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研究_华娟(理论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研究_华娟(理论重点).docx(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研究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atterns 作 者 姓 名 华 娟 学 位 类 型 学历硕士 学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稈 研究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导师及职称 胡笑旋 副 教 授 2012年 4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合肥工业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答辩委员会签名: ( 工作单位、职称 ) 导师: 本人声明所交的乎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丨: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志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成撰
2、写过的研究成采 .也不包含为获得 合 Bl.丨业人学 成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15而使 W过的材料 W我一同丄作的同山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井表示谢意。 宁位论文作者签字 : 签字日期: 丨 1年 月 2曰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宁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合肥 I.业人学 冇文保留、使 MJ学位论文的规定,冇权 保留汁向国家有关部 f成机构送交论文的 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卉阅成借阅。本人 授权合 HR I:业人子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成部分论文内荇编入冇关数据痄进行检 索,可以采 W影印、缩印成扫描等 S制手段保存、汇编宁位论文。 (保密的,位论文在解密后适出本
3、授权 15) 宁位论文者签名 : 签字曰朗: /心年十月 2日 予位论文作者毕业后 向: I作单位: 导师签名: 签字曰期: 0/2 年 $曰 电话: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研究 摘要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为实现工程项目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是提高项目 管理水平的关键。科学地评价和正确地选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 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中涉及的指标很多,定义的难度大且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复 杂,属于典型的复杂多准则决策问题 ( Complex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CMCDM)。 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合
4、理性。 本文构建了基于改进德尔菲方法 ( MD)和网络分析法 ( ANP)的工程项目管理 模式评价模型。首先,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本文使用改进的德尔菲法 ( the Modified Delphi, MD)确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在充分征求和提炼专家意见 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构造 ANP模型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该方法综合 考虑了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内外部核心指标,并且能够对指标间的相互影响 和相互支配关系进行度量,得到较科学合理的结果。并对各备选管理模式进行综合评 价,得到优势度的排序,最后,用案例展示了该决策问题的整个过程,验证了所选方 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
5、键字:多准 则决策,德尔菲方法,网络分析法,工程项目管理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atterns ABSTRAC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attern is a style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o take to achieve the project goal, and a ke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attern properly is a
6、 critical point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The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atterns is a kind of complex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making (CMCDM) problem, in which many indicators involved.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dicators is difficul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is comp
7、lex. Therefore,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crucial,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Modified Delphi (MD) method an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is propo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First, we use the MD method to establish internal and ex
8、ternal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ultation and refining of experts advices. Second, the comprehensive sequence of modes is given to calculate utility values by the ANP model. The method has consider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impact factors about the selec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
9、nagement patterns, and analyzed the interaction and mutual restraint among evaluation indices to scientific results. Then, we get the sort of alternative management pattern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inally, an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process of this decision problem and
10、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Key words: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CDM), delphi metho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致谢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我的导师胡笑旋副教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 诚挚的感谢。感谢胡老师两年多来对我的关怀和孜孜不倦的教诲,我所取得的 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胡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培养,倾注了恩师的大量心血。 胡老师渊博的学识、勤恳的处事风格,始终感染着我;胡老师严谨的治学
11、态度、 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始终鞭策着我;胡老师对决策科学和智能科学的深邃见解、 开阔的科研思路,始终启迪着我。 特别感谢网络所杨善林教授。在我硕士学习期间,始终离不开杨老师的启 发、指导和帮助。杨老师高深的学术造诣、敬业忘我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 工作作风、高超的领导艺术、平易近人的个人魅力和对学生至真至诚的关怀, 使我铭记于心,受益终生。 感谢网络所提供给我的良好的学习和科 研环境,感谢靳鹏老师、马华伟老 师、罗贺老师等对我学业上的指导;感谢马溪骏老师、胡小建老师、余本功老 师、孙超平老师、付超老师、冯南平老师、潘若愚老师、储伟老师等对我的关 心和帮助。感谢网络所在读研究生詹明明、姚庆生、刘
12、辉舟、苏寒、任明晖、 余振翔、李升、江繁、陈意、杨阳等同学对我的热心帮助和鼓励。 感谢管理学院所有的领导、老师们给予我的帮助和关心。 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我的支持与关爱,你们无怨无悔的付出, 才使得我更好的完成学业和论文。 最后,感谢一直帮助、关怀和鼓励我的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作者:华娟 2012年 04月 23日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1.2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 2 1.2.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理论研究 . 2 1.2.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研究 . 2 1.2.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评述 . 3 1.3研究内容 . 4 1.4研究方法
13、和框架 . 5 1.4.1研究方法 . 5 1.4.2论文框架 . 5 第二章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综述 . 7 2.1工程项目与工程项目管理 . 7 2.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 7 2.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的历程 . 7 2.3.1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历程 . 7 2.3.2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历程 . 8 2.4国内外常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 9 2.4.1 DBB 模式 . 9 2.4.2 CM 模式 . 10 2.4.3 DB模式与 EPC交钥匙模式 . 11 2.4.4 PMC 模式 . 12 2.4.5 Partnering 模式 . 13 2.4.6常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
14、比较 . 13 第三章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15 3.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15 3.2基于 MD方法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16 3.2.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16 3.2.2基于改进的 Delphi方法的指标确立 . 16 3.2.2.1德尔菲方法简介 . 16 3.2.2.2 MD方法的实施步骤 . 17 3.2.2.3 MD方法的专家群体意见的集成描述 . 20 3.3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 21 第四章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权重的获取 . 24 4.1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和步骤 . 24 4.2 ANP的网络
15、结构模型 . 24 4.2.1元素结构分析 . 24 4.2.2 AHP层次结构模型 . 25 4.2.3 ANP网络结构模型 . 25 4.3优势度的概念 . 26 4.4 ANP方法求解权重的步骤 . 27 4.4.1控制层准则权重的求解 . 27 4.4.2网络层元素权重求解 . 27 4.5基于 ANP方法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的决策模型 . 30 4.5.1元素相关性描述 . 30 4.5.2 ANP决策模型 . 31 4.6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 第五章案例研究 . 36 5.1背景描述 . 36 5.2备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 . 36 5.3备选管理模式综
16、合效用值的计算 . 37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 39 6.1 . 39 6.2展望 . 39 参考文献 . 4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4 插图清单 图 1-1论文架构图 . 6 图 2-1 DBB模式的基本组织结构 . 10 图 2-2 CM模式的基本组织结构 . 11 图 2-3 DB/EPC交钥匙模式的基本组织结构 . 12 图 2-4 PMC模式的基本组织结构 . 12 图 2 -5 Partnering模式的基本组织结构 . 13 图 4-1结构示意图 . 25 图 4-2 ANP基本结构模型 . 26 图 4-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的 ANP决策模型 . 31 表格清单
17、 表 2-1常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性比较 .14 表 3-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18 表 3-2第一轮专家咨询样表 .19 表 3-3两轮调查结果统计参数 .22 表 3-4协调系数和统计意义 .22 表 3-5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23 表 4-1直接优势度的 19标度法 .26 表 4-2间接优势度的 19标度法 .27 表 4-3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28 表 4-4加权矩阵 .32 表 4-5未加权超矩阵 .33 表 4-6加权超矩阵 .34 表 4-7指标权重值 .35 表 5-1备选模式指标评价 .37 表 5-2合成排序结果 .38 第一章绪论 1.1
18、研究背景与意义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的工程项目大型化、复杂化和投资多元化越来越明显, 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显得极其重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 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 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也形成了一 系列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但与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 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理论研究较薄弱, 定义较模糊,且国际常用工程项 目管理模式的认同度不高。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现存的 “ 招投标制 ” 、 “ 建设监理制 ” 、 “ 业主责任制
19、 ” 以及 “ 项目法人责任制 ” 等基本上都属于传统 的工程项目管理 ( DBB)模式,已不能完全适用建筑市场的现状,急切需要一 种能适应我国特殊国情的项目管理模式。 (2) 国内工程承包单位的承包能力较差,先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速 度较为缓慢。承包能力的局限主要体现在融资能力方面,目前国内承揽工程项 目,多数业主都要求垫资承包,即承包单位通过融资方式筹措项目的前期费用 甚至施工阶段费用 ,但在我国,承包单位缺乏融资能力,所以从目前承揽的项 目看,中、小型项目多,大型项目少,同国际大型承包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国际大型承包公司进驻我国建筑市场,给我国工程公司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也给
20、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多样性存在和发展带来契机,但整体发展水平仍较为 低下。 (3) 工程项目的主要参与方,尤其是业主方的管理水平较低下,呼吁专业 的咨询公司辅助管理。我国工程项目,尤其是公款项目,整个项目周期的项目 管理工作仍主要由业主方承担。由业主方组成工程指挥部对项目建设的全部或 大部进行管理,项目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工程项目结束后,项目管理组 织即而解散,管理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很好地积累,而且大多数业主方缺 乏专业管理人才,项目管理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4) 我国建筑市场的工程监理等咨询单位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较局限。我 国大多数工程咨询单位的主要工作限于施工阶
21、段的质量控制,业务较为单一, 服务范围狭窄,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水平低下,发展速度较慢。 因此,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及加速与国际惯例接 轨,科学地评价和正确地选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在上述 背景下,本文试图从回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国内外工程 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研究我 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的相关问题,来帮助业主综合评价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 以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推动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 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与规范。 1.2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1.2.1工
22、程项目管理模式理论研究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所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不同模式 代表了其对应的管理程序、管理目标以及管理方法、工具等存在一定程度上的 差异,这其中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例如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合同 管理、项目信息管理等等。它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事实表明,一个项 目靠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或技术设备只能使工程利润提高 3%-5%,而依靠良好 的管理方式却能使工程利润増加 10 % - 2 0 % 1 。 国际上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 式都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架构,国外学者 主要侧重于对管理模式实
23、证绩效的研究。 Konchai等通过研究 DB、 DBB和风 险型 CM等模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给出结论: DB模式较其他模式在 费用和进度控制方面有优势,在质量管理方面表现也较好 2。而 Ibbs等认为 DB模式最明显的优势是能缩短工期,但在降低项目费用和提高生产率方面提 出了质疑 3。 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关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 面,针对常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定义、组织结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进 行比较分析。彭韶辉等从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概念入手,总结了几种工程项目 管理模式,并定性分析了这些模式的优缺点、适用条件以及适用范围,最后提 出一种新的工程项目管理的
24、组合模式 4。康香萍等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工程 项目管理模式将向一种管理模式为主,各参与方协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5。 同时,我国学者就工程项目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也提出了一些创新研究,如 徐万红等结合并行工程理念,探索出一种基于并行工程的创新型工程项目管理 模式,称为业主驱动型管理模式 6。此外,也有学者针对某类工程项目实践给 出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相关分析和研究。例 如,针对铁路工程项目,王天高 等通过介绍 PMC项目管理模式的概念、优势及其发展趋势,探讨其在在铁路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7。马俊在分析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传统项目管 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在铁路项目中采用 PMC+Par
25、tnering工程管理模 式,并对其可行性做出验证 8。郑少弘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提出将代建制模 式运用于地方铁路工程项目,并以福建地方铁路开发公司的实际项目为案例, 分析了目前代建制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对应的建议措施 9。 1.2.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研究 国内外 学者就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的评价做了一定的研究。 2 Gordon提出从组合元素与合同元素两方面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 选择 1 ; A1 Khalil从项目特点、业主需求和业主喜好等三个方面分析并选择合 适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 ( AHP)辅助业主进行决策 11; Mafakheri等运用区间 AHP和
26、粗糙集方法建立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数学评价 模式,为业主决策提供依据 12; Moon等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评价指标进行 了 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为建设项目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13; 国内学者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定量 化分析,采用的方法多为较成熟的层次分析方法 ( AHP)、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 惠静薇讨论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选取 3个一级指标和 10 个二级指标,运用模糊 AHP方法建立了决策模型,方便业主评价和选择合适的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4;高宏波运用 AHP方法对 DDB模式、 EPC模式和 Partnering
27、 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 Partnering模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优越 性 15;张 素妓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类,并对每个进行优劣势分析。并提出可以用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来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选择 16;曾阳提出了基于熵 权模糊集的建设工程发包模式选择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为业主选择提供一 套科学的决策模型 17;沈咏梅等针对军队建设工程项目,建立了管理模式评价 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 1.2.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评述 由上述分析可见,国内外学者已从诸多方面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做了大量 研究,存在不同的侧重点,也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同时存 在一定的不足,
28、主要体现在: (1) 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不够全面。国际上常见的工程项目管 理模式在理念和知识架构上较完备,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执行惯例,但由于 我国建筑市场的差异性,国内学者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阐述项目管理模式的概 念,分析管理模式自身的优缺点,针对不同模式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研究的较 少,不够系统全面。 (2)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评价研究中,评价指标的选取缺乏一定程度的验 证,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相关因素研究不系统。一般只考虑了内部核心的 几个指标,如项目规模与复杂性特点、项目质量 、工期和成本目标等,却忽略 了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度、建筑市场上承包商或咨询商的能力等外部指标, 而这
29、些指标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3) 以往多采用 AHP方法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评价,该方法的一个 重要前提是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但是工程项目管理 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满足这个条件,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和相 互支配关系。 3 1.3研究内容 本文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入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研究: (1) 常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性对比分析 通过阐述国内外常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概念、组织结构、优缺点等, 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实现对各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2)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分析
30、阅读国内外相关书籍和文献,归纳总结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现 状。国内外学者就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理论方面作了大量研究,但对于管理模 式相关的实证和评价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可操作性较差,也不够具体全面。 (3)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评价研究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评价是本文的研 究重点,该评价问题属于多准则复杂 决策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评价步骤; 基于 MD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 ANP方法构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并对各备选管理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各备选模式的综合优势度排序 ; 案例展示整个评价过程。 本文从六个章节对研究内容进行展开
31、: 第一章是绪论。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以往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 述,明确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给出本文的整个架构。 第二章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综述。通过对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管理和工 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定义的介绍以及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过程的归纳,对各 种常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从不同方面分析了各种模式的 特点,为接下来评价的具体分析打下基础。 第三章开始进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的具体内容。第三章介绍了如何进 行管理模式评价指标的设计。在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取的影响因素的基础 上,按照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建立出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运用改进 的德尔菲方法构建工程项目管
32、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介绍了 评价指标权重的获取过程。以第三章确立的评价指标为依托, 在重点讨论 ANP方法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包括 ANP结构的分析、优 势度的概念、构建和 ANP求解步骤等,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决策问题 的相关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的 ANP决策模型。 第五章进行案例研究,展示了整个评价过程,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 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本章将对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同时也对 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4 1.4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 在阅读和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大量文献基础上,从国内外工程
33、项目管 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入手,总结、归纳国内外常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优 缺点并进行定性和比较分析,通过对目前的研究现状的归纳,总结出现有文献 的可取与不足之处,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2) 改进的德尔菲方法 ( MD方法) 经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初步确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框架,运用 MD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优选,借助专家知识得到较为科学完备的工程项目管 理模式评价的指标体系。 (3)网络分析法 ( ANP方法) 构建 ANP模型展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外部依赖和反馈 关系。借助 Super Decisions (SD)软件实现模型的求解,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极
34、 限影响排序,进而获取各指标的权重。接着邀请专家对各模式基于各单指标做 两两比较分析,建立判断矩阵,得到每个单指标下各模式的优先度排序,最后 对单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各备选模式的综合优先度排序。 (4)统计分析法 在评价指标的设计和模型构建与求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对这些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评价指标、指标权重等。 1.4.2论文框架 本文需解决二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如何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另一个是如何 获取指标权重。前一项工作是后一项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 评价指标,指标权重才会显得有意义,接着在权重的基础上,组成每个备选模 式的综合效用值,得到备选模式的优先级排序,才真正
35、能为决策者进行决策起 到参考作用。图 1-1给出了本文的架构图。 5 图 1-1论文架构图 6 第二章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综述 2.1工程项目与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是最典型,最常见的项目类型,属于投资项目中最重要的一种,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9。广义上的工程项目可分为建设工程项目、社会工程项目、 科研工程项目、国防工程项目和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等等 2 ,狭义的工程项目主 要指的是建设工程项目,它是以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产出物,如城市基础设施项 目、机场工程、住宅小区、工业厂房、港口工程等。本文所讨论的工程项目属 于狭义的范畴,下文统称为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是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
36、依赖的活动, 它具有目标的明确性、时空、资源、质量的限制性、运作的一次性和不可逆性、 影响的长期性、投资的风险性和管理的复杂性等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所开展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 一系列工作活动,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为实现工程项目目标 ( 主要指质量、 工期和成本目标)实施的一次性、全过程的系统性管理,主要指的是业主的工 程项目管理活动。 2.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自建设项目开始至完成的全过程,为使项目的质量 目标、进度目标和费用目标得以实现,而采取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工程项目管 理模式以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为对象,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科 学
37、和有序的管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它是提高项目 管理水平的关键。为了便于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评价研究,下面就工程项 目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以及常见模式做 简单分析介绍。 2.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的历程 2.3.1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历程 不同国家由于其自身的地域特征、文化特点、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应的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也各具特点,但它们所经历的总的发展态势有一定 的相似性。在英国,项目管理较早得以重视且发展的历程最完备,因此本文对 英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给出介绍。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英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 分为六个阶段: (
38、1)第一个阶段: 14世纪以前。该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主要采用是 业主自营式。该时期大部分工程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由业主负责选择工匠,完 成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7 (2) 第二个阶段: 14世纪到 15世纪。随着工程项目规模与难度的加大, 社会分工的加快,建筑市场出现了营造师的职业,由其分担了工程的设计工作 和部分管理协调工作,降低了业主的管理强度。 (3) 第三个阶段: 15世纪到 17世纪。该时期,建筑市场的参与主体逐渐 增多,业主可分别选择建筑师来主要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营造师负责工 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该阶段与第二个阶段 有着相似的地方,都出现了多种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但总体
39、来说都是属于业主委托模式,但在这一特定阶段的 该种模式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并未得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工程质量不高。 (4) 第四个阶段: 17世纪到 18世纪。这一阶段的建筑市场存在三大主体, 即业主,业主委托的顾问和承包商。业主委托的顾问也可称为工程项目的建筑 师 /工程师,主要承担项目前期的调研与策划工作、项目的设计工作和项目实施 的监督与协调工作。承包商即工程施工承包商,主要负责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 工作。此时,原先的业主自营式模式基本淘汰,业主基本不需参与 施工过程的 具体过程,由具备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承包商代之,这相对于业主自营式模 式优势显著。 (5) 第五个阶段: 19世纪到 20世纪 6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工程项目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