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经典教学资料】.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178770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经典教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经典教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经典教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经典教学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3 长方体和正方体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 展开图。2 .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 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Im3,ldm3,lcm3以及IL, 1mL的实际意义。3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 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使学生/握某些实物的体积的测量方法。【重点难点】1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2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体

2、积和表面积两个概念的建立。教学建议三、提高核心素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说读写在课外也要学会积极主动的运 用听说读写,如户外的广告语、宣传标语;机关的文化建设、发展内涵等,都涉及到语文,可以说语文的功能无处不在,语文素 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把学生当成堆积知识的容器,更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让学 生用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判断、适应这个世界,会正确的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语 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3、我们一定要抓好课堂教学,组 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关键的是要将课堂教学与家 庭、社会、自然、生活恰当的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探索未知世 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 成为语文学习课堂的主人,进而达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我相 信,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愿望。师说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教师点拨,学

4、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 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L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 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

5、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 思想内容。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s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二、情境导入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 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 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 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 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

6、批判耻学于师 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 的勇气和斗争精神。【出示课题】三、作者简介、解题1、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点拨】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 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 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 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 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

7、的主将。 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 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 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 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一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 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 欧阳内翰第一书)2、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 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四、文本内容

8、研习探究1、朗诵点拨(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 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 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多媒体展示问题【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

9、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 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 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一师说?【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他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教师点拨】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 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 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 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 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

10、成答案,教师总结明 确)【明确】古人从师之道一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点拨分析】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 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 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 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 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 文语言回答)【明确】择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11、师不必贤于弟子【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 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 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 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 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延伸小结】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 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 人都会有所启发的。【问题五】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 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

12、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 法?(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明确】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总结表格如下: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观点1 今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古圣人 从师而问圣益圣2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耻师大遗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土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群聚而笑之【点拨分析】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 耻学 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

13、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 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 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等,朗读时注意语气。(2 )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 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 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 的品行所倾倒。五、思绪拓展【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 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

14、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 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 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 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 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 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 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 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

15、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 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名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六、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2、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附录】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今之众人()师道之不传也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士大夫之族()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作师说以贻之()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或师焉,或不焉()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十年

16、春,齐师伐我()(2)之:择师而教之() 古之学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句读之不知()蚓无爪牙之利()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 )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学于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教学指导】L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发展抽象 能力和思维。2 .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 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生活中的数

17、学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2课时:体的认识1课时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2)长方体和正方工课时长 方 体 和 正 方 体 的长 方 体 和 正 方 体 的1课时长 方 体 和 正 方 体 的体积和体积单位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1课时体 积 单 位 间 的 进 率(1) 1课时(2) 1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1) 1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2) 1课时第1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导航【教学内容

1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材第1819页例1、例2)【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 .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 交流的学习品质。【重点难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 .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 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 .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 长方体?【新课讲授】1 .明确长方

19、体的各部分名称。(1)面:围成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叫做立体图形的面。围成长方 体的长方形叫做长方体的面。(2)棱:立体图形中,两条相交的线段,叫做棱。(3)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2 .明确长方体各部分的特点。观察长方体的面,明确长方体面的特点。”:面和面相交的”第(1)数一数。长方体有6个面,它们分别是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和 右面,其中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分别是一组相对的 面。每个长方体都有3组相对的面,8个顶点。(2)看一看。整体观察:把长方体放在一个平面上,从任何角度观察,我们最 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部分观察: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但有的长方体有两个相对 的

20、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都是长方形。3 .明确长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例1,回答通过观察能从中发现长方体 有什么特征。拿几个长方体的物品来观察,比如:日常见到的纸抽盒、牙膏盒 等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8个顶 点,12条棱,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4.教学例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共同做一个长 方体的框架。说一说,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1)骷操彳找规律。11(2)解决问题。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3组。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不相等。(3)明确长、宽、高的含义。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

21、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一个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它们的长度分别相等。(4)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作用。长方体的形状、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根据不同的长、 宽、高所画出的长方体或制作出的长方体模型的形状不一样。5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因为一个长方体有12条棱,所以它的棱长总和就是12条棱的长 度之和,也就是4条长、4条宽、4条高的长度之和。6 .回顾总结。方体的长7、【课堂作业】1 .教材第19页“做一做”。2 .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2、3、6、7题。【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 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随堂作业第91

22、0页相关练习。教学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有6个长方用的球情况下有两个加时的面是正方形)晨: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攻霰的三 检:有12条检,相对条桩的长度分别叫做 、的校长度相等J长方体的长、宽、即教学反思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我始终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体验,自己找出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这样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学习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知识、能力、特长、习惯、气质、品格等方 面的综合体现,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 得不到长足发展,更谈不上社会实践、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等,因此,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和内涵,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园

23、活动、 社会实践、自我提升等方面,我们就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各 种资源平台,不断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提高核心素养要放眼宽广的社会生活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 的综合表现;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成长,走向社会和融入世界必不可缺 的共同素养。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就必然要 使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形成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 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 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 学中我们要重点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读、多思、多写,又要 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

24、养,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 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中学有着强烈的求知 欲,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学习的一部分,学校、家庭、社会、生活、 自然、实践等都是学习的对象,如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时,可 以将人的渺小与自然界的伟大进行对比;可以将高山的景色与平原的 景色一年四季的不同进行对比描写;还可以将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荒 凉进行对比,这样学生的写作就灵活了,可任意扩展,学生的发散思 维也就不再受课堂的限制了。二、提高核心素养一定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对于字和词我们要让学生把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准确、牢固,知道字词的读音和意思;下一步才有可能认真的品味鉴赏课文优 美的句段,才有可能感受理解文章的精髓和主旨,如果你连字词 都经常搞错,错别字满篇,怎么可能领略到文章的意境;我们不 但要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还要走进自然深入社会亲自实践, 认真思考进而才有可能写出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观点闭门造车、 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写作文都是不可取的,又怎么能可能写出 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