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育学生动手实践的力量 3、培育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看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推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现两类根据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展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
2、学生观看,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根据指示根据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现旋转美,制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制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制造出漂亮的图案。 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同样注意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需订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翻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人教版二年级数
3、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把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观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3、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喜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觉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
4、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日,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留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看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观看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看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争论。 (1)应当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5、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拟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若其次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展点拨指导。特殊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认真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8、小结。 三、练习稳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
6、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学问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三 对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看操作,初步熟悉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育学生观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力量,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及合作力量。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观赏
7、,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熟悉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预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飘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消失。” 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认真观看这些昆虫,你发觉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
8、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学问。 观看、感知,互议自己的发觉。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外形上观看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觉: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剪一剪,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教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终沿画的线剪。翻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仿照,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师:用剪刀时留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看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现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师:同学们剪得都很美丽,在对称图
9、形的中间你发觉了什么? 生:我发觉全部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局部。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现自己的作品。 刚刚我们发觉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预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翻开看一看,你发觉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觉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预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觉了什么?(同桌相互说一说) (上下对
10、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预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觉?(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2、3、4、5、6、7、8、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忆整理,拓展延长 1、这节课我们熟悉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认真去观看,用双手
11、去制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四 树林医生: 教学内容: 课本75页内容,树林医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受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加学好数学的自信念并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纸条来帮忙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教学预备: 红色、绿色的纸条,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复习旧知。 昨天学习的数量关系:多的=少的+相差的,以及 少的=多的相差的。 三、自
12、主练习 1、第3题。 让学生先说信息,再借助纸条来列算式。集体订正,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4题。 嬉戏:先看懂图意,明白小芳说的话(我卡片上的数比你的大65,它是多少?) 3、第5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黄河三角洲自然爱护区动物种类的资料,从中获得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并与同伴沟通解决。 4、第6题。 让学生先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再依据信息提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熟悉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13、2、经受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把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预备:课件、小棒、练习本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谈话。 师:同学们,谁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 生:大熊猫。 师:答复正确,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慧,现在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晶晶是一个得意的大熊猫,它非常好客,今日它请来四个小伙伴来它的家里做客,它给每个朋友都预备了竹笋作为午餐,可是,晶晶该怎样把竹笋分给他的朋友们呢?你们知道吗? 生:平均分。 2、提出问题。 师:那好
14、,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黑板(出例如3课件),晶晶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当放几个呢?请大家帮晶晶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呢? 生:平均就是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 师:答复正确,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那接下来,我们用小棒代替竹笋,用4张纸表示4个盘子,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来把这些竹笋平均分一分。(请一名同学来上台演示一下) 师:谁和他的分法不一样?(提问两名学生)有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或者三个三个地分,但是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 生: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师:请大家回忆我们的
15、操作过程,结合图说一说这幅图(课件)表示的含义。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师在学生发言的根底上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阅历。再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竹笋的统一表象。最终结合图对平均分竹笋的活动进展语言表征。这些活动都为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充分的预备。) 二、学习新知(除法意义的学习) (一)熟悉除号,读除法算式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师:你能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尝试,教师收集典型案例并展现,请典
16、型案例同学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师:同学们写的算式尽管形式不同,但都想表达同样的含义,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展算式表征的再制造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沟通比拟中,突出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2、引入除法 师: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但是不加说明,别人不肯定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怎么办呢?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 师板书:124=3 除号 师(指板书):这个符号是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师完成板书)。 师:今日我们学习的是“除法的初步熟悉”(教师板书课题)。 (二)除号的由来(渗透数学文化,深化除法的含义)
17、 师: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 师:谁来说一说124表示什么? (124表示把12个竹笋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 师: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12表示有12个竹笋,4表示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3表示每个盘子里有3个竹笋) (四)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师出示课件上由例题改写的3道题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 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
18、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 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一)根本练习 1、读出以下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4=2读作:8除以4等于2;93=3读作:9除以3等于3; 62=3读作:6除以2等于3;155=3读作:15除以5等于3; 164=4读作:16除以4等于4。 2、课件呈现教材13页做一做第1题 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动手用连线的方式来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师:依据分的结果,大家写出了除法算式155=3 师:谁来说一说155=3表示的含义?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已经理解了除法算式所表达意思,真不错。 四、课后作业 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