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案【最新4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周长教案【最新4篇】_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圆的周长教案【最新4篇】圆的周长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 能熟练运用圆周长的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圆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提问 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圆规两脚尖分开4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直径呢?周长
2、呢? 指名回答,明确计算方法。 3口答,求下列各圆的面积。 (l)r=2cm r=3cm r=5cm (2)d=2cm d=3cm d=5cm 4引入: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如果只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能算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圆周长的知识。(板书: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运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的情境图,指名读题,并且找出条件和问题。 (2)讨论:如何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 (3)交流后,明确:先测量出这个花坛的周长,再利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 花坛的直径。 (4)出示测量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5)学生
3、独立完成。 (6)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7)师: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喜欢什么方法? 2小结。 (l)提问: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圆的半径或直径?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列方程解答。 d=C r=C 2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1)借助圆柱形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树干横截面
4、,。 (2)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3)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1)理解拱门的高度的含义。 (2)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集体交流,明确:可以通过计算来比较,也可以根据周长的计算公式来直接比较。 5作业:练习十四第6、7、10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运用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5、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d=C r=C 2 高一数学教案 篇二 一:【课前预习】 (一):【知识梳理】 1.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如图) (1)边的关系(勾股定理):AC2+BC2=AB2; (2)角的关系:B= (3)边角关系: : :锐角三角函数: A的正弦= ; A的余弦= , A的正切= 注:三角函数值是一个比值。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三角函数的关系 (1) 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sin(90-A)=cosA, cos(90-A)=sin A tan(90-A)= cotA (2) 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平方关系:sin2 A+cos2A=l 4.三
6、角函数的大小比较 正弦、正切是增函数。三角函数值随角的增大而增大,随角的减小而减小。 余弦是减函数。三角函数值随角的增大而减小,随角的减小而增大。 (二):【课前练习】 1.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的余弦为( ) A. D.l 2.点M(tan60,-cos60)关于x轴的对称点M的坐标是( ) 3.在 ABC中,已知C=90,sinB=0.6,则cosA的值是( ) 4.已知A为锐角,且cosA0.5,那么( ) A.060 B.6090 C.030 D.3090 二:【经典考题剖析】 1.如图,在RtABC中,C=90,A=45,点D在AC上,BDC=60,AD=l,求BD、DC的长。 2.
7、先化简,再求其值, 其中x=tan45-cos30 3. 计算:sin248+ sin242-tan44tan45tan 46 cos 255+ cos235 4.比较大小(在空格处填写或或=) 若=45,则sin_cos 若45,则sin cos 若45,则 sin cos. 5.如图、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都随着锐角的确定而确定,变化而变化,试探索随着锐角度数的增大,它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变化的规律; 根据你探索到的规律,试比较18、34、50、61、88这些锐角的正弦值的大小和余弦值的大小。 三:【课后训练】 1. 2sin60-cos30tan45的结果为( ) A. D.0 2.在ABC中
8、,A为锐角,已知 cos(90-A)= ,sin(90-B)= ,则ABC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0)点B(0,-4),则cosOAB等于_ 4.cos2+sin242 =1,则锐角=_. 5.在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 A.sin45sin30;B.cos60tan30;D.cot30 6.如图,在ABC中,AC=3,BC=4,AB=5,则tanB的值是( ) 7.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EBC于 E点,EC=1,B=30,求菱形ABCD的周长。 8.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
9、BC=6,AC=8 ,CDAB,求:sinACD 的值;tanBCD的值 9.如图 ,某风景区的湖心岛有一凉亭A,其正东方向有一棵大树B,小明想测量A/B之间的距离,他从湖边的C处测得A在北偏西45方向上,测得B在北偏东32方向上,且量得B、C之间的距离为100米,根据上述测量结果,请你帮小明计算A山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结果精确至1米。参考数据:sin320.5299,cos320.8480) 10.某住宅小区修了一个塔形建筑物AB,如图所示,在与建筑物底部同一水平线的C处,测得点A的仰角为45,然后向塔方向前进8米到达D处,在D处测得点A的仰角为60,求建筑物的高度。(精确0.1米) 圆的周
10、长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圆的周长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观看后提问: 1、谁获胜呢? 2、它们对自己跑的距离产生了怀疑,都说自己跑的远 3、拿起一个圆用手模一摸感知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新课 (一)介绍测量方法: 1、绳测法。 2、滚动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化曲为直”的思想,知道绳测法和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让学生感知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 (二)猜想。(三)实验。 1、小组协作。 周长c(厘米) 直径d(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2、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 提问:通过这些实验和统计,你发现圆的
11、周长和直径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发现每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四)验证结论。 (五)阅读理解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三、练习 计算方法: 1、能说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c=dc=2r(板书) 2、根据条件,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10cmr=10cm 3、(略) 4、现在你明白小龟和小兔谁跑的路程长吗?谁跑得快? 5、拓展练习。 四、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请主动用你学会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有关圆的周长的问题。 附:教学设想 一、选择与新知识最佳关系的生长点,巧制课件,导入新课。 “周长”是已学过的概念,但以前讲的长、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封闭折线的长度,而圆的周长是指封闭曲线的长
12、度。一“直”一“曲”既有联系亦有区别。我抓住这一新知识的连接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课件演示与实验相结合,个别实验和小组实验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计算与测量相结合,谈话与板书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计算与测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空,并且探究的题材对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角色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 小组探索通过测、剪、量、算一系列操作认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巧用课件,概括出圆周长的
13、计算公式。 附:教后感: 这次“三新一整合”的活动促使我重温新教材标准,改进自己教学观念,学习有关信息技术整合的新模式。本节课体现了我教学观念的一些改变。主要体现在: 一、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空。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偏重于“学”的研究(三新活动中的“新学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数学知识的建构者。师生角色的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了质的飞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这题材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
14、也就是和学生的现有认知状态有一个适度距离(潜在距离),学生在这种状态下的探究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本节课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二、利用课件,激发探究兴趣、提高探究效率和培养探究能力。 课件动感的龟兔赛跑把全体学生引入课堂,理解了课题的含义、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激发了探索的兴趣。课件的几次龟兔赛跑的介入,并逐级演示,再加上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思考有机结合,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圆周长的含义,明确学习目的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运用课件设计自学内容,大大节省了板书所用的时间,使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效率得以提高。正方形周长和圆周长比较,大圆周长和几
15、个内切小圆的周长和比较。通过课件的演示,对于引导学生说理,理解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探究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巧妙设计练习,照顾全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本节课的练习全部是要利用课堂所学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小组学习形式让学生利用圆周长的知识举出能解决生活中哪些有关圆周长的知识这一开放性题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照顾了不同层面的学生。学生所举的例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用了探究式课堂教学。上课后,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进一步深思。例如怎样设问、问题开放到什么程度、信息技术怎样完美地和课堂整合、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改变 探究式课堂是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
16、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圆的周长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探究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掌握圆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圆、线、小尺。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话交流: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
17、“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3.名汇报,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一名
18、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括圆周长公式。 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C=d ,C=d)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d或C=2r) 三、巩固拓展 1.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展示交流。 2.成“练一练”。 3.成练习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成练习十四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订正。 5.成练习十四第3题。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6.成练习十四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4篇圆的周长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