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404-2023 制造业创新中心服务规范(黑龙江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3∕T 3404-2023 制造业创新中心服务规范(黑龙江省).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4042023制造业创新中心服务规范2023-03-20 发布2023-04-19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ICS 03.080.20CCS A 1023DB23/T XXXXXXXX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服务要求.25管理制度.26管理保障.6附录 A(资料性)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8参考文献.11DB23/T XXXXXXXX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2、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荣佳盈标准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莹、赵润淞、曹福成、陈宝亮、刘琦、焦鹏、陈毅。DB23/T XXXXXXXX1制造业创新中心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术语和定义、服务要求、管理制度、管理保障。本文件适用于规范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服务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3、规则GB/T 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 15496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GB/T 15497企业标准体系 产品实现GB/T 15498企业标准体系 基础保障GB/T 19273企业标准化工作评价与改进GB/T 20001.4标准编写规则第 4 部分:试验方法标准GB/T 20001.10标准编写规则第 10 部分:产品标准GB/T 20003.1标准制定的特殊程序第 1 部分:涉及专利的标准GB/T 21373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分类及代码GB/T 21374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GB/T 28222服务标准编写通则GB/T 29490企业知识产
4、权管理规范GB/T 3208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知识产权管理GB/T 33250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33251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35770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35778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37286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 服务规范GB/T 39551.1专利导航指南第 1 部分:总则GB/T 39551.2专利导航指南第 2 部分:区域规划GB/T 39551.3专利导航指南第 3 部分:产业规划GB/T 39551.4专利导航指南第 4 部分:企业经营GB/T 39551.5专利导航指南第 5 部分:研发活动GB/Z 40954.1标准化专
5、业人员能力 第 1 部分:企业3术语和定义DB23/T XXXXXXXX2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制造业利用某种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注:来源于GB/T 4754制造业表格分类中。3.2制造业创新中心由企业、高校院所、产业联盟等自愿组合,以独立企业法人的形式,服务制造业(3.1)运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4服务要求4.1机构4.1.1应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以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宗旨。4.1.2应确立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制定总体目标和各阶段实施方案
6、。4.1.3应公开组织架构、办事指南、服务流程、投诉处理及相关管理制度并持续有效运行。4.1.4应设立与创新服务需求相对应的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标准化、技术研发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的相关职责。4.1.5建立完善的、可持续的运营管理体系。4.2服务人员4.2.1应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诚实守信,具备服务意识。4.2.2应建立与制造业企业的服务需求相匹配的专业服务队伍。4.2.3应具备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掌握基本服务流程,根据业务需求参与相关业务培训或参与经验分享活动,主动学习更新知识。4.3场地及设施设备4.3.1应有与服务能力相适应的场地,保障公共服务场地的设计、使用和维护。4.3.2
7、应根据研究开发、产品设计、检验检测、小试中试等需求设置专用场地。5管理制度5.1知识产权管理通过综合分析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的相关信息情报,按照 GB/T 29490 的要求,建立符合其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a)建立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1)目标市场法律环境调查,收集信息资源;2)技术发展热点追踪,专利技术趋势分析;3)相关权利义务调查,跟踪相关知识产权侵权、判例和无效宣告;DB23/T XXXXXXXX34)竞争状况调查,及时形成新的知识产权;5)建立并完善评价制度、奖惩激励制度、保密工作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b)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包括但不限于:1)方案涉
8、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商标权、著作权(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的版权)、商业秘密;2)按其实际可创造价值、重要程度、维护成本等分级建立档案,列出明细,符合 GB/T 21373、GB/T 21374 的规定,并指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3)宜定期关注中外专利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外标准数据库等,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数据,避免重复研究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对其他知识产权人的侵权行为;4)对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知识产权,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如聘请专业的代理机构进行申请,宜签订保密协议;5)对于有结构的实物,当零配件的增减或改进,能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时,
9、宜及时对主要保护权限进行专利申请。c)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预判、应急方案,包括但不限于:1)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分析,对所涉及的知识产权权属关系进行查证,明确权属、期限等;2)知识产权相关协议条款审查,对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的权属、使用范围、期限、后续研发成果的分配等做详细规定,签署相关法律文件;3)知识产权资产审计与评估,在分析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与研发,符合 GB/T32089、GB/T 33250、GB/T 33251 的规定。d)建立知识产权商业化运用方案,包括但不限于:1)知识产权经济效益调查,设定周期进行迭代统计;2)明确发展环境,分析技术所在产业的政策环境、发展趋势、产业链结构、
10、市场需求等情况;3)判断技术发展态势,分析所在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技术路线、替代技术发展状况、技术竞争强度等;4)构筑技术壁垒,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并分析其技术目标和战略、技术路线、专利布局、产业发展环境、技术发展态势、技术壁垒,可能的竞争行为等情况;5)评价研发主体市场竞争实力,分析研发主体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主营产品的种类及市场占有率、营收状况、主要研发人员情况等;6)掌握技术储备和技术竞争知识,分析研发主体与拟研发立项相关的技术构成或专利组合等;7)相关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符合 GB/T 37286 的规定;8)管理经营全过程,制定包括实施、投资、并购、融资、私募、上市、技术创新、产品开
11、发等活动中以内部文件或法律文书等形式支撑的活动等实施的方案。e)建立专利导航研究机制,包括但不限于:1)总体原则符合 GB/T 39551.1 的规定;2)制造业区域规划符合 GB/T 39551.2 的规定;3)制造业产业规划符合 GB/T 39551.3 的规定;4)开展企业经营符合 GB/T 39551.4 的规定;5)开展研发活动符合 GB/T 39551.5 的规定;6)宜聘请专业的代理机构进行指导,包括知识产权的申报、信息检索和分析、战略制定、质押融资、专利导航及专利预警等知识产权服务;DB23/T XXXXXXXX47)外包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服务,包括专利、商标、版权、软件、集成
12、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各类知识产权的代理、转让、登记、鉴定、检索、分析、咨询、评估、运营、认证等服务。5.2标准化管理围绕制造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标准化体系布局,科学确定管理应用的需要,运用 GB/T 35778 给出的原理,结合其自身标准化管理需求,建立相关制度:a)建立核心产品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1)目标市场法律环境调查,收集整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跟踪标准化动态;2)支持产品实现,保障产品质量,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编制标准,符合 GB/T 1.1 等相关标准的规定;3)建立产品差异化,满足市场需求,宜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对标达标等标
13、准化专项活动,引领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趋势;4)宜建立同线、同质、同标方案,根据需求进行对接;5)建立标准可公开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细则。b)建立标准与专利结合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1)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涉及专利的内容,参与或未参与标准制定的组织或个人应尽早披露其拥有和知悉的必要专利,符合 GB/T 20003.1 的规定;2)分析有效专利,编写与制造业相关产品或服务标准时,通过“专利权人或专利申请人同意在公平、合理、无歧视基础上,免费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实施该专利”“专利权人或专利申请人同意在公平、合理,无歧视基础上,收费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实施该专利”“专利权人或专利申请人不同意按照以上两
14、种方式进行专利实施许可”,明确专利的使用权限。c)建立标准、计量、检验和认证认可相互支撑的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1)标准有效性跟踪,检测方法变更或补充符合性验证分析,针对所涉及产品及包装的使用期限,及时控制存量和清理受控标准;2)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通过产品标准、检验检测标准、服务标准提高其在制造业的认可度、认证率,符合 GB/T 20001.4、GB/T20001.10、GB/T 28222 的规定。d)建立标准化评价与改进机制,包括但不限于:1)完善供需双方及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体系,形成评价方案或评价计划任务书,申请第三方评价时,需经确认;2)明确评
15、价策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制造业规模、产品质量信息、标准化工作现状及其他相关文件;3)具有保障评价活动的标准化文件,并具备相适应的专(兼)职评价人员以及明确相关职责、权限,开展第三方评价的组织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4)建立并完善评价制度、奖惩激励制度、保密工作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5)评价实施应综合评价组成员、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与标准化职能相关的各级管理者以及相关人员,进行首次会议、文件评价、现场评价、评价组成员的沟通及末次会议等相关流程,形成最终评价报告等材料;DB23/T XXXXXXXX56)评价结果的管理,以形成申诉与投诉、证书与标志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监督等体系进行
16、评价,提升标准化活动的战略与策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调整标准体系结构,完善标准内容以及人员结构等。e)建立标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1)标准体系表编制符合 GB/T 13017 的规定;2)标准体系的要求符合 GB/T 15496 的规定;3)标准体系的产品实现符合 GB/T 15497 的规定;4)标准体系的基础保障符合 GB/T 15498 的规定;5)宜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指导,利用标准化的理念、原理和方法,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包括标准技术指标实验验证标准信息服务、标准研制过程指导、标准实施宣贯等服务,基于标准化的组织战略咨询、管理流程再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服务,促进标准与相关产业融合
17、发展从而衍生出各类服务。f)建立标准化人员管理制度,符合 GB/Z 40954.1 的规定。5.3技术研发管理满足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适应制造业的供需市场,布局产业发展并进行的相关技术活动,实现技术推广和转让活动:a)建立核心产品技术研发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1)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服务评价制度、奖惩绩效制度、保密工作制度和档案管理等管理制度,包括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2)应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咨询专家库,聘任专业化技术管理方向的专家,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3)研发部门根据核心产品及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制定相关项目计划,包括技术核心竞争力调查
18、、技术创新度评价、技术成熟度评价;4)重大核心产品技术的立项应聘请有关科研、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5)推广实行核心产品技术攻关合同制管理,包括计划下达部门与承担部门签订推广合同,各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研发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并建档归档;6)检查验收、科技成果鉴定等需包含收集材料、材料经费预决算、有关项目的有效实验数据验证、会议记录、阶段工作报告等文件,并需提供佐证相关论文、专著、实物或成果样品样本等。b)建立标准、知识产权、技术研发相互支持的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1)确定、获取、保存和防护技术创新所需的内部和外部信息;2)针对标准、知识产权、技术的变化,建立动态的信息收集和各部门共享
19、机制;3)通过获取、传递和进行共享信息,识别技术创新需求,建立技术创新目标,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等内容;4)加强统筹,协调一致,坚持以标准、知识产权、技术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实施与监督,开展宜满足同国际接轨的需求;5)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使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标准宣贯与培训费、知识产权经费、技术研发经费。c)建立技术研发评价与改进机制,包括但不限于:DB23/T XXXXXXXX61)基于经营管理总体情况,建立企业创新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创新绩效、激励项目等措施;2)组织内部下达部门计划,通过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科技成果管理部门、中介机构等制定具体方案,并监督其实施,评价改进符
20、合 GB/T 19273 的要求;3)技术创新人员应掌握技术创新方针、战略和目标,并对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以及不符合技术创新管理体系要求的可能后果采取相应处置措施;4)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技术创新激励与惩戒相结合制度,强化员工的技术创新意识,附录 A给出可供参考的创新意识培养方法;5)宜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指导,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包括技术开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技术咨询服务、技术评价服务、技术投融资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服务等。6管理保障6.1合规管理组织应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相关行业准则和内部政策,遵循 GB/T 35770 的要求,为相关利益方带来积极影响:a)领导层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
21、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1)表现出对制造业创新中心所执行的标准的积极、清晰、一致和持续的承诺;2)应鼓励建立和支持合规的行为,应防止损害合规性的行为;3)应建立合理的信息反映渠道,确保各部门相对独立的权限。b)按照规划的时间间隔实施内部、外部审核,以保证管理体系具备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符合管理需求,包括但不限于:1)建立创新中心服务管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应考虑各项产出效益和各项管理状况,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对其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创新进行评价;2)应结合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对初期的投入和产出进行风险评估,以评估技术创新投入初期存在的风险;3)通过开展前评价、过程评价
22、和后评价,明确要实施的具体改进方案,包括先后顺序;4)根据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结果,针对企业状况的变化,已识别的风险及新机会等方面实施改进,确认所选择、调整或完善的技术创新计划,明确技术创新下一步研发工作;5)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用以作为审核方案实施和审核结果的证据。c)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保障举报人合法权益,保护举报人免受报复,必要时制定激励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组织应建立、实施和维持对可能或可疑违规事件的监督管理制度;2)举报内容编写应具有通用性、且易于理解,确保所有人员能够通过学习,学会运用举报程序保护个人权益;3)举报信息应以保密的方式处理,允许和接受匿名举报;4)应鼓励人员提高合规意识
23、和合规关注度,并防止任何形式的报复;5)举报信息应以适合的方式通知员工。6.2经费管理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建立研发创新投入和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制度,宜设置独立的经费预决算机制,DB23/T XXXXXXXX7统一项目匡算、概算、预算和决算,规范研发经费成本与进度监管的流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a)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b)合作研发投入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c)研发人员的人均研发经费支出额;d)人员能力提升费用列支情况;e)研发人员(高级专家人数、外部专家人数、博士数人数)劳资比重。DB23/T XXXXXXXX8AA附录A(资料性)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A.1明确员工自我实现的意义员工的
24、需求由低到高,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让员工意识到实现更高的需求和目标的意义。A.2掌握技术创新的要素A.2.1员工的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心理、生理、行为。A.2.2技术要素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技术、材料、加工工艺、产品实现。A.2.3环境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自然、国际、个体所处外部因素。A.2.4审美形态要素包括但不限于:色彩、形态、细节、材质、功能。A.3熟悉产品创新的方式制定策划方案、明确传达信息,并使传达的信息易于被感知,包括但不限于:a)引入新产品;b)引入新方法;c)开辟新市场;d)获得新途径;e)建立新形式;f)创新驱
25、动方式。A.4了解创新驱动的过程A.4.1需求驱动一般过程,包括但不限于:a)设想形成;b)概念发展;c)商业分析;d)产品开发;e)用户测试;f)商业化/公益化。DB23/T XXXXXXXX9A.4.2竞争驱动一般过程,包括但不限于:a)市场分析;b)概念确定;c)筛选;d)市场开发;e)商业化。A.4.3技术驱动一般过程,包括但不限于:a)技术需求;b)技术和工程可行性分析;c)商业分析;d)原型开发;e)生产测试;f)进一步开发;g)商业化/公益化。A.5了解新产品开发的流程A.5.1设计方案建立工业设计方案,应从全方位、多层面最大限度考虑,商品价值,同时兼顾对环境的影响,明确设计内容
26、、设计要求、设计目标,包括但不限于:a)获取信息/客户信息;b)产品描述/客户提供;c)市场信息/客户提供;d)开始起草设计合同;e)检查设计合同/与客户讨论合同;f)签署设计合同/安排人力配置;g)日程;h)预算。A.5.2产品研究A.5.2.1创意设计通过市场分析、自身分析、趋势分析、设计策略等,明确市场研究与产品研究的调研方法和调研内容,通过对消费者、市场、环境、生产技术进行前期调研,明确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头脑风暴;b)草图表现;c)内部评级;d)设计表现;e)人机工程学分析;DB23/T XXXXXXXX10f)外观评估定型。A.5.2.2设计内容通过满足功能、环境、人、机器
27、、形态、结构需求的目的,确定功能样机设计图,讨论现实技术可行性,形成评估方案,包括但不限于:a)产品结构可行性分析;b)加工工艺及成本分析;c)内部结构设计;d)产品外观造型;e)产品功能;f)产品细节;g)产品色彩;h)产品材料及加工工艺。A.5.2.3资源整合通过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创新资源,包括但不限于:a)供应链资源提供;b)供应商推荐;c)BOM 清单;d)功能样机制作;e)成本/品质控制。A.5.2.4模具开发模具开发周期占整个产品开发周期的主要部分,包括但不限于
28、:a)模具估计;b)模具检讨;c)模具设计开发;d)模具验收;e)模具跟踪。A.5.2.5量产支持建立量产生产支持流程,检测论证包装等选产资料,新一轮产品定义后续更新升级,包括但不限于:a)市场销售;b)生产计划;c)物流采购;d)零部件制造/总成装配;e)外协加工;f)成品出货。DB23/T XXXXXXXX11参考文献1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3关于印发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的通知4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暂行)5黑龙江省推动工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6黑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认定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