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设计论文毕业文章_论文-毕业文章.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9538396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设计论文毕业文章_论文-毕业文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设计论文毕业文章_论文-毕业文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设计论文毕业文章_论文-毕业文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设计论文毕业文章_论文-毕业文章.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异 步 电 机 的 矢 量 控 制 设 计 及 仿 真 前言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设计及仿真在矢量控制技术出现之前,交流调速系统多 为 V/f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制技术全面从标量控制转向了矢量控制,采用矢量控制的交流电机完全可以和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相媲美,甚至超过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 VC)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

2、、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 了参数重构和状态重构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 磁分量和转矩分量之间的解耦,实现了将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过程等效为直流电动 机的控制过程。这就使得交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 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十年代初期,西门子公司的 F.Blashke 和 W.Flotor 提出了“感应电机磁场定向的控制原理”,通过矢量旋转变换和转子磁场定向,将定子电流按转子磁链空间方向分解成为励磁分

3、量和转矩分量,这样就可以达到对交流电机的磁链和电流分别控制的目的,得到了类似于直流电机的模型,然后模拟直流电机进行控制,可以获得良好的静、动态调速性能。本文分析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利 Matlab/Simulink 中 SimPowerSystems模块,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分别建立了交流异步电机模块、矢量控制器模块、坐标变换模块、磁链调节器模块、速度调节模块,再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构成了按转子磁场定向的异步 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转速动态响应快、稳态静差小、抗负载扰动能力强,验证了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的可行性、有效性。1.异步电机的 VC 原理 1.1

4、 坐标变换 坐标变换的目的是将交流电动机的物理模型变换成类似直流电动机的模式,这样变换后,分析和控制交流电动机就可以大大简化。以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动势 为准则,在三相坐标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机 i A、i B、iC,通过 3/2 变换可以等效成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

5、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交流电流 i 和 i ,再通过同步旋转变换,可以等效成同步旋 转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 id 和 iq。如果观察者站到铁心上与坐标系一起旋转,他所 看到的就好像是一台直流电动机。把上述等效关系用结构图的形式画出来,得到图 l。从整体上看,输人为 A,B,C 三相电压,输出为转速,是一台异步电动机。从结构图内部看,经过 3 2 变换和按转

6、子磁链定向的同步旋转变换,便得到一台由 i m 和 it 输入,由 输出的直流电动机。A i A i it B iB 3/2 i VRim C iC 等效直流 电动机模型 异步电动机 图 1 异步电动机的坐标变换结构图 1.2 矢量控制系统结构 既然异步电动机经过坐标变换可以等效成直流电动机,那么,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策略,得到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再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就能够控制异步电动机了,矢量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如图 2 所示。图中的给定和反馈信号 *经过类似于直流调速系统所用的控制器,产生励磁电流的给定信号 im 和电枢电流 的给定信号 it*,经过反旋转变换 VR 1 得到 i*和 i

7、*,再经过 23 变换得到 i A*、i B*和 i C*。把这三个电流控制信号和由控制器得到的频率信号 1 加到电流控制的变 频器上,所输出的是异步电动机调速所需的三相变频电流。给定信号 控 i t*i*i A*电流控制 i A i i t 等效直 制 1 *i B 3/2 VR 流电动 2/3 i B +器 i m*VR i*i C*变频器 iC i im 机模型 -异步电动机 1 反馈信号 图 2 矢量控制系统原理结构图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

8、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1.3 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电压方程:u sd Rs L s p 1 Ls Lm p 1 Lm i sd usq 1 Ls Rs Lsp

9、 1 L m L m p i sq u rd Lm p s L m Rr Lrp s Lr(1)ird urq s Lm Lm p s L r Rr L r p i rq 磁链方程:sd Ls 0 Lm 0 i sd sq 0 Ls 0 Lm i sq rd Lm 0 Lr 0 i rd rq 0 Lm 0 Lr i rq(2)转矩方程:Te 2 np Lm(i sqi rd i sd irq)(3)3 运动方程:Te Tm J rp/np F r/np(4)两相旋转坐标系 -到两相静止坐标系 d-q 变换为:i cos sin id id i sin cos C2r iq(5)iq 2s 两

10、相旋转坐标系到 d-q 两相静止坐标系 -变换为:id cos sin i i i q sin cos C2 s i i 2r(6)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三相静止的坐标变换和变换 2/3 为:ia 1 0 i i 2 1 3 ib 2 2 C 2 i 3 i 3 ic 1 3 2 2 (7)当把转子旋转坐标系磁链定向在同步旋转坐标系 M-T 坐标系的 M 轴,应有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

11、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rd rm r,rq rt 0(8)由此可得交流异步电机矢量解耦控制的控制方程:r Lm i sd(9)Tr p 1 Te n p Lm i sq r(10)Lr isd Tr p 1 Lm r(11)s Lmi sq (12)T

12、r r (n)dt p rs Lr L1r Lm Ls L1s(13)Lm Tr Lr Rr 式中 Rs Rr-定子、转子电阻 L1s,L1r,Lm,Ls,Lr-定子侧电感、转子侧电感、定转子间互感、定子绕组电 感和转子绕组电感;1,s,r-定子频率的同步转速、转差转速、和转子转速;-转子磁链角 u,i,-电压、电流和磁链;下标 s、d 表示定子、转子;下标 d、q 表示 d 轴、q 轴;np 极对数;Tr转子时间常数;J 机组转动惯量;Te,Tm=电磁转矩,负载转矩;F阻转矩摩擦系数;P微分算子;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

13、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由上式可以看出,转子磁链只由定子电流励磁分量决定,当转子磁链达到稳态并不变时,电磁转矩只

14、由定子电流转矩分量决定,此时磁链和转矩分别由励磁 分量和转矩分量独立控制,实现了磁链和转矩的解耦。只要合理的确定两个分量便能实现转矩的瞬时控制和转速的高精度跟踪。2 基于 Matlab/simulink 异步电机 VC 的仿真 其中矢量控制模型如下:XY Graph PSIRA Phir Phir PSIRA usa PSIRB Thita 1.2 Phir*1 PSIRB ism*K/P isab Phir*ism*0.0001s+1 Phir ApriR_PI4 usm*Transfer Fcn1 w ism Thita usa*150 ACMR_PI3 usd*usb Thita ism

15、 w*1 ISA isa ist*ist*usb*isb ist Speed1 w ust*usq*0.0001s+1 ist 2s/2r IA ASR_PI1 ISB ISA 2r/2s Transfer Fcn2 ACTR_PI2 IB TL ISB iabc Te IC 2/3 T1 AC motor T2 Te w 图 1: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图 由图中可知 ASR 为转速调节器,APsirR 为转子磁链调节器,ACMR 为定子电流励磁分量调节器,ACTR 为定子电流转矩分量调节器,对转子磁链和转速而言,均表现为双闭环控制的系统结构,内环为电流恒定,外环为转子磁链或转速环。本文选择在同

16、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模块的 U、U 和 Tl 是异步电机三相定子绕组输入端,通过 dq-变换作为已搭接好的电机的输入,电机模块还拥有 1 个电机轴上的机械转矩输入端口 Tl,其中 Tl 为交流电机的负载接入端,用于对电机进行加载实验端,仿真过程中输出测取了转子转速 wr、电磁转矩 Te、电机定子电流 -abc 的 ia、ib、ic 和磁链等,这些参数与定子线电压 vab 均送给示波器模块动态显示。2.1 dq-变换模块 由上式(5)可连接模块如下: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

17、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图 2:dq-变换 2.2 -dq 变换模块:由上式(6)可连接模块如下:图 3:-dq 变换 2.3 -abc 变换模块

18、: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

19、等方法七 由上式(7)可连接模块如下:图 4:-abc 变换 PI 调节器设计 本次仿真设计中的调节器都是采用 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K i(i s 1)WACR(s)i s Ki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i 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同时其传递函数也可写为:WASR(s)K p K I S 其 PI 调节器的 MATLAB 仿真结构图如图 4-7 所示。而且此 PI 调节器是带了限幅的。根据 MATLAB 的仿真图形,不断改进 PI 调节器和 Kp 和 Ki。其中 A R 按型系统设计,结构图如下:1 L A R m r*i sm*i ism r 1 r T S 1 T S -磁链调节器

20、 A R 采用型系统设计,PI 调节器传递函数可写成: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

21、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W R=Kp(s 1)则磁链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s Wop=Kp(s 1)1 Lm 其 中 转 子 电 磁 时 间 常 数 Tr =Lr s TiS 1 Tr S 1 Rr=0.2898/2.658=0.109 而电流闭环控制等效惯性时间常数 Ti=0.001s,则若校正 成型系统,必有 Tr 0.109,Wop =Kp Lm 则 K=KpLm,一般情况 s Ti S 1 下,希望超调量 5%可选择 0.707 则取 KTi 0.5,由于 Ti =0.001s,可得 KpLm=500,已知 Lm=0.2838,则 Kp=192.03

22、66,所以可得 Kp=192.0366,Ki =1761.804,其中调节器的限幅按 2 倍过电流计算为 0.7437A,其中 AS R 按型系统设计,结构图如下:r Tl-*ASR ist*1 ist Lm np np -TiS 1 Lr JS 磁链调节器 ASR 采用型系统设计,PI 调节器传递函数可写成 :W Kp(s 1)则转速开环传递函数为 Wops Kp(S 1)1 Lm np np r ASR s S TiS 1 Lr JS 则 转速 开 环增 益为 K=Kpnp2Lm r,则 开环 传 递函 数 可 以写 成 Wops=LrJ K(s 1),按跟随和抗干扰性能最好的原则,取中频

23、宽度 h=5,则 hTi s 2(TiS 1)=0.005s,由 K=h 1=120000,则 Kp=K LrJ=185.365,则 Ki=Kp=3727。2h2Ti 2 np 2Lm r 其中调节器的限幅按 2 倍过电流计算为 23.8804A。2.4 ASR 转速控制器模块 不断改进参数,从而转速调节器 ASR,其结构图如图 4-7 所示,其中 Kp 取 185.365,Ki 取 3727,积分限幅取-100100,转速给定为 150。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

24、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G1 1-K-1 ist*w*Saturation -K-1 2 s w G2 Integrator Limited 图 5:ASR 调节器 2.5

25、 APsirR 磁链调节器:磁链调节器 APsirR,其结构图与转速调节器结构相同,其中参数 Kp 取 192.0366,Ti 取 1761.804,积分限幅取 -100100,其中磁链给定为 1.2。G1 1-K-1 Saturation ism*Phir*-K-1 2 s Phir G2 Integrator Limited 图 6:APsirR 磁链调节器 :2.6 ACMR 定子电流励磁分量调节器:其结构图如图 4-7 所示,其中 Kp 取 50,Ti 取 10,积分限幅取-100100。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

26、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G1 50 1 1 usm*ism*10 2 ism G2 1 s Integrator

27、Limited 图 7:ACMR 励磁分量调节器 2.7 ACTR 定子电流转矩分量调节器:其结构图如图 4-7 所示,其中 Kp 取 100,Ti 取 50,积分限幅取-100100。G1 1 100 1 ust*ist*50 2 ist G2 1 s Integrator Limited 图 8:ACTR 转矩分量调节器 2.8 电机模型和电机参数: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

28、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Gain2 -K-1 4 ISA Gain15 -K-Gain5 -K-1 s 1 Gain1 Integrator s 1 Integrator1 usa Gain3 Gain6 rt 1/tr Gain4 Product1 -K-G

29、ain7 Product -K-1 5 -K-ISB 1 Gain16 1-K-s Gain11 s 2 Gain8 Integrator2 Integrator3 usb Gain12 Gain9 1/tr rt Product3 Gain10 -K-K-Gain13 3 Product2 TL 图 9:电机内部接线图 rs=1.85;rr=2.658;ls=0.2941;lr=0.2898;lm=0.2838;j=0.1284;np=2;tr=lr/rr;cgm=1-lm2/ls/lr;rt=(rs*lr*lr+rr*lm*lm)/lr/lr;2.9 K/P 变换:1 1 PSIRA Ga

30、in19 1 2 Gain20 PSIRB 1 6 Gain18 Te -K-1 1 3 s Gain14 w Integrator4 Gain17 将磁链转化为实虚部表示,最后化为模值和相角表示,从而再用两者反馈到前端。模块图如下: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

31、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PSIRA 1 Re|u|1 Im u Phir PSIRB Real-Imag to Complex to 2 Complex Magnitude-Angle Thita 2 图 10:K/P 变换:3仿真结果及其分析:空载启动延时带载 当转速恒定见图,最后负载变化仿真曲线图。转速给定值 wr=280r/s,0-3s 负载Tm=0N.m,3s-6s 加载

32、 Tm=150N.m,仿真时间取 6s 由图可见,恒定空载启动后,得到仿真结果如下:3.1 转子磁链变化 图 11:磁链曲线图 3.2 电机输出转速仿真结果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

33、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如下图所示,在刚启动时,转速快速上升,经过一定的超调后,转速调节器 ASR 的输出由于积分作用还维持在幅值,转速超调后使得 ASR 退饱和从而稳定在 给定值。突加负载后,转速下降,但由于采用的是 PI 调节器,它具有消除静差 的作用,所以转速很快上升继续保持在给定值 280。图 12:电机的转子速度 Wr 和给定转速 w*仿真结果 图 13:电机的转子速度 Wr 和给定转速 w*局部放大 3.3 电机输出转矩仿真结果 电机输出转矩

34、 Te 的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结果表明,电机在空载启动时,输出转矩会有一个突变到较大值,随着电机的启动输出转矩减小直至给定值 0 并稳定运行。在突加负载后,通过系统的闭环控制,使得电机输出转矩突增并达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

35、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到负载转矩的突变值,以保证电机正常运行,输出转矩等于负载转矩,电机稳定 运行。图 14:电机输出转矩 Te 与给定负载转矩 Tl*仿真图 3.4 电机定子侧的电流仿真结果 电机定子侧的电流(ia、ia、ic 和 is .is)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由仿真结果可 知:空载起动时,定子电流很大,成正弦变化,后来幅值降低并且稳定,在 t=3s 突加负载后,电流仍成正弦变化,幅值变大,但基本保持稳

36、定。图 15:电机定子侧三相电流 ia、ib、ic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

37、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图 15:电机定子侧三相电流 ia、ib、ic 局部放大 图 16:电机定子侧的电流 is.is 图 17:电机定子侧的电流 is.is 局部放大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

38、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3.5 转子磁链仿真结果 转子磁链 Psir 建立后,几乎为恒值,在突加负载后,磁链有一个小幅度的上升,但在电流环和磁链环的 PI 调节作用下,磁链 Psir 很快恢复到给定值 1.2,并在此状态稳定运行。图 18:转子磁链 Psir 仿真结果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直流调速系统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和状态重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