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教学设计(6课时,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教学设计(6课时,含教学反思).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1第 1 课时 碳的单质1第 2 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4课题 2二氧化碳制取的争论7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0第 1 课时 二氧化碳10第 2 课时 一氧化碳15试验活动 2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取与性质18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第 1 课时 碳的单质【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学问与技能1. 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了解 C60 分子的构造特点。3. 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4. 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 C60 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
2、析,使学生懂得物质构造、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2. 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试验,让学生学会用比照试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 C60、碳纳米管的觉察及争论的介绍,学会用进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 帮学生树立物质的性质打算用途的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物质的构造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碳氏三兄弟”一天碳氏家族的三个兄弟在表功,老大说:“我是自然矿物质中最硬的,我能破石开山”;老二说:“我是自然矿物质中最软的,我很滑,能导电,但我过后留有痕迹”;老三说:“我
3、在当前社会上广泛应用于高科技材料”。你能总结出它们性质的特点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碳的单质提出问题金刚石、石墨、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争论沟通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 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 C60。2. 金刚石、石墨和 C60 的性质比较及用途:名称金刚石石墨C60外观无色透亮、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有绚烂夺目的光泽深灰色不透亮的细鳞片状的固体,有金属光泽C60 分子形似足球导电性几乎不导电良好硬度自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质软(最软的矿物之一)导热性很差良好很差用途钻头、刻刀、装饰品等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物理性
4、质不同的缘由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课堂争论 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这些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什么不同? 学问拓展1. 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和 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白磷、红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因此,我们不能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2. 石墨在确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探究点二无定形碳提出问题无定形碳是碳的单质吗?它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类物质呢? 争论沟通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木
5、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所以叫无定形碳。(1) 木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气体、色素,可用来作冰箱的去味剂。(2) 活性炭的吸附力气比木炭强,可以用在防毒面具中吸取毒气、制糖工业中脱色制白糖、处理水等。(3) 焦炭用于冶金工业,作复原剂。(4) 炭黑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鞋油、橡胶工业的填充剂等。探究试验试验步骤在盛有品红溶液的烧杯中参与几块烧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 观看现象【板书设计】试验现象红色褪去,溶液变成无色结论木炭(或活性炭)有吸附力气,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课题 1金刚石、石墨和 C60 第 1 课时 碳的单质碳
6、的单质金刚石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质软、有导电性、耐高温、润滑性 C60“足球烯”形似足球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无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本堂课在教学中设法把课堂学习融入社会生活,将学生引入宽阔的生活实成功之处践,培育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看世界,实践生活,在生活中学化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问的价值,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反思】缺乏之处学生生活的阅历较少,联系的生活实例不够丰富第 2 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学问与技能1. 了解碳在常温与高温下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2. 生疏碳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产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古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画久不褪色的事
7、实和上升温度碳也能发生化学反响的试验探究,使学生明白物质化学性质的活泼与稳定都是相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悟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使学生再一次理解构造、性质、用途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培育学生归纳整理、查找规律的力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复原性。教学难点碳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的反响说明碳具有复原性。【教学过程】情境导入钻戒(如图)是婚礼的必备,是爱意和忠诚的象征。虽然钻石实际上也会被损伤或者掉色,照旧有着永恒完善品质。所以钻石作为浪漫爱情的象征。合作探究探究点碳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古代书画家用墨写的字画,为什么能完好地保存至今不褪色呢? 争论沟通阅读教
8、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 稳定性: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原子构造示意图为,最外层有 4个电子,得失电子到达稳定构造时比较困难,所以常温下碳单质很稳定,受日光照耀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简洁起变化。所以古代用墨写的字经久不褪色。2. 可燃性: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可以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1)O2 充分时,完全燃烧:CO2 点燃 CO2。(2)O2 不充分时,不完全燃烧:2CO2 点燃 2CO。由此证明反响物的浓度不同,产物也不同。 3复原性:探究试验【试验装置】碳复原氧化铜的试验如以下图。【试验操作】把经过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留神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9、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最好用喷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混合物少许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看现象。【试验现象】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固体。【试验分析】在反响中氧化铜失去氧变为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同时碳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变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验结论】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响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2CuO 高温 2CuCO2。课堂争论 1火焰上罩网罩的作用是什么?2试验完毕时,为什么要先从石灰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学问拓展高温下碳能跟某些氧化物反响,夺取某些氧化物
10、中的氧元素,使这些氧化物失去氧而发生复原反响。例如:2CuOC 高温 2CuCO2,在该反响中,碳得到氧,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碳是复原剂。氧化铜失去氧,被复原成铜,是氧化剂。碳在高温条件下,还能使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CO2C 高温 2CO。【板书设计】第 2 课时碳的化学性质一、稳定性: 二、可燃性:1. O2 充分时,完全燃烧:CO2 点燃 CO2。2. O2 不充分时,不完全燃烧:2CO2 点燃 2CO。三、复原性:1. C2CuO 高温 2CuCO2。2. CO2C 高温 2CO。本堂课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结合实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成功之处生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
11、练结合。教学中留意对学法的指导,关注学生对学问的把握状况缺乏之处教材中对碳的用途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教学反思】课题 2二氧化碳制取的争论【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学问与技能1. 了解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响原理,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 利用比较、争论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把握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试验装置、收集方法等。3. 了解试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过程与方法1. 使学生懂得在试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通过探究活动过程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观看力气和思维力气。2. 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试验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试验室制取氧气、二氧
12、化碳装置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渗透比照的方法以及物质的性质打算制法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响原理和试验装置。教学难点确定试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观看鸡蛋壳和醋酸反响的现象,从中可知鸡蛋壳和醋酸反响能产生二氧化碳。此反响能否用于在试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争论提出问题在试验室里能用制取氧气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吗? 争论沟通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1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原理: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2)反响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13、2装置的设计与选择:试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局部。(1)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响物的状态和反响条件。固液不加热型适用于:反响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响不需加热等条件制取气体。固固加热型适用于:反响物为固态,反响需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2)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密度。 a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反响。b向上排空气法:不与空气成分反响且不污染空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向下排空气法:不与空气成分反响且不污染空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课堂争论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反响物的状态和条件是什么?它们的密度和溶解性又有什么差异?依据上述比较,分析制
14、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试验活动依据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可供选择的仪器如图,也可以另选或自选仪器,还可以利用代用品。依据以上仪器设计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下:学问拓展仪器装配简洁,易操作;操作便利,随时可以添加药品。探究点二试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在试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呢? 争论沟通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试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首先要争论试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响原理,即选择适宜的反响物和反响条件(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 然后选择适宜的试验装置,最终争论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
15、气体。(1) 选择反响时,要考虑原料易得,反响条件要求不高,操作简便安全,反响速率适中,生成气体不混入其他气体,便于收集。(2) 试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局部。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要依据反响物的状态和反响条件;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溶解性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响。(3) 验证气体时,试验现象要明显。【板书设计】课题 2二氧化碳制取的争论一、药品及反响原理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二、装置确实定发生装置反响物的状态反响条件收集装置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向下排空气排水法【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通过对制取二氧化碳的学
16、习,加深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归纳出试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联系已有的学问,独立解决试验中消灭的具体问题,从中培育学生的创思维和探究力气缺乏之处有些学生对试验的装置不敢大胆猜测和设计,需教师帮助和鼓舞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 1 课时 二氧化碳【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学问与技能1. 使学生初步把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2. 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生疏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试验,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力气,让学生体会化学试验是争论化学的重要手段。2娴熟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
17、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疏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加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从而体会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的试验探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如以下图,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仓”;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自然的粉刷匠”;环境专家则认为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枯槁的深井里确定要进展灯火试验,防止因其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翻开汽水、啤酒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冒出, 以
18、上两个生活现象说明白哪些问题?争论沟通争论相关缘由。探究试验探究 CO2 的密度CO2 的溶解性试验试验装置图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现象烛后熄灭结论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塑料瓶变瘪了CO2 能溶于水课堂争论低处的蜡烛先熄灭说明 CO2 有什么样的性质?归纳总结 CO2 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确定条件下,CO2 气体会变成固体干冰,干冰升华时,吸取大量的热。探究点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CO2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提出问题1. 在探究 CO2 的密度试验时,两支蜡烛都熄灭说明 CO2 有什么样的性质?2. CO2 能供给呼吸吗?争论沟通学
19、生结合上述试验和生活争论归纳。归纳总结 CO2 一般状况下,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CO2 不能供给呼吸, 当空气中 CO2 含量到达 1%时,对人体就有害处。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枯槁的深井或溶洞,应进展灯火试验,以探明其中 CO2 含量是否过量。二、二氧化碳和水反响。探究试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试验 色的枯燥的小花,第一朵操作 小花喷上稀醋酸,其次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看四朵小花的颜色变化试验图示试验小花变红现象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醋酸是一种酸,因此小花变红;水不能使枯燥的小花试验 变红,CO2 也不能使
20、枯燥分析 的小花变红,却能使潮湿的小花变红,说明CO2 溶于水并与水反响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种酸CO2 与水反响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试验 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CO2H2OH2CO3,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变红课堂争论上述四个试验假设去掉其中任何一个,还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为什么?试验()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响中起什么作用?归纳总结假设把试验()中得到的红色小花留神加热,红色消逝,小花又变为紫色。其缘由是碳酸不稳定,震荡或加热时简洁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三、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响。提出问题
21、1. 如何验证反响中有二氧化碳生成?2. 如何检验你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争论沟通争论检验的方法。试验活动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响: Ca(OH)2CO2CaCO3H2O。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归纳总结以下三个问题都要依据这一反响原理来解释:(1)鉴定气体是二氧化碳。(2)盛放石灰水的烧杯壁上会生成一层白膜。(3)为了使石灰浆Ca(OH)2 抹的墙快点枯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开头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探究点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一、CO2 对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 CO2 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争论沟通学生结合生活争论归纳。 归纳总结1. CO2 不
22、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2.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可用于保存食物和人工降雨。3. CO2 能促进光合作用,可用作温室肥料(气肥)。4. CO2 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饮料。5. CO2 能与多种物质反响,是化工原料,如制纯碱,尿素等。二、温室效应。提出问题 CO2 和温室效应的关系? 争论沟通学生结合生活争论归纳。归纳总结1.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取到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2.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CO2)、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等。3. 危害:全球变暖可能导
23、致两极冰川溶化,使海平面上升,漂移局部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4. 温室效应产生的缘由和防治措施:产生的缘由消耗的含碳燃料急剧增加,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人类的乱砍滥伐,使森林遭到破坏【板书设计】防治措施削减使用煤、石油、自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制止乱砍滥伐,扩大绿化面积课题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 1 课时 二氧化碳一、CO2 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二、CO2 的化学性质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 能与水反响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3.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参
24、与光合作用。三、CO2 的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体肥料,干冰作用。四、温室效应1. 危害:两极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2. 产生的缘由和防治措施:(1) 大量使用碳燃料削减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2)乱砍滥伐植树造林。本堂课试验较多,与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较为严密,内容趣味性强;学成功之处生猎取学问乐观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充分表达了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有些结论学生可以通过现象分析得出,局部问题教师代替学生总结答复;缺乏之处教材中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教学反思】第 2 课时 一氧化碳【教学目标】三维
25、目标要求学问与技能1. 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 生疏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中的重要用途,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对环境的污染。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不同,推出两者性质存在差异,使学生对此产生困惑(奇异)并对学习活动产生乐观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试验课件演示(一氧化碳燃烧、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去观察、分析、比较,从而“觉察”学问,得出结论。 3通过课堂争论,学会提出问题、乐观思考并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全面生疏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2. 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造成环
26、境污染的了解,增加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的试验分析。【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如以下图,煤炉内的煤燃烧有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煤气中毒,如何防止呢? 一氧化碳又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有人说我一闻到煤气的气味就把煤炉搬出屋外,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还有人说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面上放两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以上两种说法真的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吗?争论沟通阅读教材,争论相关缘由。归纳总结 CO 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学问拓展 CO 气体应承受排水法收集,因其
27、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格外接近且有毒,故不行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探究点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CO 的可燃性。提出问题碳有两种氧化物,比照前面已经学过二氧化碳,它们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们的性质一样吗?为什么?争论沟通从CO 和CO2 的组成元素和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争论相关缘由。探究试验模拟试验试验现象试验结论因 CO 有毒,视频播放模拟试验CO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COO2 点燃 2CO2学问拓展一氧化碳与氢气一样,不纯时点燃易发生爆炸。点燃前确定要检验纯度。二、CO 的复原性。探究试验试验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复原性,能将氧化铜复原成
28、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原理COCuOCuCO2试验装置试验(1)试验前先检验步骤CO 的纯度(2) 先通入CO 排尽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对有氧化铜的位置加热(3) 管中的黑色粉玻璃管冷却防止因CO 不纯而排尽管中空气,避防止生成的铜重尾气中有未反响导致点燃或加热免 CO 与空气混合被氧气氧化成的 CO,有剧毒,后爆炸发生爆炸氧化铜防止污染空气黑色粉末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一氧化碳是“早来晚走”,酒精灯是“迟到早退”末全部变成红色 (4)尾气用酒精灯时,先停顿加热, 燃烧掉或用气球连续通入CO 直到 收集备用试验目的试验现象留意事项三、CO 的毒性。提出问题1.
29、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假设煤气泄露怎么办?2. CO 为什么能使人中毒?怎样防止煤气中毒? 争论沟通争论相关缘由。归纳总结 1中毒缘由: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峻时会危及生命。2. 解毒方法:假设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度的应马上撤离中毒环境,呼吸大量颖空气或氧气,严峻的应进展人工呼吸并马上到医院进展治疗。3. 防止措施:(1)冬天用煤火取暖时确定要装烟囱,并且留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2)CO 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煤气泄漏时不易被人觉察,所以煤气厂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
30、味的气体,使人在煤气泄漏时及早觉察。假设觉察煤气泄漏,应马上关闭阀门,然后开窗通风。探究点三 一氧化碳的用途提出问题 CO 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沟通争论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归纳。归纳总结1. 作燃料(如管道煤气):2COO2 点燃 2CO2。2. 冶炼金属(如炼铁等):3COFe2O3 高温 2Fe3CO2。【板书设计】第 2 课时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可燃性:2COO2 点燃 2CO2 复原性:COCuOCuCO2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缺乏之处本堂课利用生活实例和
31、模拟试验,使学生对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模拟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观看力气和创思维力气,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中对一氧化碳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试验活动 2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学问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相互沟通归纳出试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2. 使学生学会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备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抱负药品”的过程以及教师演示的有关试验内容,提高学生试验操作技能,培育学生观看力气、探究力气、分析和归纳力气以及相互沟通协作力气。2能用所学学
32、问解释日常生活中与之有关的化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觉察的乐趣。2在设计试验装置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创精神、实践力气,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教学难点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了解试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试验室制取,你能依据以下供给的试验器材和药品,设计出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吗?试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
33、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提出问题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验中,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不行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争论沟通结合试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争论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争论归纳。归纳总结 1操作步骤:“连检装注集验”。(1)按试验要求连接装配好仪器;(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装入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4)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并把握参与的速度;(5)收集气体;(6) 检验是否集满。2收集、检验、验满、存放的方法:(1) 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通常承受向上排空
34、气法收集而不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时要留意将导管插到集气瓶底,如以下图。(2) 检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假设观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 CO2 生成。(3) 验满:用燃烧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假设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了。(4)存放:验满后要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正放在桌上,备用。探究点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出问题用以上方法制取几集气瓶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倒入点燃蜡烛的烧杯、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澄清石灰水中各有怎样的现象?争论沟通试验操作争论归纳。试验活动二氧化碳的性质。1. 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看到燃着的蜡烛熄火。证明二氧化
35、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2.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参与 2mL 蒸馏水,然后各滴入 12 滴石蕊溶液,观看试管中溶液呈紫色。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看到溶液变红色。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看到红色溶液又变成紫色。3. 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 经教师同意,你也可以进展其他有关二氧化碳性质(如溶解性)的试验。归纳总结1.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响生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H2CO3H2O
36、CO2。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板书设计】试验活动 2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取与性质一、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收集、检验、验满的方法。二、二氧化碳的性质1.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H2OCO2。3. Ca(OH)2CO2CaCO3H2O。【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是学生试验课,意在熬炼学生的试验动手力气,并在试验中利用分组的形式,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组内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进展学生的思维,培育创精神,使学生自发地萌生对装置进展改进的愿望缺乏之处个别学生在小组中不与其他同学合作试验,造本钱节试验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