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471-2017 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T 1471-2017 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平台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ICS93.080.01R18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4712017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规范2017-09-30发布2017-12-30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河南省公共服务地方标准平台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712017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路线.13.1基本要求.13.2技术要求.24路基.24.1基本要求.24.2路肩.24.3边沟.24.4路基.25路面.35.1基本要求.35.2技术状况.35.3预防性养护.35.4绿色养护.36桥隧构造物.36.1基本要求.36.2技术状况.36.3桥梁
2、限载.36.4加固改造.46.5桥隧保护.46.6桥隧设施.46.7桥隧管理.47交通安全设施.47.1基本要求.47.2特殊路段.47.3防撞护栏.47.4警示设施.47.5防眩设施.57.6平面交叉.58管理和服务设施.58.1基本要求.58.2监控设施.5I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7120178.3养护道班.58.4服务设施.59路域环境.59.1基本要求.59.2村镇路段.69.3公路绿化.6II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71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3、公路管理局、许昌华杰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怀相、薛鹏涛、牛小虎、赵亚萍、刘兆印、刘晓萌、彭荣贵。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古献军、曹超凡、张松茹、赵宏宇、张书建、尚刚、袁卫军、郑杰、任延照、张灏、史良、朱鹍鹏、朱家金、刘昊、骆树生、史文华、赵鑫、黄小青、何宏伟、周建通、陈世荣、孙好鹏、赵峰、耿正君、丁玉洁、刘潇毅、刘晓东、侯墨记、刘丹。III河南省公共服务地方标准平台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712017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的路线、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交通安全设施、管理和服务设施、路域环境。本标准
4、适用于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的创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7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2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GH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
5、TGH1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2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2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办公路201526号河南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道班标准化建设指南(试行)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豫公路养2016652号3路线3.1基本要求3.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划定公路用地和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设置界桩,保障公路权益。1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7120173.1.2路线应符合JTGB01和JTGD20的要求。不同设计速度的路段相接处,或因条件制
6、约线形指标受限的路段,应采取必要的交通安全技术、管理等措施。3.2技术要求3.2.1平原微丘区宜选择二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的路段,山岭重丘区宜选择三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的路段作为创建养护管理的示范路段。示范路创建里程不低于50km。3.2.2示范路段的全线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准通行能力的比值(V/C)应小于1.0,无拥堵路段和瓶颈路段。3.2.3条件受限时,经论证采用降低一个技术等级的路段,应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并增设警示标志、限速标志,增加路侧宽度,提高停车视距等技术措施。条件受限路段的连续长度不宜超过2km,且累计长度不宜超过路段总长的5%。3.2.4路面宽度或横断面形式发生变化的路段,应设置一定长度
7、的过渡段,并完善交通安全诱导设施。4路基4.1基本要求4.1.1路基应符合JTGD30的要求。4.1.2路基应稳定坚实,无缺口、冲沟,边缘整齐平顺,坡面平整密实,排水系统完善,排水设施齐全完好,边沟顺畅。路基防护宜采用圬工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方式,路基防护应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防护工程应完好、有效。4.2路肩4.2.1路肩应平整、无冲沟或塌陷;路肩应进行硬化或植草绿化,做到“路肩不露土”。路肩绿化植草应及时修剪,积土应及时清理。4.2.2当路侧需要设置标志、护栏等安全设施时,应根据需要对路肩适当加宽,不得占用路面有效宽度。4.3边沟4.3.1城区路段、村镇路段边沟宜结合城镇建设,改造为暗埋式
8、或盖板式,并保持排水通畅。4.3.2非村镇路段,与路面边缘相连的边沟宜改造为浅碟式、暗排式或组合式;路面距边沟底部的高度大于2.5m而小于4m的边沟宜改造为暗排式、组合式或设置警示设施(示警桩、示警墩、示警块)。4.4路基防护4.4.1路基边坡坡面应平整、无冲沟,无落石、崩塌,边坡整体稳定,无滑坡,防护工程完好。4.4.2路基高边坡或长期浸水路基边坡应进行有效防护,存在滑塌隐患的应及时进行加固。4.4.3路堑边坡应根据边坡稳定情况和周围环境确定边坡坡面防护形式,边坡防护宜采取圬工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措施,应设置完善的地表排水系统。4.4.4路基防护应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
9、料等,采取圬工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当土质和气候条件适宜时,宜采用植物防护;当植物防护的坡面有可能产生冲刷时,应设置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骨架等圬工防护。4.4.5路基支挡结构物在使用过程中应做到整体无沉陷、位移,伸缩缝、沉降缝完好,排水孔无堵塞,圬工体表面平整、无脱空。存在安全隐患的支挡结构物的应及时进行加固。2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7120175路面5.1基本要求5.1.1路面应符合JTGD40、JTGD50、JTGH10、JTGH20的要求。5.1.2路面应坚实整洁、无积水、横坡适度、行车平稳舒适。5.1.3及时处治路面病害,及时清理路
10、面障碍。路面局部病害修复应平整、美观,接合面顺直。巡查日志、路面病害处治和障碍清理记录完整。5.2技术状况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每公里应不低于80,全线应不低于85。经过改造后路段的PQI应达到90以上。5.3预防性养护对实施大修或改建后3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80且PQI80的路段实施预防性养护,实施预防性养护的比例应不低于60%。5.4绿色养护实行绿色养护生产,废旧路面材料回收率(含回收和就地利用)宜达到98%,循环利用率(含回收和就地利用)宜达到80%以上。推广成熟的养护新技术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热再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就地利用等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6桥隧构造物6
11、.1基本要求6.1.1公路桥隧构造物应符合JTGD60、JTGD70、JTGH11、JTGH12和JTGH21的要求。6.1.2桥梁外观整洁,桥面铺装平整、排水顺畅,伸缩缝清洁、完好。梁(板)无断裂、落梁、异常位移、失稳。基础无冲刷、掏空,支座无断裂、错位、脱空,墩台无滑动、倾斜或下沉,台背填土无沉降、隆起,锥坡、翼墙良好,无开裂、沉陷。人行道、缘石、栏杆、扶手、引道护栏(柱)完好。桥头排水沟和行人台阶完整,交通信号、标志、标线设施正常。桥下无私搭乱建、私采乱挖情况。6.1.3隧道洞口边坡无落石、积水、积雪等,洞门结构无开裂、倾斜、沉陷、错台等病害,衬砌完整无明显开裂和剥落。隧道路面平整,排水
12、系统良好,标志标线清晰。隧道内圬工体表面平整坚实,外形轮廓清晰。洞内不得遗留建筑垃圾、杂物等。6.1.4涵洞、通道应与路基同宽,涵洞的铺砌、翼墙、护坡等应完整,涵体侧墙及拱顶无开裂、变形,涵洞上下游排水顺畅,洞口清洁,无杂物堆积,洞内无淤塞。对已出现变形、沉陷等严重病害的,及时进行维修加固或改造。6.2技术状况全线一、二类桥梁和隧道比例不少于95%,无四、五类桥梁和隧道。当年新发现的四、五类桥梁和隧道处治率应达到100%。6.3桥梁限载3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712017沿线桥梁应按设计荷载等级设置限制质量和限制轴重标志,必要时设置“禁止停车”、“保持车距”等标志,中桥及以
13、上桥梁应设置公示牌。对技术状况评定为三类及以下且暂未改造的桥梁应进行降级限载,并设置临时限载标志。6.4加固改造对技术状况评定为三类及以下桥梁和隧道应及时进行加固或改造。加固改造后的桥梁荷载等级应恢复至原设计荷载等级;改造后的桥梁净宽与相邻路面宽度一致。6.5桥隧保护明确标示禁止桥梁跨越河道采砂范围和隧道穿越山脉采石爆破范围,依法疏浚作业应符合桥梁安全要求,并经公路管理机构许可。6.6隧道设施隧道通风、照明、监控等机电设施应规范、完善,抢险救灾设备齐全、性能良好、运转正常。6.7桥隧管理建立桥梁(隧道)养护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完善养护管理系统数据。推广应用桥梁隧道养护自动化巡查装备,加强对特大桥
14、梁和特长隧道运行动态监管。7交通安全设施7.1基本要求7.1.1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应符合GB5768、JTGD81、JTGD82和JTGF90的要求。安全设施齐全,完好率达到100%。7.1.2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交叉道口及易造成交通堵塞的瓶颈路口除进行改造外,宜安装自动发光标志和轮廓标,提高夜间行车的可视性。在连续转弯、长大纵坡、地质灾害易发等路段,宜设置警示、限速、防护等综合交通安全设施。7.1.3公路交通标志纵向间距100m范围内无非公路标志。7.2特殊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的车行道边缘线和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可采用震荡标线。穿越学校、村庄、集镇路段应完善限速和警告设施。7.3防撞护栏7.3.1
15、对于路侧陡崖、深沟路段,高挡墙、高路基以及路侧距离土路肩边缘或1:1.5的边坡坡脚3.0m范围内有河流、水塘、道路、铁路等的路段应设置防撞护栏,并合理确定防撞等级,护栏端部应进行外展式或消能式处理,填挖交界处应采用外展式进入挖方段。7.3.2已设置护栏的桥梁两侧如未设置路基护栏,应在路基段增设一段护栏对桥梁护栏进行过渡;隧道出入口处、填挖交界处的路基护栏端头应进行安全处理。7.4警示设施4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712017按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评价为类的路段,可根据需要设置示警墩、示警桩等警示设施。7.5防眩设施一级公路在夜间交通量较大、圆曲线半径小于一般值、
16、凹形竖曲线半径小于一般值、与相邻或交叉公路有严重眩光影响的路段,应设置防眩设施。中央分隔带开口处设置的防眩设施,应避免遮挡视距。7.6平面交叉7.6.1平面交叉应遵循分级处置原则,平交道口的处置要做到标志齐全、渠化合理、设施完善、行车视距满足要求。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道口及易造成交通堵塞的瓶颈路口应进行改造。7.6.2与生产、生活道路相接时,主线的行车视距应满足要求,且被交道宜铺设不小于30m的简易路面,并设置减速、停让标志等安全设施。8管理和服务设施8.1基本要求沿线管理设施应保持完好、环境整洁、布置有序,管理制度齐全;服务站点干净整洁、建筑完好整齐、设备运转正常。8.2监控设施加强公路沿
17、线监控设施建设,合理设置公路运行监测与信息发布设施,形成完善的公路网运行监测网络,实现对公路沿线重要路段、长大桥隧、大型互通式立交以及区域交通状态等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发布。8.3养护道班8.3.1道班建设应以专业化、机械化养护大道班(或公路站、养护工区)形式为主,根据需要建设具有养护生产、应急处置、公共服务等综合职能的“三位一体”道班。机械化养护大道班(或公路站、养护工区)和普通养护道班应满足“三基”道班建设要求,所有公路用房屋的正面或大门上方应设置公路路徽标记。8.3.2一条示范路至少有一处A级或B级道班。8.3.3养护设施的用地面积应符合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8.4服务设施8.4.
18、1服务设施应遵循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的原则进行设置,并利用管理设施和社会资源(加油站、餐馆、沿线单位等),服务设施入口处应悬挂统一标识。应利用交通广播、网络媒体、可变情报板等服务设施,搭建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在有条件的服务站点应设置查询系统,同时开展公路气象信息预报服务。8.4.2可在公路沿线风景优美的地方设置观景台,观景台的设置要考虑安全性和可行性。9路域环境9.1基本要求5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712017路域环境要求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应达到: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物体,无违法非公路标志,路基路肩边坡
19、无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公路用地范围内无堆积物。9.2村镇路段9.2.1村镇路段边沟要保持清洁、排水通畅,绿化完好。两侧保持无垃圾堆、柴草堆和建筑材料等堆积物。违法搭建的临时建筑应拆除,破旧建筑宜采取遮挡、粉刷等措施进行美化。对公路两侧的集贸场进行综合治理,无占路经营行为。9.2.2村镇路段实现路宅分离,路面宽度应不小于前后路段。按照GB5768的要求合理设置标志标牌,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和限速设施。二级公路村镇路段宜设置中央分隔带,减少随意穿越公路和调头。有条件的路段可加强绿化,修筑辅道,实现机非分离。9.2.3对村镇路段路侧开口随意,横向干扰严重,影响通行能力的路段,可考虑多个交叉
20、口接入管理。9.3公路绿化9.3.1公路绿化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达到沿线可绿化路段绿化率100%,植被恢复率100%。9.3.2公路绿化要保证行车视距的要求,土路肩和内边坡上不宜种植高大乔木,及时对公路两侧树木进行修剪、防虫、除虫等。填方路段土质或以土质为主的边坡,宜选用耐贫瘠的低矮灌木、地被类植物进行绿化。挖方路段一般土质边坡宜选用植草进行绿化,特殊部位(挖方段二级边坡)宜种植爬藤类植物。公路管理设施站区可适当丰富植物配置,宜选择具有观赏性、实用性强的植物,另外,可适当种植果树和蔬菜。公路服务设施站区植物绿化采用观赏与休憩相结合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种和花卉,站区的绿化覆盖率宜控制在30%以上。_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