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渗透与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渗透与策略.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方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渗透与策略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历经两千年积累下来的优秀的传统的综合 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指导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奋斗不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国家大力提倡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 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可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 作为多民族的大国,这一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更为明显。少数民族地方 传统文化韵味较浓,传统文化更为丰富。那么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地方 传统文化的传承从何做起呢?笔者作为一名教师,就少数民族地方传统 文化的传承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如何渗透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学校;德育;教育;渗透在少数民族地区,传
2、统文化更为丰富,若想要少数民族地方传统文化得到传承需要从学校做起, 如果能在学校德育教育中逐渐渗透,有助于我们弘扬少数民族地方传统 文化,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些许贡献。一、地方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渗透的意义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考验与提炼的,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绝不仅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事,对于我们教师而 言,这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地方传统 文化,我们责无旁贷。现阶段,基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独生子女较多的现状,父母双双忙于工作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少 数民族中这一现象也日趋明显。而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小抓起,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学生学到知识的基础上,加大
3、德育教育,将中华民族传 统的美德传承下去。一直以来在少数民族地方传统文化中,仁、义、礼、 智、信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地方传统文化也是在这一宗旨指导下形 成的,作为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 发,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德育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促使学生道德价值观积极向上,实现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在 学校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更应重视传统的具体定位,充实日常德育教育的 融入方式,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精神保 证。 二、地方传统文化为学校德育教育助力(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的魅力纵观古今中外,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
4、作为主体文化保留传承至今。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 得后人学习。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少数民族地方传统文 化也是包含了多种文化形态,属于在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挥民族 特色,长时间以来逐步形成及发展的文化瑰宝,对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产 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德育素材。在 小学德育教育中渗入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提升了小学德育管理活动的实 效性,还继承与发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也越来 越被重视。地方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可有效帮助小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的根在小学阶段,其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树立和培养小学
5、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所以各中小学应重视德育教育的 重要性,以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传统文化的核心也与学校 德育教育的核心相同,是想使学生懂得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 今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三、地方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渗透的方法 (一)将地方传 统文化充实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作为老师,如果可 以多引导学生多读论语弟子规等经典传统读物,在学生阅读时在 旁进行解读,让学生逐渐理解。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 传统文化,例如小品表演、朗读比赛、传统文化视频观看等,这样不仅 令日常的德育教育变的多
6、样化,还令其变的“有血有肉”充实起来。(二)地方传统文化打造和谐校园德育教育环境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 重视,学院可以用来宣传传统文化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学校可将学生食 堂、宣传栏、操场、图书馆等地合理设置宣传画和宣传标语,让学生在 学校被地方传统文化包围,无形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维里。(三)分年级段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 不同年级段的 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自身价值观都处于不同阶段,我们应遵循学生自身 实际情况在日常德育教育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可以多宣传传统文化为主,例如:多宣传传统节假 日的来历,“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 ”、“春节为什么
7、要贴 对联?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 ”等,造样可培养低年级段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还可教导学生基本的传统礼仪,同时,在 少数民族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可以根据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来告 诉小学生这些节日的来历等,如:傣族的“泼水节”、藏族“花儿节”, 让孩子体会当地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并能够亲身实践,今后将其传承下 去。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已经有了基本认知能力,在对其日常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注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教育,并使其慢慢融入其中 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影响其价值观的正向形成。例如:高年级学 生不仅要知道一些传统节日,更要知道节日的文化内涵,包括节日的来 历、习俗、经典故事以
8、及与国外节日的对比情况等。还应要培养高年级 学生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逐步提高其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从 而逐步培养学生由自己的分析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作 为教育一线工作人员的我们,积极采用各个阶段小学生适应的方式,在 德育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地方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树立小学生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更加有助于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参考文献:1陈乐东.才首重德成才德当先一一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刍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 (51).2崔金贵.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0 (04). 作者简介:雍玲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 省卓尼县藏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