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鸥鸥 文档编号:9533754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9.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1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黄山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专题报告)二零零九年十一月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1. 规划总则31.1 黟西北概念界定31.2黟西北生态旅游规划缘由31.3 规划的目标和任务31.3.1 规划的目标31.3.2 规划的任务31.4 规划的指导思想31.4.1 自主创新的规划路径31.4.2 系统统筹的规划视野31.4.3 产业化运作的规划方针31.4.4 “社会生态圈”的规划指向31.5 规划的期限与范围31.5.1 规划期限31.5.2 规划范围31.6 规划依据31.6.1 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规章及规范性文件31.6.2 旅游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1.6

2、.3 地方旅游规章及规范性文件32. 基础现状与资源条件分析32.1基础现状分析32.1.1区位交通状况32.1.2产业经济状况32.1.3社会文化状况32.1.4旅游发展状况32.2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32.2.1黟县西北部地区旅游资源概况32.2.2黟县西北部重点旅游资源特征32.2.3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32.3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32.3.1生态环境现状分析32.3.2生态环境保存评价32.3.3旅游项目生态影响评估32.3.4生态敏感问题及处理33.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33.1旅游市场分析33.1.1现状分析33.1.2 目标市场细分33.2 旅游需求演变趋势33.2.1 宏观经济条件对

3、旅游发展的刺激33.2.2 个性化需求导向对特种旅游发展的要求33.3旅游市场发展方向33.3.1从观光旅游到生态旅游的转变33.3.2以自驾背包等方式向户外运动发展33.3.3向休养度假(隐居)乡村休闲挺进33.4旅游市场发展定位与预测33.4.1未来旅游市场拓展定位33.4.2未来旅游市场规模预测34. 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34.1 黟西北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势在必行34.1.1黟西北具有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独特优势(S)34.1.2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黟西北突破发展瓶颈的需要(W)34.1.3 黟西北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顺势而为(O)34.1.4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黟西北规避

4、发展风险的选择(T)34.2 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目标定位34.2.1发展总体定位34.2.2发展阶段目标34.3 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战略选择34.3.1 黟西北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三大战略34.3.2 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战略实施框架34.3.3 黟西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35. 空间布局与项目规划35.1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布局方案35.1.1功能布局的主要思路35.1.2旅游空间优化布局方案35.2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分区建设与项目配置方案35.2.1美溪休养度假旅游中心地建设与项目配置方案35.2.2柯村乡土旅游服务增长极建设与项目配置方案35.2.3洪星科考

5、教育服务增长极建设与项目配置方案35.2.4宏潭户外运动服务增长极建设与项目配置方案35.3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六大重点旅游景区规划要点35.3.1美溪休养度假区35.3.2黄姑河漂流旅游区35.3.3打鼓岭风景名胜区35.3.4五溪山省级森林公园35.3.5柯村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35.3.6洪星国家野外生态考察区35.4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项目库及分期建设计划36. 生态保护与景观规划36.1 黟西北旅游生态分区保护方案36.1.1 生态节点选择与保护36.1.2 生态廊道选择与保护36.1.3 生态景观面的划分与保护36.2 生态修复方案36.2.1乡村生态旅游环境修复36.2

6、.2 山区生态旅游环境修复36.2.3 河流生态旅游环境修复36.3 生态旅游环境培育方案36.3.1视觉景观培育-建筑风格统一36.3.2 心灵环保培育-环保意识提高36.3.3 绿色理念培育-教育手段更新36.3.4 旅游过程培育-生态基础设施配备36.4 黟西北生态旅游情境营造方案36.4.1视觉环境设计36.4.2触觉环境设计36.4.3听觉环境设计36.2.4嗅觉环境设计36.5 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典型景观培育方案36.5.1 典型景观的选择36.5.2 分类典型景观培育要点37. 产品开发与线路设计37.1 黟西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谱系37.1.1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思路37.1

7、.2 黟西北生态旅游产品定位37.1.3 生态旅游产品谱系构建37.2黟西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点37.2.1 休养度假旅游产品37.2.2 户外拓展旅游产品37.2.3 科考教育旅游产品37.2.4 摄影写生旅游产品37.2.5 自然观光旅游产品37.2.6 乡土文化旅游产品37.2.7 节庆赛事旅游产品37.2.8 购物美食旅游产品37.3 黟西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设计37.3.1按照流程组合的生态旅游精品线路37.3.2 按照区域组合的精品旅游线路37.3.3 按照营销主题组合的精品旅游线路38. 服务设施与产业规划38.1黟西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38.1.1住宿服务设施规划38.1.2

8、餐饮服务设施规划38.1.3 购物服务网点规划38.1.4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38.1.5 交通服务设施规划38.1.6 其他旅游服务设施规划38.1.7 自助旅游者旅游服务设施规划38.2 生态服务产业规划38.2.1生态服务业态创新规划38.2.2 生态服务企业培育规划38.2.2.2生态产业企业家群体建设规划39. 旅游专项工程规划39.1 生态旅游安全与消防工程规划39.1.1 生态旅游安全规划39.1.2 生态旅游消防工程规划39.2生态旅游解说与游览系统规划39.2.1 旅游生态解说和游览系统的功能39.2.2 旅游生态解说与游览系统设计39.3 生态旅游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39.3.

9、1 黟县西北交通状况39.3.2 黟西北旅游交通发展规划39.3.3 山地车赛道专项规划39.4 旅游生态环卫及设施规划39.4.1 规划目标39.4.2 管理措施310. 旅游社区调控规划310.1 黟西北生态旅游社区建设目标310.1.1 生态旅游社区建设条件310.1.2 生态旅游社区建设目标310.2 黟西北生态旅游社区居民调控规划310.2.1 黟西北四乡居民分布现状310.2.2 生态旅游社区居民调控的原则和思路310.2.3 生态旅游社区居民调控方案310.3黟西北生态旅游社区游客教育规划310.3.1 生态旅游社区游客教育的原则和思路310.3.2生态旅游社区游客教育方案310

10、.4 黟西北生态旅游社区培育要点310.4.1 做好社会调控310.4.2 规范社区管理310.4.3 加强环境整治310.4.4 完善基础设施310.4.5 培育生态素养310.4.6 优化人才体系310.4.7 提升产业结构310.5 生态旅游社区示范项目策划简案310.5.1 旅游集散中心型以美溪小镇为例310.5.2 旅游接待服务型以打鼓山寨为例310.5.3 旅游商品生产型以柯村茶城为例311. 旅游形象与营销规划311.1 黟西北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目的地形象分析与定位311.1.1黟西北旅游形象的资源本底分析311.1.2 黟西北旅游形象的生态基础支撑311.1.3 黟西北旅游形

11、象的市场需求召唤311.1.4 形象基调提炼311.1.5 黟西北旅游形象定位311.2 黟西北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策划311.2.1 旅游形象的理念识别311.2.2 旅游形象的口号识别311.2.3 旅游形象的视觉识别311.2.4 旅游形象的行为识别311.3 黟西北旅游形象与产品的推广方案311.3.1 五个“一”:一个主题形象、一句口号、一篇导游词、一首主题歌、一部宣传片311.3.2 四种“媒”:户外广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311.2.3四项“专”:节事活动、主题商品、合作销售、联合宣传311.3.6 黟西北地区跨行业、跨地区联合推广行动计划312. 实施措施与政策建议312.

12、1 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培育标准312.1.1 概念、原则与指标体系312.1.2 黟西北生态旅游示范工程体系312.2 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要点312.2.1 制定规划,严格遵守保护为先的原则312.2.2 加强科研,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保护312.2.3 突出特色,形成主题明确的产品系列312.2.4 精益求精,有的放矢地筛选目标市场312.2.5 健全制度,保障社区参与和机制健康312.2.6 宣传教育,推动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312.3 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政策建议312.3.1产业引导政策312.3.2 旅游投资政策312.3.3 旅游安全政策312.3.4 旅游推广政策

13、312.3.5 旅游服务政策312.4 规划实施十大举措黟西北经验展望312.4.1以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纲,走出山区发展新模式312.4.2 成立副县级管委会统筹四乡资源,构建大景区管理体制312.4.3 推行独具黟西北特色的旅游“三集中”,实现三区联动312.4.4 灵活利用土地农林新政集中生产,三权置换发展大旅游312.4.5 设立总公司集中开发优化经营,以多种方式推进市场化312.4.6 建设生态旅游人居新体系,发挥集聚集居综合效应312.4.7 环境先导设施优先服务一流,夯实旅游区示范基础312.4.8 重点建设核心带动龙头先行,创生态旅游精品名牌312.4.9 引入成熟的大型节

14、赛事,快速提升黟西北旅游形象312.4.10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要强化生态补偿机制3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20092020)1. 规划总则1.1 黟西北概念界定“黟西北”源于对黟县西北部山区的简称,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美溪乡、洪星乡、宏潭乡、柯村乡等四个行政乡,面积约403平方公里。从地理上看,由三府尖、方家岭等构成的黟县中部分水岭将全县自然划为西北四乡和东南四镇,其中西北四乡属于青弋江源头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峡谷水系发达、植被物种丰富,是典型的农业山区和原生态区;而黟县东南四镇则属新安江源头地区,地势相对平缓、村落景观突出、人文气息浓厚。因此,黟县西北四乡作为一个比较封闭的山区

15、,拥有森林、河谷和农业三大生态系统,地理环境完整、生态特征明显、景观群落自成体系,构成了与黟县东南四镇村落风光源而不同的生态景观,是一个地理相对独立、景观相对独特、社会生态系统相对完整的生态区、农业区和旅游区。本规划认为:黟县西北四乡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区域,应该属于一个统一的概念空间,而从大生态、大旅游、大景区发展的角度更需要一个独特而又贴切的概念名称,它不仅要与周边类似旅游区形成差异化,同时也有利于未来的旅游营销推广。考虑到黟县西北四乡本身的地理特征和本土特色,也考虑到避免被皖南地区包括黄山、九华山、齐云山等在内的众多山岳旅游区屏蔽,同时避免与周边生态景区(如牯牛降等)产生形象混淆,更是考虑

16、到国内其他诸如“蜀南竹海”、“滇西南旅游区”、“黔东南旅游区”、“黑西南旅游区”等成熟的区域旅游品牌成功经验,本规划在“大黟山”、“黟西北”等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了“黟西北”作为本规划区名称,以凸显黟县西北四乡(下简称黟西北)原生态的神秘特质和鲜明的地理特征。1.2黟西北生态旅游规划缘由黟县西北四乡作为典型的皖南山区、传统的革命老区和欠发达的乡村地区,农耕环境古朴而自然、生态资源清新而纯厚、山水景观生动而富有诗意,具有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生态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基础。随着国家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地区,尤其是像黟西北这样的农业地区、生态地区,要积极探索农业开发、生态保护和乡

17、村整治的新道路,要以生态旅游为纽带,与席卷全球的服务经济、生态主义浪潮相对接,尝试走出生态服务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从而进入从落后的农林生产区向生态产业区、传统的农业生活区向生态旅游区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目前该区无论是休闲农业、还是生态旅游都处于萌芽期,呈现在边缘化下的“散、小、弱、差”,既没有出台有针对性的旅游发展指导文件,也缺乏有效的旅游开发管理工作,严重阻碍了这片生态乡村旅游区的快速发展。因此,作为对上申报各类旅游扶持项目、融入区域旅游线路、带动相关行业(农林业等)资源以及创建优秀旅游乡镇(生态旅游区、4A级风景区),对下指导各乡镇旅游接待点建设、旅游行业发展以及控制关键旅游资源,具有

18、针对性、带有主题性的旅游总体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当地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发展该区旅游业的有力抓手。近期,随着黟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与黟县大景区的战略实施,标志着黟西北地区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而统一开发、规划和建设黟西北生态旅游区的时机已经成熟,也迫在眉睫;秉承“规划先行”的原则,黟西北地区作为专项的、国家级的生态旅游区,在规划编制中必须高起点、大手笔,要从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高度,坚持大生态、大旅游、大景区的开发视野,对内整合优势资源、对外统一包装,积极融入黟县大景区开发战略中,从而争取成为烘托黟(县)九(华山)牯(牛降)旅游增长带、乃至融入黄(山)-九(华山)-黟(县古村落)

19、黄金旅游圈的重要一极,成为黟县旅游发展又一新引擎(生态引擎),以及皖南城乡统筹发展、现代新“三农”、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示范区。根据本规划专业性要求,经过前期调研考查与讨论沟通,特别委托以华东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为首的上海规划课题组编制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下简称规划)及其下属两个重点景区旅游开发规划(包括打鼓岭景区旅游开发详细规划和五溪山省级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3 规划的目标和任务1.3.1 规划的目标本规划力求着眼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紧随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的主题节拍,响应安徽省“两山一湖”和“大皖南”国际旅游区发展战略,根

20、据黄山市建设“实力黄山、生态黄山、魅力黄山、人文黄山”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黟县以“(世界)遗产经济”、“乡村(旅游)经济“和“生态(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立足于转变黟西北作为山区、老区、农区的落后困局,以生态旅游为杠杆、为龙头、为主导,加快推动生态富民、旅游安民、和谐山区的建设步伐,规划建设黟西北地区成为全县(生态)旅游副中心、大皖南生态旅游增长极,支撑黟县成为安徽省著名的生态旅游强县,最终打造成为具有黟县特色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 实施“大生态、大服务、大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建设以“生态旅游”为内核的全县(生态)旅游副中心和大皖南生态旅游增长极;(2) 坚持“以旅兴农、

21、以旅兴林、农林促旅”的发展思路,着力提高黟西北地区生态服务产业能级,建设安徽省著名的生态旅游服务强县;(3) 围绕国家低碳旅游示范区、国家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野外生态考察站创建工作,全力规划黟西北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3.2 规划的任务本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1) 深入调查与挖掘黟西北地区各种旅游资源,包括各类珍稀动植物资源、高山峡谷盆地地质地貌资源、山区河流瀑布等水文资源,以及森林资源、农业生产生活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古道古村资源等等;(2) 合理选择黟西北生态旅游目标市场群,包括全年性市场、季节性市场、区域性市场、重点客源市场和特殊群体细分市场等等。(3) 规

22、划建设黟西北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以生态农业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养生度假旅游、科考写生旅游和森林探险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漂流旅游、自助旅游为卖点的特色旅游区带点。(4) 开发设计黟西北地区各类生态服务产品,包括观光游览、休养度假、户外运动、旅游购物、商务会奖、农业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科考教育和健康养生等产品;(5) 全面构建黟西北地区生态旅游服务产业体系,包括旅游住宿服务体系、旅游餐饮服务体系、旅游车船服务体系、休闲娱乐服务体系、旅游购物服务体系和教育培训服务体系;(6) 配套建设黟西北地区生态旅游支持系统,包括旅游品牌营销系统、旅游社区服务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旅游招商服务系

23、统;(7) 积极探索一条具有领先性、示范性和黟县本土特色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经验、发展模式和成功政策,从而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黟县现象或经验”。1.4 规划的指导思想1.4.1 自主创新的规划路径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风头正健的知识经济,其核心和灵魂,就是永恒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要大力发展黟西北地区生态旅游服务产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从地脉、文脉、业脉和人脉的客观认知出发,根据对动态变化市场的科学把握,提炼黟西北地区旅游的“精、气、神”,构筑最能体现本土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和高效生产力的生态旅游产品构架,打造符合注意力经济和体验经济发展规律、最能占据大众文化消费心理制高点,并能将消费动机转化为

24、消费行为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4.2 系统统筹的规划视野坚持“大生态、大服务、大旅游”的发展理念,以区域经济为依托,按照注重系统协调的战略管理模式,统筹规划,优势互补,有机整合、宏观调控、科学配备旅游资源,强化产业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与生态联动、诸多利益相关者联动,以及黟县县域内部、黄山市域和黟(县)-黄(山)-九(华山)区域联动,通过科学有效的系统统筹规划及实施,加快黟西北生态旅游产业化步伐,提高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统筹发展能级。1.4.3 产业化运作的规划方针根据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生态经济先导和带动产业的科学定位,黟西北地区作为皖南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发展符合国

25、际产业发展趋势和具有良好前景的生态服务产业,必需遵循与国际接轨的生态服务产业发展规律和模式,按照在和谐、集约发展前提下最大效率地进行生态、文化与旅游资本运作,促使生态旅游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和高度化发展;特别是以旅游业带动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生态加工业的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从而整体提升黟西北地区生态服务产业能级,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的润滑剂和新引擎。1.4.4 “社会生态圈”的规划指向所谓稳态发展的社会生态圈,主要体现在所谓的“三个和谐”上: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和谐、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和谐以及人类精神生活方面的心态和谐。鉴于黟西北地区乡村、生态的资源特色和世界风行的的可

26、持续发展理念,黟西北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必须坚持以“社会生态圈”建设为其规划指向,顺应当前以全面发展、集约发展、“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为要义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农旅结合,加强旅游社区建设,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新三农发展道路,建设引领皖南山区旅游新农村建设、和谐型生态旅游社区的样板区、示范区。1.5 规划的期限与范围1.5.1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十二年(20092020年),分成三个阶段:l 近期:三年(20092011)l 中期:四年(20122015)l 远期:五年(20162020)1.5.2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黟县西北部地区,包括美溪乡、红星乡、宏潭乡和柯村乡在内的四个乡旅游资源分

27、布区域,面积约为403平方公里。1.6 规划依据1.6.1 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规章及规范性文件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2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1998年l 国务院关于修改旅行社管理条例的决定,2002年l 旅游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l 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l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l 旅游统计管理办法,1998年l 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1990年l 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1994年l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和管理办法,20061.6.2 旅游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l 旅游规划通则(GBT18

28、9712003),2003年l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l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 177752003)l 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43082003)l 旅游饭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 10001.22002)l 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LB/T 005-2002)l 森林防火条例,2008年1.6.3 地方旅游规章及规范性文件l 安徽省旅游条例,2005年l 安徽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2000年l 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2006年l 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l 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

29、纲要,2004年l 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l 安徽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9年l 安徽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2007年l 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l 安徽省旅游市场管理办法(修订本),2006年l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年l 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l 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l 黟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暨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2005年l 黟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l 黟县农家乐旅游示范户评定标准,2006年l 黟县农家乐旅游示范户评定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l 黟

30、县乡村旅游发展激励政策,2006年l 清溪河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2009年l 黟县自然保护小区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2. 基础现状与资源条件分析2.1基础现状分析黟西北地区位于黟县西北部四乡(洪星、美溪、柯村、宏潭)所在区域,黟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地处东经 11738 11806,北纬2947 3012之间。东南紧邻中国名山黄山,南望齐云山,总面积857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也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缩影”之美誉,又有“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之称。本次规划的范围主要是黟县西北部四乡

31、,有效规划面积约403平方公里。2.1.1区位交通状况包括洪星、美溪、柯村、宏潭四乡在内的黟县西北部地区,地形以中、低山地为主;该区北接石台县至九华山风景区,东临宏村西递世界遗产胜地对接黄山风景区,西有牯牛降自然保护区,距离黟县中心40公里左右,旅游交通区位良好。目前有黟县-石台公路经由最近开通的方家岭隧道纵穿美溪、洪星二乡,又有乡道东西联结柯村、美溪、宏潭、洪星,形成一大环线。其中,黟县“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实现了柯村至三合、X033至联光等共计120公里通村道路的硬(油)化工程,惠及22个行政村,为黟西北旅游道路交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21黟县道路交通建设图从外围交通区位来看,黟县区

32、域内主要的交通干道有贯穿宏潭、渔亭的省道,以及现在已经开通的连接美溪乡与其他各乡的主要县道。区域内交通仅能满足日常出入的需要,很多连通各个景区的交通线路依然处于“通而不畅”的境地,急需进一步提升公路级别,建立良好的导引标志系统。黟西北及黟县所处的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是沿海与内地腹地的过渡区,是安徽省规划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区域城市之一。其中,有205国道、319省道和皖赣铁路贯穿境内,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徽杭高速公路和合铜黄高速公路直接将黄山纳入了合肥、杭州等重点客源市场的三小时旅游圈内,更加紧密地融入长三角旅游圈、城市群。绩扬高速、京福高铁更强化了核心旅游市场对黟西北的可进入性。未来

33、几年即将建成的西接武汉、北至合肥、南通福建南平的“十”字型国家干线高速公路架和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最终将形成到上海、南京、宁波、合肥、武汉、南昌等中心城市的四小时交通圈,屯景高速将直接接入黟县县城。另外,黄山机场扩建升级成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也将拉近与中远程客源市场的旅游距离。2.1.2产业经济状况黟县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08679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405万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2087万元,增长19.6%,其中工业完成30215万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43187万元,增长15.0%。三大产业结构为21.5:38.7:39.7

3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42.3%、49.4%。其中,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秀的文化遗产,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黟县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全县最具活力和发展前途的经济增长点。黟县旅游工艺品产业也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壮大,其中文房四宝、木雕、砖雕、石雕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正逐步成为华东旅游工艺品生产基地和产品贸易集散地。另外,茧丝绸产业是黟县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总收入达1.5亿元以上。同时黟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较多,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是其中以生产糖水板栗、箬叶、微菜干、竹笋罐头等系列产品的龙头企业,其糖水板栗产量在全国同行中名列第一,产品95%以上出口海外。黟

35、县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等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产品,也从手工作坊里走进大型超市。黟县的茶叶制作久负盛名,其中以黄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递翠眉等品种尤为出名。黟西北四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是在整个黟县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较小。其中洪星乡2007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完成7020万元,比上年增长35.8%,实现招商引资2180万元,农民纯收入增长18.6%。美溪乡2006年经济总收入达869.1万元,完成财政收入34.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70元。柯村乡2004年财政收入60万元,人均纯收入1948元。2.

36、1.3社会文化状况2007年黟县户籍人口为95946人,其中:非农人口18536人,占1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4。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348元,比上年增长22.0%。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256元,增长18.0%。其中,洪星乡辖6个行政村,31个村民组,总人口5100人,其中农业人口4800人左右,是四乡中经济发展情况最好的乡;美溪乡居于洪星、宏潭、柯村等山区四乡中心,辖四个行政村,24个村民组,农业总户数986户,总人口3813人;柯村乡共8个行政村,总人口6399人;宏潭乡辖6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1591户共5607人。黟县置县已有2200余年历史,原属山越文化,在历

37、史变迁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瑰宝。明清时期留下的黟县古民居装饰古朴,极具观赏价值,木、石,砖雕等工艺品艺术精湛,是当地主要的特色旅游产品之一。黟县的优美风景吸引大量文人墨客留下诸如入黟吟、小桃源、 桃源洞等诗词歌赋。近年来,该县挖掘、整理了赶野猪、稻穰龙、游太阳等表演节目,展现了古黟山越民俗文化的精髓。为了宣传黟县旅游资源,还制作了徽州小桃源黟县、古黟西递、雕栏玉砌今犹在、黟县三雕、中国画里的乡村等记录影片。2.1.4旅游发展状况黟县2007年旅游接待量达到310.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1%,入境游客11万人次,增长42.3%。全年旅游直接收入实现11758万元,比上年增长32.6%,

38、全年旅游总收入完成129341万元,比上年增长31.9%。但是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除西递、宏村等少数资源外,大多数资源开发投入较少,开发水平较低,尤其是非物质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不足,西北部生态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根据2002年黟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计划建设的 “十一五”旅游重点规划项目27个,涉及西北四乡的项目仅“五溪山自然保护区一处,预计投资3000万元。黟县西北四乡旅游资源各有优势,在黟县旅游环境中也具有鲜明的特点,但是各乡对于自身旅游形象的定位雷同性强,整体知名度不足,并没有良好利用西递宏村、南坪等旅游风景区的客源市场带动本区域旅游,反而在其阴影之下作为甚小。其中,洪星乡

39、主要旅游资源在于树木种类繁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广泛;美溪乡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素有黟县“小桂林”之称,现有皖南瀑布群(打鼓岭景区)、牛鼻坑风光景点,民俗文化浓郁;柯村乡境内有皖南第一个红色政权皖南苏维埃,是以红色旅游与自然景观为主的山区生态乡;宏潭乡境内群山叠翠,溪流纵横,环境优美,并保有大量古亭桥坊、祠堂庭院、茶马驿道等明清古建筑文物。2.2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黟县西北部辖美溪乡、柯村乡、洪星乡和宏潭乡四个乡,生态与乡村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森林物种、峡谷景观、河流湿地、乡土文化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生态乡村景观体系,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需求。2.2.1黟县西北部地区

40、旅游资源概况2.2.1.1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规划组于2008年8月前往黟县西北四乡进行实地调查,共认定主要旅游资源点57处。具体如表2-1所示。表2-1 黟县西北部主要旅游资源调查表编号资源名称编号资源名称编号资源名称1打鼓岭风景区20五溪山自然保护区39柯村河2n 打鼓岭瀑布群21n 五溪山大峡谷40清溪河3n 打鼓岭古村落22n 杜鹃花海41方家岭隧道4n 打鼓岭峡谷23n 三府尖42黟西北古驿道5n 打鼓溪24n 田棚村43洪星竹海6n 红军医院25宏潭村44胡门古树群7n 大佛堂26汤氏宗祠45紫楠(洪星乡)8牛鼻坑景区27竹溪河46香榧林(洪星乡)9黄姑河28溪下河47棉楮林(洪星乡)

41、10n 黄姑村落29柯村宗祠48红豆杉(洪星乡)11美溪情侣林30柯村盆地49茶叶基地(五溪山)12美坑村落31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50五溪山有机茶13拜祭堂32n 柯村暴动旧址51宏潭豆腐乳14奕村古村落33江溪皖南花猪养殖基地52皖南花猪15n 景溪桥(明)34胡门皖南花猪养殖基地53黄山黑鸡16n 夸路亭(清)35柯村村落54金头闭壳龟17林村36秀才第55舞龙舞狮18大星37旋溪塔56打食桃19东边河38旋溪河57做白叶果注:标志从属上一级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单体2.2.1.2旅游资源单体密度经过实地调查,在黟县西北四乡共403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共调查并记录确认旅游资源单体49个。根

42、据单体密度的定义:单体密度就是单位面积单体数量,一般用每百平方公里内的单体数量表示。依据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出黟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单体密度:式中,M为旅游资源单体密度;N为旅游资源单体总数;S为普查区域面积。将黟西北地区相关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得出黟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单体密度为13.4个/百平方公里,相比其他区域较高。2.2.2黟县西北部重点旅游资源特征2.2.2.1森林物种旅游资源黟县西北四乡均有大面积森林覆盖,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同时,保存良好的森林为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环境。1. 珍稀动物栖息地黟县西北四乡茂密的山林中活跃着200余类飞禽走兽,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贵鸟兽有20多种。上好

43、的生态环境不仅仅给动物提供了天然庇护所,更是给生态旅游专项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洪星乡素有“华东最大的生物基因库”美誉,在此乡发现的金头闭壳龟是安徽省一级保护动物,极具科研考察的价值。美溪乡是大凤蝶的自然栖息地,成群的蝴蝶绕着碧绿的溪水上下翻飞,景色美不胜收。黄姑河和东边河中仅鱼类就有30余种,尤以鲇、鳜、鲢、鲤、鲫、虾、螃蟹、龟、鳖闻名遐迩。极具观赏和食用价值。2. 植被旅游资源黟县西北四乡森林覆盖率达90%,广阔的林海形成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更保有大量的珍稀树种。其中洪星乡坐拥 17万亩林海,3万亩竹林,被安徽省命名为“安徽竹乡”。宏潭乡五溪山深处生长着大量杜鹃花树,每到春天就形

44、成百里花海的美丽景色。刘庄胡门古树群姿色秀美,令人望之脱俗。除此之外更有金黄的油菜,幽绿的稻田,成片的茶园、果园和桑园,构成黟县田园牧歌般的生物景观。2.2.2.2峡谷景观旅游资源美溪乡地貌特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境内峰峦叠翠,溪流飞瀑;深冲大坞,环境清幽,以瀑布群著称的打鼓岭景区、牛鼻坑风景区已经在2007年开放,景区内各种奇石陡峰令人望而称奇。另外在美溪还有大量溶洞、岩洞处于原始状态,有待继续开发。2.2.2.3河瀑湿地旅游资源1. 河流景观黟县河流水系比较发达,主要位于青弋江水系上游,清溪河贯穿黟县四乡全境,其主要支流有美溪、旋溪、溪下诸河。目前开发条件比较成熟的河流是黄姑河。黄姑河水面宽

45、阔,水质良好,有“三十里水墨画廊”之称,这种河溪风光在当地已经小有口碑,规划组认为黄姑河整体景观资源品质较高,周围农田、树林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是局部流域水岸植被杂乱,部分河道较浅不利于漂流观光,需要对河岸植被进行景观整理,并在部分河段修建水坝抬高水位。另外,通过规划组实地考察,位于洪星乡的东边河河岸植被保护完整,水流稳定,周边景致较好,有很好的开发价值。2. 瀑布景观瀑布是美溪乡的重点旅游资源之一。打鼓岭景区就是以瀑布群著名。景区内瀑布如银带飘然入水、深潭清幽静谧、溪流跌水随处可见,壮丽秀美的景色使游客流连忘返。规划组认为,瀑布资源将是引领黟县西北旅游业发展的引擎之一,是黟西北对外揭开神秘面纱的窗口。3. 湿地景观河流湿地是当地重要的生态系统,也形成了以河流为依托的带状自然生态景观,其中以美溪乡情侣林为典型代表。情侣林湿地树木参天,动植物种类繁多,又属于黄姑河漂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多得的休养度假场所。2.2.2.4农业生态旅游资源1. 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