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论语》)》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17868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氏将伐颛臾(《论语》)》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设计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孔子并不陌生,对孔子和弟子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背 诵得较多,但是对人物的性情和师生对话中传递的人的真实想法和政治思想、治 国策略掌握却不多,因而要借助这节课让学生学会揣摩挖掘人物心理。【教材分析】本篇文章是孔子和学生的对话,学生冉有、季路的话比较少,但 内心活动却比较丰富,值得挖掘和揣摩,而孔子的话比较多,态度明确,感情强 烈,对治国和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教学目标】1、借助对谈话内容、句式特点的理解来揣摩人的心理、性情特点。2、掌握孔子的治国策略和政治思想。【教学重难点】1、透过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分析人物性情特点。2、掌握

2、孔子对人对事的态度及政治见解。【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在同学们心中,孔子是怎样一个人?(要求有评价有理由)孔子作为一位能因材施教的大教育家,大部分时间是保持着温和的性情的, 不过他也生过气,也发过脾气,主要是因为某些东西触动了他的原则和底线。比 如下面的这件事: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垮(wu)也!于予与何诛 (深责)?”子日:“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 予与改是。(幻灯片展示)在孔子认为,学习态度不认真是要严厉批评的,所以他生气了,今天孔子又 一次生气了

3、,又是什么事情触动了孔子心中的底线呢?让我们进入课文去了解。二、文章分析:整篇文章在人物的一问一答中展开,对话中人物有思想有态度,就像辩论 赛中的唇齿相争。我们把他们的谈话分为三个回合。第一回合:请全班同学齐读第一回合内容问题1:冉有、季路在向孔子报告这件事之时,两人是怎样的心理,在他们 说的话前加上三组表情态的词(恭敬地、含糊其辞地、悄悄地),你会选哪个, 为什么?(要求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派代表讲述组内讨论结果,并阐述原因。)明确:选“含糊其辞地”。因为他们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 而是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把“伐”字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 试探一下孔子,表现了冉有等

4、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心理,人物心理得到 更好的展示。补充内容三个反对攻打颛臾的理由:1、颛臾为先王封过,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不可伐;2、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内,对鲁国一向不构成威胁,不必伐;3、同为社稷之臣,颛臾素来谨守君臣关系,不应伐。问题2:从第一回合师生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弟子的哪些思想见解和 个性?(课堂发问,集体回答)明确:由孔子对这事的态度,可看出孔子反对战争,反对强行霸道的政治主 张。同时可看出弟子们不够实诚。补充资料,展示孔子的思想资料: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 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第二回合:请全班同学齐

5、读第二回合内容问题1:在冉有说的话前加一个表示情态的词,你觉得加什么比较合适?为 什么?(要求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派代表讲述组内讨论结果,并阐述原因。)明确:加“口是心非地”比较好。冉有、季路对季氏“将伐颛臾”的主张是 赞同的。从后面冉有继续为季氏辩护可以看出,他们却说“吾二臣皆不欲也”, 其实是口是心非,是想逃避老师的责备,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的表现。问题2:文中把什么比作“虎9ft”和“龟玉”,有人说这两个比喻句有双重 批判作用,你觉得呢?(要求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派代表讲述组内讨论结果。)明确:把“季氏”比作“虎兜”,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 就好比虎兜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

6、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 在匣子里被毁坏。这层比喻义,有力地揭讨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 其二是批判作为看管人和保管人的季氏家臣冉有和季路没有尽到辅佐季氏的责 任。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己学生的严肃批评。小结:总的来说,由两者对话可以看出再有的特性和孔子对人对事的态度:冉有:爱推卸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失于职守,口是心非。孔子:认为失职是个大错误。他觉得在其位需谋其政,任其职要尽其 责。同时认为国家安稳、百姓平安至关重要。第三回合:请全班同学齐读第三回合内容问题:找出文段中表现孔子治国思想、政治主张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孔子 怎样的思想主张?(要求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派代

7、表讲述组内讨论结果。)明确:文中句子: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治国思想:治国思想:对内要均、和、安。对外要修文德以来之。注重 教化,以德服人。三、课堂总结:孔子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虽然大部分时间对待学生性情温和,但 针对学生的错误,他也会毫不留情,疾言厉色。这次对话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常见 的孔子,但也让我们看到一个满身正义感的孔子,他在对话中表现出的强烈情感 让我们领略到他政治态度的坚定性,而正是有了这种信念,所以即使周游列国不 被认可,但他依然坚定,精神可贵。四、拓展作业:199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找出孔子在教导学生 时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态度或他的治国策略,联系当今时代,谈谈这种思想态度和 治国策略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以文字形式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