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海南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522637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海南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年海南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海南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海南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1年海南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甲醇B乙炔C丙烯D丁烷2(2分)用0.102

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mLB22.35mLC23.65mLD23.70mL3(2分)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NaHCO3和Al(OH)3BBaCl2和NaClCHClO3和K2SO4DNa2SO3和BaCO34(2分)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I的化学性质与I相同BI的质子数为53C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5(2分)已

3、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A+519.4kJmol1B+259.7 kJmol1C259.7kJmol1D519.4kJmol16(2分)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OH)+H2O+e=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H2O的还原BNiO(OH)的还原CH2的氧化DNi(OH)2的氧化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

4、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4分)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A乙烷B甲苯C氟苯D四氯乙烯8(4分)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9(4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

5、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10(4分)设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B1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10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D10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11(4分)某反应的H=+1

6、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12(4分)根据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三、解答题13(9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

7、3)XW2的电子式为;(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5)W和Y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色温效应,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4(9分)镁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有关镁的下列问题:(1)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还生成少量的(填化学式);(2)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是,该化合物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填序号)MgI2中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间的作用力Mg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M

8、gBr2与Cl2反应的H0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115(9分)氯气在295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列式计算)(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移动;(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移动16(8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

9、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2)B和A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为;(3)D的结构简式为;F的结构简式为;(4)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17(9分)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请回答下列

10、问题:(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填仪器编号)铁架台 燃烧匙 锥形瓶 广口瓶 研钵 玻璃棒 酒精灯(2)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3)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和过滤;(4)本实验制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三、选考题(请考生在请18、19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6分)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ABCD19(14分)PCT是一种新型聚酯材料,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合成

11、PCT的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A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C的化学名称为;(3)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为;(4)D的同分异构体中为单取代芳香化合物的有(写结构简式)(5)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苯环上一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的是(写结构简式)四、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6分)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的是()ASO2BBeCl2CBBr3DCOCl221(14分)铜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1)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2)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3)SO的立体构型是,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为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2011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13、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解析】解:A甲醇是液体,故A正确; B乙炔是气体,故B错误;C丙烯是气体,故C错误;D丁烷是气体,故D错误故选A2(2分)【解析】解:滴定管的零刻度在上面,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为22.35mL,故选B3(2分)【解析】解:A、碳酸氢根可以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是没有和硫酸根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故A错误;B、钡离子可以和硫酸根反应生成沉淀,但是没有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气体的离子,故B错误;C、没有离子可以和硫酸根反应生成沉淀,也没有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气体的离子,故C错误;D、亚硫酸根可以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

14、体,钡离子可以和硫酸根反应生成沉淀,既能产生气泡又有沉淀生成,故D正确故选D4(2分)【解析】解:A、53131I与53127I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别,故A正确;B、原子符号AZX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53131I的质子数为53,故B正确;C、53131I是电中性原子,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故C错误;D、53131I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13153=78,中子数多于质子数,故D正确故选:C5(2分)【解析】解: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 2Hg(l)+O2(g)=2HgO(s)H=181

15、.6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得2Zn(s)+2HgO(s)=2ZnO(s)+2Hg(l),H=(701.0kJmol1 )(181.6kJmol1 )=519.4kJmol1,即Zn(s)+HgO(s)=ZnO(s)+Hg(l),H=259.7kJmol1故选C6(2分)【解析】解:为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是阳极,该极上发生的反应是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元素的化合价会升高,即Ni(OH)2的氧化反应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

16、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4分)【解析】解:A乙烷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A错误;B甲苯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B错误;C苯为平面型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故C正确;D乙烯为平面型结构,四氯乙烯结构和乙烯相似,为平面型结构,故D正确故选CD8(4分)【解析】解:A由反应可知,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故A错误;B可逆反应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故B正确;C反应状态不同,正逆反应速率关系不同,二者只要不达到平衡状态,则没有恒定的关系,故C错

17、误;D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BD9(4分)【解析】解:A碳酸钙的分解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消耗能量,故A正确;B基本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钙的高温分解,循环利用的应该有CaO和NaOH 两种物质,故B错误;C“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应该是过滤,目的是通过过滤得到碳酸钙沉淀,故C错误;D甲醇工业上可用CO2制备,故D正确故选AD10(4分)【解析】解:A、铝离子核外电子为10,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NA,故A错误;B、1mol氯气全部反应转移电子2mol;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B错误

18、;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含有的H+离子数为NA,故C错误;D、10LpH=13的Na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故D正确;故选D11(4分)【解析】解:A、某反应的H=+100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00kJmol1,无法确定正反应活化能的大小,故A错误;B、某反应的H=+100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00kJmol1,无法确定逆反应活化能的大小,故B错误;C、某反应的H=+100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00kJ

19、mol1,正反应活化能大于100kJmol1,故C正确;D、某反应的H=+100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00kJmol1,即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 kJmol1,故D正确;故选:CD12(4分)【解析】解:A、Fe为正极,氧气在正极放电生成OH,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故A正确;B、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Fe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在正极放电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C错误;D、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放电生成Zn2+,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D错误;故选AB三、解答题13(9分)【解析】解:

20、(1)Z为P,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应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A族,故答案为:三;A; (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NH3,故答案为:NH3;(3)XW2为CS2,为共价化合物,S和C之间存在S=C键,和CO2结构相似,电子式为,故答案为:;(4)Y为N元素,最高化合价为+5价,则对应的氧化物为N2O5,故答案为:N2O5;(5)Y为N元素,W为S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S的质量分数为70%,则S和N原子个数比为:=1:1,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设化学式为(SN)x,当x=4时,(32+14)4=184,满足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故答案为:S4N

21、414(9分)【解析】解:(1)镁在空气中燃烧,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氧化镁,还生成少量的氮化镁,故答案为:MgO;Mg3N2;(2)CH3Mg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H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C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所以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CH3MgCl水解生成氢氧化镁、氯化氢和甲烷,水解方程式为:CH3MgCl+2H2O=Mg(OH)2+CH4+HCl,故答案为:+2;CH3MgCl+2H2O=Mg(OH)2+CH4+HCl;(3)相同类型的离子晶体中,离子键越大,则离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所以MgI2中

22、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间的作用力,故正确;根据图象知,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所以Mg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正确;氯化镁的能量小于溴化镁的能量,氯气的能量大于溴的能量,所以MgBr2与Cl2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故正确;能量越小的物质越稳定,所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故错误;Mg(s)+F2(l)=MgF2(s)H=1124kJ/mol,Mg(s)+Br2(l)=MgBr2(s)H=524kJ/mol,将第二个方程式与第一方程式相减得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1,故

23、正确;故选15(9分)【解析】解:(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2)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氯气,近似氯气难度为0.09mol/L;依据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得到平衡浓度: Cl2+H2OH+Cl+HClO起始浓度:0.09 0 0 0转化浓度:0.03 0.03 0.03 0.03平衡浓度:0.06 0.03 0.03 0.03K=4.5104故答案为:4.5104;(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会和平衡状态下的氢离子反应,平衡正向进行,故答案为:右;(4)在上述平衡中加

24、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方向进行,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溶解量会增加,故答案为:增大;右16(8分)【解析】解:乙烯与水加成生成A,A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B,B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C,C为乙酸乙酯,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D(C2H4O),D为环氧乙烷,因为后面生成物要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按1:2反应,DE是开环加成反应,故E为乙二醇,乙二醇与乙酸反应生成F(C6H10O4),F为二乙酸乙二酯,(1)由上述分析可知,A是乙醇,故答案为:乙醇;(2)B和A反应生成C是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该反应

25、的类型为酯化反应;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3)由上述分析可知,D为环氧乙烷,结构简式为,F为二乙酸乙二酯,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O,故答案为:CH3CHO17(9分)【解析】解:(1)步骤1是溶液的加热和过滤,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故不需要燃烧匙、广口瓶、研钵故选:(2)亚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水解,因而要加酸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故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故答案为:加酸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3)步骤3是由溶液中获得晶体,亚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水解,应在抑制亚铁离子

26、的水解情况下,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故答案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4)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等,将晶体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含有Fe3+故答案为: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三、选考题(请考生在请18、19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6分)【解析】解: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2个峰说明有机物中含有2种类型的氢原子,且原子数之比为3:2;A、分子中含有三种等效氢原子,应出现三种峰值,故A不符合;B、分子中含有两种等效氢,出现两种峰值,且不同峰值的

27、氢原子个数比为3:2,故B符合;C、分子中含有两种等效氢,出现两种峰值,且不同峰值的氢原子个数比为3:1,故C不符合;D、分子中含有两种等效氢,出现两种峰值,且不同峰值的氢原子个数比为3:2,故D符合;故选BD19(14分)【解析】解:A的不饱和度为=4,由PCT的结构,结合A转化生成F及C,可知A中含有苯环,侧链为2个甲基处于对位,A为,A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D,D在氢氧化钠水溶液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由E的分子式结合PTC的结构可知,A中每个甲基发生一元取代生成D,D为,D在在氢氧化钠水溶液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为;E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为,由PTC的结构

28、可知,AB是对二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对苯二甲酸,BC是与甲醇酯化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甲酯,对苯二甲酸甲酯和交换后缩聚生成PTC与甲醇,(1)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2Cl2+2HCl,故答案为:+2Cl2+2HCl;(2)BC是对苯二甲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甲酯,故答案为:酯化反应,对苯二甲酸甲酯;(3)EF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3H2,故答案为:+3H2,加成反应;(4)的同分异构体中为单取代芳香化合物,侧链中含有2个C原子,侧链中氯原子可以连接在同一C原子上,也可以连接在不同C原子上,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故答案为:;(

29、5)对苯二甲酸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酯基,且苯环上一氯代产物只有一种,苯环上只有1种H原子,含有2个CHO,处于对位位置,符合条件,故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四、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6分)【解析】解:A、SO2分子中S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化合价为+4,最外层电子未全部成键,是极性分子,故A错误;B、BeCl2分子中B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化合价为+2,最外层电子全部成键,是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BBr3分子中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化合价为+3,最外层电子全部成键,是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D、COCl2中心C原子成2个CCl键、1个C=O,不含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

30、形,分子不对称,为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BC21(14分)【解析】解:(1)Cu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2)水和硫酸铜粉末形成蓝色CuSO45H2O晶体,而硫酸铜粉末为白色,故答案为:无水是白色,吸水后是蓝色;(3)硫酸根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为:孤对电子数=0,成键电子对数4,所以为正四面体结构,中心原子为sp3杂化;故答案为:正四面体结构;SP3;(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则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6s1,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N(Cu)=6=3,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N(Au)=8=1,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3:1,为金属晶体,原子间的作用力为金属键键合力,故答案为:6s1;3:1;金属键键合力;(5)CaF2的结构如图,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则H原子应位于晶胞内部,则应含有8个H,则化学式为Cu3AuH8,故答案为:Cu3AuH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