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水(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领略其非凡的智慧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3、把握文章内容,初步认识老庄思想,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一、导语在中国有一桩有名的公案,便是对庄子的“无为而治”的误解。人们认为“无 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这实在是误解了庄子的本意,庄子的“无为”并 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 自然规律的意思(君主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万物才会升腾),庄子 可以说是一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者。二、作者及庄子简介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 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儒家思想是我们安
2、身立命的根本。道家则是药店, 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多少年来,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精神,构筑起中国文人的文化后院,多少官场失意 的文人,在这个后院里,被老庄的潇洒无为,温情地安抚过。庄子到底是何许人,为何有如此之魔力呢?给大家讲两个庄子的故事吧。我想这几个故事可能胜过我所有苍白的解 释。故事一:庄子姓庄,名周,宋国(今河南商丘县)蒙人,战国时哲学家,散文 家,庄子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 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 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楚
3、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使臣带丰厚的物品金钱迎请他出仕,并许诺让他 做宰相,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所束 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哩)教师引导学生翻译,然后归纳。明确:这个故事说明: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义智慧的人往往喜欢和山水交朋友,而不为仕 途所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物质欲望充斥,钱权高于一切的社会, 庄子这种思想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关于庄子的这个思想,建议学生课后阅读逍 遥游。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另一点,即:常人以为贵的,而庄子恰恰看不起;而常人认为贱的,却偏偏有时庄子所追 求的
4、。这说明庄子对待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常人是不同的。常人总是以“功利”为标 准来衡量事物,而庄子恰是最不功利,最具超功利情怀的“超人”。所以“人都会经受灾患、苦难和磨砺,但当种种坎坷,“功利”已全然无计、 陷于无路可走的时候,惟庄子,才能给你以帮助、给你以心灵的栖息之地! ”鲍 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这应该也是一种智慧吧故事二: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 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他认 为人的生和死,就像白昼和黑夜的更替一样自然,生不足喜,死不足悲,生活上 应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安心适时而顺
5、应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因此, 当与他艰苦度日、相依为命的妻子去世后,他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哭哭啼啼,而是 敲着瓦盆唱了一曲歌颂妻子一生的歌。教师总结,并具体介绍庄子一书。庄子一生贫困,却甘愿闲居独处,他坚守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 尊重自然规律的无为而治的主张,他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 在的生活;他生活上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庄子的思辩的哲学智慧常常令 人神往。庄子思想集大成的庄子一书是更是道家的经典之一,同学们齐读,了解庄子这部书: 庄子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 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写,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写。庄子
6、 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 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 像融于一炉;它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 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三、课文梳理庄子是智慧的,秋水就注定是富有智慧的,学完秋水之后,我们肯 定会聪明很多。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 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 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今天我们就要真切地认识一下这位让闻
7、一多先生崇拜到发狂的庄子了。初读课文,读出文章气韵1、单个学生读,纠正字音及停顿首先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篇课文。问:这位同学的朗读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1)纠正字音泾(jing)流两涣(si)渚(zhu)崖之间 少(sh百。)仲尼之闻殆(ddi)(2)纠正断句: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2、过渡:其实,文言文的诵读,最主要的不是普通话的问题,也不是字音是否 准确的问题,而是要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听 课文朗读。教师范读(配乐动画朗读)整片课文以平行语势为主,诵读时语调要平缓,但有两个地方有情感的起伏, 读时要注意:一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
8、天下之美为尽在自。”要读出河伯 的洋洋自得、喜悦;二是单看一 “叹”字,就知道较之前,朗读时应该低沉些缓 慢写,以表达心情的沉重。3、根据诵读提示,同学们大声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韵来。4、请一位同学再读课文,并让学生点评(二)疏通文义积累文言知识同学们这篇文言文读的很有气韵,可同学们能否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自主 学习这篇课文吗?下面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课文,并圈点勾画出难 以理解的字词句式。同位前后位之间共同解决疑难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多媒体检测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注意给点时间落实到课本上)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2、
9、古今异义词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今: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北海:古 义,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方位词,东边)大方之家(大道理;后又称博学的人为“大方”或“方家”;大方之家即修养 高,明白事理的人,今:今义常用于“大方向”、或者今义:不吝啬;自然, 不拘束;不俗气。)3、词类活用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令)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4、文言句式A、判断句闻道百,以
10、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者,也”表示判断)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 的 配合格式,可译为“如果不是那么就”)B、宾语前置句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即“莫若己”:无人 能比得上自己)我之谓也(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谓之我也”:说的就是我这 样的人啊。)C、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用“见于”表示被动,“见”表被动,“于”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他被骗”,我们文言文可以说“彼见欺”, 而“他 被人骗”,我们就不能说成“彼见人欺”,而要说成“彼见欺于人”。)D、固定句式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古汉语常见,可译为“认为 是”
11、”觉得是”)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 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 “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5、一词多义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动词,听到名词,学识代词,这样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助词,的介词,在介词,被副词,才名词,开始若:1、望洋向若而叹日2、以为莫若己者闻:1、闻道百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之:1、泾流之大2、我之谓也3、仲尼之闻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2、始吾弗信品读课文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出现了哪两个人?河伯一传说中的河神若一传说中的海神、河伯在自
12、己的河中及后来到了海中,这前后河伯在感情上有没有发生了变化 呢?(有)那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来,(开始河伯的感情是-欣然自喜, 后来-一望洋兴叹)2、河伯为什么“欣然自喜” ?请用文中的话回答生答,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你想象一下百川“灌”河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而灌字很有霸气,我们篮球上有大力灌蓝,灌是从上到下的,那种气势力度 是令人震撼的,所以河伯就有骄傲的资本了。别的河流是流出来得,我的河流是 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蛮强劲的,水流多而且汹涌澎湃,极有气势)“径流”,直涌的水流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就是那种直流,浩荡奔涌,一泻千里的洪水。为什么会不辩牛马,这说明了什么?
13、多远的距离才能使你不能分辨牛和马呀?这是说明黄河非常的雄伟开阔,应该是这样的吧?请同学仔细看屏幕,PPT显示黄河的雄伟开阔。小结:既然眼前的黄河如此宏伟壮观,如此气势磅礴,作为黄河之神的河伯,他的 心情是怎样?用词语形容河伯的心理。(踌躇满志,洋洋自得,飘飘然)所以刚才同学的朗诵怎样调整一下会比较好一些?语调高昂,带着一种骄傲与自豪,同时语速要慢一点,才能表达出那种有点 孤芳自赏的自负与自傲,最好能带点摇头晃脑,对吗?请同学再读。点:好的朗诵,应该建立在对文字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基础上。河伯是“自喜” 了,而且以为天下美景尽在掌握之中,但作为局外人的我们 知道他的这种“自喜”实际上是一种什么的外现
14、?(自大自负,妄自尊大,夜郎自大)3、见到大海之后,河伯为什么要望洋兴叹呢?同样请你从原文中找出答案。“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端:边际。寥寥数语,将一片无边无际的海的世界呈现出来。若你是他,你心里会怎么想?大海接纳众流、浩瀚无边,黄河与之相较,实在是太渺小了。所以河伯“叹”的是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河伯“叹”的是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甚感惭愧,为刚才的自我得意孤陋寡闻 而汗颜,(对于接纳众流、浩瀚无边的大海来说,黄河与之相较,又实在是太渺 小了。当河伯怀着洋洋自得的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时,满眼 所触及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天
15、壤。河伯还有自 知之明,顿觉自己的见识局于一隅,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后,又 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甚感惭愧,故而会望洋兴叹。一个喜,一个叹,河伯的心理 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此一“叹”字,显示的是河伯自觉渺小之后的羞愧心 理。)还有一个细节,同学注意到吗?在之后的语句中,句末的语气助词明显地多于前段,所以朗诵时停顿的时间 要稍微长一点。谁能说一下,此时放慢语速说话的河伯脸上会是怎样的一种神 态?(羞愧,若有所思,怅然若失,佩服) 在理解的基础上,同学一起齐读这一部分4、如果说之前怎们认识了一个狂妄自大的河伯,那么此时的河伯又给了你怎 样的印象?(知错就改,有自知之明,谦虚)错而能改,
16、善莫大焉(前面我们还认识了知耻近乎勇的廉颇)苏格拉底也曾说过“骄傲是无知的产物。”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越谎虚。他 们知道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着人们去探索。为人要谦虚人都是有弱点的,不能冷静、客观地审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小有成绩辄 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这也是人性之大弱点之一。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井底 之蛙”“夜郎自大”这些成语。但是河伯这个井底之蛙,跳到了井台上,终于看 到了天地之大。我们讲解铃仍需系铃人。人的错误的解决,也是得靠自己。特别 是心灵上的错误。假如河伯不但夜郎自大,而且固步自封,那就不可能发现自己 的错误,也永远不可能改变。那就真的“殆”矣。而此处,河伯已然不殆了。他 善于反躬自省,
17、富有自知之明。在这一点上,河伯是明智的,堪称智者。所以我 们要冷静、客观地审视自我。河伯的事情还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呢?(不能妄自尊大/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的勇气/为人要谦虚/对于世界来讲,自 己总是渺小的/放开眼界,才能看到广阔的天地。/)河伯在秋水到来时看到黄河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他惊叹欣喜,但他面对大 海时他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可笑,从而说明天地难穷,宇宙无穷,以及个人的渺 小。这就是庄子首先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个人渺小,天地难穷。看到“百川灌河”就“欣然自喜”的河伯是自大的,浅薄的,请同学们记住: 任何时候,“自大”的同义语都是“浅薄”。(自大由于无知)。河伯已经无憾,并值得我们学习。
18、看来,庄子的智慧之水,洗清了河伯的双 眼,荡涤了他心中的尘埃。这是不是又可以让我们想到一点: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如 果要发现自己,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还有同学能帮我解答? 河伯在感叹自己的渺小时, 为什么又要说到孔子和伯夷呢?联系上文,这里说的“弗信”究竟“弗信”什么?(“有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世上还有如此狂妄,不可思议之人?)(“仲尼”,学识渊博之人, “伯夷”孤竹君之子,他不受帝位,不食周粟, 饿死在首阳山。一般人认为他很有节义,封建社会把他当作高尚守节的典型。)在现在的河伯看来,“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可不可以?现在看
19、来是可以的,见识到大海广阔无边的河伯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河伯在慨叹宇宙的无限并进而联想到学海的无涯。正像庄子所谓的,吾生也 有涯,而知也无涯。河伯身上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借鉴和学习,否则我们也会“长见笑于大 方之家”。总结:栩栩如生的河伯也印证了庄子散文的特点: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 描绘通过具体的故事阐发抽象的哲理,既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又给人以哲理的启 迪。尽管是短短的文字,也能让我们从中领会到其中庄子的智慧。5、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次齐读课文,让庄子的智慧之水,洗涤我们蒙尘的心灵。四、拓展延伸让我们沿着庄子的故事,继续。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海神若,会怎样回答河伯呢?“而吾
20、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 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译文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 天地之间,好像大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 大呢。)海神的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教师明确:伟大的人总是谦虚谨慎、不断反躬自省。“无知者无畏”, “有知者才有所畏惧”,因为天地无穷,宇宙无穷,作 为人的我们,永远是其中最渺小的一员,所以让我们心怀深卑去努力学习,心怀 敬畏去对待世间万物。这是我个人读这文章所感悟到的。读了海神若的话,我们更形象、也更理性地懂得了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反躬 自省的道理
21、。在今后的人生里程中,我希望大家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座山,同时 要放开眼界,成为一座不断攀升、不断超越的山。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充 实的,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庄子是一位智者,庄子的魅力跨越千年,李怀宁在忙里偷闲读庄子一文 中这样形容: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 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 利的高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 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 翁,是田间的歌者。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小结:1、通过这篇课文,
22、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明确: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设喻、对比,寓言富有创造性。设喻: 比喻的扩大化,用故事说明道理。本文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道理。2、写法:对比(1)写景对比。同是写壮阔,黄河是“百川灌河”,“两浚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北海是“不见水 端”,“难穷”。一一更加鲜明生动地突出了北海的广阔浩淼,为写河神认识的改变奠定了 基础。(2)河神前后认识对比。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一一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河神有自知 之明,勇于反省,正视现实的性格特点,使道理更有说服力。齐读文,再次感受文章魅力!3、拓展延伸延伸环节一:采撷几篇精彩的庄子寓言,进一步
23、体会庄子的文风与思想:庄子故事1:战国时,齐王是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 洛(sheng)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治子说:“鸡没训I好, 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浩子说:“还不到 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 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治子训好的鸡却 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 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呆若木鸡”这个成语表示十分愚笨
24、,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庄子故事2:战国时有个燕国人到邻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 着人家学,结果不但没有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 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延伸环节二:用庄子里的成语接龙:呆若木鸡;五十步笑百步;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井底之蛙;邯 郸学步;害群之马;相濡以沫;君子之交淡若水;老死不相往来;栩栩如生庄子的思想像燃烧千年的精神圣火,照亮了许多作家的人生之路;庄子的 人格像一堆精神篝火,烘烤着现代人潮湿的心灵。希望同学们在流连于青春小说、 流行杂志等文化“快餐”的同时,也留一方净土给庄子这类大师们,相信你一定 会受益匪浅。五、布置作业1、字词句式整理到作业本上2、用庄子里的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