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试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根底理论、会计根底学问等有关理论和实践阅历,依据不同要求进展数据描述、参数估量、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展定性和定量分析;依据统计和会计资料进展经济推断和分析。 二、考试根本要求 (一)统计方法 1.依据统计学的定义,把握统计学中的几个根本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把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 2.依据数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展描述,使用不同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3.依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参数进展估量;依据影响样本量
2、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 4.依据假设检验的根本原理,对总体参数(均值、比例)进展假设检验。 5.依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根本理论与方法,对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进展讨论和分析。 6.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展讨论和猜测。 7.依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状况。 (二)经济学根底学问 1.需求、供应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1)依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构造和富有程度,依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3)依据供应法则、供应函数和价格
3、供应弹性分析价格对供应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应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4)依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2.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1)依据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分析导致市场失灵的缘由与后果。 (2)运用科斯定理分析政府消退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和产权制度改革;从政府对垄断进展公共管制分析国家反垄断经济政策;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方面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 3.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 (1)依据宏观经济流程分析不同部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依据三个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不同部门框架下宏观经济均衡关系;依据储蓄与投资差关系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
4、 (2)依据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关系,衡量支出法GDP和收入法GDP;依据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关系分析宏观经济“过冷”和“过热”的缘由;依据核算的全面性和国民福利角度分析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打算 (1)依据总需求与总产出的关系分析均衡产出及存货变动机制;依据消费函数分析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依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依据储蓄函数分析收入与储蓄的关系;依据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打算中的作用分析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依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投资乘数和政府购置乘数;运用乘数原理分析政府赤字预算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
5、用。 (2)依据货币需求的种类分析总体货币需求;依据货币需求函数分析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打算作用,依据货币需求分析流淌性陷阱的形成及其危害;依据根底货币和货币乘数分析货币供应,依据货币乘数分析存款预备金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3)运用投资函数分析利率与投资的关系;依据利率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分析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依据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分析均衡利率的形成。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依据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涵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互补关系和替代的关系,特殊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失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短期内充分就业与稳定价格之间的替代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分析经济政策目标选择的依
6、据。 (2)依据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类型分析紧缩性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其适用条件。 (3)依据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及适用条件。 (4)依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生作用的途径分析其不同效应和两种政策组合使用的必要性,以及四种组合根本方式的适用条件。 6.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1)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关系分析国际间经济交易的主要途径和对外经济关系;依据实际汇率、购置力平价和利率水平分析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依据常常工程和资本工程分析汇率变化对于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2)依据净出口函数分析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 (3)依据净资本流出函数分析利
7、率水平与国际资本流淌的关系;依据进口规模与储藏资产的关系界定适度储藏资产的规模。 (4)依据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分析国家间经济互动。 7.通货膨胀 (1)依据价格水平上涨的数量界限划分不同类型通货膨胀;依据收入安排、经济效率和产出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各种影响;依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分析短期内和长期内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 (2)依据需求拉动、本钱推动和构造性通货膨胀理论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8.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1)运用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我国科教兴国的经济进展战略、可持续进展战略的内涵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途径。 (3)运用
8、经济周期理论分析反经济周期政策的适应条件 (三)会计根底学问 1.依据会计的根本职能、根本原则、核算内容、核算程序,分析推断基层单位会计核算根底及对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 2.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推断企业会计核算标准化及对统计工作的影响。 3.正确推断会计与统计采纳的核算单位。 4.依据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本钱费用明细核算表)编制方法和会计工程,根据统计制度要求,正确推断会计核算工程与财务统计指标、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相关关系。 5.依据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资产和负债分类、折旧政策等,精确把握基层单位会计与宏观统计对资产负债的核算方法、价格和核算范围。 6.依据会计利润表、本钱费用核算表,分析推断会计与经济统计的生产范围,把握利润表、本钱计算表、营业费用、治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核算资料在宏观统计,特殊是GDP核算中的应用。 7.依据会计报表分析企业的偿债力量、获利力量,正确推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