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5篇) 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终于上完了。我原以为这个单元学生学习起来应当很轻松,由于这个单元是在整数乘法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只要把握了整数乘法,在整数乘法的根底上数出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但从本单元的学习来看,学生把握得一点也不好,原来只有7课时的内容,上了10课时才牵强上完,而且还有几个同学作业没完成。个别同学消失的问题是: 1、计算结果中末尾有0时,仍有同学先把0去掉再点小数点,消失小数点定位错误;当消失小数乘整数时,有个别同学数小数位数时,把这个整数也当成和小数一样位数的小数,如3.7614,就有同学数成了4位小数。 2、学了小数乘法后,有同学将
2、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格式和小数乘法的竖式格式混淆了,错将小数的末位对齐了。 用简便方法计算仍是本单元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大多数同学不会进展学问的迁移。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安排律进展简便计算时,消失整数会进展计算,换成小数就不会做了。如2512,大多数同学会把12分成43,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把25和4进展结合;一旦把整数变成小数,如0.251.2,多数同学就束手无策了。在解答2.54.41.25时,许多同学消失把4.4分成4+0.4,成了这种不伦不类的形式:2.5(4+0.4)1.25。 乘法安排律的逆运算同学们把握得很好,只有个别偷懒的同学不愿把一样因数划出来,在找两个加数时会找错;但对根本形
3、式把握得倒不太好,仍有同学安排时只分给和那个因数较近的加数。对稍有变化的简算题,错误就更高了。 计算力量是学习新课程的学生的弱点,计算力量的培育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今后,我会利用早读课之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每天做两题计算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力量。每天两题,学生完成起来很轻松,连平常不能完成回家作业的同学也能完成;教师批改也很快,练习效果特别好。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 篇2 开学已经将近两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我根据教学进度已经完成了本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的教学。这个单元的学问是在三年级整数乘法和四年级第一单元小数的根本熟悉的根底上的一个延长。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把握学问,可是
4、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状况却令我出乎意料。 一、依据平常作业和此次考试,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状况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 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把戏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局部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 做题马虎、不认真。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二、面对这种严峻的状况,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端详自己的课堂教学,
5、并对此深刻的进展了反思: 1、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强。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而我在复习这局部学问时,只停留在填表格、分析变化的缘由上,仍根据地地道道的传统模式,出示问题找答案分析缘由,以到达把握某学问点的目的,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 2、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消失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状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缘由,假如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拟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缘由,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一样的错误。
6、或者还可以把学生全部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3、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熟悉,在学生的根底把握不好的状况下,就应当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熟悉的复习,而不应当急于按教学规划开课。假如在开头教学新学问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打好坚实的根底的话,就不致于消失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4、要注意培育学生的口算力量。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根底,也是计算力量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平常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5、没有抓住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
7、本的区分就是小数点的位置状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觉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遗忘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假如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在课上作好强调,学生的出错率也会降低。经过此单元的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局部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熟悉到:没有细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久成不了具有自己鲜亮共性的教师。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 篇3 在教学前,我对学生可能消失的问题预设的不是很充分,本以为学生已经会计算多位数的乘法,只要让学生理解了“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
8、之和”后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握小数乘法计算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练习中消失的状况却让我始料不及。 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对位问题:初学时,小数乘法的对位也遵守小数加减法的对位方法,造成乘得的积的末尾对位不准。随后,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根据小数乘法的对位方法,造成不同计算单位相加减的错误。 2、0的问题:一是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因数中的零也去乘一遍,不会简便了;二是,小数乘整十、整百之类的数,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乘出积后,不把整十、整百数后面的零落下来就点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后再添零,随后又依据小数的性质划去。 3、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认真。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做完
9、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这些状况,我想,假如在课前对学生的学问根底进展一个课前猜测,对学生有了充分的把握,课堂的效率会高一些。 今后教学中我要留意: 1、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阶段,教师主导性太强。在学生做题中消失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状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缘由。假如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拟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缘由,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一样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全部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2、新授前的复习铺垫要充分。假如相关复习不够到位,一方面是不利于学生从旧
10、知上迁移出新学问;另一方面是学生就不能清晰新旧学问间的联系与区分。假如在学习之前,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熟悉的复习,而不应当急于按教学规划开课,效果可能会好些,错误会少些。 另外,要把好计算关,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给学生夯实根底。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 篇4 (1)让练习层次化。练习的安排表达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根底到综合的原则,学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胜利学习的时机和体验,并且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本节课都有所收获,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同时留意运算律的推广,运算律的
11、直接运用都面对全体,集体练习,集体讲评,让绝大局部学生都能过关,间接运用绽开争论沟通,力争让学生理解方法,把握拆分、变形的方法,建立保持等式平衡的思想。留意学生思维的拓展,让思维向广度、深度进展。 (2)让练习生活化。借解决生活问题来稳固计算,让计算教学不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是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学问阅历,开展深入的争论、沟通,相互启发、学习。通过练习对学生进展“爱惜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缺乏之处: 通过本课复习,学生对小数乘法学问有了系统了解,能较娴熟地进展计算小数乘法,但局部同学在把小数乘法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
12、数点点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有的先去零后,再数位数等。针对这些错误,还有待于连续训练。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学生不能沉下心来审题,做题习惯还要加强培育;在简便运算时,大局部学生能敏捷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展简便计算,但有的学生运用不娴熟如(5.410.2错写成5.4100+0.2)还要对这些学生加强训练。虽然学生已经知道小数乘法的意义、算理,也知道积的小数位数是因数位数的和,可实际计算总有出错的现象,还需要连续加强练习;还要注意培育学生计算力量和仔细做题的习惯。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
13、篇5 小数乘法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把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供应充分的思索、沟通的时机,帮忙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针对小数乘法的教学,谈几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受和做法: 1、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小数乘法应从生活阅历开头,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当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学生承受起来感到亲切。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的教学。在谈话中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一本数学本的价格是1.50元,每位同学开学的时候都发到了4本数学本,请你算算每个人一共要多少钱?提出要求
14、:怎样列式?为什么可以这样列?(1.50+1.50+1.50+1.50,1.504或41.50)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都是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教学时紧抓住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你能将1.504转化为已知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学生经受将未知转化为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事。 4、引导学生对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进展分析。学生解答后,应将主要的几种解法有序地、整齐地显示在黑板上,或用实物投影显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法做出评价,并从中选出一种较为简洁的方法进展重点分析、说理。先让用该法
15、解答的学生说:然后教师帮忙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 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为学生自主的探究学问供应条件。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学问阅历自主地进展估算、笔算,培育了学生的估算力量、计算力量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通过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充分展现学生的学问潜能及合作力量,并自主猎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即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敏捷应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胜利的欢乐。变式练习既能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展思维和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自主迁移和强化稳固的过程中完成了学问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