力,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能给学生思考、 联想、创新的启迪。观看教学录像资料,现场听 课评价8分课程特色专家依据申报表中所报特 色打分100分评价结果说明:1、1根据课程类型,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中选择相应部分进行评价。2、2实践教学含调研、实验、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活动。3、13指标中,论文(含科研、教研)折算分数:一级刊物(国家级)发表论文4分,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分,普通CN级刊物发表 论文1分。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国家级5分,省、部级4分,校级2分。公开出版的专著、译著、教材、习题集、辅导材料3分。4、13指标中成果指:国家级,省、部级和院级优秀科研、教学成果,且在校科研处、 教务处立项,并已获得鉴定或奖励。5、综合评审设计为五个一级指标,十四个二级指标,按照十四个二级指标评价得分 (K-K2, Kl4) 0综合评审得分计算公式为:M=SKi,其中Ki为二级指标评价得分。7、遴选与验收参照同一评价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