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一中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一中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上学期武汉市第一中学阶段性测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教师:高一语文组考试时长:12月24号下午16: 0018: 30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我 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 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 狂雪等。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
2、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 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 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 “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 性。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 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 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 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 观点和现
3、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 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 以抵达后者。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 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 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 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 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 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
4、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 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 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 真诗”。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 伪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 是也。B.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 是也。C.
5、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 是也。D.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 是也。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为“读”。 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乐师,指 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C.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 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D.谦辞,指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
6、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文中 “仆。是柳宗元的自称,属于谦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写了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 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B.师说选段运用“嗟乎”“呜呼”感叹词,并以“其可怪也欤”作结,直接而鲜明地 强化作者批判之意,发人深思。C.柳宗元述说自身条件差,并以孟子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为理由,谈及“今之世,不 闻有师”,因此“不敢为人师”。D.柳宗元认为,韩愈作师说抗颜为师,不顾世俗风气,收招后学青年,勇气可嘉,但 也因此招来众人嘲笑与辱骂。13 .将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7、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14 .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两则选段的说理方法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0.B 11. A 12. C13. (1)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2)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14.师说选段运用对比论证说理。通过三组对比,分析阐明“耻学于师”的原因, 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习气。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选段运用引用论证 和举例论证说理。引用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以 韩愈为例
8、,来驳斥时人对他的诋毁,并对韩愈“抗颜为师”进行声援。【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 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表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 以为都是正确的。“环顾其中”为动宾结构,承前省略主语,“其中”作“环顾”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 除AD;“为文章”动宾结构,前省略主语,“文章”作“为”的宾语,“言论”为同义复合词,均 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B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 ”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为读
9、”错误,应是“一句话后面 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故选A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因此不敢为人师”强加因果,原文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 人”,“今之世,不闻有师”是对社会风气的叙述,不是“不敢为人师”的理由。故选C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或”,有的;“不”,通“否”;“小”,小的方面;“大二大的方面。(2)得分点:“为”,做;“众人”,一般人;“且。尚且;况。何况。【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师说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
10、” 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 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则指出“今之众人” “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 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 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选段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说理。下文连举两例,陈述不敢、 也不愿为师 理由。其一是韩愈为师之例,其二是孙昌胤行冠礼之例,前者为主,后者为 辅,二例共同说明一个问题:流俗不问是非,见怪即吠,倘若独为众所不为之事,必然招 致厄运。引用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
11、魏晋以降, 世风日下,人们耻于言师。而韩愈却不顺流俗,收召后学,作师说,抗颜为师,结果招 致众人笑骂,被目为狂人,不得不匆匆东行。由此见出为人师者的下场,也见出世风的浇 薄。以韩愈为例,来驳斥时人对他的诋毁,并对韩愈“抗颜为师”进行声援,隐含着对韩 愈的同情理解以及对浮薄世风的愤懑。参考译文:(-)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 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 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 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
12、孩子,就选择老 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 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 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 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 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 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 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 羞耻,(以)官
13、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J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 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 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选自韩愈师说)(二)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 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 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效法。我自估量本来就没 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 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
14、人的老师:从魏、晋以 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 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 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 声。(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晚归山居刘沧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
15、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行于郊外,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直到日暮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C.尾联写山月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流露出诗人对山居恬淡生活的喜爱之情。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清光照竹扉,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16.请将这首诗的颈联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 田居)进行比较,从写景手法的相同和意境的不同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答案】15. D 16.在写景手法上,二者相同,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视听结合、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也可)描写了景物。刘诗
16、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描 写“钟声”。陶诗从视觉角度描写村落、炊烟,从听觉角度描写“狗吠”“鸡鸣”。在意境上,二者不同。刘诗颈联描写了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 烟逝去的幽暗空寂的意境。而陶诗描绘的是田园一种和平平静、恬静优美的意境。【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D. “以空间为顺序”错。从日暮到天色越来越黯淡,雾霭茫茫,再写到月上西林,这是以 时间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故选D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景物形象及写作手法的能力。两首诗都采用了视觉、听觉的角度写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树
17、颠”,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这是视觉所见;深深的街巷 中传来了儿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这是听觉描写。而“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 潜入远烟微”,黯淡的山影随云、水而动,这是视觉描写;晚钟的声音悠远而渺茫,从茫茫 雾霭中传来,这是听觉描写。两诗在意境上有不同之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暧 暧”,是模糊不清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 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 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 下子将这
18、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 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整个画面是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 图。而“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描写暗淡的山影,悠长的钟声,以有声衬无 声,描绘出傍晚时分山中的宁静寂廖,意境幽暗空寂。(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令人叹为观止。(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 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3)以雪为喻描摹汹涌澎湃的
19、波涛,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答案】 .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佛狸祠下 .一 片神鸦社鼓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惊涛来似雪, 一坐凛生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第(1) (2)易错字词:“霓” “鼓瑟”“鸾”“狸”“社工第(3)句要紧扣“雪”这一意象,和题干中“以雪为喻描摹汹涌澎湃的波涛”“唐宋诗词 中”默写,注意易错字。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涛”,“怒涛卷霜雪,天堑无 涯”中的“堑”,等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20、”这句的公益广告语,曾深深地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 脑海中,并在中影响着很多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焕发抖擞的劳动精神 面貌,但近年来劳动教育的缺失,让一些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念扭曲。劳动技能欠缺,特别 是少数在溺爱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孩。想过安逸舒适的生活,但又不愿意劳动,一些 人在工作岗位上不知道怎样劳动,工作责任感欠缺,工作技能单一,怕吃苦,怕受挫折, 不以劳动为荣,反以劳动为耻。加强劳动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不 可能一蹴而就。就学校教育来说,要将劳动教育列入必修课,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 编制详细的劳动教育大纲,编印不同的教材体系。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中小
21、学要全力走 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家庭教育来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把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 劳动技能,切忌不要事事包办。就社会教育来说,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和负 面典型鞭策,让劳动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20 .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析“劳动创造美好未来”这一公益广告语的成功之处。【答案】18.耳熟能详 潜移默化 持之以恒19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切忌事事
22、 包办。20 .突出了劳动对我们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 动成果。【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语境强调人们应听的多所以对公益广告语很清楚,用“耳熟能详”。“耳熟能详”指听得 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地复述出来。语境强调公益广告影响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属于文化影响人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起 作用,故用“潜移默化”。“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 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语境强调加强劳动教育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坚持,故用“持之以恒二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
23、。划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把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把握”与“技 能”不搭配,“把握”应改为“掌握”;二、“切忌不要事事包办”否定不当,“切忌”与“不要”都表示否定,双重否定表肯定, 语意就变成了 “要事事包办”,可删除“切忌”或“不要”。故病句改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 能,切忌事事包办。【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之赏析广告语的能力。广告语是品牌传播中的核心载体之一,在沟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告语必须有冲击 力、感染力。赏析广告语的效果可以从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劳动创造美好未 来”
24、语言简洁凝练,美好未来”突出了劳动的巨大意义和价值,同时,正因为“劳动创造 美好未来”,启示我们如果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同样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从而引导 人们爱劳动,多劳动,尊重劳动等。(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阅读陶冶我们的性格,拓展我们的思维世界。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 辩J读书既享受他人的思考,。古文观止观不止,资治通鉴可鉴今J “不知世上观书上,不识今人看古人。”中国古代社会悠久漫长,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全球 硕果仅存的、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态,便是
25、中国有着崇学爱书的社会基因,谓 之“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说教育就意味着阅读。阅读对于强化文化认同、凝 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对于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构建核心价值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21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李杨对着蛮横糊涂的父亲,气愤地说:“你这么不讲理,让我们怎么办? ”B.(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要记住,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口C.我们张元真会说话,不论什么场合,她都能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非常亲切。D.我们的友谊在繁忙的高中生活中越来越深厚,相信不论多久都不会消散。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
26、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 D 22.也激发自己的思考 其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就意味着教育 【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称代词用法的掌握能力。文中的“我们”是泛指,指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人。A.带感情色彩,与指“父亲”的“你”相对,指“我”,用于口语。B.在这里应指“学生”,比用“你们”或你”更亲切。C. “我们”,指“我家的”或“我单位的”,表示夸赞,用于口语。D. “我们”是泛指,指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人。故选Do【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从后文”古文观止观不止,资治通鉴可鉴今”可知,此处
27、资治通鉴可 鉴今”就是指通过阅读先人的著作可以引起自己的思考,再联系前文”读书既享受他人的 思考”可知,填入句子应该用连词“也”连接,且表达出的意思应是阅读能激发自己的思 考。故可以填入“也激发自己的思考”。第二空,后文”便是中国有着崇学爱书的社会基因”是前文“中国古代社会悠久漫长,中 华文明之所以成为全球硕果仅存的、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态”的原因之一,故可以填入“其 重要原因之一”。第三空,从后文“或者说教育就意味着阅读”可知,在作者看来,教育和阅读是一回事。 且从“阅读对于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对于提高公民素质、淳化 社会风气、构建核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分析,这里主
28、要是强调阅读的意义,因 此可填入“阅读就意味着教育”。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史铁生说:“纪念的习俗或方式可以多样,但总是要有。而且不能简单,务要 复杂些才好。从复杂的过程看生命艰巨的处境,以享隆重与壮美。”材料二:现代社会有不少人主张极简主义,即在生活中拥有尽量少的东西,只保留我 们真正不可或缺的东西,让我们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或有意义的 东西。与此类似理念,还有“断舍离”: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没用的东 西;离,脱离对物质的执念。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呢?请以“复杂与简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表达你的感悟
29、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材料旨在引导学生在当下的社会风气中,思考生活或生命本真。审题时我们要思考如下几个 问题:史铁生先生说的“复杂”具体指的是什么?和他人指的“简单”有什么样的矛盾?极 简主义和断舍离的本质在材料中到底指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不可或缺和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该怎么定义?史铁生的观点是,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不惧过程的复杂,从复杂中体会生命 艰巨,享受隆重壮美。“极简主义”和“断舍离”是脱离对物质的执念,把更多的精力放在 对我
30、们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上面,删繁就简。有人主张复杂,有人主张简单,看似矛盾,实则可兼容:复杂不一定是物质的丰厚、形式的 繁杂,它可能是情感的寄托,是习俗的传承;极简也不一定是什么都不要,它更强调的是在 物质丰厚的时代里的那种拨开迷障见本质的识见和能力,以物质之简得精神之盈。也就是说: 复杂也好,简单也好,不同的只是表象,其实都通向精神之富有。考生可从单一角度立意,更倾向于“复杂”或“简单”都可以;也可以通过表象直达本质, 取其共同点立意写作时可以先分析史铁生关于“复杂”的看法,明确有些东西确实不能怕复杂,应该通过复 杂体现隆重,如接回第九批抗美援朝战士的遗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些仪式应
31、该复 杂而不能简化;然后分析极简主义和断舍离的本质,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如果过于沉迷 与物质享受,会消耗我们的经历,颓废我们的志气,因而他们倡导的生活方式很有意义,甚 至我们可以通过先贤孔子、老子的观点强调物质享受对于精神追求有时候确实是有碍的;最 后探讨这两种生活态度的本质,都是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精神的丰富,这就启发我们,什 么是必须复杂的,什么是应该简约的。立意:1 .复杂以享隆重,感悟生命壮美。2 .物质极简成就精神丰盈。3 .各有其用,生命兼美。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 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摘
32、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材料二: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 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 会、人类的关注。当然,我们不能只注意社会生活化的表象,我们要多注意社会精神与民 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每一个诗人都应该不断探索怎样才能写好诗,让诗歌成为照亮社会、照亮人们心灵的 神灯。在创作中,要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当前的一些诗歌,强 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诗 人和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实践中,早就为
33、我们提供了范例。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 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写作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 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诗歌写作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个性强调的是独有的个性体 验,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 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应时刻保持自省,在自己的矢 志追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当前的一些诗人要么缺钙,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轻飘飘的, 远离生活的本质;要么玩“捉迷藏”,把神圣的诗歌艺术当作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故意让 人读不懂,孤芳自赏。这样的诗人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34、只是在一种自己酿造的怪圈 里玩弄所谓的诗歌艺术,诗人们照亮的只是自己,其结果是人们把他们遗忘。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 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近40年来,不少诗人还坚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抒写和反映,体现了 很好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对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记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心灵信史。但我 们也要看到,一些诗歌作品虽然反映了现实,但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 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 性,与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事情,不能顾此失彼。(摘编自刘晓平新诗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 1.下
35、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崇高美多姿多彩,诸多优秀作品为新时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 例。B.当前一些诗人的诗歌创作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责任感和使 命感。C.新时代的诗歌创作,应以净化和升华思想为价值取向,极力避免真平庸,警惕伪崇高。D.诗人应该对新时代有深刻的认知,超越“小我”,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吸、共 命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真情恰当流露对诗歌崇高美的产生有重大影响,所以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 诗歌就具有崇高美。B. “刘又源/一个人/在玩/手机/游戏”,这样的诗歌缺少一种责任感和
36、使命感,只不 过是一种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C.当前诗歌写作的社会化被庸俗化、浅显化,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 度和广度。D.诗歌创作既要关注社会生活表象,也要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二者同等 重要。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在新时代,我们要写出更多敢于承担社会历史责任、对艺术风骨负责的好诗。B.伟大的诗人一定有伟大的抱负,即使遇到人生逆境,也会勇敢地去搏击。C.新时代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动,是诗歌打开自我空间、走进百姓生活的新路径。D.诗人在语言技艺上的精进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时代的回应关系中完成的。4 .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结合材
37、料简要分析。5 .阅读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请分析这首诗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材料一的观 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答案】1. B 2. B 3. A4 .举例论证,以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为例论证诗歌创 作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引用论证,引用朗吉弩斯的话,“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强 调了 “真”及
38、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对比论证,通过“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对比,论证“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是 可以互为借鉴的。5 .该诗用大量呼告“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 洪涛哟!工具有呐喊型的崇高美。该诗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 具有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和心系祖国的崇高思想。【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和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B.“主要原因是”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这样的诗人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没有强调主要原因。故选Bo【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39、 “就”错误,说法绝对,由材料一“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 可知,“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说法错误。C.“当前诗歌”错误,扩大范围;“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错误,材料二说的是“当 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选项将“一些”变为“当前的诗歌”; 将“忽视社会大生活变为“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二D. “二者同等重要”错误,曲解文意,由材料二“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 “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 的层面”可知,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比关注社会生活表象更重
40、要。故选Bo【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当下的诗歌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A.强调了新时代诗歌写作的方向,与材料二观点吻合。B.描述了伟大诗人抱负远大、不畏困难、勇敢搏击的特征。C.仅指出新时代诗歌写作在“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动”方面的变化。D.强调重心是诗人的语言技艺问题。故选Ao【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举例论证,“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 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以田 间和贺敬之的诗歌为例论证诗歌创作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引用论证
41、,“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 致崇高文段说“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引用朗吉弩斯的话,强调了 “真”及 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对比论证,“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 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 民事”小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把“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作对比,论证“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 的。【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新时代诗歌呼唤
42、崇高美。根据题干要求,需要分析本诗崇高美的体现。 文中说“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据此分 析本诗可知,“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等,具有呐喊型的崇高美。文中说“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据此分析,本诗“无 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具有 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和心系祖国的崇高思想。(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43、面小题。合欢,合欢李晓东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小城况味,多是从悠长悠长的小巷里荡漾出的,这是九岁的我就已经能感受得到 的。所以,当母亲牵着我的手慢慢走进不知名的巷道时,一种淡淡的情绪笼上我的心头。 后来,我学会了描摹那种情绪:忧伤。事实上,九岁的我,和忧伤是不搭界的。三十八岁的母亲,似乎也看不出忧伤的样 子。天生的好皮肤让她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同样一件的确良白衬衣,穿在她身上,就 有了时装的味道。母亲齐耳的短发,刚刚遮住耳朵,当她俯下身子给我整理衣服的时候, 我看见清晨的阳光投在她的脖颈上,让她的耳朵有了透明的质感,粉嘟嘟的耳垂让我忍不 住伸手去摸。母亲笑一笑,随手拂过脸颊的发梢,
44、一段白皙的脖颈上也落下一片阳光。这是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纵深的小巷是我们 走往住地的必经之路。小巷里隔三五步就见一棵槐树,粗壮的树干一个人不能环抱,浓密 深绿的树叶,漏着点点阳光。槐荫披拂处,是一个个门庭,层层剥落的朱漆,锈迹斑斑的 门环,半掩着的木门,褪了色的对联,簇拥着一条碎石铺地,仅容我和母亲并排行走的小 径,重重叠叠的屋檐从爬满青苔的高墙上伸出来,把天空切割成一条窄窄的蓝色,随着我 们的脚步晃啊晃。小巷尽头,豁然洞开,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水泥柱子上挂着“市政府招待 所”的木牌。院子里是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平房,我随母亲走进一间,一开门,隐隐的霉味 儿裹
45、挟着热浪扑面而来。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 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 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 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 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 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 我的头顶,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46、。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 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 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 是香的、软的呢。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 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 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 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 淋漓,感觉自己已经奄
47、奄一息。顾不得旁人诧异的目光,我把头伸向陵园一角的水龙头。 我把水开到最大,长发在水中倾泻。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棵 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蓦然间,感觉十年前的那树回来 了。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 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 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 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 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木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 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 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 母亲。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 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 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 没有。(g戏