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坐标图像题-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第01期)(教师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9坐标图像题-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第01期)(教师版含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 19坐标图像题1(2023江苏盐城)将 CO 和铁的氧化物 FexOy 置于密闭容器中,肯定条件下充分反响至完全,反响过程中容器内局部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m 的值为 12.6 B铁的氧化物中x:y=3:4C参与反响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D当 CO2 质量为 4.4g 时,容器内 CO 质量为 14g【答案】D【详解】CO 和铁的氧化物 FexOy 置于密闭容器中,肯定条件下充分反响至完全,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A、由图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依据碳元素守恒,参与反响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 12 100% (12 100%) = 8.4g ,m 的
2、值为 8.4+8.4=16.8,说法错误;4428B、由于 m=16.8,即生成铁的质量为 16.8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FexOy 的质量为 13.2g+16.8g-8.4g=21.6g,高温依据Fe O +yCOxFe+yCO,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Fe O ,Fe O中氧元素的质量xy2xyxy为13.2g 1 32 100%=4.8g ,Fe O56x中铁元素、氧元素养量比为= 21.6g - 4.8g ,铁的氧化物中 x:244xy16y4.8gy=1:1,说法错误;C、参与反响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3.2g+16.8g-8.4g=21.6g,说法错误;D、由以上分析知,
3、该铁的氧化物为FeO,设当二氧化碳质量为 4.4g 时,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z,则高温FeO+ CO28zFe+ CO2444.4g28 =z444.4g解得 z=2.8g;此时容器内 CO 质量为 16.8g-2.8g=14g,说法正确。应选:D。2(2023四川南充)以下图像能正确反响其对应关系的是A. 表示向肯定质量的 Ba(OH)2 溶液中逐滴参加稀H2SO4 至过量B. 表示发生的反响为: CaCO3高温CaO+CO2C. 表示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都一样的稀硫酸反响D. 表示向盛有 MnO2 的烧杯中参加H2O2 溶液【答案】D【详解】A、氢氧化钡显碱性,
4、随着硫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削减,pH 值变小,直至怡好反响pH=7,再参加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加,pH 小于 7,故图像不能正确反响其对应关系;CaCOB、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由反响的质量关系3高温CaO+CO21005644可知,每 100 份质量的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 56 份质量的氧化钙和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图像不能正确反响其对应关系;C、铁的活动性不如锌活泼,但一样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与等质量的稀硫酸反响,生成的氢气质量都 等于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即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故图像不能正确反响其对应关系;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
5、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响前后质量不变,只要参加过氧化氢溶液,就有氧气产生,故图像能正确反响其对应关系。应选D。【点睛】此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学问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学问,正确分析各变化 的过程,留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3(2023湖南邵阳)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中各种变化的关系,加深对化学学问的理解。有关以下图像的描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表示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渐渐参加锌粉和铁粉至过量B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C表示向H2SO4 和 CuSO4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D表示
6、电解水【答案】B【详解】A、表示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渐渐参加锌粉和铁粉过量,参加一样的铁和锌,由于铁的相对原 子质量小于锌,所以铁产生氢气的质量多,但反响完全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说法错误;B、盐酸与碳酸钠反响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pH 值渐渐增大,当盐酸反响完全,再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响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此时溶液pH 等于 7 且不变,当氯化钙反响完全,再加碳酸钠溶液,pH 大于 7,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优先与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没有沉淀生成,当硫酸反响完全,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 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此时有沉淀生成,当硫酸铜反响完全,再加氢氧
7、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不再转变,说法错误;电解D、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 O2H22 +O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4:32=1:8,说法错误; 答案:B。4(2023湖南常德)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试验操作,图二为反响过程中烧杯内溶液 pH的变化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Bb 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响Ca 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c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 NaCl 和 HCl【答案】A【分析】pH7 显碱性,pH=7 显中性,pH7 显碱性,表示的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正确;D、c 点 pHC
8、uFe,在结合题干和所学学问,可以得出b 点的转折是由于硝酸铜被完全消耗,而不是铁粉被完全消耗。6(2023云南)以下说法合理的有高炉炼铁炼得的是纯铁翻开汽水瓶盖,看到气泡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向布满 CO2 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半瓶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CO2 能与水发生反响某同学将肯定量的 Na2CO3 和 Ba(OH)2 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响后 Ba(OH)2 是否过量,选用 Na2CO3 溶液、Na2SO4 溶液或 FeCl3 溶液均可向肯定量的 NaC1、MgSO4 和 HC1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参加 NaOH 溶液,右图表示参加 NaOH 溶液的质量
9、与某些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则m 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a 可表示 NaC1 或H2O 的质量变化状况A1 个【答案】B【详解】B2 个C3 个D4 个、高炉炼铁最终冶炼得到的是生铁,由于冶炼时用到焦炭,会在冶炼过程中带来碳杂质,难以得到纯铁, 错误;、翻开汽水瓶盖,使得汽水瓶内压强与大气压相等,这是瓶内气压减小,气泡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正确;、塑料瓶变瘪也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不能肯定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响,错误;、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响生产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假设氢氧化钡过量,选用碳酸钠、硫酸钠溶液均 会产生白色沉淀,可以检验出来,而假设选氯化铁溶液这时棕
10、红色沉淀的生成难以确定是由于氢氧化钡的 过量导致的,错误;、首先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响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盐酸完全耗尽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响,生成氢氧化 镁沉淀和硫酸钠直至硫酸镁完全耗尽,这时也就是m 点的状态,这时溶液中有氯化钠、硫酸钠、盐酸三种溶质,对于a 曲线,开头时就有肯定量的存在,之后参加盐酸后质量马上上升,因此其必定表示第一步反响时的产物,即表示 NaC1 或H2O 的质量变化状况,正确;综上,共有两说法正确。应选B。7(2023江西)向 100g 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参加氯化镁溶液,相关量的变化如以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a 点的值为 2.9Bb 点对应的溶液能使
11、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c 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响Dd 点对应的溶液含有三种溶质【答案】D【详解】A、a 点对应的值是恰好完全反响后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设该质量为x2NaOH+MgCl280100g 4%=2NaCl+Mg (OH) 258x,80 = 100g 4%58xx = 2.9g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2.9g,此选项表述正确;B、b 点对应的溶液是氢氧化钠还未反响完,故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此选项表述正确;C、c 点时连续滴加氯化镁,生成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响,此选项表述正确;D、d 点对应的溶液是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响,且滴加的氯化镁过量,故此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
12、两种溶质,此选项表述不正确。应选D。8(2023山东济宁)肯定质量的 M、N 两种金属,分别与一样质量和一样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响,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响时间的关系如下图,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两种金属的活动性:MN B两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M=N C两种金属消耗稀硫酸的质量:M=N D充分反响后,得到溶液的质量:M=N【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反响完毕前M 金属反响速率更快,故两种金属的活动性:MN,正确; B、由纵坐标可知,反响完毕后,两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M=N,正确;C、生成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酸中的氢,氢气质量相等,故两种金属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相等:M=N,
13、正确;D、不确定金属种类,不能推断那种金属反响的质量大,故充分反响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不能推断大小,错误。应选D。9(2023山东潍坊)2023 年中科院航天催化材料试验室将甲烷转化为甲醇(CH3OH,常温下是液态)实现了自然气的高效利用,反响历程如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铁为该反响的催化剂C生成 CH3OH 过程中,分子数目削减【答案】B【分析】B. 该过程中,CH4 发生复原反响D将甲烷转化为甲醇有利于储存和运输由图可知,该反响为甲烷和氧气在铁的催化下反响生成甲醇,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Fe2CH +O422CHOH 。3【详解】A、在该反响中,化学反响前后,铁没有转变,故铁为该反响
14、的催化剂,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响中,甲烷得到氧,属于复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响,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甲醇的过程中,分子数目减小,选项说法正确;D、甲烷是气体,甲醇是液体,将甲烷转化为甲醇,有利于储存和运输,选项说法正确。应选B。10(2023山东泰安)如图为某反响的微观过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B反响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此反响属于置换反响 D反响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答案】A【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响为甲烷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响生成甲醇,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2CH +O422CHOH 。
15、3【详解】A、甲烷是由C、H 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化合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单质,甲醇是由C、H、O 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化合物,故反响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16):(232)=1:2,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响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C、该反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响,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响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转变,不符合题意。应选A。11(2023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三中学九年级月考)以下图象与对应的表达相符合的是A. 图A 是肯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参加硝酸钾固体B. 图B
16、是高温灼烧肯定质量的大理石C. 图C 是将等质量的 Mg、Fe 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的足量稀硫酸反响D. 图D 是向肯定质量的 HCl 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参加 NaOH 溶液【答案】D【详解】A、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行能为0,纵坐标不行能从 0 开头,应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B、高温灼烧肯定质量的大理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 削减,但不行能削减至 0,应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镁、铁分别和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的足量稀硫酸反响,假设消耗硫酸一样,则生成氢气质量一样,故开头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的硫酸多,生成
17、氢气多,拐点高些,应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D、向肯定质量的 HCl 和 MgCl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参加 NaOH 溶液,先与盐酸反响,开头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镁反响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肯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后,再不断上升,最终形成一条水平直线;应选项图象正确,符合题意。应选D。12(2023江苏连云港)NH3 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奉献。以N2 和 H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表示氢气分子为反响物合成 NH3 的微观过程如下:B过程中有“NH”“NH2”原子团生成 C参与反响的H2 与生成的 NH3 个数比为 2:3 D反
18、响完毕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答案】BA、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由微观示意图图可知表示氮气,错误;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过程中有“”、“”生成即有“NH”、 “NH2”原子团生成,正确;【详解】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参与反响的H2 与生成的 NH3 个数比为 3:2,C 错误; D、依据催化剂概念可知,催化剂反响前后质量不变,D 错误。应选:B。13(2023四川泸州)绘制学问网络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防范,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就是其中的网络图之一、如图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以下有关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 物质A 的名称是氧化铁高温B. 反响可能是 Fe2O3+3
19、Al2Fe+3AlOC. 反响可能是 3NaOH+FeCl3=Fe(OH)3+3NaCl D全部是复分解反响【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物质 A 属于氧化物,且 A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 A 的化学式为 FeO,名称为氧化亚铁,故A 错误;B、反响是由氧化铁变为单质铁,故可能的反响为Fe O23高温+2Al2Fe+Al O23,故B 错误;C、由图可知物质B 属于碱,且B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故B 的化学式为 Fe(OH)3,反响是 FeCl3变为 Fe(OH) ,故可能的反响为3NaOH+FeCl= Fe(OH ) +3NaCl ,故C 正确;3D、由C 选项可知反响为3
20、NaOH+FeCl33= Fe(OH )33 +3NaCl ,则反响为Fe(OH )3+ 3HCl = FeCl3+ 3H2O,由图可知物质C 属于碱,且C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B 的化学式为 Fe(OH) ,则反响、分别为2NaOH+FeCl= Fe(OH ) +2NaCl 、222Fe(OH )2+ 2HCl = FeCl2+ 2HO ,反响是单质铁变为氯化亚铁,反响为 Fe + 2HCl = FeCl+ H ,222以上反响中为置换反响,其余的全为复分解反响,故D 错误; 应选C。14(2023四川乐山)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模型不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组成(按体积分数
21、)B溶解性与溶解度关系CpH 与溶液酸碱性D原子核构造【答案】D【详解】A、空气中体积分数的含量: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成分占 0.03%,模型正确,故A 不符合题意;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 克时为易溶,当物质的溶解度在10 克至 1 克时为可溶,当物质的溶解度在1 克至0.01 克微溶,小于 0.01 克犯难溶,模型正确,故B 不符合题意;C、pH=7 为中性,pH 小于 7 的为酸性,pH 大于 7 的为碱性,模型正确,故C 不符合题意;D、原子核在原子内,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模型不正确,故D 符合题意
22、; 应选D。15(2023四川乐山)烧杯中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mg,向其中渐渐参加肯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参加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以下有关结论正确的选项是参加V1mL 稀盐酸时,剩余固体中不含锌参加V2mL 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FeCl3 和 ZnCl2整个过程中发生反响均为置换反响m反响中产生氢气的质量肯定小于g28nv -v剩余固体质量m、n 与稀盐酸的体积V1、V2的数量关系为=21m-nv1A【答案】B【详解】BCD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mg,向其中渐渐参加肯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盐酸先和锌粉反响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再和铁粉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参加 V1m
23、L 稀盐酸时,表示锌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剩余固体中不含锌,正确。参加V2mL 稀盐酸时,表示铁粉恰好完全反响,稀盐酸先和锌粉反响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再和铁粉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中的溶质为 FeCl2 和 ZnCl2,选项错误。稀盐酸先和锌粉反响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再和铁粉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响物是单质和化合物, 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整个过程中发生反响均为置换反响,正确。Zn +2HCl=ZnCl + H22Fe +2HCl=FeCl + H 2265混合物全是锌粉生成氢气m256,全是铁粉生成氢气2mm652,烧杯m28中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mg,反响中产生氢气的质量肯定小于
24、 m g,大于 2m g ,正确。2865剩余固体质量m-n 表示反响锌的质量,n 表示铁的质量,V1 表示锌生成氢气质量,V2-V1 表示铁生成氢气质量,Zn +2HCl=ZnCl +H22652m-n2m-2n65Fe+2HCl=FeCl + H 2256nV -V2,n28n2865n2故 V 1 =12m-2n 65= 56 (m-n),选项错误。故正确,应选:B。16(2023四川遂宁)向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参加m 克锌粉,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锌粉的质量关系如下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 向N 点对应溶液中参加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P 点
25、对应的固体肯定有 Cu,可能有 AgCQ 点对应的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的溶质无Cu(NO3)2,只有 Zn(NO3)2 D参加m 克锌粉后,过滤,向滤渣中参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答案】B【分析】向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参加m 克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响生成硝酸锌和银,再和硝酸铜反响生成硝酸锌和铜,第一个拐点表示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响,其次个拐点表示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响。【详解】A、N 点位于第一个拐点之前,表示硝酸银没有完全反响,参加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分析正确。B、P 点为与两个拐点之间,表示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响,硝酸铜有剩余,对应的固体
26、肯定有Cu,Ag,分析错误。C、Q 点位于其次个拐点之后,表示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响,且锌粉过量,对应的溶液为无色,分析正确。D、m 克锌粉对应点在两拐点之后,表示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响,且锌粉过量,向滤渣中参加稀盐酸,盐酸和锌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有气泡产生,分析正确。应选:B。17(2023四川自贡)某学习小组进展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响试验时,在常温下,向肯定量的某溶液中滴加X 溶液,得到了如下图的pH 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X 是盐酸B. 向a 点的溶液中参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b 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响Dc 点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 OH-【答案】C【详解】A、由图可
27、知,一开头pH 小于 7,随着反响的进展,pH 渐渐增大至大于 7,故该试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稀盐酸中,故X 是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B、a 点时,pH 小于 7,盐酸还未完全反响,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参加硫酸铜溶液,不会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C、b 点时,pH=7,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响,符合题意;D、c 点时,pH7,此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不符合题意。应选C。18(2023重庆)如图为氮元素的局部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a 点物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Bb 点物质属于大气污染物Cc 点物质的名称
28、为硝酸Dd 点物质可能是复合肥料【答案】C【详解】A、由图可得a 点化合价为零,其单质形态,是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大,故A 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得b 点氮元素化合价为+4 价且是氧化物,因此其化学式为NO2 ,是大气污染物,故B 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得c 点氮元素化合价为+3 价且是酸,因此c 点物质为亚硝酸,故C 选项说法错误,该选项符合题意;D、由图可得d 点氮元素化合价为+5 价且是盐,因此d 点物质为硝酸盐,可能为复合肥料硝酸钾,故D 不符合题意; 故该题选C。序号图像试验电解水一段时间分别向一样的 CuSO4向稀盐酸中滴加 NaOH 溶液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19(2023重
29、庆)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力量。以下图像能正确反映试验设计的是设计(无视气体的溶解)溶液(足量)中参加质量中滴加一样的稀盐酸相等的锌粉和铁粉(足量)ABC【答案】CD【详解】在电解水试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符合题意;44锌和硫酸铜反响: Zn+CuSO =ZnSO +Cu ,65 份的锌置换出 64 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待完全反响后,不再变化,铁与硫酸铜反响:Fe+CuSO =FeSO +Cu ,56 份的铁置换出 64 份的铜,44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待完全反响后,不再变化,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完全反响所需时间短,符 合题意;向稀盐酸
30、中滴加 NaOH 溶液,一开头pH 小于 7,随着反响的进展,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钠和水,pH 渐渐增大,待恰好完全反响时,pH=7,后氢氧化钠过量,pH7,符合题意;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一样的稀盐酸(足量),接触面积越大,反响速率越快,故粉末状的反响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一样,不符合题意。故正确。应选C。20(2023重庆)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 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参加的Ba(OH)2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b 段溶液的质量肯定减小B. bc 段有水生成Cb 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Dd 点沉淀质量与b 点
31、沉淀质量相等【答案】C【详解】A、ab 段溶液溶质削减,但是溶剂增加,溶液的质量不肯定减小,A 错误。B、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钡和水,再 和硫酸铜反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bc 段表示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响,没有水生成,B 错误。C、b 点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响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此时溶液溶质为硫酸铜,C 正确。D、b 点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响此时沉淀硫酸钡沉淀,d 点硫酸、硫酸铜都完全反响,且氢氧化钡过量,此时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故d 点沉淀质量与b 点沉淀质量不相等,D 错误。应选:C。21(2023浙江绍
32、兴)2023 年 3 月,中心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肯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局部碳排放,到达“净零排放”的目的。(1)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依据图甲答复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2) 科学家已经争论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取二氧化碳实现固碳。微型藻类是 (选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作用实现固碳。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
33、矿物质作用形成 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图乙),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能。甲醇合成时,假设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10 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吨。(二氧化碳转化肯定条件成甲醇的方程式为: CO2+3H2CH OH+H O )32(3) 交通领域的“以电代油”可以来实现“减碳”目标。图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车的相关数据,请答复: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 会向空气削减排放kg 的二氧化碳( P= 0.7 103 kg/m3
34、,结果准确到 0.1)。汽油从猎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减碳”理念的是发电。【答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全球平均气温也上升,且趋势一样(合理即可)真核光合化学化学13.7511.3光伏(水力、风力等合理即可)【详解】(1)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全球平均气温也上升,且趋势一样,可证明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2) 微型藻类是一类能进展光合作用的真核低等生物;利用微型藻类吸取二氧化碳实现固碳,本质是利用微藻的光合作用实现固碳;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有物质 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成
35、电能电解水,电解水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的氢气和二氧化碳再生成甲 醇也是化学能的转化; 设需要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肯定条件CO + 3HCH22OH + H O324432x10t44 =x3210tx=13.75t;(3) 纯电动汽车每行驶 100km 会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20kW ?h 0.785kg = 15.7kg ,燃油汽车每行驶 100km 会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10L 10-3 0.7 103 kg / m3 3.857kg 27kg ,故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 会向空气削减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7kg -15.7kg = 1
36、1.3kg ;相对于燃煤发电,光伏、水力、风力发电符合“减碳”理念。22(2023浙江嘉兴)人类对科学规律的生疏常需经受漫长的探究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生疏也是如此。(1)1625 年格劳贝尔觉察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逝”,这为觉察金属活动性挨次奠定了根底。小嘉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试验,则会“消逝”的金属有。(2) 1766 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响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 。从今为探究金属活动性翻开了思路。(3) 1865 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试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嘉运用该规律开展试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渐渐参加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
37、下图,则B 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答案】锌、锡氢气Cu2+、Fe2+【详解】(1) 在金属活动性挨次里,锌、锡排在氢前,能与稀盐酸反响,能消逝,铜排在氢后,与稀盐酸不反响,不能消逝;(2) 金属能与酸反响生成氢气,故该气体是氢气;(3) 金属活动性:FeCuAg,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渐渐参加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响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响后,铁再与硝酸铜反响生成硝酸亚铁和铜,B 点时,铁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响,故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亚铁,所含的金属阳离子为:Cu2+、Fe2+。23(2023重庆)人体中质量分数在 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图表示局部元素
38、在人体中的质量分数及有关元素信息。(1) 图 1 中钙元素为(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 图 2 为某粒子的构造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 以铁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生铁比纯铁硬度(填“大”或“小”)。(4) 钾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化合反响生成超氧化钾(KO2)的化学方程式为。8【答案】常量大K+O KO22【详解】(1) 图 1 中人体内钙元素养量分数为 2.0%0.01%为常量元素;(2) 图 2 为某粒子的构造示意图,在粒子的电子层排布中第一层一般为2 个电子,因此n=2,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为 4n=8;(3) 生铁是铁碳合金比纯铁硬度大;2(4) 钾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超氧化钾(KO ),其化学方程式为K+O2 K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