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2008甘肃兰州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2008甘肃兰州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桑汪逸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也尽染了桑园。桑林亲水,总是断断续续地成为河边的风景。地理老师说:中国的地形像一张桑叶。桑叶自然地弯弯曲曲,仿佛是为方便蚕儿的嘴。每年,赤裸的枝条上冒出新绿的时候,它们就孕育了地图的形状。阳光一日暖和一日,春雨一阵浓密一阵,那绿也就一天一天地放大,早出的新叶长到巴掌大,桑林便到了它生命的旺季。桑园里一片蓊郁,绿得透不过气来,太阳一照,每一片叶鲜绿光亮,翠得像玉,薄得像纸,仔细地看去,那规则分布的叶脉,便像地图上起伏的山峦。农家的收成一半在养蚕,一半在水田。多产叶的秘诀是多上肥,上肥最好的季节是冬季,是河里的淤泥。每当春天的色彩被北风抽尽,春、夏、秋三季的茧子卖了好
2、价钱的时候,人们便精心伺候桑园。近园的河道里疏疏朗朗地布下了捻泥船,两个人一只,精精壮壮的汉子手里,每人一只捻泥耙子,分别站在船的两侧,泥船很有节奏地向两边倾斜,一起一伏中将河泥捻了上来,那捻耙像可以启合的蚌壳,一竿探到底,张开、合拢提上来便是稀沥沥的黑得流油的淤泥肥。据说,这河底的泥最肥。冷风里的作业浸泡着来年的希望,一个个累得大汗淋漓、势气升腾,体魄好的脱得只剩件汗布马夹。修整过的桑园很整齐,很单薄,一阵风过,像一群涵养很好又极怕冷的书生,想颤而不敢颤。可上过淤泥的桑林,同样还是先前的枝丫,在冷风中摇曳却没有寒意,淤泥泼过的桑地,很光滑,很厚实,仿佛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越冬棉被。桑葚一双一双
3、地悬在叶柄根上,初起发青,渐渐转红,转紫,紫得黑亮,风一来像一对飘摇的铃铛。桑葚可以染色,吃过桑葚的嘴乌紫,吃多了牙也会变色。每每看见漫在农家门口脚盆里的蓝印花布,总怀疑那是桑葚染的。桑树有家植和野生的。未曾嫁接过的桑树叶片很小,叶质很老,但分枝多,挂果多;嫁接过的家桑叶大果少,枝干也只一人高,采果子脚丫一踮,扳下一根横枝就行了。15具体说说本文讲了桑的哪些相关知识。(4分)16品味下列语句,回答问题。(3分) “每当春天的色彩被北风抽尽”指的是什么时间? (1分) 如何理解“冷风里的作业浸泡着来年的希望”这句话?(1分) “仿佛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越冬棉被。”这个比喻的本体指什么?(1分)17
4、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在讲述知识时充满“知趣”,说说原因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5桑叶的形态与色彩,桑树的上肥,桑树的果实桑葚,桑树的家植与野生。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细读便可,注意把握重点句子的作用。16冬季。冬季里给桑林上肥的目的是来年春天多产叶,以期养蚕有个好收成(或艰辛的劳动孕育着未来的希望)。淤泥泼过的桑地。 思路分析:题中的关键词“被北风抽尽”刮北风桑叶全部掉光的时间,是冬季,这是对生活常识的考查。题是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给桑叶施肥的目的也可轻易答出。题考查比喻修辞手法,应从上文中找本体;句中紧接着比喻词的陈述对象是淤泥泼过的桑地。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常识和语文知识,可见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要注意从生活中学语文。17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运用描写、叙事,把知识介绍得具体可感。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说明生动形象,易于读者认识事物。 思路分析:说明文从语言上分为生动说明文和平实说明文,本文属于前者,其特点是用描写、记叙表达方式,用多种修辞手法,用生动的词语来说明事物。 【点评】对于生动与平实说明应从特征上区别。(08甘肃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