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_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_3.doc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看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同学: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进展数感,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把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究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
2、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力气。 3.熟识三角形的特性,会依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洁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洁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熟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洁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力气。 7.经受从实际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
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气。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洁净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试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同学的年龄特征,连续体现前几册试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加强对学问的整理和概括,促进同学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则运算的学问和技能是学校生学习数学需要把握的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学校数学教材在四班级时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学问进
4、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对于这些相关的内容,本套试验教材在本册支配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两个单元,但是“四则运算”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算的挨次,而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则依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未进行概括,从而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熟识小数的教学支配,留意同学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展同学的数感。 从本学期开头,同学将要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学问,因此,同整数学问一样,小数学问也是学校数学教
5、学的重要内容。 3.供应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留意实践与探究,促进同学空间观念的进展。 有关争论表明,儿童时代是空间观念的重要进展阶段,在学校阶段学习一些空间与图形学问,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于同学进一步学习几何学问及其他学问、形成空间想像力有乐观的、重要的影响。 4.加强统计学问在解决问题中的教学,使同学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得到提升。 5、连续处理好“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力气供应丰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6、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同学获得数学基本思维、积累数学活动阅历供应更多的机会。 7、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收获激
6、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与内在动机。 四班级的学校生已经具有了确定的学问和生活阅历,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确定的惊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同学的惊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念,本册试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同学探究奇异的数学世界供应了丰富的素材,而且留意结合教学内容支配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同学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布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同学初步熟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热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课时支配 一、 四则运算(6课时) 二、观看物体(2课时 三、运算定律(7课
7、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4课时左右 养分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课时 4、小数与单位换算.2课时 5、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图形的运动 (二) .4课时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课时 1.平均数.2课时 2.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 养分午餐.1课时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四班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7 一、指导思想 重视以同学的已有阅历学
8、问和生活阅历为基础,供应同学生疏的具体情景,以关怀同学理解数学学问。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同学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热联系。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同学在合作沟通与自主探究的气氛中学习。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同学进展适当改进评价同学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大部分同学状况分析 本学期所任教的四班级,共有同学86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学问、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确定的爱好,大部分同学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
9、容都比较感爱好。对本班的同学,我认为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爱好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育本班同学的创新意识,提高同学的创新力气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2、学困生基本状况分析 个别的同学由于基础不好,存有学问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力气弱,接受力气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爱好。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怀,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果。上述缘由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念,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同学是智力低下,接受力气差。所以,连续加强学困生的
10、转化也将是我本学期工作的重点。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2、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试验教材照旧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同学的阅历与体验、体现学问的形成过程、鼓舞算法多样化、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有用、开放的特点。既留意体现新理念,又留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进展性。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同学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11、 (2).熟识小数的.教学支配,留意同学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展同学的数感。 (3).供应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留意实践与探究,促进同学空间观念的进展。 (4).加强统计学问的教学,使同学的统计学问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同学数学思维力气和解决问题的力气。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与内在动机。 3、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进展数感,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把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会
12、进行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究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3).熟识三角形的特性,会依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把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洁的路线图。 (5).熟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依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气。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细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利用一切手段提高同
13、学学习数学的乐观性,使同学宠爱数学,擅长钻研数学,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学习爱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互动教学模式,留意学问在实践中的应用。 3、从计算入手,从根本上抓好同学的计算,使同学打好计算的基本功,做到计算细致,快速,正确。 4、留意同学数学基础学问的学习,对于教材中的定义和概念要让同学弄明白,并且能够依据一些定理进行计算,且正确灵敏。同时留意同学在讲课中学习活动的参与,同时要留意对学困生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敬重。 5、抓好各单元的测验,通过单元检测准时对同学进行查缺补漏。期中、期末制定好复习方案,指导同学进行好复习。 6、在平常的教学中,努力培育同学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一
14、道应用题应当多读几遍之后再解答。鼓舞同学独立思考,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7.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教好每一个同学。 五、后进生辅导措施 1、了解同学原来的学习状况,从实际动身,让同学端正学习态度,多鼓舞同学,提高同学学习力气。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亲热与其家长联系,共同协作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六、优生的培育措施 1、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舞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2、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把握所学的基础学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同学启动思维思
15、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把握科学、灵敏的方法。 四班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8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一)本单元教学哪些学问?教材的编排有什么特点? 方程是在同学生疏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 1.方程的特征,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2.等式的性质,解只有一个运算符号的方程; 3.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全单元编排七道例题、两个练习,最终还有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有三个特点: 1. 在教学方程的特征前先熟识等式。因此,教学方程从再认等式开头是必要的,符合学问之间客观存在的联系,也符合同学的学习需求。 2. 依据把握学问
16、的一般规律,教学方程学问先初步熟识方程,再教学解方程的方法,然后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以等量关系贯穿全单元,在熟识方程时借助现实的相等情境写出方程,在应用方程时把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用符号化的方式抽象成方程。方程的概念随着这条主线慢慢形成。 3.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这是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规定的,有利于中学校数学的连接。为了便于教学,把等式的性质分成两条,解方程分成两段。这样编排体现了学问由易到难,技能从会到熟,等式性质及其应用紧密结合。 (二)教材为什么用天平图创设情境?怎样教学方程的意义? 等式是一个数学概念。天平是计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它的两臂平衡或者不平衡,分别表示两端的物体质量
17、相等或者不相等。教材多次以天平图创设情境,利用鲜亮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关怀同学理解式子的意思。例1写出的等式表示2个 50克砝码和1个100克砝码的质量相等,例2写出的式子有的是等式,有的不是等式,尽管每个式子里都有字母x,联系天平图能体会各个式子的含义,从阅历系统里提取等式的正例与反例。 教学方程的意义,要指出它的主要特征。假如让同学把例1和例2里的五个式子分类,有人可能先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类,再把等式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种状况;有人可能先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类,再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种状况。尽管分的过程不完全全都,但最终都分出
18、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经过探究和沟通,熟识了方程的特征。 教学方程的意义,要体会它是一种数学模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征,并不是本质特征。方程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它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共同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现象、大事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要让同学体会方程的本质特征。 (三)为什么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怎样教学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过去,学校数学习惯于用四则计算各部分的关系解方程。中学数学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明显,中学校关于解方程的教学长期不连接。虽然学校阶段的教学效果不错,同学解方程的技能娴熟,但只能解比较简洁的方程。进入中学以后,原有的思维定势干扰了连续学习,不能适应较简洁的方程
19、,造成中学阶段教学解方程的难点不在学问本身,而在消退原有的思维习惯。因此,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改进了学校阶段的教学,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分成两条教学,例3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例5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结果仍是等式。教学等式的性质,照旧用天平平衡的情境,简洁体会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发生相同的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由此得到等式的两边进行同样的运算,结果还是等式,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例3从四组天平图得出四组等式,编写很有层次。每组左边的天平与等式是原来的状态,右边的天平两边添上或去掉同样的砝码,相应的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各组
20、天平与等式,都是等式性质的一个具体案例。第一组等式由已知数组成,后三组等式里含有字母,等式从不含有字母到含有字母,体现了性质的包摄性。前两组等式的两边加上相同的数,后两组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四组等式合起来得到一条完整的性质。教材让同学在各组右边式子的括号里填数,体会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在圆圈里填等号,体会原来等式变化后仍是等式,从而充分感知等式性质的内涵。 例5教学等式的另一条性质,编写思路与例3相同,可以让同学充分利用前面的学习阅历。教学时要留意三点:一是第一组天平图的两边添上的物体与原来物体的质量相等,要把这种现象视作原来的质量乘2。其次组天平图把天平两边的物体都平均分成3份,
21、去掉2 份,剩下1份,要理解成原来的质量除以3。二是依据天平上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以及天平保持平衡,先在每组右边式子的括号里填数、圈里填等号,再把各个等式的两边进行相同的变化,结果仍是等式,抽象出等式的性质。三是让同学体会等式的两边不能除以0,把“0不能做除数”的阅历迁移过来。至于等式两边都乘0,结果是0 = 0,虽然也是等式,但已失去了现实意义,因而等式的两边一般不同时乘0。 本册教材不要求解未知数是减数的方程。 例4先看天平图写出方程,把解方程置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体现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同学能在天平图上直观地感受求正方体的质量,只要在天平的两边都去掉10克。教材中小卡通的思考是对直
22、观思维的抽象,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为了得到x的值,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二是使方程左边只剩x的方法是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0。例题示范了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其中x+10-10=50-10是关键的一步,在初学解方程时,应要求写出这样的一步。 在同学初步把握解方程的要领之后,为形成解方程的力气,教材做了三点支配:首先是第6题的天平两边都去掉1个梨或都去掉3个橘子,很快就能得到答案,借助图画直观地为浓缩解方程的思维过程作了铺垫。接着在第7题里让同学在等式右边填写运算符号和数,还要想想左边怎样才能只剩x,右边应当填什么,为什么,“扶”着同学简化书写过程。最终是第9题的找错与改错,防止简化书写时发生类似
23、的错误。 应用其次条等式性质解方程,教材的编排与前面相像,也是编排了一道例题和一道“试一试”,本册教材不要求解未知数是除数的方程。 (四)本单元列方程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怎样教学? 由于本单元只解含有一个运算符号的方程,因此只能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相差关系、倍数关系中较难的问题,以及已知图形的面积求有关长度的问题,假如列算式解答,分析数量关系要进行连续的推理,假如列方程解答,思路比较顺畅。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是由问题的数量关系准备的。在数量关系式里,假如未知数量在等号的一边,已知数量在等号的另一边,沟通了未知与已知的联系,那么列算式解答。假如等号的某一边既有已知数量,也有未知
24、数量,那么列方程解答。本单元要让同学体会为什么列方程解题,为什么设未知数为x。这些体验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获得这些体验就会自觉遵循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教学例7与“试一试”,突出查找等量关系的思维过程,利用实际问题里的相差数或倍数,从“多几(少几)”“是几倍”等概念得出等量关系。例7的等量关系在争辩中得出,“试一试”的等量关系让同学填空写出,凸现等量关系对列方程的支持作用。实际问题用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有益于形成查找等量关系的力气。单元结束时的“整理与练习”,争辩“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怎样想的”,自我评价“依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的学习状况,都是引导同学体验等量关系在解题中
25、的地位与作用。 (五)与以前的教材比,本单元教材还有哪些变化? 本单元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还有两点变化。一是关于得数的检验。过去和现在的教材都重视检验,但是,过去留意对解方程的检验,而且特别强调格式。要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列出等号左边的算式并算出得数;要与等号右边的数比较,写出“左边=右边”;最终还要写出结论:x等于几是原方程的解。由于格式烦琐,用于书写检验的时间比解方程还多,因而同学把检验视作负担,被动地进行。现在的检验分两种状况,一种是检验解方程是否正确,另一种是检验实际问题的答案是否合理。例4里“把x = 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指出了解方程的检验方法,至于检验的过程则
26、不要求写出来。本册教材里的方程只有一个运算符号,同学会感到用口算进行检验很便利。老师要允许同学用口算进行检验,削减书写麻烦,这样才会自觉检验,形成习惯。例7的检验不是代入原方程,由于代入原方程只能检验解方程,不能检验列出的方程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这道题要检验算得的小军跳高成果是不是比小刚多0.06米,可以利用1.45 - 1.39、1.39 + 0.06或者1.45 - 0.06中的任何一个算式进行检验。只要结果符合题意,列方程和解方程就都是正确的。 二是本单元例4的最终只指出“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没有讲“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与方程
27、的解是两个概念,简洁混淆。同学必需懂得“解方程”的意思,否则看到冠于数学习题的“解方程”还不明白要求做什么,应当怎样做。至于“方程的解”完全可以用“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代替,后者简洁懂。因此,不提“方程的解”减轻了同学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洁的方程,会用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同学在观看、分析、抽象、概括和沟通的过程中,经受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阅历,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进展抽象思维力气和符号感。 3、使同学在乐观参与数学活
28、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阅历,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念,产生对数学的爱好。 三、教学重难点的熟识及处理看法 1、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难点:等式性质的理解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处理看法: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查找等量关系,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同学学习的难点。为此,在教学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时,利用天平图和其他图画直观形象地显示等量关系,渗透查找和利用等量关系的思想方法。 (2)临时不要鼓舞对数量关系的发散性思考,也不要提倡列出的方程多样,确保把握和应用大事里的最基本的等量关系。这对以后的教学特别重
29、要。 四、学情分析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本单元是在同学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熟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只是,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丰富同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力气,进展数学素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同学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熟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究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照旧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洁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此外教材还支配了整理与练习,关怀同学进一步理解和
30、把握所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五、对重要教学情(景)境的支配说明 1.教材第2页的试一试的第2题与练一练的第第3题在列方程时不能列成“20-12=x、16.84=x”,它们虽然是方程,但仍是算术思路,不易让同学体会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对今后的教学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2.教材第8页的例7,结合情境图教学时,主要是能找出等量关系,当然关键还是要会解方程。且应让同学了解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找等量关系;写设句;列方程;解方程;检验。 六、对课内外练习的选用看法 1.教材中第2页的试一试、练一练中的第3题要让同学先口头说一说意思,然后再列方程,这样便于同学理解把握等量关系。 2.教材第4页
31、的练一练第1题与第6页的第7题相类似;第8页的练一练第1题与第10页的第2题相类似。目的都是让同学正确运用等式性质,体会解方程的策略和思路,理解解方程的关键步骤。 3.教材第13页的“探究与实践”确定要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能动性,让同学在操作与观看中培育同学的创新思维。 七、单元教学课时支配建议 本单元共8课时教学,另可增加1课时进行综合检测与讲评等。具体支配如下: 第1课时:教学1-2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3题。 第2课时:教学3-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4-6题。 第3课时:完成练习一的第7-12题。 第4课时:
32、教学第7-8页的例5、例6和“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二的第1-4题。 第5课时:教学第8-9页的例7和“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二的第5-7题。 第6课时:完成练习二的第8-12题。 第7课时:指导同学“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第8课时: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和“探究与实践”部分的两道题。 四班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9 一、指导思想: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以促进同学素养的全面持续和谐进展。使同学获得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制造的欢快。 二、学情分析: 1、认知状况 经过三班级多
33、来的学习,同学的思维已经开头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四周事物的熟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熟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多数同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学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除法和两步计算四则混合运算,角的熟识,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列综合算式和用表格整理信息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等),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少数同学学问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力气弱。后进生与年段班级相比偏多,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通过课外辅导才能使这部分同学得以进步。 2、情感、态度 多数同学课堂纪律较好,学习力气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同学学习不用
34、心,懒散,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留意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同学的乐观性、主动性,引导同学自觉地有效地探究学问,寻求规律,不断培育同学的力气,进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学问面,提高思维力气,不断增加同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涵盖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 这册教材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挨次,学习使用小括号,连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简洁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
35、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在这一单元增加简洁的统计内容,这也是学校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同学及早把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教学重点:娴熟把握四则混合运算挨次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挨次。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挨次的学习。教学关键;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面所学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
36、关系。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同学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学问,把所学的理论学问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量的计量:这部分教材是在同学学习各种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的系统整理和总结。这部分教材先讲计量的产生,接下来讲常用的计量单位,最终才是名数的改写。总之,本单元新学问不多,教学时应以复习、整理为主。教学重点:进一步把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及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熟识面积单位和进率及名数的改写。教学关键:重视计量单位的直观表示,使同学进一步形成明确的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 4、小数
37、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同学娴熟地把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分数初步熟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同学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头。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 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亲热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同学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把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
38、样,留意教给同学多种计算方法,以培育同学的灵敏计算力气。教学重点: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简洁算法。教学关键: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着重说明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6、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先讲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随后消逝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熟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习平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终学习梯形特征,以及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分。教学重点;使同学理解直线、线段、射线以及平行线的概念。教学难点: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垂线与平
39、行线概念。教学关键: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同学动手操作力气,提高同学的画图力气。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进展数感,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把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会进行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究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力气。 3、熟识三角形的特性,会依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把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洁的路线图。 5、熟识折线统计图
40、,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依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受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气。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气。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洁净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以同学的进展为本,用活新教材,深化开发例题资源,充分挖掘问题资源,合理利用习题资源。 2、紧密结合现实环境,努力创设现实情境,认真组织数学活动,
41、使同学体验和理解数学。 3、让同学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开展观看、猜想、推理、沟通等活动,鼓舞同学发表自己自己的看法,并与同伴进行沟通,情愿并学会合作。 4、优化教学策略,实行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同学的爱好,让同学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5、充分利用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引导同学把所学学问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乐观性。 6、正确熟识同学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同学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展,让同学获得成功的阅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7、敬重同学,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 8、介绍课
42、外数学学问与方法,开拓同学的视野,增加同学学习爱好。 9、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育他们的思维力气。 10、利用小组争辩的学习方式,使同学在争辩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欢快。 11、 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同学切实四周,也可以实行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方法。 12、对于一些简洁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接受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13、要揭示前后学问间的联系,使同学从前面所学的学问中把握新的学问,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六、全册课时支配与教学进度 依
43、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学校课程方案的规定,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支配如下(共计60课时):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3.简便计算4课时左右 养分午餐 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与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 3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4课时左右 5.整理和复习 1课时 期中复习、测试 四班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10 一、指导思想: 为了使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本学期一
44、是要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二是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最佳课堂教学新模式,实施课堂有效教学;三是向有阅历的老师学习,总结阅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育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进展数感,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会进行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究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提高计算力气。 3.熟识三角形的特性,会依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5、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讲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洁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熟识不同形状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洁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觉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力气。 7.经受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气。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6、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洁净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指标: 1.本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要达到70分。 2.力争在本乡排名其次名。 四、学情分析: 1.本班同学共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都是本地的农村少数民族同学,少数民族占全班的91.9。 2、学问把握状况 从上学期了解的状况来看,由于同学存在着年龄的差异,所以心理特征及思维进展也就不全都,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在面对全体同学的同时,更要留意因材施教。大部分同学能够把握所学的学问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乐观引导,以引导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对本班的同学,我认为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爱好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育本班同学的创新意识,提高同学的创新力气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五、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图形的运动,观看物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